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了获得不将用于对断路时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的电路断路器,具有:基座(11);电源侧端子(24),其间隔地配置在该基座(11)上;固定接触件(27),其与该电源侧端子(24)连接,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接触件(23),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21)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22);消弧装置(50),其对在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以及永磁体(54),其设置在该消弧装置(50)的电源侧端子(24)侧。
【专利说明】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利用永磁体而提高电弧驱动力的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兼顾交流电路用和直流电路用的电路断路器,与用于交流电路的情况相比,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由于直流电流不具有电流零点,因此难于对高的电压进行断路。
[0003]对于通电电流为大电流的区域(例如,额定电流超过100A的区域),通过因消弧板的片数增加引起的电弧电压升高、因磁阻的降低而引起的磁驱动力上升、以及将产生消弧性气体的绝缘部件配置在电弧周边并利用该气体的压力梯度向消弧板侧驱动电弧的气体驱动力,从而即使不存在永磁体,也能够提高直流的额定电压、实现高电压化。
[0004]但是,在通电电流为小电流的区域(例如,额定电流小于或等于100A)中,由于电流较小,前述的消弧板引起的磁驱动力以及气体的压力梯度引起的气体驱动力较小,因此通常将永磁体配置在两个触点附近的两侧,通过利用了弗莱明法则的永磁体的磁力而将断路时的电弧向消弧装置的电弧电极侧驱动。
[0005]另外,为了防止永磁体暴露于因电弧引起的高温中,公知有利用树脂将永磁体覆盖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129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通过将永磁体配置在两个触点的附近而驱动电弧,但由于永磁体的配置波动而使电弧的驱动方向以及驱动力大幅地变化,因此也需要考虑在通电的状态下的开闭耐久性(以下,记作通电耐久性能)。对于通电耐久性能,如国际标准(IEC60947 - 2)所明确记载那样,需要对应于通电电流而满足大于或等于1500次,在将永磁体配置于两个触点附近的左右的情况下,由于左右的永磁体的残留磁通密度不完全一致,因此,具有与根据弗莱明法则的驱动力相比,被永磁体吸引的驱动力更大的区域。在该状态中,电弧向永磁体的方向受到吸引,存在由于开闭次数而使覆盖磁体的树脂破坏的可能性,如果该树脂被破坏,则存在引起永磁体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永磁体的磁力降低、断路性能下降的问题。
[0008]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课题而提出的,其获得一种电路断路器,该电路断路器使用于对断路时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不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
[0009]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具有:基座;外部端子,其间隔地排列在该基座上;固定接触件,其与该外部端子连接,具有固定触点;可动接触件,其具有与该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消弧装置,其对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以及永磁体,其设置于该消弧装置的外部端子侧。
[0010] 发明的效果
[0011]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用于对在两个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设置于消弧装置的外部端子侧,因此能够不使该永磁体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电路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
[0013]图2是表示图1的消弧装置的斜视放大图。
[0014]图3是表示图1的消弧装置的侧面放大图。
[0015]图4是表示穿过图1的消弧装置的磁力线的图。
[0016]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该电路断路器的外部配线的图。
[0017]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该电路断路器的外部配线的图。
[0018]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19]图8是表示穿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路断路器的消弧装置的磁力线的图。
[0020]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21]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22]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23]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消弧板的纵剖面的放大图。
[0024]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消弧板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方式1.
