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850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该中间连接带的左锥形线芯段压紧于左接线端子中,右锥形线芯段压紧于右接线端子中,左接线端子和右接线端子之间能够连接,左接线端子和右接线端子上包绕有第一半导带,该第一半导带的左端与左绝缘层段中的左内半导层搭接,右端与右绝缘层段中的右内半导层搭接;左外半导层段外套装有左应力管,右外半导层段外套装有右应力管;复合管的左端与左屏蔽层段通过包绕第二半导带实现搭接,复合管的右端与右屏蔽层段通过包绕第三半导带实现搭接;复合管外套装屏蔽网管,屏蔽网管外套装有护套管。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专利说明】—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
【背景技术】
[0002]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开发的,目前我国对第三代核电技术进行了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第三代核电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设计简练,易于操作,而且充分利用了诸多“非能动的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同时显著降低了核电机组建设以及长期运营的成本。
[0003]第三代核电站的系统设计要求较高,对核电壳内电缆之间的连接带的质量要求也较高,目前,国内鲜有针对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连接的研究。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包括左段电缆和右段电缆,
[0008]所述左段电缆从其右端向左依次设置有:左锥形线芯段、左绝缘层段、左外半导层段、左屏蔽层段以及左外护层段;
[0009]所述右段电缆从其左端向右依次设置有:右锥形线芯段、右绝缘层段、右外半导层段、右屏蔽层段以及右外护层段;
[0010]所述左锥形线芯段压紧于左接线端子中,所述右锥形线芯段压紧于右接线端子中,所述左接线端子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之间能够连接;
[0011]所述左接线端子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上包绕有第一半导带,该第一半导带的左端与所述左绝缘层段中的左内半导层搭接,该第一半导带的右端与所述右绝缘层段中的右内半导层搭接;
[0012]所述左外半导层段外套装有左应力管,所述右外半导层段外套装有右应力管;
[0013]还包括复合管,所述复合管的内壁与所述左屏蔽层段、所述左应力管、所述第一半导带、所述右应力管以及所述右铜屏蔽管贴合,所述复合管的左端与所述左屏蔽层段通过包绕第二半导带实现搭接,所述复合管的右端与所述右屏蔽层段通过包绕第三半导带实现搭接;
[0014]所述复合管外套装有用于连通所述左屏蔽层段和所述右屏蔽层段的屏蔽网管,所述屏蔽网管的左端固定于所述左屏蔽层段上,右端固定于所述右屏蔽层段上;
[0015]所述屏蔽网管外套装有护套管。[0016]优选地,所述左接线端子与所述右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左接线端子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上均设置有两个螺栓孔。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导带上包绕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半导带和所述复合管的内壁之间空隙的填充胶。
[0019]优选地,所述填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_。
[0020]优选地,所述复合管的左端和所述左屏蔽层段上还包绕有左耐辐照密封胶,所述第二半导带包绕于所述左耐辐照密封胶上;
[0021]所述复合管的右端和所述右屏蔽层段上还包绕有右耐辐照密封胶,所述第三半导带包绕于所述右耐辐照密封胶上。
[0022]优选地,所述护套管的左端内壁与所述左外护层段贴合,所述护套管的右端内壁与所述右外护层段贴合。
[0023]优选地,沿着左屏蔽层段的轴线方向,包绕于所述复合管左端的所述第二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包绕于所述左屏蔽层段上的所述第二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o
[0024]优选地,沿着右屏蔽层的轴线方向,包绕于所述复合管右端的所述第三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包绕于所述右屏蔽层段上的所述第三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o
[0025]优选地,所述左屏蔽层段和所述右屏蔽层段均为铜屏蔽层段,所述屏蔽网管为铜网管。
