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9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1-0089543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弓I用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无焊盘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可以使用间隔件图案化技术(SPT)来形成半导体存储器件的字线。通常,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元区和外围电路区。字线具有单元区自外围电路区延伸的结构,且外围电路区包括形成有将导线(例如金属线)与字线电连接的焊盘的区域。形成有焊盘的区域的一个实例是译码器区。在这种配置中,因为译码器区由于结构形状的原因总是具有不充足的图案化余量,所以可能产生桥接故障。此外,随着设计规则的减小,当采用双间隔件图案化技术(双SPT)代替单间隔件图案化技术(单SPT)时,图案化余量会更大程度地降低。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器件 的特征。
图IA至图ID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平面图,图2A至图 2D是沿着图IA至图ID中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此外,图3A至图3C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器件的特征的图像。
如图IA和图2A所示,在具有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衬底11上形成导电层12。在这一实例中,第一区为单元区,第二区为包括译码器区的外围电路区,在所述外围区中形成有焊盘。
然后,在导电层12上形成牺牲图案13,在牺牲图案13的侧壁上形成第一掩模图案 14。随后,去除牺牲图案13。
如图IB和图2B所示,通过使用PAD掩模在第一掩模图案14周围的导电层12上形成第二掩模图案15。
如图IC和图2C所示,使用第一掩模图案14和第二掩模图案15作为刻蚀掩模来刻蚀导电层12,以在第二区中形成焊盘12B,同时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形成导线12A。在刻蚀导电层12之后,去除第一掩模图案14和第二掩模图案15。
如图ID和图2D所示,使用切断掩模(cut mask)刻蚀焊盘12B之间的导线12A以将相邻的导线12A分离。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形成在第二区中的第一掩模图案14被形成为具有从第一掩模图案14的延伸方向呈90°的弯曲,以提供形成焊盘12B的空间。由于弯曲结构特性的原因,图案在90°的弯曲处断裂,因为光刻工艺的余量不充足(参见图3A)。还是由于弯曲结构特性的原因,可能难以保证临界尺寸均匀性(CDU)(参见图3B),并且如图3A至图3C所示,在相邻图案之间产生桥接(参见图3C)。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器件,焊盘12B被均匀地布置在导线12A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半导体器件需要与各个焊盘12B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较大空间,因此,即使提高布置在第一区中的导线12A的集成度(更具体地,即使减小第一区的面积),但也由于焊盘12B的原因而难以减小第二区的面积。更具体而言,半导体器件的芯片尺寸可能由于焊盘12B的原因而难以减小。为了减小第二区的面积,将切断掩模和焊盘掩模的布置方式复杂化,这是降低了导线12A形成工艺的余量和增加了后续工艺(例如,接触插塞形成工艺、金属线形成工艺)的难度从而降低半导体器件产量的因素。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具有无焊盘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具有第一区和多个第二区的衬底之上形成从第一区延伸至多个第二区的第一组导线;在衬底之上形成层间绝缘层;在衬底之上形成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与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第一区延伸至所述多个第二区;通过在所述多个第二区中选择性地刻蚀层间绝缘层来形成部分地暴露出第一组导线和第二组导线的开放区;通过去除由开放区暴露出的第一组导线中的每个导线的一部分来形成扩大的开放区;形成掩埋在扩大的开放区中的绝缘层;以及通过间隙填充开放区来形成接触插塞。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具有第一区和布置在第一区两侧 的一对第二区的衬底上形成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的第一组导线;在位于第一区两侧的衬底之上形成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与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在衬底之上形成层间绝缘层;通过选择性地刻蚀第二区的层间绝缘层来形成部分地暴露出第一组导线和第二组导线的开放区;在层间绝缘层上形成暴露出形成在第一组导线中的开放区的掩模图案;通过刻蚀由掩模图案暴露出的开放区中的第一组导线来形成扩大的开放区;形成掩埋扩大的开放区的绝缘层;去除掩模图案;在衬底之上的开放区中形成用于插塞的导电层;以及通过执行平坦化工艺直到暴露出层间绝缘层暴露出来为止而在开放区中形成接触插塞。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和布置在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第一组导线,所述第一组导线在衬底上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 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在衬底上与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形成在衬底之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在第二区中的层间绝缘层和第一组导线的第一开放区中;以及接触插塞,所述接触插塞与形成在第二区中的层间绝缘层的第二开放区中的第二组导线接触。
图IA至图ID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
图2A至图2D是沿着图IA至图ID中的线1_1’截取的截面图。
图3A至图3C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器件的特征的图像。
图4A至图4G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平面图。
图5A至图5G是沿着图4A至图4G中的线1_1’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不应当解释为限于本文所列的实施例。另外,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是本说明书充分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本发明的不同附图和实施例中表示相同的部分。
