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调压线圈及其绕制方法

文档序号:714955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调压线圈及其绕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双层调压线圈,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变压器的不等匝双层圆筒式调压线圈通常采用同步升层结构。如附图1和2所示,当需要升层时(如图1和图2的A处),所有导线同时自内层穿至外层,S卩。但是,采用此种方法线圈绕制成形后,各分接头的排列位置相互交错(如图3所示),无法到达电气连接所需的最为方便、合理的位置,必须在引线制作时调整各分接头的空间位置,导致变压器引线制作非常困难,费エ费时,引线制作完成后外观质量差,而且容易引起引线电气绝缘上的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双层调压线圈及其绕制方法,绕制出的线圈各分接头自然处于电气连接所需的最为方便、合理的位置,相互无交叉。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ー种双层调压线圈,它包括n根并绕的导线,n根导线绕制ー圈为I匝,第I匝至第m-1匝导线位于内层且螺旋上升,第m+1匝导线位于外层且螺旋下降,当导线绕制到第m匝处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当导线绕制到第m+0. 5匝处,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其中n 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m大于等于2。优选地,所述n为6、8、10之一。本发明还公开了ー种双层调压线圈,它包括n根并绕的导线,n根导线绕制ー圈为I匝,第I匝至第m-1匝导线位于内层且螺旋下降,第m+1匝导线位于外层且螺旋上升,当导线绕制到第m匝处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当导线绕制到第m+0. 5匝处,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其中n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m大于等于2。优选地,所述n为6、8、10之一。本发明还公开了ー种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n根并排的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形成第I至第m-1匝;
B)当绕制到第m匝时,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绕制,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
C)当绕制到第m+0.5匝时,将此时位于上方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
D)当绕制到第m+1匝时,将n根并排的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本发明公开了ー种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n根并排的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形成第I至第m-1匝;
B)当绕制到第m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绕制,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
C)当绕制到第m+0.5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
D)当绕制到第m+1匝时,将n根并排的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极大地降低了电カ变压器引线制作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2)提高引线的外观质量,
(3)消除了引线电气绝缘上的质量隐患。


附图1是采用传统绕制方法的内层线圈展开图。附图2是采用传统绕制方法的外层线圈展开图。附图3是采用传统绕制方法的内外层线圈连接示意图。附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层线圈展开图。附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侧线圈展开图。附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外侧线圈连接示意图。附图中A、换层位置;B、第一换层位置;C、第二换层位置;1、导线;2、内层端圈;
3、外层端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ー种双层调压线圈,它包括8根并绕的导线1,8根导线I绕制ー圈为I匝。在本发明中,将ー匝分为20等分,图4和图5沿圆周方向将线圈展平。第I匝导线I和第2匝导线I位于内层螺旋上升,第四匝导线I位于外层且螺旋下降。当绕制到第3匝导线I时,此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继续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当绕制到第3. 5匝导线I吋,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现在位于下方,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现在位于上方。此时将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 (即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 (即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当然,并绕导线I的根数并不局限于8根,只要多于2的偶数根都是可行的,诸如6根、10根等。绕制的匝数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数量,其可以为大于2的任何数。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绕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如图4所示,将8根并排的导线I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形成第I至第2匝;B)当绕制到第3匝吋,将此时(图4和图5横轴的20处)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绕制,将此时(图4横轴的20处)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即如图4和图5横轴的20的B处,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升层完成线圈的第
一次升层;
C)当绕制到第3.5匝时(图4和图5横轴的10处),将此时(图4和图5横轴的10处)位于上方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将此时(图4和图5横轴的10处)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即如图4和图5横轴的100的C处,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升层完成线圈的第二次升层;
D)如图5所示,当绕制到第4匝时,将4根并排的导线I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
E)后续匝数的导线I都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出头编号的连接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现了在调压线圈内部对各分接头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线圈绕制完成后,各分接头自然处于电气连接所需的最为方便、合理的位置,相互无交叉。优选的,在第m匝线圈的上方连接设置有锯齿形的内层端圈2和外层端圈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内层的导线I螺旋下降,位于外层的导线I螺旋上升。而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内层的导线I螺旋上升,位于外层的导线I螺旋下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了ー种双层调压线圈,它包括8根并绕的导线1,8根导线I绕制ー圈为I匝,第I匝导线I和第2匝导线I位于内层螺旋下降,第四匝导线I位于外层且螺旋上升。当绕制到第3匝导线I时,此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继续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当绕制到第3. 5匝导线I吋,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现在位于上方,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现在位于下方。此时将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 (即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 (即原来在第3匝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当然,并绕导线I的根数并不局限于8根,只要多于2的偶数根都是可行的,诸如6根、10根等。绕制的匝数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数量,其可以为大于2的任何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绕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8根并排的导线I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形成第I至第2匝;
B)当绕制到第3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的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绕制,将此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
C)当绕制到第3.5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4根导线I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将此时位于上方的4根导线I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
D)当绕制到第4匝时,将4根并排的导线I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
E)后续匝数的导线I都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优选的,在第m匝线圈的下方连接设置有锯齿形的内层端圈2和外层端圈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 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调压线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η根并绕的导线,η根导线绕制一圈为I匝,第I匝至第m-Ι匝导线位于内层且螺旋上升,第m+1匝导线位于外层且螺旋下降,当导线绕制到第m匝处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当导线绕制到第m+0. 5匝处,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其中η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m大于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调压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η为6、8、10之一。
3.—种双层调压线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η根并绕的导线,η根导线绕制一圈为I匝,第I匝至第m-Ι匝导线位于内层且螺旋下降,第m+1匝导线位于外层且螺旋上升,当导线绕制到第m匝处时,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当导线绕制到第m+0. 5匝处,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上升绕制,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其中η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m大于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调压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η为6、8、10之一。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Α)将η根并排的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形成第I至第m-Ι匝; B)当绕制到第m匝时,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绕制,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 C)当绕制到第m+0.5匝时,将此时位于上方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 D)当绕制到第m+1匝时,将η根并排的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
6.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之一所述的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Α)将η根并排的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形成第I至第m-Ι匝; B)当绕制到第m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绕制,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下降绕制; C)当绕制到第m+0.5匝时,将此时位于下方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上升,将此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 D)当绕制到第m+1匝时,将η根并排的导线在外层螺旋上升绕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调压线圈,它包括n根并绕的导线,第1匝至第m-1匝导线位于内层且螺旋上升,第m+1匝导线位于外层且螺旋下降,当导线绕制到第m匝处时,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当导线绕制到第m+0.5匝处,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至外层螺旋下降绕制,位于下方的n/2根导线在外层螺旋下降绕制。一种双层调压线圈的绕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n根并排的导线在内层螺旋上升绕制;当绕制到第m匝时,将位于上方的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绕制;当绕制到第m+0.5匝时,将位于上方n/2根导线从内层穿出至外层并螺旋下降。
文档编号H01F41/06GK103035379SQ2012105884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新根, 汝慧红, 沈斌 申请人:吴江市变压器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