[002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将两段电缆中的锥形线芯段分别压紧到两个接线端子中,两个接线端子通过螺栓实现连接,从而实现两段电缆的连接,然后通过在接线端子上包绕第一半导带,来实现两段电缆内半导层的连通;通过套装复合管并使复合管与左右屏蔽层段搭接,来实现两段电缆外半导层的连通;复合管的内壁作为中间连接带的绝缘层;通过套装屏蔽网,并使屏蔽网与左右屏蔽层段连接来实现两段电缆屏蔽层的连通,另外,在外半导层段上套装上应力管,来疏散电场应力,防止复合管被击穿。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左段电缆的剖视图。
[0030]其中,I为左段电缆、2为右段电缆、11为左接线端子,111螺栓孔、12为左锥形线芯段、13为左绝缘层段、14为左外半导层段、15为左屏蔽层段、16为左外护层段、17为左应力管、18为复合管、19为护套管。【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00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的左段电缆的剖视图。
[0034]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带包括左段电缆1、右段电缆2、左连接端子11、右连接端子、复合管18、左应力管17、右应力管、屏蔽网管、护套管19。
[0035]电缆一般包括外护层、屏蔽层、外半导层、绝缘层、内半导层以及线芯层。在连接左段电缆I和右段电缆2之前,从左段电缆I的右端向左量取一定的尺寸,将尺寸之内的电缆剥去外护层,露出屏蔽层,再从屏蔽层的右端向左量取小于屏蔽层长度的一个尺寸,将该尺寸之内的屏蔽层剥去,露出外半导层,再从外半导层的右端向左量取小于屏蔽层长度的一个尺寸,将该尺寸之内的外半导层剥去,露出绝缘层,再从绝缘层的右端向左量取小于绝缘层长度的一个尺寸,将尺寸之内的绝缘层削成左锥形线芯段12,将该左锥形线芯段12插入到左接线端子11的管中。左电缆I从右端向左依次为左锥形线芯段12、左绝缘层段13、左外半导层段14、左屏蔽层段15以及左外护层段16。
[0036]右段电缆2的处理方法和左段电缆I类似,区别在于右段电缆2是从左端向右量取,将右锥形线芯段插入到右接线端子的管中。左右接线端子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左段电缆I和右段电缆2的连接。右段电缆从左端向右依次为右锥形线芯段、右绝缘层段、右外半导层段、右屏蔽层段以及右外护层段。
[0037]然后,将左右接线端子上包绕上第一半导带,该第一半导带的左端与左绝缘层段13搭接,右端与右绝缘层段搭接,这样就实现了内半导层的连通。
[0038]在左外半导层段14上套装上左应力管17,左应力管17的长度要长于左外半导层段14的长度,并且左应力管17的左端与左屏蔽层段15贴合,右端与左绝缘层段13贴合。当然,也要在右外半导层段上套装上右应力管,右应力管的要求与左应力管的要求相同。应力管的作用是疏散外半导层段的电场应力,避免击穿复合管。
[0039]之后,套装上复合管18,复合管18的左端和左屏蔽层段15上通过包绕第二半导带实现搭接,复合管18的右端和右屏蔽层上通过包绕第三半导带实现搭接,这样就实现了两段电缆外半导层的连通。
[0040]复合管18的内壁与左应力管17、第一半导带以及右应力管贴合,复合管18的内壁作为中间连接带的绝缘层。套装好复合管18后,自复合管8的中间向两端均匀加热复合管18,使复合管18收缩,包紧其内部层段。
[0041]再之后套装上屏蔽网管,该屏蔽网管用于连通左屏蔽层段15和右屏蔽层段,屏蔽网管的左端固定在左屏蔽层段15上,右端固定在右屏蔽层段上。固定的方式可以为绑扎、焊接。
[0042]最后套装上护套管19,形成中间连接带,该中间连接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0043]本文对中间连接带内各个管的安装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结构与本实施例一致,均在本文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左接线端子11和右接线端子通过螺栓实现连接。优选地,左右接线端子上均设置有两个螺栓孔111,连接时,将左接线端子上11的两个螺栓孔与右接线端子上的两个螺栓孔对齐,插入螺栓,完成连接。两个螺栓孔111的圆心的连线位于电缆的轴线上,插入螺栓后,两个接线端子不能够相对转动或移动,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0045]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包绕在两个接线端子上的第一半导带与复合管18的内壁之间有空隙,在第一半导带上包绕上填充胶,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中间连接带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中间连接带的使用寿命。
[0046]优选地,填充胶的厚度不小于7mm,厚度太小达不到填补空隙的目的。
[004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在用第二半导带包绕复合管18的左端和左屏蔽层段15时,能够包绕的更加密实,在包绕第二半导带之前先包绕左耐辐照密封胶,这样可以减缓复合管18的左端部和左屏蔽层段15之间的坡度,使复合管18的左端部到左屏蔽层段15平滑过渡,为包绕第二半导带做好铺垫。包绕密实的第二半导带可以增加整个中间连接带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了中间连接带能够长期安全地运行。
