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509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O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此类电子产品的充电技术也在进步改变,通常此类电子产品都是采用I/o端口作为充电端口和数据传输端口,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通过提高I/o端口电流来加速充电过程,具体实施为通过转换器或相应的电路提高I/O端口的电流。而标准的I/O端口和匹配的I/O连接器工作电压大约为5V,电流不会超过900mA,在不提高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正常工作。而现有的I/O连接器主要包括公端和与所述公端配合的母端;所述公端设有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若干个第一端子,所述母端设有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子;当所述公端插接在所述母端中时,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和公端负极端子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和母端负极端子,并且对应的第一端子连接对应的第二端子;而且,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和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均与单个第一端子面积相等;而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和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均与单个第二端子面积相等。其中,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均作为电源端子。一旦工作电流过高时则会导致I/O端口和匹配的I/O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被击穿、烧毁,导致电子产品的充电或数据连接不稳定性,甚至遭到破坏。此外即使对一些耗电量较少的设备例如喷墨打印机、扫描器等,电源消耗一般都超过IOW以上,所以这些设备虽然耗电量较少,但仍需另设电源供应装置,如何提高设置了I/o的主机通过I/O总线向外部设备传输电源供应的容量,是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1336480Y的中国实用新型“具大电流负载电源端子Super-USB3.0连接器”通过改变和重新定义端子引脚结构的方式,使Super-USB插座和Super-USB插头除了 USB总线原来一组电源外,还额外设有负载电源I和负载电源2的导电端子,使USB主机可通过Super-USB插座向USB外部设备提供足够的电源供应,同时兼顾了数据通讯和负载电源供应。然而这种非标准的设计导致了端子引脚周边电路的改变,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承载比传统I/O连接器更大的工作电流,即使工作在大电流的直流充电情况下也不会被击穿、烧毁,而且安装方式符合现行标准,无需改变端子周边电路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包括公端和与所述公端配合的母端;所述公端设有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若干个第一端子,所述母端设有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子;当所述公端插接在所述母端中时,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和公端负极端子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和母端负极端子,并且对应的第一端子连接对应的第二端子;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优选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与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之比为3:2 ;所述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与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之比为3:2。优选地,所述公端还包括第一塑胶本体、第一外壳和后塞;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第一开槽部和设于所述第一开槽部前端的延伸腔;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部分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顶部内壁上;另一部分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外壳套接在所述延伸腔的外壁上并卡接所述延伸腔;所述后塞安装在所述第一开槽部的后端上并卡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母端还包括第二外壳和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二塑胶本体包括第二开槽部和后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开槽部内并用于插接所述延伸腔的舌片部;所述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部分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顶部外壁上;另一部分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第二开槽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的左右两端上。优选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母端正极端子和母端负极端子的数量分别为一;所述第一端子的数量为十一;所述第二端子的数量为十一;其中三个所述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顶部内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底部内壁上;其中三个所述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顶部外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底部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金属外壳。优选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包括公端正极端子本体、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正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包括公端负极端子本体、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负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本体、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连接埠,所述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包括母端正极端子本体、母端正极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相连的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所述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正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负极端子包括母端负极端子本体、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相连的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所述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负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本体、第二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埠相连的第二端子连接埠,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埠和第二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优选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三;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二 ;所述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二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一。优选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引脚均呈V形。优选地,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引脚、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第二端子引脚均呈L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通过将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和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均至少设置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同时将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和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均至少设置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从而使作为电源端子的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可以以承受更大的工作电流,而且即使工作在大电流的直流充电情况下也不会被击穿、烧毁,同时安装方式符合现行标准,无需改变端子周边电路,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公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公端处于拆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母端处于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的母端处于拆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公端;11、公端正极端子;111、公端正极端子本体;112、公端正极端子引脚;113、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12、公端负极端子;121、公端负极端子本体;122、公端负极端子引脚;123、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13、第一端子;131、第一端子本体;132、第一端子引脚;133、第一端子连接埤;14、第一开槽部;15、延伸腔;16、第一外壳;17、后塞;2、母端;21、母端正极端子;211、母端正极端子本体;212、母端正极端子引脚;213、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22、母端负极端子;221、母端负极端子本体;222、母端负极端子引脚;223、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23、第二端子;231、第二端子本体;232、第二端子引脚;233、第二端子连接埠;24、第二开槽部;25、舌片部;26、第二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包括公端I和与所述公端I配合的母端2 ;所述公端I设有公端正极端子11、公端负极端子12和若干个第一端子13,所述母端2设有母端正极端子21、母端负极端子22和与所述第一端子13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子23 ;当所述公端I插接在所述母端2中时,所述公端正极端子11和公端负极端子12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母端正极端子21和母端负极端子22,并且对应的第一端子13连接对应的第二端子23 ;公端正极端子11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13面积的两倍;公端负极端子12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13面积的两倍;母端正极端子21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23面积的两倍;母端负极端子22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23面积的两倍。具体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11的面积与公端负极端子12的面积之比为3:2 ;所述母端正极端子21的面积与母端负极端子22的面积之比为3:2。具体地,所述公端I还包括第一塑胶本体、第一外壳16和后塞17 ;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第一开槽部14和设于所述第一开槽部14前端的延伸腔15 ;所述公端正极端子