[002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电路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消弧装置的斜视放大图,图3是表示图1的消弧装置的侧面放大图,图4是表示穿过图1的消弧装置的磁力线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I中的2极的电路断路器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27]如图1所示,电路断路器101使用框体10而构成,该框体10由利用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座11以及罩体12形成。在基座11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与极数对应的电路断路单元20,在电路断路单元20的上部配置具有公知的肘杆机构的开闭机构部30。罩体12覆盖基座11上的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和开闭机构部30,开闭机构部30的操作手柄31从罩体12的手柄用窗孔12a凸出。
[0028]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彼此相同地构成,横杆32以在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中共用、且与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正交的方式而配置在基座11上。该横杆32利用开闭机构部30而以其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在该横杆32上分别安装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的各可动接触件23。在横杆32以其轴心为中心而转动时,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的各可动接触件23同时转动,通过该可动接触件23的转动,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分离。开闭机构部30由公知的肘杆机构形成,具有由跳闸装置40驱动的公知的跳闸杆33。
[0029]各极的电路断路单元20具有:电源侧端子24,其设置于基座11上;固定触点21,其设置于从该电源侧端子24延伸设置出的固定接触件27上;可动触点22,其与该固定触点21接触/分离;可动接触件23,其一端设置该可动触点22,可自由转动地保持在横杆32上;跳闸装置40,其经由可动接触件托架26而与该可动接触件23连接;负载侧端子25,其从跳闸装置40延伸设置;以及消弧装置50,其设置在固定接触件27以及两个触点21、22的附近,对在两个触点21、22间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由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构成对电路进行开闭的开闭触点。如果可动触点22与固定触点21接触,则端子24、25之间的电路接通,另外,如果可动触点24与固定触点21分离,则两个端子24、25之间的电路断开。此时在可动触点22和固定触点21间产生的电弧由消弧装置50进行消弧。此外,在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外部端子”是上述的电源侧端子24。
[0030]如图2?图4所示,由构成消弧装置50的磁性钢板形成的多个电弧电极板51以及最上部的电弧电极板52形成为在四边形的板的一边设置有大致U字形的切口 51a的形状。通过使用多片该电弧电极板51和I片最上部的电弧电极板52,并使它们保持规定的间隔而受到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支撑板53a、53b夹持,从而构成消弧装置50。该消弧装置50以电弧电极板51以及最上部的电弧电极板52的U字型的切口 51a朝向固定触点21、可动触点22的方向的方式进行设置,形成为可动接触件23在由该U字型的切口 51a形成的空间中转动的结构。此外,在最上部的电弧电极板52上以电弧易于从可动接触件23转向的方式设置有弯曲部52a。
[0031]在两个触点21、22以及消弧装置50的附近设置有绝缘部件55,该绝缘部件55由产生消弧性气体的树脂形成。并且,如图3所示,在消弧装置50中的电源侧端子24侧的下部,以永磁体54由绝缘部件55保持,并且被绝缘部件55覆盖而不暴露在电弧中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永磁体54以其磁极位于电源侧端子24以及消弧装置50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源侧端子24侧为N极、消弧装置50侧为S极,但与之相反地也可以形成为电源侧端子24侧为S极、消弧装置50侧为N极。另外,在同一电路断路器中,也可以形成为永磁体54的磁极的极性针对每个电路断路单元20而不同。
[0032]下面,对电路断路器101的断路动作进行说明。
[0033]如果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电流流入断路单元20,则跳闸装置40转动并按压跳闸杆33,由此驱动开闭机构部30并使可动接触件23转动。通过可动接触件23的转动,可动触点22从固定触点21分离。在可动触点22分离时,因流过的电流引起的电弧趋向于在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22间以最短距离维持。
[0034]此时,在通电电流为大电流的区域(例如,额定电流大于100A的区域)中,由于电弧而将电弧电极板51磁化,穿过多个电弧电极板51的U字型的切口 51a的磁通,将电弧向在多个电弧电极板51的U字型的切口 51a处形成的空间的深处(图4中电源侧端子24的方向)进行磁驱动。另外,由于电弧的高热而从绝缘部件55产生消弧性气体,利用因该压力梯度引起的气体驱动力也将电弧向消弧板51侧驱动。移动至消弧板51侧的电弧由于多个电弧电极板51而被截断成电弧电极板51间的短的电弧,产生电压降,用于维持电弧的电弧电压上升,如果电弧电压成为比电源电压还高的电压,则电弧消除。
[0035]另一方面,在通电电流为小电流区域(例如,额定电流小于或等于100A)中,由于因电弧引起的磁驱动力以及因气体的压力梯度引起的气体驱动力较弱,因此电弧在两个触点21、22间的空间持续流动。由此,利用设置于消弧装置50的附近的永磁体54的磁力增强电弧驱动力。
[0036]下面,对因永磁体54引起的电弧驱动力进行说明。
[0037]永磁体54配置成为,被绝缘部件55保持于固定接触件27的电弧滚环27a的附近、且在消弧装置50的电源侧端子24侧,其磁极位于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即,如图4所示,从永磁体54的N极发出的磁力线54a经过下述路径:首先从永磁体54向电源侧端子24的一方发出,穿过消弧板51的左右的脚部51b,进一步穿过消弧板51的U字形的切口 51a而返回至永磁体54的S极。
[0038]在该情况下,磁力线54a的朝向由于在两个触点21、22的附近,从断路单元2的排列方向朝向与该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弯曲,因此,无论电流的流向如何,两个触点21、22间的电弧都被向消弧板51的脚部51b的方向驱动。即,在电弧电流以固定触点21 —可动触点22的方式流动的情况下,所述电弧向图4的纸面中的下侧的脚部51b的方向(图4所示的A的方向)被驱动,在电弧电流以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的方式流动的情况下,所述电弧向图4中的纸面的上侧的脚部51b的方向受到驱动。
