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011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同轴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带动电子产品的不断进阶,运用在电子产品中的同轴电连接器也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变化而变得更加精密。中国专利第200710186599. 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现今市场上销售的同轴电连接器大都如此,该类同轴电连接器都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体及安装在该绝缘体上的连接端子,绝缘体包括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对接部和基部。基部上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安装槽,有基部延伸的压线部,压线部弯折压紧线缆至连接端子上,然而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压线部的弯折不到位而无法压紧线缆,或是由于压线部与线缆之间的干涉力太小而使得线缆容易被拔出脱落连接端子,给制造者或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同轴电连接器来解决压线部与线缆之间的干涉力太小而使得线缆容易被拔出脱落连接端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压线部与线缆之间的干涉力太小而使得线缆容易被拔出脱落连接端子,给制造者或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该金属壳体内的绝缘体及安装在该绝缘体上的连接端子,所述绝缘体包括与伸入对接连接器内的对接部和基部,所述基部上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安装槽和由基部延伸的压线部,该压线部在线缆放置后弯折压紧电缆,使其与连接端子紧密连接,其中,压线部压紧线缆的一面设有第四肋条。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的绝缘体上设有第四肋条,该第四肋条位于压线部挤压线缆的一面,当弯折压线部挤压线缆至连接端子时,压线部上得第四肋条咬合在线缆上,增大了抵压力,有效的解决了压线部与线缆之间的干涉力太小而使得线缆容易被拔出脱落连接端子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装入线缆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压紧线缆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压紧线缆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包扎线缆后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的绝缘体的立体图;[0014]图7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8为图4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100用以将同轴线缆200电性连接至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其主要由金属壳体11、收容于金属壳体11内的绝缘体12和安装在该绝缘体12上的连接端子13组成。其中,同轴线缆200由绝缘外壳201、编织层202、绝缘隔离层203和线芯204组成,其中,线缆的线芯和编织层为导电层,该编织层202是由若干小细导线编织而成。线缆200中编织层202的导电层与金属壳体11相接,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相接。请参照图5所示,金属壳体11,其包括呈管状的对接部110,该对接部110两端敞开,其一端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定义为上端1100,另一端定义为下端1101。 对接部110的两侧沿下端1101水平延伸有第一包线部111用以包扎线缆200,该第一包线部111呈槽道状,其于下端1101方向的一侧设为敞开便于线缆200的放置,第一包线部111包括两第一侧壁1110,由两第一侧壁1110相向弯折结合而成的结合壁1111,该等第一侧壁1110与结合壁1111上设有若干第一肋条1114,该等第一肋条1114夹持线缆200,防止线缆200脱落出第一包线部111。其中,两第一侧壁1110弯折的结合处有一缝隙1113,该缝隙1113所在的方向与线缆200里编织层202的小细导线摆设的方向不平行,即该缝隙11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包线部11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从该缝隙的一端不能在线缆的摆设方向上穿通到另一端;也可将该缝隙1113设置成“V”字的折线型或者曲线型,且尖角到两端点的最大距离大于缝隙的宽度,防止线缆200里编织层202中的小细导线从结合的缝隙1113处露出第一包线部111。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向下继续延伸有包覆部112,包覆部112与对接部110之间有折弯部116连接。包覆部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包合部113、第二包合部114和第二包线部115。其中,第一包合部113与对接部110连接用以包覆对接部110,该第一包合部113的底面设有第二肋条1130,第二肋条1130防止折弯部116在折弯的时候引起第一包合部113的变形,加强第一包合部113的平面度和强度。第二包合部114与第一包线部111配合包扎线缆200,其包括第一底壁1143、由第一底壁1143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侧壁1140以及由第二侧壁1140延伸的盖部1141,此第一底壁1143盖合于第一包线部111的敞开处,第二侧壁1140包覆第一侧壁1110,该盖部1141弯折盖合在结合壁1111上,增强第一包线部111的包扎强度。第二包线部115包括设有第三肋条1150的第三侧壁1151,第三侧壁1151相向弯折配合扎紧线缆200。请参照图6所示,绝缘体12收容于金属壳体11中,其包括与对接部110的上端1100搭配的插入部120和与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配合的基部121,插入部120和基部121与对接部110设为同心,且该绝缘体12上设有贯通的安装通道1200。其中,插入部120大致呈圆台状置于基部121的上方,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时,伸入对接连接器中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基部121上设有安装连接端子13的安装槽1210,该安装槽1210与安装通道1200相通,连接端子13安装与该安装槽1210内,线缆200的线芯204伸入到安装槽1210内与连接端子13接触。