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操作杆旋转过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座体、绝缘本体、盖体以及结合杆,该座体包括第一金属本体部及两个位于该第一金属本体部两侧的第一结合部,其中各该第一结合部形成有两个夹持片,该绝缘本体结合在该座体的容置槽,该盖体具有第二金属本体部及两个位于该第二金属本体部两侧的第二结合部,各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一个下压件,该盖体覆盖在座体与该绝缘本体上,各该第一结合部结合在各该第二结合部,该结合杆的两端设置在各该第一结合部与各该第二结合部之间且利用这些夹持片及该下压件夹持该结合杆,该第一结 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结合杆可在收容孔间内做360°旋转,当扁平线缆组装到电连接器上后,该结合杆在旋转过程中,会出现结合杆旋转到扁平线缆的下方而被扁平线缆阻挡以至无法旋转至指定的位置的情况。该结合杆旋转到扁平线缆的下方后被扁平线缆阻挡,无法旋转扣合到其它组件,即无法满足电连接器与其它组件配合的需求。鉴于上述状况,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防止操作杆旋转过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来连接扁平线缆与另外一个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组设在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及组设在盖体上的操作杆,所述盖体包括本体及由本体两侧向外延伸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形成有一个收容空间,操作杆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两侧向内弯折延伸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结合部向收容空间内弯折设有一个折弯部,所述旋转部设有一个阻挡部,所述折弯部挡止所述阻挡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阻挡部上形成一个阻挡平面,该阻挡平面与折弯部接触,可以防止操作杆进一步旋转。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旋转部包括一个连接部及设在旋转部末端的防脱离部,所述阻挡部设在连接部与防脱离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阻挡部自防脱离部与连接部凹陷,从而形成有一个截断空间,所述折弯部设在截断空间内且可以与防脱离部配合,从而防止旋转部自收容空间内脱离。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折弯部弯折后在结合部上形成有一个开口,所述折弯部将收容空间分割成两块区域,即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所述第二收容区与开口位于同一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阻挡部的整体位于第二收容区内时,所述操作杆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阻挡部的整体位于第一收容区内时,所述操作杆处于打开状态的极限位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阻挡部自第二收容区向第一收容区转动时,所述操作杆为由闭合状态到打开状态的过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操作杆的主体部始终位于盖体底面上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及与上盖体配合的下盖体,且所述绝缘本体设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上盖体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下盖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两侧向外延伸的下结合部,所述上盖体包括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两侧向外延伸且与下结合部对应的上结合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结合部与所述下结合部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存在以下优点电连接器的上结合部设置的折弯部可以挡止操作杆上设置的阻挡部,且阻挡部可以自折弯部分割的第二收容区向第一收容区内旋转,当阻挡部旋转到极限位置时,即被折弯部阻挡,可以防止操作杆旋转过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上盖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处于闭合状态且移除下盖体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I中A-A方向的剖视图且电连接器处于闭合状态。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处于打开状态且移除下盖体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I中A-A方向的剖视图且电连接器处于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来电性连接片状连接体16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扁平线缆)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包括绝缘本体11、收容在绝缘本体11中的导电端子15、覆盖在绝缘本体11上的上盖体13、与上盖体13相配合的下盖体12及操作杆14。请参阅图I至图3及图5所示,上盖体13与下盖体12包覆绝缘本体11,上盖体13包括本体部130及由本体部130两侧向外延伸的上结合部131,上结合部131具有顶板1310。下盖体12包括基部120及由基部120两侧向外延伸且在上结合部131对应位置处设置的下结合部121。下结合部121具有底板(未标号)。上结合部131与下结合部121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S。上盖体13自顶板1310向收容空间S内弯折设有折弯部1311,且折弯部1311弯折后在顶板131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 1312,折弯部1311自开口 1312处剥离且与开口 1312的形状相同。此时,折弯部1311与顶板1310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折弯部1311将收容空间S分割成两块区域,即第一收容区1313与第二收容区1314,且第二收容区1314与开口 1312位于同一侧,所述折弯部1311可以设在上结合部131的顶板1310上,也可以设在下结合部121的底板上。操作杆14系呈“Π”形设置,其可以在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时,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卡扣。