[0039]并且,被驱动至脚部51b侧的电弧由于多个电弧电极板51而被截断成电弧电极板51间的短的电弧,产生电压降,用于维持电弧的电弧电压上升,如果电弧电压变为比电源电压高的电压,则电弧消除。
[0040]接着,对在将电路断路器101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直流电源60以及负载61的连接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由于电路断路器101为2极结构,因此只要将直流电源60与电源侧端子24a、24b连接,将负载61与负载侧端子25a、25b连接即可。此外,在图5中,将直流电源60的正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a连接,将直流电源60的负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b连接,但也可以与之相反。
[0041]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42]另外,在将永磁体配置于触点附近的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由于以在将电弧向消弧板侧驱动的方向上形成磁场的方式设定永磁体,因此需要与磁极的朝向对应地在产品上进行极性指示。例如,在将产品的电源侧设为上方时,在右极的电源侧为+的情况下,磁场为右向的磁场,在左极为-的情况下,磁场为左向的磁场,在左右极处磁体的极性组装方向不同。然而,由于永磁体54以其磁极位于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的方式进行了配置,因此,在组装时无需考虑永磁体54的极性,能够防止因组装错误引起的问题。
[0043]另外,由于永磁体54以在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具有磁极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虽然是使用了永磁体的电路断路器,但不仅能够用于直流电路,也能够用于交流电路。
[0044]实施方式2.
[0045]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3极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46]实施方式I是2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是使用3个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电路断路单元20而构成的3极的电路断路器102的结构。此外,对于电路断路单元20,由于与实施方式I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47]在将电路断路器102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分别将电源侧端子24a连接直流电路60的正极侧,将电源侧端子24c连接直流电路60的负极侧,并且将负载侧端子25a和电源侧端子24b连接。对于负载61,将正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b连接,将负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a连接。
[0048]此外,在用于3线式的交流电路的情况下,将电源与各电源侧端子24a、24b、24c连接,将负载与各负载侧端子25a、25b、25c连接即可。
[0049]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50]另外,由于永磁体54以其磁极位于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在组装时无需考虑永磁体54的极性,能够防止因组装错误引起的问题。
[0051]另外,由于永磁体54以在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具有磁极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虽然是使用了永磁体的电路断路器,但不仅能够用于直流电路,也能够用于交流电路。
[0052]另外,在将电路断路器102应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利用形成为3点断开的配线,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电压的直流电路。
[0053]实施方式3.
[0054]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4极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外部配线的图。
[0055]实施方式I是2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实施方式2是3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是使用4个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电路断路单元20而构成的4极的电路断路器103的结构。此外,对于电路断路单元20,由于与实施方式I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56]在将电路断路器103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分别将电源侧端子24a连接直流电路60的正极侧,将电源侧端子24d连接直流电路60的负极侧,并且将负载侧端子25a和电源侧端子24b连接,将负载侧端子25d和电源侧端子24c连接。对于负载61,将正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b连接,将负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c连接。
[0057]另外,在用于3相4线式的交流电路的情况下,分别将电源与各电源侧端子24连接,将负载与各负载侧端子25连接。
[0058]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59]另外,由于永磁体54以其磁极位于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在组装时无需考虑永磁体54的极性,能够防止因组装错误引起的问题。
[0060]另外,由于永磁体54以在电源侧端子24侧以及消弧装置50侧具有磁极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虽然是使用了永磁体的电路断路器,但不仅能够用于直流电路,也能够用于交流电路。
[0061]另外,在将电路断路器103应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通过形成为4点断开的配线,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电压的直流电路。
[0062]实施方式4.
