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106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料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料盒,尤其涉及ー种适用于叠片机中用于放置极片的料盒。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正负电极的叠片是必要的一个步骤,现有叠片技术是通过正、负极片的吸料装置分别将正、负极片从料盒中吸至叠片工作台上进行叠片。目前叠片机中使用的料盒通常有两种安装方式,ー种是固定料盒,在这种方式中,当产品尺寸更换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料盒;另ー种是可调节料盒,但是在产品尺寸变更后调整吋,需利用工具松开螺丝后再调整料盒的尺寸;上述两种方式安装的料盒在生产过程中都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种方式中,固定料盒的更换成本很高,在第二种方式中,调节料盒需 使用工具,因此造成调节困难,浪费时间。另外,上述两种方式中,将极片进行分料时主要采用固定毛刷将极片分开,或采用气缸推动极片进行分料;利用固定毛刷将极片分开,分料效果不理想,容易吸取多片极片,从而造成停机,影响生产效率;而采用气缸推动极片方式,在分料时容易损坏极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使用成本低,且能在不损坏极片的情况下提高分料效率的料盒。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使用成本低,且能在不损坏极片的情况下提高分料效率的料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料盒,其适用于叠片机中用于放置极片,所述料盒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及四块挡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相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轴向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轴向相垂直,四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两端,四块所述挡板相对应围成ー极片承载区,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升降。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及第ー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中两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并连接于两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用于调节两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可使挡板之间的距离与变更后的极片的宽度相对应,调整方式简单,不需要另外的工具,有效节约成本,井能提升调整时的效率。较佳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及第ニ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均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用于调节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使其与变更后的极片的长度相对应,调整方式简单,不需要另外的工具,有效节约成本,井能提升调整时的效率。较佳地,所述挡板呈弯折状,挡板沿其轴向弯折,弯折后的两侧边均与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相抵触,很好的对极片进行定位。较佳地,所述料盒还包括毛刷及直流马达,所述毛刷通过ー连接片安装于一所述挡板的上端,且所述毛刷对应于所述极片承载区,所述直流马达安装于所述连接片上,且所述直流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因此,当吸盘吸住极片时,驱动机构驱动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下降,通过直流马达驱动毛刷旋转从而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有效的保护极片不受损坏,井能缩短极片分料的时间,达到在不损坏极片的情况下提升分料效果的目的。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马达,采用升降马达驱动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下降,驱动方法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料盒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及四块挡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相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轴向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轴向相垂直,四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两端,四块所述挡板相对应围成ー极片承载区,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升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挡板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宽度相对应,再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机构来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因此,极片尺寸变更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及第ニ调节机构即可达到调整料盒的目的,不需要使用其他调节工具,调节方便,节约成本,并能提闻调节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料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料盒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參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I-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盒I适用于叠片机中用于放置极片,所述料盒I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盒内放置的极片升降,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马达10 ;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盒I还包括安装板20、第一调节机构31、32、第二调节机构40及四块挡板51、52、53、54 ;其中,所述安装板20大致呈长方形结构,第一调节机构31、32相互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上端面,且第一调节机构31、32的轴向与安装板20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调节机构32位于安装板20的一端的端部,第ー调节机构31则位于安装板20的大致中部的位置处,即第一调节机构31距离安装板20的另一端的端部还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下端面,且对应于第一调节机构32所在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的轴向与第一调节机构31、32的轴向相垂直,另外,第二调节机构40与第一调节机构31、32均相互连接,第二调节机构40用于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31、32之间的距离,所述升降马达10安装于安装板20的下端面,且安装在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的另一端,升降马达10用于驱动料盒内放置的极片升降。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31包括第一连接板311及第ー调节螺杆312,第一调节机构32则包括第一连接板321及第ー调节螺杆322,所述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板321均呈 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311及第一连接板321相互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11及第一连接板321的一端均略微凸伸出安装板20的一侧边,第一调节螺杆312从第一连接板311凸伸出安装板20外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板311内,安装于第一连接板311上后凸出于第一连接板311外;对应地,第一调节螺杆322也从第一连接板321凸伸出安装板20外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板321内,安装于第一连接板321上后凸出于第一连接板321外。