所述操作杆14包括主体部140及由主体部140两侧向内弯折延伸的旋转部141,旋转部141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S内,所述操作杆14的旋转部141包括连接部1411、设在旋转部141末端的防脱离部1414及连接防脱离部1414与连接部1411的阻挡部1413,阻挡部1413自防脱离部1414与连接部1411凹陷,从而形成有一个截断空间1412。阻挡部1413上形成一个阻挡平面(未标号),该阻挡平面(未 标号)与折弯部1311接触可以防止操作杆14进一步旋转。折弯部1311设在截断空间1412内且可以与防脱离部1414配合从而防止旋转部141自收容空间S内脱离,进而可防止旋转部141自电连接器100上脱落。请重点参阅图4及图5所示,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时,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与片状连接体16呈相对设置,操作杆14与绝缘本体11及包覆在绝缘本体11上的上、下盖体13、12均位于水平面上,阻挡部1413的整体位于第二收容区1314内,且折弯部1311位于截断空间1412内。此时,片状连接体16与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之间角度为180°。请重点参阅图6及图7所示,电连接器100处于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分离的打开状态,此时,操作杆14处于打开状态的极限位置,S卩,操作杆14设在片状连接体16的上方,且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与片状连接体16之间角度为0°,即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始终位于下盖体12的基部120上方。阻挡部1413的整体位于第一收容区1313内,且折弯部1311位于截断空间1412内。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上结合部131的顶板1310弯折出的折弯部1311与操作杆14的阻挡部1413相配合来完成电连接器100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时,操作杆14的打开与闭合,即片状连接体16与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可以在0°至180°的范围内旋转。操作杆14由闭合到打开的状态,闭合时,阻挡部1413的整体位于第二收容区1314内,阻挡部1413的上端位置抵靠在折弯部1311上,打开过程中,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向上运动时,阻挡部1413在旋转部141的旋转过程中,由第二收容区1314向第一收容区1313内旋转。当阻挡部1413的整体位于第一收容区1313中时,折弯部1311可以挡止阻挡部1413进一步旋转,且可以挡止操作杆14的主体部140进一步向下运动(即向绝缘本体下方运动11),从而可以防止操作杆14旋转过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100的上盖体13与下盖体12组成盖体(未图示),该盖体包括本体(未图示)及由本体两侧向外延伸的结合部(未图示),该结合部形成收容空间S,结合部向收容空间S内弯折设有一个折弯部(未图示)。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的盖体可以为一体设置或电连接器100仅设有一个盖体。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来连接扁平线缆与另外一个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组设在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及组设在盖体上的操作杆,所述盖体包括本体及由本体两侧向外延伸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形成有一个收容空间,操作杆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两侧向内弯折延伸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结合部向收容空间内弯折设有一个折弯部,所述旋转部设有一个阻挡部,所述折弯部挡止所述阻挡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上形成一个阻挡平面,该阻挡平面与折弯部接触,可以防止操作杆进一步旋转。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一个连接部及设在旋转部末端的防脱离部,所述阻挡部设在连接部与防脱离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自防脱离部与连接部凹陷, 从而形成有一个截断空间,所述折弯部设在截断空间内且可以与防脱离部配合,从而防止旋转部自收容空间内脱离。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弯折后在结合部上形成有一个开口,所述折弯部将收容空间分割成两块区域,即第一收容区及第二收容区,所述第二收容区与开口位于同一侧,所述阻挡部的整体位于第二收容区内时,所述操作杆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阻挡部的整体位于第一收容区内时,所述操作杆处于打开状态的极限位置,所述阻挡部自第二收容区向第一收容区转动时,所述操作杆为由闭合状态到打开状态的过程。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主体部始终位于盖体底面上方。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及与上盖体配合的下盖体,且所述绝缘本体设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上盖体覆盖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两侧向外延伸的下结合部,所述上盖体包括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两侧向外延伸且与下结合部对应的上结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合部设有一个顶板且下结合部设有一个底板,所述折弯部可以设在上结合部的顶板上,也可以设在下结合部的底板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合部与所述下结合部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下盖体、上盖体及组设在上、下盖体上的操作杆;下盖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两侧向外延伸的下结合部;上盖体包括本体部及由本体部两侧向外延伸的上结合部,上结合部设有一个顶板且与下结合部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操作杆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两侧向内弯折延伸的旋转部,旋转部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上结合部的顶板向收容空间内弯折设有折弯部,旋转部设有阻挡部,折弯部挡止阻挡部,能够防止操作杆旋转过度。
文档编号H01R12/59GK202712565SQ20122010441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林俊甫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