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502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ー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ー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及内部电连接器均趋于小型化、多祥化。由于产品使用环境的不同,为确保电子设备能在特殊环境相持续有效地工作,不同产品对电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如防水、防尘等特殊要求)也不同。中国台湾M391211号新型专利掲示了这样ー种防水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中间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用密封圈密封,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用以封盖遮蔽壳体上其他空隙空隙的第一盖板及第ニ盖板,从而使整体达到防水效果。 然而,在生产制造时,需要分别通过盖板及密封圈的组合使用才能实现防水效果,エ序较为繁琐,成本较高,产量相对较低。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且减少生产エ序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围设有对接ロ及自对接ロ向后延伸且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诉遮蔽壳体设有顶壁及贯穿顶壁的扣持孔,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用以连接至电路板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收容空间内,电连接器还设有包覆于遮蔽壳体上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有位于顶壁上用以封堵扣持孔的密封片及与密封片一体设置的密封圏。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体的前端且部分凸伸出遮蔽壳体。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设有抵压在遮蔽壳体的前端面上的台阶部。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套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密封件,所述遮蔽壳体抵接所述密封件。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片上对应扣持孔处设有向上凸起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扣持结构的凸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体的末端,所述密封圈套设于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抵压所述密封圏。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遮罩于密封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覆盖于密封体上的主板部及沿主板部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沿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向外凸伸的凸出部,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以收容所述凸出部的凹陷部。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从上而下与遮蔽体壳体扣合,
所述凸出部的顶端设有方便盖体扣合的引导面。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板部上设有用以收容凸包的通孔。作为本实用新型进ー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板部末端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倒
“Y”形的固持部,所述侧板设有向下延伸的固持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密封体包括一体 设置的密封片及密封圏,这样既能密封扣持孔又能密封住遮蔽壳体与使用设备之间的间
隙,简化了防水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冲压多个挡板后再与遮蔽壳体组装的繁琐エ序,提
高了产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其中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组装在一起。图4是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I所示A-A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其中密封体与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图9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_|100,100’ If色缘本体
基部 11_第一基部111_
第二基部112缺ロ 113
舌板 12:端子槽 121
导电端子2接触部 21
固定部 22連接部 23
遮蔽壳体3顶壁 31
扣持孔 311_止挡部 312_
侧壁 32凸出部 321
引导面 322底壁 33
密封体 4,4’密封片 41,41’
凸包 411,411’ 密封圈 42,42’
台阶部 421盖体 5
主板部 51_固持部 511_
铆压 部 512 侧板 52 固定部 521 凹陷部 522 密封件 _L_[_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0035]请參阅图I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导电端子2及遮蔽壳体3,所述遮蔽壳体3围设有对接ロ及自对接ロ(未标号)向后延伸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收容空间(未标号),所述电连接器100还设有包覆于遮蔽壳体3上的密封体4及遮罩于密封体4上与遮蔽壳体3固定连接的盖体5。所述绝缘本体I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3内,其设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所述基部11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截面形状与对接ロ形状相同的第一基部111及截面形状较大的第二基部112,所述第二基部112设有贯穿其顶面与后端面的缺ロ113。所述舌板12设有若干用以收容导电端子2的端子槽121。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以嵌入成型的方式与绝缘本体I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收容于端子槽121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连接的接触部21、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固定部22及用以连接至电路板上的连接部23,所述接触部21暴露于收容空间内。所述遮蔽壳体3设有顶壁31、自顶壁31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32及与顶壁31对应设置且与侧壁32相连的底壁33。所述顶壁31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扣持结构相配合的扣持孔311,以确保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所述顶壁31设有位于扣持孔311前端的止挡部312,所述止挡部312倾斜向上翘起。所述侧壁32设有向外凸伸的凸出部321,所述凸出部321呈圆形且设有倾斜的引导面322。所述密封体4设有位于顶壁31上用以封堵扣持孔311的密封片41及与密封片41一体设置的密封圈42。所述密封片41对应扣持孔处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包411,所述凸包411用以收容止挡部312及对接连接器的扣持结构中向上凸出的部分(未图示),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从扣持孔311进入到实用设备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2位于密封体4的前端,且所述密封圈42部分凸伸出遮蔽壳体3的前端,这样可以使电连接器100与使用装置之间的结合更紧密,进ー步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密封圈42内侧设有抵压在所述遮蔽壳体3的前端上的台阶部421,防止密封体整体向后退缩。所述盖体5遮罩于所述密封体4上,且所述盖体5与遮蔽壳体3扣合固定。所述盖体5设有位于密封体4上的主板部51及自主板部51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板52,所述主板部51末端中间位置上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倒“Y”形的固持部511,所述侧板52向下延伸有固定部521,所述固持部511与固定部521共同将电连接器100固定至使用设备上。所述侧板52上还设有用以收容凸出部321的凹陷部522,这样可以将盖体5与遮蔽壳体3固定在一起,且两者夹持住密封体4。所述主板部51末端靠近侧板52的地方设有倾斜向下弯折的铆压部512,所述铆压部512收容于所述缺ロ 113内,这样使绝缘本体I、遮蔽壳体3及盖体5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还设有套设于第一基部111上的密封件6,所述遮蔽壳体3抵接所述密封件6,以实现更好的防水效果。组装时,所述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I以嵌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密封件6套设于第一基部111上,所述密封体4包覆于遮蔽壳体3上,且所述密封圈42套设于遮蔽壳体3的前端,所述盖体5与遮蔽壳体3扣合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盖体5与绝缘本体I铆压固定。[0043]第二实施例请參阅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体4’未超出遮蔽壳体3的前端,所述密封圈42’设置于密封体4’的后方,且所述密封圈42’套设于第一基部111上,所述遮蔽壳体3抵接所述密封圈42’,这样可以封堵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I之间的空隙。组装时,所述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I以嵌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密封体4’的密封圈42’套设于第一基部111上,所述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I组装配合,且所述遮蔽壳体3抵接所述密封圈42’,所述盖体5与遮蔽壳体3扣合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盖体5与绝缘本体I铆压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围设有对接口及自对接口向后延伸且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诉遮蔽壳体设有顶壁及贯穿顶壁的扣持孔,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用以连接至电路板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还设有包覆于遮蔽壳体上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有位于顶壁上用以封堵扣持孔的密封片及与密封片一体设置的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体的前端且部分凸伸出遮蔽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有抵压在遮蔽壳体的前端上的台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套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密封件,所述遮蔽壳体抵接所述密封件。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上对应扣持孔处设有向上凸起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扣持结构的凸包。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体的末端,所述密封圈套设于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抵压所述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遮罩于密封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覆盖于密封体上的主板部及沿主板部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沿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向外凸伸的凸出部,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以收容所述凸出部的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从上而下与遮蔽体壳体扣合,所述凸出部的顶端设有方便盖体扣合的引导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部上设有用以收容凸包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部末端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倒“ Y”形的固持部,所述侧板设有向下延伸的固持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围设有对接口及自对接口向后延伸且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诉遮蔽壳体设有顶壁及贯穿顶壁的扣持孔,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用以连接至电路板上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收容空间内,电连接器还设有包覆于遮蔽壳体上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有位于顶壁上用以封堵扣持孔的密封片及与密封片一体设置的密封圈,这样既能密封扣持孔又能密封住遮蔽壳体与使用设备之间的间隙,简化了防水结构,提高了产量。
文档编号H01R13/52GK202585913SQ2012200918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吴锋辉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