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757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导引防撞效果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连接器为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及个人数字助理器 (PDA)等3C产品。[0003]随着智能型手机以及个人可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逐渐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此些个人行动装置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中置入更多的电子组件以达到增强其功能选项的目的,因此组装于此些电子产品内的连接器的厚度也跟着要求更加薄型化以符合空间设计的需求, 所以就有业者开发出薄型化的连接器,其结构包括有下铁壳、软性排线及上铁壳,利用软性排线前端的接点取代端子,并且省略掉原先绝缘本体的设计,如此就可以有效达到薄型化的目的。[0004]然而,此种薄型化连接器的结构中没有导引防呆的设计,容易导致实际使用时会有插错方向的问题。此外,没有导引防呆设计的薄型化连接器在插接对接连接器时,其铁壳容易碰撞到对接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如此容易造成对接连接器的刮伤或破损的问题,因此, 现有技术中薄型化连接器仍不符合现今市场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电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型化连接器在使用时容易会有插错方向以及造成对接连接器的刮伤破损等问题。[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及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有一下壳体、 二导引件、一软性排线及一上壳体,其中,下壳体具有一承载部及自承载部两侧各向外延伸的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包括一底板、一顶板及连接底板与顶板的一侧板,底板、侧板与顶板之间形成一凹槽。各导引件包括一导引部及连接于导引部的一基座部,该基座部嵌合于嵌合部的凹槽,基座部设有一上干涉部、一下干涉部、一左干涉部及一后端部,上干涉部与下干涉部上下相对设置,后端部位于相反于导引部的一侧,左干涉部位于基座部外侧,底板干涉固定于下干涉部,顶板干涉固定于上干涉部,侧板包覆后端部。软性排线的前端具有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上设有复数接点,对接部设置于承载部上且位于二导引件之间。上壳体组装固定于基座部上且位于软性排线的上方,对接部的该些接点外露于上壳体,上壳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包覆部,该包覆部包括一底壁、一顶壁及连接底壁与顶壁的一侧壁,底壁包覆于底板,顶壁包覆于顶板,侧壁干涉固定于左干涉部。[0007]可选地,该基座部更设有一止退部,该上壳体的一侧抵靠于该止退部,该侧壁设有一固定弹片,该左干涉部为一沟槽,该固定弹片延伸至该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该基座部的该止退部与该左干涉部将该上壳体固定于该基座部上。[0008]可选地,该基座部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止退部设于该上表面上且位于相反于该导引部的一侧。可选地,该上表面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该上干涉部,该顶板设置于该凹陷部。可选地,该上干涉部为一凸块,该顶板设有一开孔,该凸块嵌合于该开孔。可选地,该下表面设有该下干涉部,该下干涉部为一插槽,该底板设有一弹臂,该弹臂延伸至该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可选地,该基座部内侧设有一右干涉部,该左干涉部与该右干涉部左右相对设置,该右干涉部为一止退槽,该软性排线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耳部,该耳部位于该止退槽内。可选地,该下壳体两侧各设有一定位部,该二定位部分别位于该对接部的该些接点的两侧,该导引部设有一嵌槽,该定位部延伸至嵌合于该嵌槽。可选地,该软性排线设有一金属层,该下壳体设有至少一接地弹片,该接地弹片搭接于该金属层。