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尤指一种包括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且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共享一有机发光层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背景技术: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由于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 薄厚度与广视角等优点,可望成为新一代平面显示面板的主流产品。已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是由三个不同原色的子像素区所构成,例如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与蓝色子像素区,并通过控制红光、绿光与蓝光的灰阶值达到全彩化的显示效果。然而,部分颜色例如亮黄色或金色并不在红色、绿色与蓝色三种原色所组成的色域(color gamut)内, 因此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无法准确地显示出亮黄色或金色画面,造成了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表现无法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以增加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与色饱和度。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一第二阳极、一第三阳极、一第四阳极、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一第一阴极、一第二阴极、一第三阴极以及一第四阴极。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第三阳极与第三阴极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第四阳极与第四阴极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第一微共振腔、第二微共振腔、第三微共振腔与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一第二阳极、一第三阳极、一第四阳极、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一第一阴极、一第二阴极、一第三阴极以及一第四阴极。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第三阳极与第三阴极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第四阳极与第四阴极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
5腔。第一微共振腔、第二微共振腔、第三微共振腔与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第三子像素区以及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
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 -i'Tfe P曰。
图I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强度关系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上视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8绘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1第一子像素区
102第二子像素区103第三子像素区
104第四子像素区I基板
121第一阳极122第二阳极
123第三阳极124第四阳极
141第一阴极142第二阴极
143第三阴极144第四阴极
161第一微共振腔162第二微共振腔
163第三微共振腔164第四微共振腔
181第一有机发光层182第二有机发光层
LI第一原色光L2第二原色光
L3第三原色光L4第四原色光
201第一电洞传输层202第二电洞传输层
203第三电洞传输层204第四电洞传输层
1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221第一透明电极层
222第二透明电极层223第三透明电极层
224第四透明电极层3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
素结构
190电子传输层4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
素结构4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5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I。图I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具有第一子像素区
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分别用于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精确地说,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可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或是仅由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所构成。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
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可为并列(sideby side)方式排列,亦即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相邻设置,第二子像素区102与第三子像素区103相邻设置,且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相邻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包括基板I、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第四阳极124、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 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且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之间形成第一微共振腔(miCTocavity) 161。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且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之间形成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143是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103内,且于第三子像素区 103内,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143之间形成第三微共振腔163。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144是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且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 144之间形成第四微共振腔164。此外,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cavity length)。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top emission type)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反射电极。半穿透半反射电极可为例如薄金属电极,而反射电极可为例如厚金属电极,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 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可彼此电性连接并施予一公共电压加以驱动,或是彼此电性分离并施予不同的电压加以驱动。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包括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第一有机发光层181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产生第一原色光LI,以及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102产生第二原色光 L2 ;第二有机发光层182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104产生第四原色光L4,且第一原色光LI、第二原色光L2、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举例而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I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黄光、第三原色光L3为绿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可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 201、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202、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203、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204, 以及至少一电子传输层190。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并设置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之间;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位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并设置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之间;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位于第三子像素区103 内并设置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位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并设置于第四阳极124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电子传输层190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并位于阴极(包括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与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此外,为了提升电洞与电子的注入效率,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至少一电洞注入层(图未示)与至少一电子注入层(图未示)等膜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为单层有机发光层,且单层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一原色光LI,以及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二原色光 L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为单层有机发光层,且单层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四原色光L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蓝光有机发光材料与黄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与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可分别利用干式制程加以形成。举例而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可通过共蒸镀(co-evaporation) 制程形成第一有机发光层181 ;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亦可通过共蒸镀制程形成第二有机发光层182。或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利用湿式制程(溶液制程)例如涂布制程、喷墨印刷制程或网版印刷制程等加以制作。于进行显示时,在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会受到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一原色光LI与第二原色光L2,而在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会受到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一原色光LI与第二原色光L2。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微共振腔161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是依据第一原色光LI与第二原色光L2的波长调整而有所不同(波长愈长,对应的共振腔长度愈长),因此在第一子像素区101内,仅有第一原色光LI会射出而第二原色光L2不会射出, 而在第二子像素区102内,仅有第二原色光L2会射出而第一原色光LI不会射出。同理,于进行显示时,在第三子像素区103内,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会受到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 143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三原色光L 3与第四原色光L4,而在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会受到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144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三原色光 L3与第四原色光L4。由于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是依据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的波长调整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第三子像素区103内,仅有第三原色光L3会射出而第四原色光L4不会射出,而在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仅有第四原色光 L4会射出而第三原色光L3不会射出。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利用微共振腔效应,在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情况下,即可使各子像素区产生不同原色光。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不限定为单层有机发光层,而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也就是说,可依序蒸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有机发光层181。同理,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可通过依序蒸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加以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I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黄光、第三原色光L3为绿光,且第四原色光 L4为红光,因此共振腔长度的关系如下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且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一微共振腔161的共振腔长度。故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洞传输层204的厚度大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大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且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大于第一电洞传输层 201的厚度。请参考图2,并一并参考图I。图2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强度关系图。如图2所示,在微共振腔效应下,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10可发出第一原色光(蓝光)LI、第二原色光(黄光)L2、第三原色光(绿光)L3与第四原色光(红光)L4四种原色光,因此可有效扩大色域。 此外,第一原色光(蓝光)LI、第二原色光(黄光)L2、第三原色光(绿光)L3与第四原色光 (红光)L4的波长范围具有明显地区别,而可有效提升色纯度与色饱和度。举例而言,第一原色光LI的波峰波长与第二原色光L2的波峰波长的差值较佳大于50奈米,第二原色光L2 的波峰波长与第三原色光L3的波峰波长的差值较佳大于50奈米,且第三原色光L3的波峰波长与第四原色光L4的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但不以此为限。请再参考图3,并一并参考图I。图3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上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为并列方式排列。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为一连续结构层,连续分布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 ;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为一连续结构层,连续分布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因此,本发明仅需使用两个细微金属屏蔽(fine metal mask,FMM))形成出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即可制作出可产生四个不同原色光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此外,由于第一子像素区 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是共享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且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 104是共享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因此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的间距以及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的间距均可缩小,而使得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可在不增加面板面积或缩小子像素区的开口率的前提下,维持相同的分辨率并增加子像素区的数目。