[0063]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消弧装置50的磁力线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2极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配线的图。
[006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着眼于特定于直流电路用、使电弧长度进一步伸长,实现进一步高电压化的结构。
[0065]如图8所示,永磁体54配置成为,以被绝缘部件55覆盖的方式受到保持,在电源侧端子24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磁极,该磁极以N极和S极将电弧向消弧装置驱动的方向的方式进行配置。即,从永磁体54的N极发出的磁力线54b经过下述路径:从图8的纸面上电源侧端子24朝向两个触点21、22而向右侧发出,从消弧板51的左右的脚部51bl中穿过而前进至两个触点21、22附近,从脚部51bl发出而穿过消弧板51的U字型的切口 51a,进入相反侧的脚部51b2,从脚部51b2中穿过而返回至永磁体54的S极。此外,对于其他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I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66]在该情况下,在U字型的切口 51a中,磁力线54a的朝向为断路单元20的排列方向,因此只要使磁极的朝向适当地与电流的贯穿方向一致,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的深度的方向(图8中B的方向)被驱动。并且,对于被驱动至消弧板51侧的电弧,利用多个电弧电极板51而被截断为电弧电极板51间的短的电弧,产生电压降,用于维持电弧的电弧电压上升,如果电弧电压变为比电源电压高的电压,则电弧消除。
[0067]接着,对2极的电路断路器104的外部连接以及各极的永磁体54的磁极的朝向进行说明。
[0068]如图9所示,分别将直流电路60的正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a连接,将直流电路60的负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b连接,将负载61的正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a连接,将负载61的负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b连接。
[0069]在该连接的情况下,对于通电电流以电源侧端子24a —固定触点21 —可动触点22 —负载侧端子25a的顺序流动的极,在图9的纸面上,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a观察电源侧端子24a时,以形成为N极在左侧、S极在右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a,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相反地,对于通电电流以负载侧端子25b—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电源侧端子24b的顺序流动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b观察电源侧端子24b时,以N极在右侧、S极在左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b,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
[0070]对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71]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72]另外,由于永磁体54在电源侧端子24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磁极,该磁极配置成为N极和S极将电弧向消弧装置50以及电源侧端子24的方向进行驱动,因此能够使电弧长度进一步伸长,能够提闻断路性能。
[0073]实施方式5.
[0074]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3极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给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配线的图。
[0075]实施方式4是2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是采用3个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电路断路单元20而构成了 3极的电路断路器105的结构。
[0076]针对电路断路器105的外部连接以及各极的永磁体54的磁极的朝向进行说明。
[0077]如图10所示,分别将直流电路60的正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a连接,将直流电路60的负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c连接,并且将负载侧端子25a和电源侧端子24b连接。对于负载61,将正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b连接,将负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a连接。
[0078]在该连接的情况下,对于通电电流以电源侧端子24a —固定触点21 —可动触点22 —负载侧端子25a的顺序流动的极,在图10的纸面上,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a观察电源侧端子24a时,以形成为N极在左侧、S极在右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a,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另外,对于通电电流以电源侧端子24b —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负载侧端子25b的顺序流动的中央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b观察电源侧端子24b时,以形成为N极在右侧、S极在左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b,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并且,对于通电电流以负载侧端子25c —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电源侧端子24c的顺序流动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c观察电源侧端子24c时,以形成为N极在右侧、S极在左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c,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
[0079]此外,对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80]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81]另外,由于永磁体54在电源侧端子24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磁极,该磁极配置成为N极和S极将电弧向消弧装置50以及电源侧端子24的方向进行驱动,因此能够使电弧长度进一步伸长,能够提闻断路性能。
[0082]另外,利用形成为如图10所示的3点断开的配线,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电压的直流电路。
[0083]实施方式6.