可选地,该导引件为塑料射出成 形所制成的塑料导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其利用另外增设二塑料导引件于下壳体及上壳体的两侧,此塑料导引件具有导引、防呆与防撞的功能,如此即可解决现有技术总薄型化连接器在使用时容易会有插错方向以及造成对接连接器的刮伤破损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部份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于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中导引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中另一导引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组件标号说明:I连接器结构2 下壳体21 承载部211 前座部212 后座部22 嵌合部221 底板222 顶板223 侧板224 凹槽225 弹臂[0036]226开孔[0037]23定位部[0038]24接地弹片[0039]3导引件[0040]31导引部[0041]311嵌槽[0042]32基座部[0043]321上干涉部[0044]322下干涉部[0045]323左干涉部[0046]324右干涉部[0047]325后端部[0048]326止退部[0049]327上表面[0050]328下表面[0051]329凹陷部[0052]4软性排线[0053]41对接部[0054]411接点[0055]42补强板[0056]421耳部[0057]43金属层[0058]5上壳体[0059]51包覆部[0060]511底壁[0061]512顶壁[0062]513侧壁[0063]514固定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006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 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0066]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此连接器结构I包括一下壳体2、二导引件3、一软性排线4及一上壳体5。以下对上述各个组件进行详细说明。下壳体2由金属板冲压制成,具体地,下壳体2具有一承载部21及自承载部21两侧各向外延伸的一嵌合部22,该嵌合部22包括一底板221、一顶板222及连接底板221与顶板222的一侧板223,底板221、侧板223与顶板222之间形成一凹槽224。于底板221上设有一朝凹槽224内延伸的弹臂225,于顶板222上设有一开孔226。承载部21包括一前座部211及一后座部212,于后座部212两侧各设有一嵌合部22,于前座部211两侧各设有一定位部23,且于后座部212上设有接地弹片24。二导引件3由塑料射出成形所制成的塑料导柱,且呈左右相对的对称形态设置,二导引件3的内侧彼此相对,且每个导引件3包括一导引部31及连接于导引部31的一基座部32,该基座部32嵌合于嵌合部22的凹槽224,基座部32设有一上干涉部321、一下干涉部322、一左干涉部323、一右干涉部324及一后端部325,上干涉部321与下干涉部322上下相对设置,后端部325位于相反于导引部31的一侧,左干涉部323位于基座部32外侧,右干涉部324位于基座部32内侧,左干涉部323与右干涉部324左右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干涉部321为一凸块,下干涉部322为一插槽,左干涉部323为一沟槽,右干涉部324为一止退槽,基座部32更设有一止退部326,基座部包括一上表面327及一下表面328,止退部326设于上表面327上且位于相反于导引部31的一侧。上表面327设有一凹陷部329,该凹陷部329内设有上干涉部321,顶板222设置于凹陷部329,上干涉部321的凸块嵌合于顶板222上的开孔226,使得顶板222干涉固定于上干涉部321。下表面328设有下干涉部322,底板221上设有一弹臂225,该弹臂225延伸至下干涉部322的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使得底板221干涉固定于下干涉部322。此外,侧板223包覆后端部325,使得导引件3的基座部32大致上被底板221、侧板223与顶板222所包围。值得一提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定上干涉部321 —定是凸块,下干涉部322为插槽,左干涉部323为沟槽,右干涉部324为止退槽,亦即有其它干涉形状结构设计的可能性,只要导引件3的基座部32的上干涉部321、下干涉部322、左干涉部323与右干涉部324能够与其相互配合的下壳体2、软性排线4及上壳体5之间形成干涉固定即可。软性排线4的前端具有一对接部41,该对接部41上设有复数接点411,对接部41设置于承载部21上且位于二导引件3之间。另外,于软性排线4上还设有一补强板42,该补强板42的两侧各设有一耳部421,该耳部421位于右干涉部324的止退槽内,使得软性排线4的前端被限位于二导引件3之间且被固定于下壳体2的承载部21上。上壳体5组装固定于二导引件3的基座部32上且位于软性排线4的上方,对接部41的该些接点411外露于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两侧各设有一包覆部51,该包覆部51包括一底壁511、一顶壁512及连接底壁511与顶壁512的一侧壁513,底壁511包覆于底板221,顶壁512包覆于顶板222,侧壁513干涉固定于左干涉部323。上壳体5的一侧抵靠于止退部326,侧壁513设有一固定弹片514,该固定弹片514延伸至左干涉部323的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基座部32的止退部326与左干涉部323将上壳体5固定于基座部32上。