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接地连接件,以及传输线;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端子组间隔排列,且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接地连接件包含本体部、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且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经过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其中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自本体部突出,且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接触;传输线与接地连接件的第二接触部接触,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具有较小体积,,并藉其端子的配置而具有小的外观厚度。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电连接器于计算机、服务器及网络存储设备等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基本功能为电信传输。然而,电连接器本身以及其与电子装置的配合更可进一步与计算机等设备性能的提升、数据传输的效能与可靠性,以及系统的整体特性有关。就现阶段的观察,电子装置除了在外观、尺寸上有愈行缩减的需求与趋势外,更求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及多样性。因此,对于电连接器的配合度与性能上的要求将可预期地随之提高。有鉴于此,在合理的生产成本与制程等条件下,提供以较小体积发挥同等或更佳效能的电连接器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较小体积。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其端子的配置而具有小的外观厚度。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接地连接件,以及传输线;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端子组间隔排列,且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接地连接件包含本体部、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且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经过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其中,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自本体部突出,且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接触;传输 线与接地连接件的第二接触部接触,并与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
[0006]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区以及一第二容置区,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区及该第二容置区,且部分裸露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
[0007]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的该侧包含一表面,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分别包含一片体部实质平行于该表面,并与该接地连接件接触;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并部分相对于该片体部弯折,且离开该绝缘本体的该侧的表面朝该绝缘本体的内部延伸。
[0008]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呈扁平条状,且该扁平条状的本体部的片延伸方向实质平行于该表面;其中该第一接触部突出于该扁平条状的本体部的一长边侧,且抵触于该片体部。
[0009]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长边的相对两侧,且该片体部位于该本体部的具有该些第一接触部的该长边侧。
[001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地连接件进一步位于该第一接地端子与该第二接地端子的该弯折部的外侧;其中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呈条状,该些第一接触部突出于该条状的本体部的一长边侧,且抵触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自该弯折处离开该绝缘本体的该侧延伸的部分。
[0011]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异侧,且该第二接触部实质平行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延伸经过该片体部。
[0012]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地连接件进一步包含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异侧,且实质平行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延伸经过该片体部,遮盖该第一端子组裸露于该绝缘本体的该侧的至少部分;该第二接触部突出于该延伸部与该本体部连接的相对侧。
[0013]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端子组对应。
[0014]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端子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与该传输线接触的信号端子。
[0015]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信号端子部分弯折,且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的表面延伸越过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
[0016]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端子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与该传输线接触的电源端子。
[0017]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端子组包含三个与该传输线接触的电源端子。
[0018]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电源端子具有一延长部,该延长部朝该第一端子组的方向延伸,且与该传输线接触。
[0019]如上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具有较小体积,并藉其端子的配置而具有小的外观厚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2所示为图1A-1B所示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3]图3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图;
[0024]图4A所示为图1A-1B所示实施例移除盖体后的第二侧前视图;
