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08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闭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外力冲击下变形或损毁后自动实现被控电路接通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电路闭合器多为人工控制,或者通过电脑或电子元件定时控制以使被控电路闭合,然而这些电路闭合器在一些领域的被动报警或示警工作上却不适用。现有技术下也没有一种电路闭合器是采用在受到外力冲击使其自身变形或损毁后接通被控电路的原理来工作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可以在受到外力冲击使其自身变形或损毁后接通被控电路。本发明米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采用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均呈平面板状,所述平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所述平面板状的第 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优选均呈平面板状,且分别与平面板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垂直。第二种形式: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可以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可以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第三种形式: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均呈直线面的曲面板状,所述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所述直线面的曲导线可以为折线或平滑的曲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顶点优选相对,所述第一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优选均呈平面板状,且分别与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轴线平行。第四种形式: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均呈设有一个底的圆筒状,圆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当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共底,当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共底。第五种形式: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均呈两端敞开的直筒状,直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相对于相邻电极的面上可以设有或者不设有若干用作触头的凸起。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半圆形,所述第二电极的横截面优选呈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第六种形式:所述第一电极可以呈平面板状,其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优选呈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平面板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可以设有若干个第一电极导杆,所述第二电极上可以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相对应的若干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并穿过位于这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二电极上相应的通孔并与该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在受到外力冲击使其自身发生变形或损毁后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接触,从而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整个过程不需人为操作,主要适用于报警或警示电路的控制,尤其适用于交通事故的报警或预警,将本发明安装在车体上,在车辆发生事故可即时接通报警电路实现报警的基础上,还可保证当驾驶员由于伤亡、昏迷或者车辆内无驾驶员时,仍可顺利实现报警。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第三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第四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第五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第六种形式的结构示意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采用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本发明在应用时,可以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被控电路的断路处的两端相接,当本发明受到外力冲击使其自身发生变形或损毁后,使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接触,从而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2可以均呈平面板状,所述平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使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平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数量均为多个,使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只要有一个第一电极和一个第二电极直接或间接相接触,即可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3上,所述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4上,方便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固定的同时,还方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与被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优选均呈平面板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且分别与平面板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垂直。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外力冲击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发生变形和/或横向移动,致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垂直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或第二 电极连接板的外力冲击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发生变形和/或纵向移动,致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板或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板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实施例2:
参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电极I和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3可以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4可以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板相互连接构成的空腔内,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板相互连接构成的空腔内。无论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从哪个方向上受到外力冲击,均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变形和/或移动,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或第二电极连接板相接触,或者使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一电极或第一电极连接板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实施例3:
参见图4和图5,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2可以均呈直线面的曲面板状,所述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使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直线面的曲导线可以为折线或平滑的曲线,便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弯曲,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数量均为多个,使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只要有一个第一电极和一个第二电极直接或间接相接触,即可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顶点优选相对,便于二者变形时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3上,所述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4上,方便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固定的同时,还方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与被控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优选均呈平面板状,且分别与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轴线平行。无论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从哪个方向受到外力冲击,均会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发生变形和/或弯曲,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相接触(二者的弯曲顶点最易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实施例4:
参见图6,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2可以均呈设有一个底的圆筒状,圆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使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数量均为多个,使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只要有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接触,即可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当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共底,当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共底。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变形或移动,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或多个第二电极的共底相接触,或者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与一个第一电极或多个第一电极的共底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实施例5:
参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2可以均呈两端敞开的直筒状,直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优选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使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数量均为多个,使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只要有一个第一电极和一个第二电极相接触,即可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优选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相对于相邻电极的面上可以设有或者不设有若干用作触头的凸起5。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半圆形,所述第二电极的横截面优选呈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发生变形或移动,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或其上的触头)与一个第二电极(或其上的触头)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实施例6:
参见图13,所述第一电极I可以呈平面板状,其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第二电极2,所述第二电极优选呈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平面板状,使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留有间隙,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可以设有若干个第一电极导杆6 (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电极上可以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相对应的若干通孔7,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并穿过位于这两个第一电极之 间的所述第二电极上相应的通孔并与该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
当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至少使一个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或第一电极导杆发生移动或变形,从而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导杆与第二电极上相应的通孔的孔壁相接触,使被控电路连通。所述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除了可以采用上述几种实施例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适宜的形式,在此不一一列举。本发明在受到外力冲击使被控电路连通的过程中,不需人为操作,主要适用于报警或警示电路的控制,尤其适用于交通事故的报警或预警。本发明应用于交通事故的报警或预警时,可以在每台机动车辆的车体上的适宜位置安装若干个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可以为不同形式),每台机动车辆设有险情报警装置,险情报警装置的报警电路设置呈断路,车体上的若干个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分别通过分线器与报警电路的断路处的两端连接,当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安装在事故车辆上的至少一个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受到外力冲击而变形或损毁,使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一个第二电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报警电路接通,向行驶在事故现场附近的车辆及交管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将本发明应用与交通事故的报警和预警,在车辆发生事故可即时接通报警电路实现报警的基础上,还可保证当驾驶员由于伤亡、昏迷或者车辆内 无驾驶员时,仍可顺利实现报警。
权利要求
1.一种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采用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平面板状,所述平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第二电极连接板均呈平面板状,且分别与平面板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相互连接为外壳为金属板、内部为空腔的一体化中空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直线面的曲面板状,所述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面的曲导线为折线或平滑的曲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顶点相对,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在一个第一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在一个第二电极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均呈平面板状,且分别与曲面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轴线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设有一个底的圆筒状,圆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 电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分布,当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共底,当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共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呈两端敞开的直筒状,直筒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平行且套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相对于相邻电极的面上设有或者不设有若干用作触头的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半圆形,所述第二电极的横截面呈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呈平面板状,其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有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呈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平面板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第一电极导杆,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相对应的若干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并穿过位于这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二电极上相应的通孔并 与该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损毁式自动电路闭合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采用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力冲击下能够变形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本发明在应用时,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连接被控电路的断路处的两端,在受到外力冲击使其自身发生变形或损毁后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直接或间接相接触,从而实现被控电路的接通,整个过程不需人为操作,主要适用于报警或警示电路的控制,尤其适用于交通事故的报警或预警。
文档编号H01H35/02GK103247471SQ2013101917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2日
发明者严凯 申请人:严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