第二调节机构40包括第二连接板410及第ニ调节螺杆420,第二调节螺杆420通过第二连接板410连接于安装板20的下端面,并同时与第一调节机构31、第一调节机构32连接,第二调节机构40用于调节第一调节机构31、第一调节机构32之间的距离以使之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继续结合图I-图4所示,所述四块挡板51、52、53、54分别为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第四挡板54,且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第四挡板54均呈弯折状,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第四挡板54弯折后的两侧边均用来挡住极片的边缘,安装时,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11的两端,且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杆312连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312便可调节第二挡板52与第三挡板53之间的距离;相应地,第一挡板51、第四挡板54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21的两端,且第一挡板51与第二挡板52相对应,第三挡板53与第四挡板54相对应,第一挡板51、第四挡板54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杆322来连接,通过第一调节螺杆322便可调节第一挡板51与第四挡板54之间的距离;这样,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第四挡板54相对应围成一个极片承载区55,用于承载极片,当极片放入该极片承载区55后,极片四边的边缘分别抵触于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第四挡板54的呈弯折的两侧边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盒I中,所述第一挡板51及第三挡板53上还分别安装有毛刷60a、60b,具体地,所述毛刷60a通过连接片80安装于第一挡板51的上端,且毛刷60a的轴向与第一连接板311、321的轴向相垂直,所述毛刷60a向所述极片承载区55内延伸,直流马达70a则安装于连接片80的另ー侧,且直流马达70a的输出轴与毛刷60a连接,直流马达70用于驱动毛刷60a旋转,从而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对应地,所述毛刷60b也通过连接片80安装于第三挡板53的上端,且毛刷60b的轴向与第一连接板311、321的轴向相垂直,毛刷60b向极片承载区55内延伸,即毛刷60b与毛刷60a相平行,且毛刷60b与毛刷60a相向延伸,直流马达70b则安装于连接片80的另ー侧,且直流马达70b的输出轴与毛刷60b连接,直流马达70b也用于驱动毛刷60b旋转,安装于极片承载区55的对角线上的两毛刷60a、60a,能在不损坏极片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提升分料效果,当然,毛刷60a、60a还可以相对应地安装于第二挡板52、第四挡板54上,也还可以有其他的安装方式,其毛刷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还可以是ー个或更多个,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木。结合图I-图4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料盒I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极片尺寸变更时,需要调整料盒尺寸以对应变更后的极片尺寸,此时,可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杆312以调整第二挡板52、第三挡板53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杆322以调整第一挡板51、第四挡板54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极片承载区55的尺寸与变更后极片的宽度相对应,再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杆420来调节第一挡板51与第二挡板52之间的距离,同时调整第三挡板53与第四挡板54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极片承载区55的尺寸与变更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通过螺杆调节方式来调整极片承载区55的尺寸,因此,在设计范围内的极片尺寸变换只需要调节第一调整螺杆312、322及第ニ调整螺杆420即可达到调节料盒的目的,不需使用工具进行调节,有效的节约成本,并大大提高了调节效率。而安装于第一挡板51、第三挡板53上的毛刷60a、60b,通过直流马达70a、70b分别驱动,因此,当吸盘吸住极片时,升降马达6下降带动极片承载区55内的极片下降,直流马达70a、70b分别驱动毛刷60a、60b旋转,从而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有效的保护极片并能缩短极片分料的时间,达到提升分料效果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料盒I包括升降马达10、安装板20、第一调节机构31、32、第二调节机构40及四块挡板51、52、53、54,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32相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下端面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结构31、32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的轴向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32的轴向相垂直,挡板52、5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的两端,挡板51、5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2的两端,四块所述挡板51、52、53、54之间形成ー极片承载区55,所述升降马达1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下端面,用于驱动所述极片承载区55内的极片升降;当极片尺寸变更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31、32,可调节挡板51、54之间的距离,同时可调整挡板52,53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宽度相对应,再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机构40来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31、32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因此,极片尺寸变更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31、32及第ニ调节机构40即可达到调整料盒的目的,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调节方便,更能有效节约成本,并提高调节效率;另外,通过直流电机70a、70b驱动毛刷60a、60b旋转,从而将吸盘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有效保护极片并能缩短极片的分料时间,进而提高分料效率。本实用新型料盒I并不限于用在叠片机中以放置极片,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用于放置相类似的其他物件。本实用新型料盒I的升降马达10、安装板20的结构及安装等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料盒,适用于叠片机中用于放置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及四块挡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相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轴向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轴向相垂直,四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两端,四块所述挡板相对应围成ー极片承载区,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升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及第ー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中两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并连接于两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用于调节两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及第ニ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ニ连接板上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均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用于调节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弯折状。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刷及直流马达,所述毛刷通过ー连接片安装于一所述挡板的上端,且所述毛刷对应于所述极片承载区,所述直流马达安装于所述连接片上,且所述直流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盒,其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及四块挡板,两第一调节机构相平行地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面,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安装板的下端面并与两第一调节结构连接,四块挡板分别连接于两第一调节机构的两端,四块挡板相对应围成一极片承载区,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的下端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升降;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挡板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宽度相对应,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机构来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因此,极片尺寸变更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即可达到调整料盒的目的,不需使用工具,调节方便,有效节约成本,并提高调节效率。
文档编号H01M4/04GK202389962SQ20112053801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雷 申请人:东莞市华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