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489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背板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背板连接器(backplane connector)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常用的一类连接器,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单板(daughtercard)和背板,单板和背板间成90度垂直结构,传递高速差分信号(differencing signal)或单端信号(single end signal)以及传递大电流。当高频信号在通过电连接器时,若导电端子末端较长,容易产生天线效应而损失较多能量;若导电端子末端较短,则不能提高足够的摩擦区长度来擦去端子接触端表面的氧化层或异物。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以克服前述不足。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其能较好地抑制传输高频信号端子的天线效应以及能较好地保持端子间接触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本体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第一本体,并包括向前延伸且呈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自第一接触部向前继续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连接有处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水平左侧的凹形连接部,第二接触部相对第一接触部亦向左偏离一定距离,以使具有同样形状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连接部的对接端子沿前后对接配合时,两第二接触部不会相互接触,而与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导电接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本体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端子模组,所述第一本体具有底壁,所述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支撑件及固持于绝缘支撑件的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模组固定于底壁并向上延伸,导电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并可水平向左弹性变形的接触部,所述绝缘支撑件延伸至接触部的左侧以保护导电端子,并设有收容前述接触部向左变形的容置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接地端子,所述各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呈具有若干行的阵列排布,每行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若干对导电端子,每行接地端子与每行导电端子相邻,且各接地端子均与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导电端子在垂直行方向对齐,对接连接器具有第二本体、与导电端子及接地端子配合的对接端子及接地端子,第二本体具有面对所述电连接器的配合面及自配合面开设的阵列排布的收容孔,各收容孔同时收容其中一对导电端子与对应的接地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具有两个电性接触部,在保证了适宜的端子摩擦区长度的前提下,有效抑制了端子末端的天线效应,同时保障了稳定的电性连接。

图I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两连接器未对接。图3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发明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发明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组与端子组件互相配合的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端子模组与端子组件配合过程中端子间的配合过程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及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于背板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500,其包括互相对接的电连接器100及对接连接器300。对接连接器300具有多个平行毗邻排列的端子组件且在前端面形成接合面301,电连接器100则具有多个排列的端子模组,其沿垂直接合面301的方向与对接连接器300对接以实现端子组件及端子模组的电性连接。请参看图3、4、5,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I及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I的四排端子模组2,且每排包括4个端子模组。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壁11及自第一壁11两端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壁12,每排端子模组沿两第二壁12之间排列。第一壁11设有若干贯穿其两表面的定位孔111,端子模组2分别插置于各对应定位孔111中,这样便实现将端子模组2安装到第一绝缘本体I。请参看图4、5,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第一绝缘座21、固定于第一绝缘座21的两个导电端子22、覆盖于第一绝缘座21的支撑件24及第一遮蔽壳体23。所述导电端子22与第一绝缘座21由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绝缘座21呈方形。所述导电端子22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固定于第一绝缘座21的第一部分221及暴露于空气中的第二部分222,该第二部分222凸伸出第一绝缘座21的一端面213且由该端面凸出的三个凸块212间隔开并被夹持。所述第二部分222包括自第一部分221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221及自第一接触部2221继续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22,第一接触部2221自第一部分221水平延伸而呈平板状,第二接触部2222自第一接触部的末端向一侧弯折后再水平延伸,且其末端呈弹性凸起状。所述支撑件24安装于固定有导电端子22的第一绝缘座21的一侧面214。支撑件包括具有与侧面214相对的配合面240、具有底壁243的接合部241及自底壁243延伸形成的夹持部242。夹持部242固定在第一绝缘座侧面214设有的凹陷215内。所述接合部241具有自配合面240凹设形成的第一凹槽2411及第二凹槽2412。所述第一凹槽2411与第二凹槽2412中间设有将两者横向隔开的支撑部2413,该支撑部支撑导电端子22。所述第二凹槽2412在相对支撑部2413的另一端为贯穿状,而第一凹槽2411在相对支撑部2413的另一端为未贯穿的封闭状。该第一、第二凹槽2411均包括两个横向排列的凹槽,该支撑部2413突出于配合面且在配合面处在对应凹槽处设有凹口 2414,导电端子第一接触部2221的末端抵持于该凹口 2414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221对应于第二凹槽2412且与底壁243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从而与空气接触,实现阻抗连续。所述第二接触部2222则具有两个突出于配合面240的接触端2223。所述第一接触部2221与第二接触部2222之间具有的朝底壁方向延伸的弯折部2224则有利于将第二接触部2222完全收容在第二凹槽2412内,第二接触部2222跟底壁243之间亦间隔一定距离,但该距离相较第一接触部2221跟底壁243的距离小,具体参图8。所述接合部241还具有连接底壁243且垂直配合面240的对接面2415,第一凹槽2411未贯穿对接面2415。所述第一遮蔽壳体23则包围在支撑件24的底壁相对配合面240的另一表面,其包括位于两个导电端子同一侧且遮蔽底壁243的第一遮蔽部231及自第一遮蔽部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二遮蔽部232,该第二遮蔽部位于导电端子22的两侧。第一遮蔽部231包围支撑件24,第二遮蔽部232则包围第一绝缘座21的侧面210。第二遮蔽部232自第一遮蔽部231垂直延伸。从图2可看出,若干个端子模组2成矩形排列,第一遮蔽部231有利于将相邻排列的端子模组间隔,而第二遮蔽部232则将同排相邻端子模组间隔开,尤其是对应导电端子的第一部分221,以减小了各端子模组之间的信号串扰。参图2、3,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2垂直插入对应的端子孔111内,该端子模组的排列呈四排四列型,第一遮蔽壳体23的第一遮蔽部231、第二遮蔽部232及第一绝缘座21分别固持于端子孔111的内壁。参看图6、7,对接连接器30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3及组装于第二绝缘本体3的若干端子组件4,该实施例中包括4个彼此并列排列的端子组件。