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依序介绍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请参考图4。图4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变化型中,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亦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不面板,且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10’的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221、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222、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分别位于第一子像素区 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第二阳极122 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 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第四阳极124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为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并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 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在本发明中,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手段并不限于上述揭示的作法,而可利用其它手段加以实现。例如,在设置有电洞注入层或电子注入层的情况下,亦可使各子像素区的电洞注入层或电子注入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实现。请参考图5。图5绘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30为下发光型(bottom emission type)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反射电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基板I与第一阳极12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基板I与第二阳极12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基板I与第三阳极12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基板I与第四阳极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可位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位于第四阳极124 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在此状况下,使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亦可达到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结果。请参考图6。图6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产生第一原色光LI,而第二有机发光层182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以及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102产生第二原色光L2,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104产生第四原色光L4。第一原色光 LI、第二原色光L2、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I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绿光、第三原色光L3为黄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反射电极。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221、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222、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分别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且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大体上具有相等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可为单层有机发光层,其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一原色光LI。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为单层有机发光层,其包括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二原色光L2、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四原色光L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为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绿光有机发光材料、 黄光有机发光材料与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可通过共蒸镀制程形成第二有机发光层18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 亦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可通过依序蒸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加以形成。此外,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由于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仅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 101,因此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一原色光LI仅会射出第一子像素区101。通过微共振腔效应,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所产生的第二原色光L2仅会射出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三原色光L3仅会射出第三子像素区103,且第四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四原色光L4仅会射出第四子像素区104。换言之,本发明利用微共振腔效应,在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情况下,即可使各子像素区产生不同原色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I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绿光、第三原色光L3为黄光,且第四原色光 L4为红光,因此共振腔长度的关系如下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且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一微共振腔161的共振腔长度。故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洞传输层204的厚度大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大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且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大于第一电洞传输层 201的厚度。请参考图7。图7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变化型中,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亦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不面板,且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40’的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的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请参考图8。图8绘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50为一下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反射电极。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基板I与第一阳极12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基板 I与第二阳极12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基板I与第三阳极12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基板I与第四阳极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可位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位于第四阳极124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在此状况下,使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亦可达到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结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区,因此可增加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与色饱和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区是共享同一层有机发光层,亦即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仅使用两个有机发光层,因此可在不增加面板面积或缩小子像素区的开口率的前提下,维持相同的分辨率并增加子像素区的数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一第二阳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一第三阳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一第四阳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一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一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其中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三原色光与该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一第一阴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一第二阴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一第三阴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一第四阴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其中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该第一阳极与该第一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该第二阳极与该第二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该第三阳极与该第三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该第四阳极与该第四阴极之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且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一原色光, 以及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三原色光,以及一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四原色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以及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与该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 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 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下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二子像素区与该第三子像素区相邻设置,该第一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与该第二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该第二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三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 且该第三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四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原色光为一蓝光、该第二原色光为一黄光、该第三原色光为一绿光,且该第四原色光为一红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蓝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黄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且该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
10.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一第二阳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一第三阳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一第四阳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一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一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该第三子像素区以及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用以于该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用以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其中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三原色光与该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一第一阴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一第二阴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一第三阴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一第四阴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其中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该第一阳极与该第一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该第二阳极与该第二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该第三阳极与该第三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该第四阳极与该第四阴极之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且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二原色光,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三原色光,以及一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四原色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与该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 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 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二子像素区与该第三子像素区相邻设置,该第一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与该第二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该第二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三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且该第三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四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不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原色光为一蓝光、该第二原色光为一绿光、该第三原色光为一黄光,且该第四原色光为一红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为一蓝光有机发光材料,该第二有机发光材料、该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一黄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
全文摘要
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子像素区、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共享一第一有机发光层,其可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于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共享一第二有机发光层,其可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2593150SQ20121005933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朱妙采, 李孟庭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