[004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护套管19的左端内壁与左外护层段16贴合,护套管19的右端内壁与右外护层段贴合。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电缆的外护层和护套管19之间出现空隙,进一步增加了中间连接带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中间连接带的寿命。
[0049]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半导带的总长度不小于40mm,位于复合管18左端上的第二半导带的长度不小于20mm,位于左屏蔽层段15上的第二半导带的长度不小于20mm。同样的道理,第三半导带的总长度不小于40mm,位于复合管18右端上的第三半导带的长度不小于20mm,位于右屏蔽层段上的第三半导带的长度不小于20mm。
[0050]优选地,上述中的左屏蔽层段和右屏蔽层段均为铜屏蔽层段,相应地,屏蔽网管为铜网管。
[005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包括左段电缆和右段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段电缆(I)从其右端向左依次设置有:左锥形线芯段(12)、左绝缘层段(13)、左外半导层段(14)、左屏蔽层段(15)以及左外护层段(16); 所述右段电缆(2)从其左端向右依次设置有:右锥形线芯段、右绝缘层段、右外半导层段、右屏蔽层段以及右外护层段; 所述左锥形线芯段(12)压紧于左接线端子(11)中,所述右锥形线芯段压紧于右接线端子中,所述左接线端子(11)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之间能够连接; 所述左接线端子(11)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上包绕有第一半导带,该第一半导带的左端与所述左绝缘层段(13)中的左内半导层搭接,该第一半导带的右端与所述右绝缘层段中的右内半导层搭接; 所述左外半导层段(14)外套装有左应力管(17),所述右外半导层段外套装有右应力管; 还包括复合管(18),所述复合管(18)的内壁与所述左屏蔽层段(15)、所述左应力管(17)、所述第一半导带、所述右应力管以及所述右屏蔽层段贴合,所述复合管(18)的左端与所述左屏蔽层段(15)通过包绕第二半导带实现搭接,所述复合管(18)的右端与所述右屏蔽层段通过包绕第三半导带实现搭接; 所述复合管(18)外套装有用于连通所述左屏蔽层段(15)和所述右屏蔽层段的屏蔽网管,所述屏蔽网管的左端固定于所述左屏蔽层段(15)上,右端固定于所述右屏蔽层段上;所述屏蔽网外套装有护套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线端子(11)与所述右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线端子(11)和所述右接线端子上均设置有两个螺栓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带上包绕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半导带和所述复合管(18)的内壁之间空隙的填充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壳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18)的左端和所述左屏蔽层段(15)上还包绕有左耐辐照密封胶,所述第二半导带包绕于所述左耐辐照密封胶上; 所述复合管(18)的右端和所述右屏蔽层段上还包绕有右耐辐照密封胶,所述第三半导带包绕于所述右耐辐照密封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管(19)的左端内壁与所述左外护层段(16)贴合,所述护套管(19)的右端内壁与所述右外护层段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沿着左屏蔽层段(15)的轴线方向,包绕于所述复合管(18)左端的所述第二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包绕于所述左屏蔽层段(15)上的所述第二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沿着右屏蔽层段的轴线方向,包绕于所述复合管(18)右端的所述第三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包绕于所述右屏蔽层段上的所述第三半导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壳内中压电缆直通式中间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屏蔽层段(15)和所述右屏 蔽层段均为铜屏蔽层 段,所述屏蔽网管为铜网管。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3415787SQ20132040487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王明志, 毛从吉, 任洪晶, 刘万朋 申请人:中科英华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