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结构相似的三相断路器包括机构本体、安装于机构本体上的A、B、C三相极柱、分别安装于A、B、C三相极柱上、下导电面上的带热缩套管的动触头组件。目前类似结构的三相断路器的缺点在于动触头组件为直出式,因而断路器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受制于机构本体及极柱尺寸,不可变,当需要配合不同尺寸的开关设备时,只能靠改变机构本体及极柱尺寸实现,在产品系列化时,导致机构本体及极柱的非标准方案较多,不便于产品管理,特别是当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要求较大时,机构本体和极柱尺寸的增大,将导致金属材料和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等用量增加,同时加大了极柱模具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投入,从环保和经济性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如何改变断路器的上下极间距和左右相间距,使得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以使得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包括极柱和于所述极柱的导电面紧固连接的动触头组件,所述极柱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A相极柱、B相极柱和C相极柱,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外部套有第一绝缘罩,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绝缘罩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外部套有第二绝缘罩,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上导电面的第二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二绝缘罩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安装于所述B相极柱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所述第一绝缘罩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所述第一绝缘罩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所述第二绝缘罩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所述第二绝缘罩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0015]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位于所述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二动触头组件,与位于B相极柱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位于同
一直线上。优选地,在上述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中,位于所述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下导电面上的第一动触头组件,与位于B相极柱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位于同
一直线上。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通过采用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绝缘罩,和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一动触头组件,来达到与固有的动触头组件的位置差距,继而改变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 二绝缘罩,和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二动触头组件,来达到与固有的动触头组件的位置差距,继而改变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罩和动触头组件的选用配合,可改变断路器的上下极间距和左右相间距,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可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市场适应性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以使得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和图2,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包括极柱和于极柱的导电面紧固连接的动触头组件,极柱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A相极柱2、B相极柱3和C相极柱11。其中,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动触头组件13、第二动触头组件12和第三动触头组件4。[0025]第一动触头组件13外部套有第一绝缘罩5,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3的上导电面,第一绝缘罩5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即第一动触头组件13和第一绝缘罩5分别为三个。第二动触头组件12外部套有第二绝缘罩8,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上导电面,第二绝缘罩8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即第二动触头组件12和第二绝缘罩8分别为两个。第三动触头组件4安装于B相极柱3的下导电面。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配置于开关设备中,通过装于三相极柱上的动触头组件,与开关设备上的静触头组件插接,从主母线上获取电源,当断路器合闸后可向下级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断路器分闸断开电源后,可对下级用电设备进行维护
检修。在通电情况下,绝缘罩起到确保不同相带电体间及带电体与开关设备柜体间的绝缘水平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通过采用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绝缘罩5,和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3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来达到与固有的动触头组件的位置差距,继而改变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二绝缘罩8,和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二动触头组件12,来达到与固有的动触头组件的位置差距,继而改变左右相间距和上下极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罩和动触头组件的选用配合,可改变断路器的上下极间距和左右相间距,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可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市场适应性强。如图I所示,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固有上、下极间距C,改进后可实现的上、下极间距d,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固有左右相间距a,改进后可实现的左右相间距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罩5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第一绝缘罩5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罩5的整体绝缘设计,其一端外套于极柱上,另一端套在动触头组件上,并将动触头组件导电搭接面完全封闭于绝缘罩中,避免了动触头组件上的紧固件引起的电场集中对绝缘的破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罩8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第二绝缘罩8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罩8的整体绝缘设计,其一端外套于极柱上,另一端套在动触头组件上,并将动触头组件导电搭接面完全封闭于绝缘罩中,避免了动触头组件上的紧固件引起的电场集中对绝缘的破坏。在本实施例中,位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二动触头组件12,与位于B相极柱3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下导电面上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与位于B相极柱3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4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耗材少、配柜灵活、绝缘水平高。适用于开关设备中实现上级电源和下级用电设备间通断电,从而确保下级用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等工作的正常进行。[00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包括极柱和于所述极柱的导电面紧固连接的动触头组件,所述极柱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A相极柱(2)、B相极柱(3)和C相极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 外部套有第一绝缘罩(5),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3)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所述第一绝缘罩(5)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 外部套有第二绝缘罩(8),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上导电面的第二动触头组件(12),所述第二绝缘罩(8 )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 安装于所述B相极柱(3)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罩(5)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罩(5)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罩(8)为Z字形结构,且一端外套于与其配合的极柱上,另一端套在与其配合的动触头组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罩(8)的两端的轴线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A相极柱(2)和C相极柱(11)的上导电面上的第二动触头组件(12),与位于B相极柱(3)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位于同一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A相极柱(2 )和C相极柱(11)的下导电面上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3 ),与位于B相极柱(3 )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4)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相间距和极间距的三相断路器,包括极柱和于极柱的导电面紧固连接的动触头组件,极柱包括并排设置的A相极柱、B相极柱和C相极柱,动触头组件包括外部套有第一绝缘罩,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下导电面,以及B相极柱的上导电面的第一动触头组件,第一绝缘罩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外部套有第二绝缘罩,分别安装于A相极柱和C相极柱的上导电面的第二动触头组件,第二绝缘罩两端部不在同一直线上;安装于B相极柱的下导电面的第三动触头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罩和动触头组件的选用配合,可改变断路器的上下极间距和左右相间距,断路器在标准配置情况下,配柜方案灵活多变,可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文档编号H01H33/02GK202772030SQ2012202927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刘妍, 王丽杰, 李仁高, 池海燕, 钟道文 申请人: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