附图并非按照比例绘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清楚地示出实施例的特征,可能对比例做夸大处理。当提及第一层在第二层“上”或在衬底“上”时,其不仅表示第一层直接形成在第二层或衬底上的情况,还表示在第一层与第二层或衬底之间存在第三层的情况。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将要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具有无焊盘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图4A至图4G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图5A至图5G是沿着图4A至图4G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4A和图5A中所示,在具有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衬底31上形成导电层32。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第一区可以是单元区,第二区可以是外围电路区。具体地,第二区可以是译码器区并且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区的两侧。
然后,在导电层32上形成牺牲图案33。牺牲图案33可以形成为线图案,所述线图案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并且被形成为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具有相同的尺寸。
如图4B和图5B中所示,在牺牲图案33的一个或更多个侧壁上形成第一掩模图案34。第一掩模图案34可以具有间隔件形式,并且可以由与牺牲图案33具有相同刻蚀选择性的材料形成。形成在牺牲图案33的一个或更多个侧壁上的第一掩模图案34是环形的线图案,并且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具有相同的临界尺寸(CD)。
然后,在去除牺牲图案33之后,通过使用第一掩模图案34作为刻蚀掩模来刻蚀导电层32而形成导线32A。在刻蚀导电层32之后,形成了导线32A,并且导线32A可以是字线。
如图4C和5C中所示,在去除第一掩模图案34之后,在衬底31之上形成覆盖导线32A的层间绝缘层35。层间绝缘层35可以由选自氧化物层、氮化物层和氧氮化物 (oxynitride)层中的任一种形成。
然后,利用接触掩模在层间绝缘层35上形成第二掩模图案36。第二掩模图案36 可以利用光致抗蚀剂形成。
然后,使用第二掩模图案36作为刻蚀阻挡层来刻蚀层间绝缘层35,以形成使第二区中的导线32A的表面部分地暴露出的开放区37。开放区37以锯齿式的形式而形成,其中暴露出第N导线32A的开放区37与暴露出第N+1导线32A的开放区37相互交错。如图 4C中所示,在第二区中形成将基于任一导线32A而编号成奇数的导线32A暴露出来的多个开放区37所构成的组,使得多个开放区37所构成的组排列在垂直于导线32A的延伸方向的线上,并且在第二区中形成将编号成偶数的导线32A暴露出来的多个开放区37所构成的组,所述多个开放区37所构成的组排列在垂直于导线32A的延伸方向的线上。实施这种形成是为了降低后续工艺(例如金属线形成工艺等)的工艺难度。此外,形成在基于第一区的一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37和形成在基于第一区的另一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37以彼此非对称的方式形成。
如图4D和图中所示,在去除第二掩模图案36之后,利用切断掩模形成第三掩模图案38。第三掩模图案38由与层间绝缘层35具有相同刻蚀选择性的材料形成。例如, 当层间绝缘层35由氧化物层形成时,第三掩模图案38可以由氮化物层形成。
第三掩模图案38可以覆盖开放区37中的一些并暴露出开放区37中的一些。例如,可以暴露形成在基于任一导线32A而编号成奇数或编号成偶数的导线32A中的开放区 37。由于形成在基于任一导线32A而编号成奇数的(或编号成偶数的)导线中的开放区37 排列在一条线上,因此第三掩模图案38的开放部分可以被形成为是线型的。更具体地,可以简化切断掩模的形式,并且可以降低形成第三掩模图案38的工艺难度。
当形成在基于第一区的一侧的第二区中的第三掩模图案38的开放部分暴露出形成在基于任一导线32A而编号成奇数的导线32A中的开放区37时,则形成在第一区的另一侧的第二区中的第三掩模图案38的开放部分暴露出形成在编号成偶数的导线32A中的开放区37,反之亦然。这是为了使多个分离的导线32B经由后续工艺全部都具有相同的长度。
然后,刻蚀由第三掩模图案38和开放区37暴露出的导线32A,直到衬底31暴露出来为止。通过刻蚀暴露出的导线32A,相邻的导线被彼此分离。为了说明的目的,分离的导线用附图标记“32B”表示,在刻蚀导线32A的步骤之后被扩大的开放区用附图标记“37A” 表不。
如图4E和图5E所示,在衬底31之上沉积绝缘层39以间隙填充扩大的开放区37A, 然后,执行平坦化工艺直到暴露出第三掩模图案38为止。可以使用化学机械抛光(CMP)来执行平坦化工艺。绝缘层39可以由与层间绝缘层35相同的材料形成。
如图4F和图5F所示,去除第三掩模图案38。
然后,在去除第三掩模图案38之后,在衬底31之上形成导电层40以间隙填充开放区37。导电层40可以用于形成插塞。
如图4G和5G所示,执行平坦化工艺直到暴露出层间绝缘层35为止,以形成掩埋在开放区37中的接触插塞40A。形成在接触插塞40A之下的导线32B用作焊盘。可以使用化学机械抛光来执行平坦化工艺。
虽然未示出,但是随后可以在层间绝缘层35上形成与接触插塞40A接触的金属引线。
通过上述工艺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具有无焊盘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高第二区(更具体而言,外围电路区)的集成度。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减少第二区的面积以减小芯片尺寸。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简化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并降低工艺难度,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产量。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无焊盘结构,从而基本上防止了在根据现有技术形成焊盘的步骤中所产生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根据第一区的集成度提高第二区的集成度,以显著地减少第二区的面积,从而容易地减小芯片尺寸。
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简化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并降低工艺难度, 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成品率。
虽然已经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具有第一区和多个第二区的衬底之上形成第一组导线,所述第一组导线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多个第二区; 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与所述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多个第二区; 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层间绝缘层; 通过在所述多个第二区中选择性地刻蚀所述层间绝缘层来形成部分地暴露出所述第一组导线和所述第二组导线的开放区; 通过去除由所述开放区暴露出的所述第一组导线中的每个导线的一部分来形成扩大的开放区; 在所述扩大的开放区中形成绝缘层;以及 通过间隙填充所述开放区来形成接触插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组导线和所述第二组导线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导电层; 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多个第二区的线形的牺牲图案; 在所述牺牲图案的侧壁上形成掩模图案; 去除所述牺牲图案;以及 使用所述掩模图案作为刻蚀掩模来刻蚀所述导电层。