第二绝缘本体3设有由纵向及横向隔板32垂直交叉排列而形成的呈矩形排列的收容室33,端子模板4的前端凸伸有端子,该等端子则固持于对应的收容室33,以形成对接连接器300。端子组件4包括板状第二绝缘座41、固定于第二绝缘座41的4对对接端子42、覆盖于第二绝缘座41外侧的第二遮蔽壳体43、用于支撑各对对接端子42的若干支撑件44及固定于第二绝缘座41表面的遮蔽片45。所述第二绝缘座41与对接端子42注塑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4与支撑件24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绝缘座41大致呈方形,其两侧设有矩形凸部411、412,所述遮蔽片45固持于两凸部411、412之间。所述对接端子42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固定于第二绝缘座41的第三部分421及暴露于空气中的第四部分422。所述第四部分422包括自第三部分421延伸的第一对接部4221及自第一对接部4221继续延伸的第二对接部4222。所述第一对接部4221沿第三部分421水平延伸且呈平板状,第二对接部4222呈弹性凸起状。在本实施例中,对接端子第四部分422与导电端子第二部分222的结构是相同的,而且第四部分422与支撑件44的配合关系和第二部分222与支撑件24的配合关系也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遮蔽壳体43包括第三遮蔽部431及沿第三遮蔽部431垂直弯折形成的一对第四遮蔽部432。所述端子组件4垂直对接面301的方向插入,对接端子的第四部分422收容于对应的收容室33内,第二遮蔽壳体43的第三遮蔽部431、第四遮蔽部432及第二绝缘座41固持于收容室33的内壁。请参看图8与图9,图8所示为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300沿插接方向插接完、成后的剖视图,图9所示为电连接器100之导电端子22与对接连接器300之对接端子42的插接配合过程的剖视图。每四个端子模组2与一个端子组件4的四个对接端子接触,两者接触的方向则垂直于插接方向。第二接触部2222与第二对接部4222位于不同的平面,在两电连接器组件对接过程中,第二接触部2222与第二对接部4222不会发生接触,直至第二接触部2222与第一对接部4221接触,第一接触部2221与第二对接部4222接触,并彼此刮擦。这样避免了第二接触部2222与第二对接部4222接触时的较大冲击,造成端子的破坏,且接触时间较靠后,有利于热插拔设计有较大的时间裕量,并实现了两电连接器组件的稳定电性连接。所述支撑件24、44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2400,所述第二部分222与第四部分422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2400。导电端子22与对接端子42都包括两个用于电连接的 接触端,保证了电性连接的稳定,同时端子对接时提供了适宜的摩擦长度,足够擦去覆盖在端子表面氧化层或异物,且第二接触部2222及第二对接部4222末端暴露于对接空间2400内,但由于其长度较小,传输高速信号时不会因聚集电荷而发生天线效应。所述第一、第二遮蔽壳体23、43分别覆盖于各对导电端子及对接端子的外侧,以减小信号串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本体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第一本体,并包括向前延伸且呈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自第一接触部向前继续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连接有处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水平左侧的凹形连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二接触部相对第一接触部亦向左偏离一定距离,以使具有同样形状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连接部的对接端子沿前后对接配合时,两第二接触部不会相互接触,而与对接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导电接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夹持部及具有底壁的接合部,夹持部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的凹陷内,接合部具有位于上述侧面相对的配合面及自配合面凹设形成的第二凹槽,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对应于该第二凹槽且与底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遮蔽壳体,该第一遮蔽壳体包括位于两个导电端子同一侧且遮蔽底壁的第一遮蔽部及自第一遮蔽部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二遮蔽部,该对第二遮蔽部位于两个导电端子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还具有自配合面凹设形成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对应第二接触部,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间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导电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突出于配合面且在对应各导电端子处设有凹口,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末端抵持于该凹口内。
6.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本体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端子模组,所述第一本体具有底壁,所述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支撑件及固持于绝缘支撑件的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模组固定于底壁并向上延伸,导电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并可水平向左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件延伸至接触部的左侧以保护导电端子,并设有收容前述接触部向左变形的容置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夹持部及具有底壁的接合部,夹持部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的凹陷内,接合部具有位于上述侧面相对的配合面及自配合面凹设形成的第二凹槽,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对应于该第二凹槽且与底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遮蔽壳体,该第一遮蔽壳体包括位于两个导电端子同一侧且遮蔽底壁的第一遮蔽部及自第一遮蔽部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二遮蔽部,该对第二遮蔽部位于两个导电端子的两侧。
9.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若干接地端子,所述各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呈具有若干行的阵列排布,每行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若干对导电端子,每行接地端子与每行导电端子相邻,且各接地端子均与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导电端子在垂直行方向对齐,对接连接器具有第二本体、与导电端子及接地端子配合的对接端子及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二本体具有面对所述电连接器的配合面及自配合面开设的阵列排布的收容孔,各收容孔同时收容其中一对导电端子与对应的接地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夹持部及具有底壁的接合部,夹持部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侧面设有的凹 的第一接触部对应于该第二凹槽且与底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模组,各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座及固定于第一绝缘座的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一绝缘座的第一部分及暴露于空气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自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及自第一接触部继续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呈平板状,第二接触部呈弹性凸起状。在端子上设置两个接触端,可以在保证适宜的端子摩擦区长度的前提下,有效抑制端子末端的天线效应,同时保障了稳定的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2738621SQ20121008991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潘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