11、公端负极端子12和部分第一端子13从第一开槽部14延伸到延伸腔1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14与延伸腔15的顶部内壁上;另一部分第一端子13从第一开槽部14延伸到延伸腔1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14与延伸腔1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外壳16套接在所述延伸腔15的外壁上并卡接所述延伸腔15 ;所述后塞17安装在所述第一开槽部14的后端上并卡接所述第一外壳16 ;所述母端2还包括第二外壳26和位于所述第二外壳26内部的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二塑胶本体包括第二开槽部24和后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开槽部24内并用于插接所述延伸腔15的舌片部25 ;所述母端正极端子21、母端负极端子22和部分第二端子23从第二开槽部24延伸到舌片部2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25的顶部外壁上;另一部分第二端子23从第二开槽部24延伸到舌片部2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25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第二开槽部24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二外壳26的内壁的左右两端上。具体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11、公端负极端子12、母端正极端子21和母端负极端子22的数量分别为一;所述第一端子13的数量为十一;所述第二端子23的数量为十一;其中三个所述第一端子13从第一开槽部14延伸到延伸腔1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14与延伸腔15的顶部内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一端子13从第一开槽部14延伸到延伸腔1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14与延伸腔15的底部内壁上;其中三个所述第二端子23从第二开槽部24延伸到舌片部2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25的顶部外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二端子23从第二开槽部24延伸到舌片部25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25的底部外壁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外壳16和第二外壳26均为金属外壳。具体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11包括公端正极端子本体111、公端正极端子引脚112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113,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112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11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正极端子本体111的前后两端,所述公端负极端子12包括公端负极端子本体121、公端负极端子引脚122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123,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122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12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负极端子本体121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端子13包括第一端子本体131、第一端子引脚132和第一端子连接埠133,所述第一端子引脚132和第一端子连接埠13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31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正极端子21包括母端正极端子本体211、母端正极端子引脚212和用于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113相连的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213,所述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213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21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正极端子本体211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负极端子22包括母端负极端子本体221、母端负极端子引脚222和用于与所述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123相连的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223,所述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223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22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负极端子本体221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端子23包括第二端子本体231、第二端子引脚232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埠133相连的第二端子连接埠233,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埠233和第二端子引脚23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231的前后两端。具体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112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212的数量均为三;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122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222的数量均为二 ;所述第一端子引脚132和第二端子引脚232的数量均为一。具体地,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112、公端负极端子引脚122和第一端子引脚132均呈V形。具体地,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引脚212、母端负极端子引脚222和第二端子引脚232均呈L形。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包括公端和与所述公端配合的母端;所述公端设有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若干个第一端子,所述母端设有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子;当所述公端插接在所述母端中时,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和公端负极端子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和母端负极端子,并且对应的第一端子连接对应的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与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之比为3:2 ;所述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与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之比为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还包括第一塑胶本体、第一外壳和后塞;所述第一塑胶本体包括第一开槽部和设于所述第一开槽部前端的延伸腔;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部分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顶部内壁上;另一部分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外壳套接在所述延伸腔的外壁上并卡接所述延伸腔;所述后塞安装在所述第一开槽部的后端上并卡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母端还包括第二外壳和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第二塑胶本体;所述第二塑胶本体包括第二开槽部和后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开槽部内并用于插接所述延伸腔的舌片部;所述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部分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顶部外壁上;另一部分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第二开槽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的左右两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母端正极端子和母端负极端子的数量分别为一;所述第一端子的数量为十一;所述第二端子的数量为十一;其中三个所 述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顶部内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一端子从第一开槽部延伸到延伸腔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一开槽部与延伸腔的底部内壁上;其中三个所述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顶部外壁上,其余八个所述第二端子从第二开槽部延伸到舌片部的前端并卡接在所述舌片部的底部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金属外壳。
6.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包括公端正极端子本体、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正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包括公端负极端子本体、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公端负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本体、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连接埠,所述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连接埠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包括母端正极端子本体、母端正极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连接埠相连的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所述母端正极端子连接埠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正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母端负极端子包括母端负极端子本体、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公端负极端子连接埠相连的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所述母端负极端子连接埠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母端负极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本体、第二端子引脚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埠相连的第二端子连接埠,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埠和第二端子引脚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前后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和母端正极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三;所述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母端负极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二;所述第一端子引脚和第二端子引脚的数量均为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正极端子引脚、公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第一端子引脚均呈V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正极端子引脚、母端负极端子引脚和第二端子引脚均呈L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包括公端和与所述公端配合的母端;所述公端设有公端正极端子、公端负极端子和若干个第一端子,所述母端设有母端正极端子、母端负极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端子;公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公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一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正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母端负极端子的面积至少为每一第二端子面积的两倍。该具有大电流负载端子的I/O连接器可承载比传统I/O连接器更大的工作电流,即使工作在大电流的直流充电情况下也不会被击穿、烧毁,而且安装方式符合现行标准,无需改变端子周边电路。
文档编号H01R13/10GK203071274SQ2012207217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志明 申请人:陈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