此外,于下壳体2的前座部211两侧各设有一定位部23,两定位部23分别位于软性排线4的对接部41的该些接点411的两侧,且导引部31设有一嵌槽311,该定位部23延伸至嵌合于嵌槽311,如此以将导引部31稳固的定位于对接部41的该些接点411两侧。此外,软性排线4设有一金属层43,下壳体2设有接地弹片24,该接地弹片24搭接于金属层43以形成防止电磁波干扰的目的。[007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其利用另外增设二塑料导引件于下壳体及上壳体的两侧,此塑料导引件具有导引、防呆与防撞的功能,如此即可解决现有技术总薄型化连接器在使用时容易会有插错方向以及造成对接连接器的刮伤破损等问题。[0076]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权利要求1. 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壳体,该下壳体具有一承载部及自该承载部两侧各向外延伸的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包括一底板、一顶板及连接该底板与该顶板的一侧板,该底板、该侧板与该顶板之间形成一凹槽; 二导引件,各该导引件包括一导引部及连接于该导引部的一基座部,该基座部嵌合于该嵌合部的该凹槽,该基座部设有一上干涉部、一下干涉部、一左干涉部及一后端部,该上干涉部与该下干涉部上下相对设置,该后端部位于相反于该导引部的一侧,该左干涉部位于该基座部外侧,该底板干涉固定于该下干涉部,该顶板干涉固定于该上干涉部,该侧板包覆该后端部; 一软性排线,该软性排线的前端具有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上设有复数接点,该对接部设置于该承载部上且位于该二导引件之间;及 一上壳体,组装固定于该基座部上且位于该软性排线的上方,该对接部的该些接点外露于该上壳体,该上壳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包覆部,该包覆部包括一底壁、一顶壁及连接该底壁与该顶壁的一侧壁,该底壁包覆于该底板,该顶壁包覆于该顶板,该侧壁干涉固定于该左干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部更设有一止退部,该上壳体的一侧抵靠于该止退部,该侧壁设有一固定弹片,该左干涉部为一沟槽,该固定弹片延伸至该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该基座部的该止退部与该左干涉部将该上壳体固定于该基座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部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止退部设于该上表面上且位于相反于该导引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表面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该上干涉部,该顶板设置于该凹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干涉部为一凸块,该顶板设有一开孔,该凸块嵌合于该开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表面设有该下干涉部,该下干涉部为一插槽,该底板设有一弹臂,该弹臂延伸至该沟槽内形成抵靠干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部内侧设有一右干涉部,该左干涉部与该右干涉部左右相对设置,该右干涉部为一止退槽,该软性排线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耳部,该耳部位于该止退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两侧各设有一定位部,该二定位部分别位于该对接部的该些接点的两侧,该导引部设有一嵌槽,该定位部延伸至嵌合于该嵌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软性排线设有一金属层,该下壳体设有至少一接地弹片,该接地弹片搭接于该金属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件为塑料射出成形所制成的塑料导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下壳体、二导引件、软性排线及上壳体,其中,下壳体具有承载部及嵌合部,嵌合部包括底板、顶板、侧板及凹槽;导引件包括导引部及基座部,基座部嵌合于嵌合部的凹槽,基座部设有上干涉部、下干涉部、左干涉部及后端部,底板固定于下干涉部,顶板固定于上干涉部,侧板包覆后端部;软性排线的对接部设置于承载部上且位于二导引件之间,上壳体组装固定于基座部上且位于软性排线的上方,上壳体两侧各设有一包覆部,包覆部包括用以包覆底板、顶板的底壁与顶壁及干涉固定于左干涉部的侧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型化连接器在使用时容易会有插错方向以及造成对接连接器的刮伤破损等问题。
文档编号H01R13/64GK203166222SQ20132017164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林贤昌, 游正纬 申请人: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