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扩大的开放区之前,所述第一组导线中的每个导线与所述第二组导线中的一个导线在所述导线的两端相连接,并且 在形成所述扩大的开放区之后,所述第一组导线与所述第二组导线电分离。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形成锯齿形式的开放区。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中,第一组开放区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线排列,第二组开放区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线排列。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区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中,形成在基于所述第一区的ー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和形成在另ー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以彼此非対称的方式形成。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包括単元区,所述第二区包括外围电路区。
9.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形成从第一区延伸至ー对第二区的第一组导线,所述衬底具有所述第一区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区两侧的所述第二区; 形成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与所述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在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第一区两侧的所述第二区; 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层间绝缘层; 通过选择性地刻蚀所述第二区的层间绝缘层来形成部分地暴露出所述第一组导线和所述第二组导线的开放区; 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暴露出形成在所述第一组导线中的开放区的掩模图案; 通过刻蚀由所述掩模图案暴露出的在开放区中的第一组导线来形成扩大的开放区; 形成掩埋所述扩大的开放区的绝缘层; 去除所述掩模图案; 在所述衬底之上的开放区中形成用于插塞的导电层;以及 通过执行平坦化工艺直到暴露出所述层间绝缘层为止而在所述开放区中形成接触插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组导线和所述第二组导线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导电层; 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线形的牺牲图案,所述牺牲图案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区; 在所述牺牲图案的侧壁上形成掩模图案; 去除所述牺牲图案;以及 使用所述掩模图案作为刻蚀掩模来刻蚀所述导电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扩大的开放区之前,所述第一组导线中的每个导线与所述第二组导线中的一个导线在所述导线的两端相连接,并且 在形成所述扩大的开放区之后,所述第一组导线与所述第二组导线电分离。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形成锯齿形式的开放区。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中,第一组开放区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线排列,第二组开放区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线排列。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开放区的步骤中,形成在基于所述第一区的一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和形成在另一侧的第二区中的开放区以彼此非对称的方式形成。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掩模图案和所述层间绝缘层由具有不同刻蚀选择性的材料形成。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层间绝缘层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包括单元区,所述第二区包括外围电路区。
18.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 第一组导线,所述第一组导线在所述衬底上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区; 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在所述衬底上与所述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所述第一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区; 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区中的层间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组导线的第一开放区中;以及 接触插塞,所述接触插塞与形成在所述第二区中的所述层间绝缘层的第二开放区中的所述第二组导线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接触插塞以锯齿形式布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组绝缘层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线排列,所述第二组接触插塞沿着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线排列。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形成在基于所述第一区的ー侧的第二区中的绝缘层和接触插塞是以与形成在另ー侧的第二区中的绝缘层和接触插塞非対称的方式形成的。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包括単元区,所述第二区包括外围电路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和布置在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第一组导线,所述第一组导线在衬底上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第二组导线,所述第二组导线在衬底上与第一组导线交替,并且从第一区延伸至第二区;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形成在衬底之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在第二区中的层间绝缘层和第一组导线的第一开放区中;以及接触插塞,所述接触插塞与形成在第二区中的层间绝缘层的第二开放区中的第二组导线接触。
文档编号H01L21/768GK102983100SQ2012100529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金美慧, 南炳燮 申请人: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