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光电混合缆,其外部一般都有一层通过挤出工艺挤制的高分子材料的外护套。常用的外护套材料一般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这种外护套的弯曲性能不高;为了使外护套的防护性能达到抗强压力的要求,一般都要做的很厚,这样混合缆的尺寸会很大,进一步降低了混合缆的弯曲性能。而在飞机、轮船、大型计算机内部等环境下使用时,由于这些环境本身的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并且所需电信设备又非常繁多,所以线缆的路径非常复杂,通常需要在狭小的空 间内进行多次弯曲。而现有的光电混合缆本身尺寸很大,而且弯曲性能很差,因此在上述环境中不能使用,只能通过单独的光缆和电缆分别传输光信号与电信号。单独的光缆和电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很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能够在满足防护性能的同时减小自身尺寸并提高弯曲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光电混合缆,包括电力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以及芳纶纱芯;所述电力传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层,且所述电力传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以所述芳纶纱芯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围覆盖有芳纶纱编织层。进一步地,前述的光电混合缆中,所述缆芯与所述芳纶纱编织层之间设有阻燃带层。进一步地,前述的光电混合缆中,所述缆芯与所述阻燃带层之间设有束缚层。进一步地,前述的光电混合缆中,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前述的光电混合缆中,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100%。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信号输送线以及电力输送线的外层包裹绝缘层;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
-I-H
心;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进一步地,前述的生产方法中,在所述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芯的步骤和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具体为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进一步地,前述的生产方法中,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和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在缆芯的外围绕包束缚层;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具体为
在绕包有束缚层的缆芯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进一步地,前述的生产方法中,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前述的生产方法中,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以芳纶纱芯为中心进行绞合并形成缆芯,可以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所受的力传递至芳纶砂芯并予以吸收,从而避免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在强压力下损坏;在此情况下,缆芯的外部不再用挤制的高分子材料作外护套,而是用由芳纶纱丝编织成的芳纶纱编织层,这样芳纶纱编织层与缆芯结合就已能够达到抗强压力的要求,并且芳纶纱编织层的厚度与挤制的外护套的厚度相比更薄,因此也具备更优异的弯曲性能。能够在飞机、轮船、大型计算机内部等环境中使用。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I)芳纶纱本身就具备很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缆芯和芳纶纱编织层之间设置阻燃带层或者将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均可进一步提高混合缆的耐火性能,使其能够在更严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2)电力输送线、信号输送线以及芳纶纱芯组成的缆芯,其外表不是标准的圆柱形,如果直接进行绕包阻燃带和编织作业会影响阻燃带层和编织层的结构,导致阻燃带层和编织层的效果不理想,通过在缆芯的外围先绕包一层束缚层,可以将缆芯的形状变为规则的圆柱形,之后再进行后续步骤时效果更理想;(3)通过将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控制在不小于100%,编织层更加致密,可以拥有更强的防护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I所述光电混合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I所述光电混合缆的测试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所述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电力传输线,2-信号传输线,3-芳纶纱芯,4-绝缘层,5-束缚层,
6-阻燃带层,7-芳纶纱编织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包括电力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以及芳纶纱芯;所述电力传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层,且所述电力传 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以所述芳纶纱芯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围覆盖有芳纶纱编织层。通过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以芳纶纱芯为中心进行绞合并形成缆芯,可以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所受的力传递至芳纶砂芯并予以吸收,从而避免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在强压力下损坏;在此情况下,缆芯的外部不再用挤制的高分子材料作外护套,而是用由芳纶纱丝编织成的芳纶纱编织层,这样芳纶纱编织层与缆芯结合就已能够达到抗强压力的要求,并且芳纶纱编织层的厚度与挤制的外护套的厚度相比更薄,因此也具备更优异的弯曲性能。能够在飞机、轮船、大型计算机内部等环境中使用。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缆芯与所述芳纶纱编织层之间设有阻燃带层。优选地,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芳纶纱本身就具备很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缆芯和芳纶纱编织层之间设置阻燃带层或者将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均可进一步提高混合缆的耐火性能,使其能够在更严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缆芯与所述阻燃带层之间设有
束缚层。电力输送线、信号输送线以及芳纶纱芯组成的缆芯,其外表不是标准的圆柱形,如果直接进行绕包阻燃带和编织作业会影响阻燃带层和编织层的结构,导致阻燃带层和编织层的效果不理想,通过在缆芯的外围先绕包一层束缚层,可以将缆芯的形状变为规则的圆柱形,之后再进行后续步骤时效果更理想。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 100%。编织密度是单线直径、基础结构直径、总锭数、每个锭子上单线股数和单位长度上锭子交叉点数的函数,应按下式计算编织密度=(2F-F2)X 100%式中F=NPd/sina
Γ 善- 2π(Β + α)ρa = tg ~~—且C——参与编织的总锭数;N—每个锭子上的单线股数;
P-单位长度上锭子交叉点数;1/mmd——单线直径,mm ;D-编织层下的基础结构直径,mm。编织密度越大编织层越致密,可拥有更强的防护性能。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信号输送线以及电力输送线的外层包裹绝缘层;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 -I-H
心;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芯的步骤和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具体为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和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在缆芯的外围绕包束缚层;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具体为在绕包有束缚层的缆芯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 100%。为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光电混合缆,包括电力传输线I、信号传输线2以及芳纶纱芯
3;电力传输线I以及信号传输线2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层4,且电力传输线I以及信号传输线2以芳纶纱芯3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缆芯外设有束缚层5,束缚层5外设有阻燃带层6,阻燃带层6的外围覆盖有芳纶纱编织层7。信号输送线2外部包裹的绝缘层3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芳纶纱编织层7的编织密度为100%。具体实施例2如图3所示,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201)在信号输送线以及电力输送线的外层包裹绝缘层;202)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芯;203)在缆芯的外围绕包束缚层;204)在绕包有束缚层的缆芯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
205)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其中,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10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 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以及芳纶纱芯;所述电力传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层,且所述电力传输线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以所述芳纶纱芯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围覆盖有芳纶纱编织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与所述芳纶纱编织层之间设有阻燃带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与所述阻燃带层之间设有束缚层。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100%。
6.光电混合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在信号输送线以及电力输送线的外层包裹绝缘层; 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芯; 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包裹有绝缘层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电力传输线围绕芳纶纱芯进行绞合,形成缆芯的步骤和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 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 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具体为 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和在绕包有阻燃带层的缆芯外围用芳纶纱丝编织芳纶纱编织层的步骤之间进一步包括 在缆芯的外围绕包束缚层; 所述在缆芯的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的步骤具体为 在绕包有束缚层的缆芯外围绕包阻燃带,形成阻燃带层。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送线外部包裹的所述绝缘层由防火绝缘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光电混合缆,包括电力传输线、信号传输线以及芳纶纱芯;电力传输线以及信号传输线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层,且电力传输线以及信号传输线以芳纶纱芯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缆芯;缆芯的外围覆盖有芳纶纱编织层。本发明的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以芳纶纱芯为中心进行绞合形成缆芯,可以将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所受的力传递至芳纶砂芯并予以吸收,避免电力输送线和信号输送线在强压力下损坏;用由芳纶纱丝编织成的芳纶纱编织层与缆芯结合不仅能够达到抗强压力的要求,同时还具备优异的弯曲性能。能够在空间狭小并需要线缆多次弯曲的环境中使用。
文档编号H01B9/00GK102800402SQ2012102808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黄堃, 高华 申请人: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