[0021]基部121还向下延伸有压线部122,该压线部122向安装槽1210内折弯收容在安装槽1210内用以将线芯204夹紧至连接端子13上,压线部122包括与线芯204接触的抵压面1220以及设置在压线部122的前端位于抵压面1220背向的凸台1222 ;该压线部122与线缆200接触的一面为抵压面1220,该抵压面1220为弧形凹面以防止线缆200左右摆动而滑出压线部122 ;该凸台1222抵接在包覆部112上,增强对线缆200的挤压强度。其中,抵压面1220的前端横向设有若干第四肋条1223,用以夹紧线芯204,防止线芯204滑落。凸台1222位于第四肋条1223的相反面。请参照图7所示,连接端子13安装于绝缘体12中,对接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100连接时,穿过安装通道1200与连接端子13连接。 连接端子13包括定位于绝缘体12的安装槽1210内的基板130和由基板130两侧垂直基板130所在的平面向安装通道1200延伸且收容在该安装通道1200内的接触弹片131,且该接触弹片伸入对接部内。其中,线芯204与基板130上接触弹片131相反的一面接触,定义与线缆200接触的一面为接触面1300,该接触面1300上设有与第四肋条1223相咬合的第五肋条1302以夹紧线缆200。该基板130的靠近压线部122与基部121连接的一端向与接触弹片131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有阻挡部1303,防止线芯204放入时抵接压线部122,引起在压线部122弯折的时候因线芯204的格挡而折弯不到位,以致线缆200松动。基板130上还设有一通孔1301,该通孔1301位于两接触弹片131之间,用以检测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的连接状况。请参照图I至图4所示,组装时,首先将绝缘体12安装到金属壳体11内,其中对接部Iio的下端1101设有卡持槽1103,绝缘体12上设有与卡持槽1103配合的凸块1212,以及绝缘体12上设置的凹陷槽1211与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向凹陷槽1211内设有抵挡片1102配合,两者一起保证绝缘体12与金属壳体11的紧密稳固的配合,此时,绝缘体12的压线部122贴着包覆部112 ;再将连接端子13安装至安装槽1210内,使接触弹片131收容在安装通道1200内,且接触弹片131可在安装通道1200内弹性摆动;再将线缆200与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100接触的一端剥成四个阶梯状,其中,线芯204露出绝缘隔离层203的一段防止在安装槽1210内并与连接端子13接触,但不露出安装槽1210,绝缘隔离层203露出编织层202的一段置于安装槽1210与金属壳体11的第一包线部111之间,编织层202露出绝缘外壳201的一端置于第一包线部111内但不露出第一包线部111 ;接着弯折包覆部112,包覆部112带着压线部122同时弯折,至压线部122收容到安装槽1210内将线缆200压紧为止,同时包覆部112的第一包合部113包覆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第一包合部113的平面封闭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包覆部112的第二包合部114与第一包线部111紧密配合,线缆200的部分绝缘外壳201收容在第二包线部115内;最后捏压第二包合部114的盖部1141,使其与第一包线部111紧密包扎线缆200的编织层202,同时,捏压第二包线部115的第三侧壁1151,使其紧密包扎线缆200的绝缘外壳201段。此时,编织层202收容在第一包线部111内与金属壳体11电性连接,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电性连接,其中,绝缘体12将金属壳体11与连接端子13隔开,绝缘隔离层203将线芯204与编织层202隔开。请参照图2、3、4所述,因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连接器100的金属壳体11是一块金属片锻压而成的,管状的对接部Iio有一结合处,第一包线部111是由对接部110的下端1101延伸而成的,所以第一包线部111上也有结合处缝隙1113所在的方向与线缆200摆设的方向不平行,将此结合处的当线缆200放置在第一包线部111内时,编织层202的小细导线不会由结合处的缝隙1113露出第一包线部111。请参照图8所示,绝缘体12的压线部122上设置的第四肋条1223与连接端子13上设置的第五肋条1302呈齿轮状态的将线芯204咬合压紧,有效的防止了线芯204脱落出连接端子13。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等效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该金属壳体内的绝缘体及安装在该绝缘体上的连接端子,所述绝缘体包括与伸入对接连接器内的对接部和基部,所述基部上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安装槽和由基部延伸的压线部,该压线部在线缆放置后弯折压紧电缆,使其与连接端子紧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压紧线缆的一面设有第四肋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伸入所述对接部内的接触弹片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基板,定义基板上与线缆连接的一面为接触面,该接触面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肋条配合的第五肋条,该第五肋条与第四肋条咬合夹紧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与线缆接触的一面为圆弧凹面,压紧线缆时防止线缆滑出压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上设有凸台,该凸台位于所述第四肋条的相反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由绝缘外壳、编织层、绝缘隔离层和线芯组成,其中,线缆的线芯和编织层为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与金属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线芯与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绝缘体将金属壳体与连接端子隔开,所述绝缘隔离层将线芯与编织层隔开。
专利摘要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该金属壳体内的绝缘体及安装在该绝缘体上的连接端子,所述绝缘体包括与伸入对接连接器内的对接部和基部,所述基部上设有安装连接端子的安装槽和由基部延伸的压线部,该压线部在线缆放置后弯折压紧电缆,使其与连接端子紧密连接,其中,压线部压紧线缆的一面设有第四肋条,有效的解决了压线部与线缆之间的干涉力太小而使得线缆容易被拔出脱落连接端子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13/62GK202602015SQ2012200038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郑德欣 申请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