[0084]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4极的电路断路器以及在将该电路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的情况下的配线的图。
[0085]实施方式4为2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实施方式5为3极的电路断路器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是采用4个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电路断路单元20而构成了 4极的电路断路器106的结构。
[0086]对电路断路器106的外部连接以及各极的永磁体54的磁极的朝向进行说明。
[0087]如图11所示,分别将直流电路60的正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a连接,将直流电路60的负极侧与电源侧端子24d连接,并且,将负载侧端子25a和电源侧端子24b连接,将负载侧端子25d和电源侧端子24c连接。对于负载61,将正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b连接,将负极侧与负载侧端子25c连接。
[0088]在该连接的情况下,对于通电电流以电源侧端子24a —固定触点21 —可动触点22 —负载侧端子25a的顺序流动的极,在图11的纸面上,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a观察电源侧端子24a时,以形成为N极在左侧、S极在右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a,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另外,对于通电电流以电源侧端子24b —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负载侧端子25b流动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b观察电源侧端子24b时,也以形成为N极在左侧、S极在右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b,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另外,对于通电电流以负载侧端子25c —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电源侧端子24c的顺序流动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c观察电源侧端子24c时,以形成为N极在右侧、S极在左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c,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另外,对于通电电流以负载侧端子25d —可动触点22 —固定触点21 —电源侧端子24d的顺序流动的极,如果在从负载侧端子25d观察电源侧端子24d时,以形成为N极在右侧、S极在左侧的方式配置永磁体54c,则电弧向U字型的切口 51a深处的方向被驱动。
[0089]此外,对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90]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对在两个触点间21、22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的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附近、且在电源侧端子24侧,因此,能够不使永磁体54暴露于电弧的高热中,防止断路性能的降低。
[0091]另外,由于永磁体54在电源侧端子24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磁极,该磁极配置成为N极和S极将电弧向消弧装置50以及电源侧端子24的方向进行驱动,因此能够使电弧长度进一步伸长,能够提闻断路性能。
[0092]另外,利用形成为如图11所示的4点断开的配线,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电压的直流电路。
[0093]实施方式7.
[0094]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消弧装置的纵剖面的放大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消弧装置的斜视图。
[0095]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6所示出的电路断路器中,由于永磁体54设置在消弧装置50的下部,因此电弧电极板51的上部以及最上部的消弧版52的磁力较弱。因此,存在难于将电弧的上部向电弧电极板51驱动的课题。
[0096]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6的消弧装置50中,利用电弧易于转向至凸状物的性质,在最上部的消弧板52的弯曲部52a上设置有朝可动接触件23的方向凸出的凸部52al的结构。
[0097]对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98]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最上部的消弧板52的弯曲部52a上设置有朝可动接触件23的方向凸出的凸部52al,因此电弧易于从可动接触件23转向至凸部52al,电弧的上部也能够快速地向消弧版51 —方驱动,提高断路性能。
[0099]标号的说明
[0100]10框体、11基座、12罩体、
[0101]21固定触点、22可动触点、23可动接触件、
[0102]24电源侧端子、25负载侧端子、27固定接触件、
[0103]40跳闸装置、50消弧装置、51消弧板、52最上部的消弧板、
[0104] 54永磁体、55绝缘部件、
[0105] 101电路断路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座;外部端子,其间隔地排列在该基座上;固定接触件,其与该外部端子连接,具有固定触点;可动接触件,其具有与该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消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两个触点以及固定接触件的附近,对在所述两个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以及永磁体,其设置于该消弧装置的所述外部端子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永磁体在外部端子侧以及消弧装置侧具有磁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永磁体在外部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磁极,该磁极以N极和S极将电弧朝向消弧装置的方向驱动的方式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消弧装置的最上部的消弧板具有向可动接触件的方向凸出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永磁体被下述材料保持,该材料如果与电路断路器的断路时产生的电弧接触,则产生消弧性气体。
【文档编号】H01H73/18GK104081489SQ20128006754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三好伸郎, 伏见征浩, 小樋悠太, 白藤彰一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