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包括相、零、地线、插片固定座、复位按钮、印刷电路板和脱扣器,所述相、零、地线均设动弹性片和静触片,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上方,所述脱扣器设置在插片固定座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所述脱扣器的脱扣杆上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正对地线的动弹性片,所述地线的动弹性片与插片固定座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由第一弹簧复位地线的动弹性片;所述地线的动弹性片和静触片分别包含有至少一个的动触点与静触点,该动触点与静触点配合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使用更加安全。
【专利说明】—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漏电保护插头,包括相、零、地三极插销和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外壳、设在相、零线之间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放大电路、直流电源、脱扣器,相、零、地线均设动弹性片和静触片连接点,地线带电检测器的次级输出端与放大电路输入端并联。当零线或地线分别或同时出现故障时,序电流互感器、地线带电检测器分别或同时都会立即将相、零、地线动弹性片和静触片连接点全部断开,即切断电源,有效地保障了人身安全。但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上的地线动弹性片和静触片分别只有一个触点,当地线的动弹性片与静触片中的触点经常接触后可能导致氧化或者触点表面粘上灰尘后使触点接触后不通电,接触不良,从而产生正常情况时地线动弹性片的动静触点接触不好而引发使用人员触电和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地线漏电保护机构的安全性能。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包括相、零、地线、插片固定座、复位按钮、印刷电路板和脱扣器,所述相、零、地线均设动弹性片和静触片,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上方,所述脱扣器设置在插片固定座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所述脱扣器的脱扣杆上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正对地线的动弹性片,所述地线的动弹性片与插片固定座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由第一弹簧复位地线的动弹性片;所述地线的动弹性片和静触片分别包含有至少一个的动触点与静触点,该动触点与静触点配合接触。
[0007]所述印刷电路板中设置通孔,所述复位按钮穿过通孔内并与脱扣杆连接。
[0008]所述印刷电路板与复位按钮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二弹簧套接在复位按钮上,其两端分别与印刷电路板的顶面与复位按钮的按钮底面接触。
[0009]所述脱扣杆与顶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在顶杆内,其两端分别与脱扣杆与顶杆接触。
[0010]所述脱扣器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顶住地线的动弹性片的固定端。
[0011]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别有4个。
[0012]所述静触片固定在插片固定座与脱扣器之间。
[0013]所述插片固定座包含有一个槽,所述动弹性片包含有一个凸点,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置于插片固定座的槽中,另一端与凸点连接。
[0014]所述槽包含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弹簧套在定位柱上。[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通过在地线的动弹性片与静触片上设置多个且配合接触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当其中一个动触点或一个静触点氧化或者表面粘上灰尘上使之接触不良时,可以通过其他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使地线不影响通电,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避免了而引发使用人员触电和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的通电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的断电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I为相线、2为零线、3为地线、4为印刷电路板、5为插片固定座、6为脱扣器、7为动弹性片、8为静触片、9为复位按钮、10为第一弹簧、11为动触点、12为动弹性片、33为第二弹簧、34为第三弹簧、41为通孔、51为槽、52为定位柱、61为脱扣杆、62为顶杆、63为凸块、71为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包括相、零、地线1、2、3、插片固定座5、复位按钮9、印刷电路板4和脱扣器6,所述相、零、地线1、2、3均设动弹性片7和静触片8,所述复位按钮9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上方,所述脱扣器6设置在插片固定座5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所述脱扣器6的脱扣杆61上设置有顶杆62,所述顶杆62正对地线3的动弹性片7,所述地线3的动弹性片7与插片固定座5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0,由第一弹簧10复位地线的动弹性片7 ;所述地线3的动弹性片7和静触片8分别包含有4个的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该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配合接触,通过在动弹性片7和静触片8上设置多个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当其中一个动触点11或一个静触点12氧化或者表面粘上灰尘上使之接触不良时,可以通过其他的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接触,使地线不影响通电,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避免了而引发使用人员触电和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0023]所述印刷电路板4中设置通孔41,所述复位按钮9穿过通孔41内并与脱扣杆61连接。从而使复位按钮9可以控制脱扣杆61移动。
[0024]所述印刷电路板4与复位按钮9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3,所述二弹簧33套接在复位按钮9上,其两端分别与印刷电路板4的顶面与复位按钮9的按钮底面接触。通过设置第二弹簧33可以使复位按钮9自动复位。
[0025]所述脱扣杆61与顶杆62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4 ;所述第三弹簧34安装在顶杆62内,其两端分别与脱扣杆61和顶杆62接触。第二弹簧33可以使脱扣杆61自动复位。
[0026]所述脱扣器6还设置有凸块63,所述凸块63顶住地线3的动弹性片7的固定端,此结构可以固定动弹性片7。
[0027]所述静触片8固定在插片固定座5与脱扣器6之间,从而固定静触片8的位置。[0028]所述插片固定座5包含有一个槽51,所述动弹性片7包含有一个凸点71,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置于插片固定座5的槽51中,另一端与凸点71连接。所述槽51包含有定位柱52,所述第一弹簧10套在定位柱52上,使其连接更加牢固。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当其中地线的一个动触点11或一个静触点12氧化或者表面粘上灰尘上使之接触不良时,可以通过其他的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接触,使地线不影响通电,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避免了而引发使用人员触电和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包括相、零、地线(1、2、3)、插片固定座(5)、复位按钮(9)、印刷电路板(4)和脱扣器(6),所述相、零、地线(1、2、3)均设动弹性片(7)和静触片(8),所述复位按钮(9)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6)设置在插片固定座(5)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所述脱扣器(6)的脱扣杆(61)上设置有顶杆(62),所述顶杆(62)正对地线(3)的动弹性片(7),所述地线(3)的动弹性片(7)与插片固定座(5)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0),由第一弹簧(10)复位地线的动弹性片(7);所述地线(3)的动弹性片(7)和静触片(8)分别包含有至少一个的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该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配合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中设置通孔(41),所述复位按钮(9)穿过通孔(41)内并与脱扣杆(6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与复位按钮(9)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3),所述二弹簧(33)套接在复位按钮(9)上,其两端分别与印刷电路板(4)的顶面与复位按钮(9)的按钮底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杆(61)与顶杆(62)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4);所述第三弹簧(34)安装在顶杆(62)内,其两端分别与脱扣杆(61)和顶杆(62)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6)还设置有凸块(63),所述凸块(63)顶住地线(3)的动弹性片(7)的固定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11)与静触点(12)分别有4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片(8)固定在插片固定座(5)与脱扣器(6)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固定座(5)包含有一个槽(51),所述动弹性片(7)包含有一个凸点(71),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置于插片固定座(5)的槽(51)中,另一端与凸点(71)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安全的地线漏电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51)包含有定位柱(52 ),所述第一弹簧(10 )套在定位柱(52 )上。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3491468SQ20132032390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钱加灿 申请人:余姚市嘉荣电子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