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被人们重视,其中又以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安装有用于输出的接线盒,接线盒由盒体和盒盖两部分组成。在安装过程中,先把盒体固定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然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内部引出的输出引线固定在盒体的接线柱上,当引线固定完成后需要将盒盖固定在盒体上,这样接线 盒就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一个整体。一般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卡销的方式固定,将卡销对准用力按即可将盒盖固定在盒体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时靠传送线传送到各个生产工位,如上述固定接线盒的过程一般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上进行。传统结构的传送线是由具有一定宽度、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条传送皮带组成,而如图I所示,接线盒2是安装在太阳能电池组件I的中间。因此,当在传送线上扣接线盒盖时,受固定传送带宽度和间距的限制,导致传送带的支撑力方向不与扣接线盒盖的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硅基的太阳电池片的力学性能较差,即使制作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后受到较大外力冲击也容易对其造成伤害,所以在上述传送线上扣盒盖时很容易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内部电池片造成伤害。所以单纯依靠传送线的两条皮带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达到扣接线盒盖的目的并不理想。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相当大的桌面上,以提供更多的有效的支撑,使用固定的桌子当支撑面,这样会造成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等弊端。但这样会降低生产效率,不利于生产。因此,如何解决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接线盒安装中出现的问题,使其可以在传送线方便的安装,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对组件的伤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在传送线上方便的安装,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对组件的伤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具有两条间隔设置的主传送带,用于输送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两条所述主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接线盒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具体为与两条所述主传送带同步运动的支撑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支撑传送带和两条所述主传送带均由同一根主转动轴带动。优选的,所述主转动轴上同轴安装有尺寸相等的三个齿轮,分别对应于所述支撑传送带和两个所述主传送带,上述齿轮与传送带之间具有互相咬合的齿纹。优选的,所述主转动轴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支撑传送带具体为皮带。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两条主传送带之间增加支撑装置,用于在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伤害,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美观,方便灵活。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的完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在传送线上方便的安装,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对组件的伤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图I为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I为长方体,在其背面的中上部设置有接线盒2。请参阅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具有两条间隔设置的主传送带3,这两条主传送带3同速同向运动,用于输送太阳能电池组件1,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在两条主传送带3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组件I上接线盒2的安装。在实际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组件I的左右两侧分别架设在两条主传送带3上,支撑装置设置在两条主传送带3之间,当扣接线盒盖时,会对太阳能电池组件I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两条主传送带3之间增加支撑装置,用于在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I的接线盒2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对太阳能电池组件I的伤害,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美观,方便灵活。在这里,支撑装置是为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I上安装接线盒2的部位进行有效支撑,那么就要求它同太阳能电池组件I相对的一面贴合,并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比如在两条主传送带3之间增加平台。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装置具体为与两条主传送带3同步运动的支撑传送带4,形成具有三条传送带的传送线,能够更好的输送太阳能电池组件1,支撑传送带4的支撑架也足够牢固。鉴于在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I中,其接线盒2安装在背面的中上部,在一个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支撑传送带4设置在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的正中间,即支撑传送带4与两条主传送带3之间的距离相等,正好与太阳能电池组件I的中部相对,用于支撑接线盒2的安装。如图2所示,支撑传送带4和两条主传送带3均由同一根主转动轴5带动,保证了三条传送带的同步运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采用联轴器等方式,对这些实施 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主转动轴5上同轴安装有尺寸相等的三个齿轮,分别对应于支撑传送带4和两个主传送带3,上述齿轮与传送带之间具有互相咬合的齿纹。作为优选,主转动轴5安装在伺服电机6上,由伺服电机6驱动。与其他电机相比,伺服电机6控制精度较高,位置非常准确,响应速度快,无自转现象。如图3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该伺服电机6上装有主转动轴5,主转动轴5上装有尺寸相等的三个齿轮,齿轮为同轴心;支架的另一端有被转动轴7,被转动轴7上有与上述大小相当的两个齿轮,分别对应主转动轴5外侧的两个齿轮,传送线绕两转轴齿轮上可实现传送带的往复运行。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传送带4具体为皮带,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同时皮带材质较为柔软,可以更好的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I。类似的,主传送带3也可以具体为皮带。当然,支撑传送带4的具体材质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材质的传送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在现有传送线两条平行主传送带3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第三条支撑传送带4,增加的支撑传送带4与其他两条主传送带3的转轮直径相同,并且同轴,保证与其他两条主传送带3同速同向运转,同时增加的支撑传送带4的位置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I其接线盒2的下方,扣接线盒盖时该支撑传送带4便可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增加的支撑传送带4与其余两条主传送带3的同轴、同径设计又方便传送太阳能电池组件I。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具有两条间隔设置的主传送带(3),用于输送太阳能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两条所述主传送带(3)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I)上接线盒(2)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具体为与两条所述主传送带(3)同步运动的支撑传送带(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传送带(4)和两条所述主传送带(3)均由同一根主转动轴(5)带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动轴(5)上同轴安装有尺寸相等的三个齿轮,分别对应于所述支撑传送带(4)和两个所述主传送带(3),上述齿轮与传送带之间具有互相咬合的齿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动轴(5)安装在伺服电机(6)上,由所述伺服电机(6)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传送带(4)具体为皮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具有两条间隔设置的主传送带,用于输送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两条所述主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接线盒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线,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两条主传送带之间增加支撑装置,用于在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伤害,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美观,方便灵活。
文档编号H01L21/677GK202695514SQ2012202714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孙永亮 申请人: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