[0025]图4B所示为沿图4A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6]图4C所示为沿图4A中B-B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7]图5A-5C所示为图1A-1B所示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28]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9]图7A~7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0]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用于多个电子装置的连接,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不同装置如光驱、卡片阅读机、硬盘等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该电连接器可设置于其中一装置内,或以一侧朝向其中一装置且插设其上;电连接器的其它侧则较佳连接有传输线,如此不同装置之间可进行电源或信号传输。[0032]如图1A-1B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IOa具有第一侧F1,可供电连接器IOa以第一侧Fl连接于一电子装置,例如以第一侧Fl面朝该电子装置插设其上。另一方面,相异于第一侧Fl的其它侧则设置有传输线700,或可供传输线连接以与其它电子装置连接。较佳而言,本实施例的传输线700设置于第一侧Fl的相对侧。此外,第一侧Fl可含有连接埠。如图1B所示,第一侧Fl的的连接埠150可包含具有端子突伸其中凹槽151,供与电子装置插设连接。
[0033]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实施例,电连接器IOa包含绝缘本体100、多个端子、接地连接件600,以及传输线700,其中该些端子可分为第一端子组200及第二端子组400。举例来说,该二端子组的其中之一可为高速信号端子组,另一可为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组。绝缘本体100可形成有第一容置区Zl及第二容置区Z2,第一端子组200及第二端子组400则可间隔排列并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区Zl与第二容置区Z2。此外,绝缘本体100的一侧相当于前述第一侧Fl,且第一侧Fl的相对侧为第二侧F2 ;第二侧F2可进一步设置一盖体800,以与绝缘本体100结合。再者,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00较佳具有一较长边,例如具有扁平长方体状的大致轮廓而包含长边与短边;第一侧Fl与第二侧F2包含该长边,第一端子组200及第二端子组400依该长边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请参考图4A),且端子部分裸露于第一侧Fl的连接埠150以及第二侧F2。
[0034]进一步而言,第一端子组200内的端子依其弯折/延伸方向分别包含接触部207、固定部208,以及连接部209,且以其接触部207、固定部208,以及连接部209各自对齐的方式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端子的接触部207朝向电连接器IOa的第一侧F1,并可裸露于连接埠150 ;端子可藉固定部208固定于绝缘本体100 ;端子的连接部209则于第二侧F2与接地连接件600或传输线700以例如接触或焊接的方式连接。此外,第一端子组200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210 ;第一接地端子210的连接部209接近电连接器IOa的第二侧F2,且较佳具有片体部211。第一接地端子210的片体部211相对固定部208弯折,且其片延伸方向大致与第二侧F2的一表面平行;换句话说,第一接地端子210包含固定部208的部分相对片体部211弯折且离开第二侧F2延伸。较佳来说,第一接地端子210藉由片体部211与接地连接件600接触连接。
[0035]第二端子组400内的端子亦以其接触部407、固定部408,以及连接部409各自对齐的方式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第二端子组400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420 ;第二接地端子420的连接部409接近电连接器IOa的第二侧F2,且较佳具有片体部421。第二接地端子420的片体部421相对固定部408弯折,且其片延伸方向大致与第二侧F2的一表面平行;换句话说,第二接地端子420包含固定部408的部分相对片体部421弯折且离开第二侧F2延伸。较佳而言,第二接地端子420藉由片体部421与接地连接件600接触连接。
[0036]如图2-3所示实施例,接地连接件600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且包含本体部610、多个第一接触部620,以及第二接触部640。本体部610较佳呈扁平条状,第一接触部620与第二接触部640则分别突伸于本体部610的长边的相对两侧;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沿绝缘本体100的长边延伸,本体部610的长度较佳大于第一端子组200与第二端子组400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总长度(请参考图4A),且第一接触部620与第一接地端子210及第二接地端子420接触。此外,在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扁平本体部610的片延伸方向大致与第二侧F2的该表面平行。[0037]详细来说,第一接触部620与第二接触部640可形成为臂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臂状第一接触部620与第二接触部640的延伸方向实质与条状本体部610长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此外,臂状第一接触部620或第二接触部640可进一步形成有弯折,藉此,部分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地端子210及第二接地端子420之间可有较佳的接触。在如图4B所示实施例,臂状第一接触部620以与扁平状本体部610的片延伸方向呈一角度(钝角)的方向延伸,接着再弯折以抵触片体部211,其中该弯折抵触片体部211的部分大致与片体部211平行;换句话说,接地连接件600以其第一接触部620对应第一接地端子210而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片体部421与第一接触部620之间连结的情形亦类似。
[0038]另一方面,绝缘本体100除了其第一容置区Zl与第二容置区Z2可于第二侧F2形成有开口 160,供端子的连接部209、409裸露以外,第二侧F2还可配合接地连接件600形成凹槽,如凹槽161供接地连接件600的第二接触部640嵌设其内,其中第二接触部640可为多个,凹槽161亦可为多个;第二侧F2的表面或进一步配合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形状形成浅槽,藉以定位接地连接件600。再者,本实施例的接地连接件600较佳于本体部610的两端(即短边侧)形成有第三接触部650 ;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则形成有嵌槽162,该第三接触部650可为朝第二侧F2延伸的臂状结构,与该嵌槽162藉由似榫卯的型式搭配连结。
[0039]如上所述,第一端子组200与第二端子组400的其中之一可为高速信号端子组,另一可为电源/低速信号端子组;在SATA规格的电连接器中,该电源可为例如3.3V、5V、12V电源。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00进一步包含信号端子220,第二端子组400包含电源端子组450。如图2-3所示,信号端子220包含接触部207、固定部208,以及连接部209a,其中连接部209a自片体部211进一步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端子220与接地端子210 —同以接触部207、固定部208,以及连接部209/209a各自对齐的方式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100 ;此时,片体部211位于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并具有该些第一接触部620的该长边侧(请参考图4A),其中信号端子220的连接部209a进一步延伸越过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 (请参考图4C)。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接触部620位于本体部610的相对侧的第二接触部640与第一端子组200对应,其中信号端子220的连接部209a在越过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后,较佳与第二接触部640相邻并列,连接部209a并可嵌设于凹槽161内。
[0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组400包含至少一电源端子;依据不同电流量需求,电源端子的数量可调整的。如图2所示实施例,电源端子组450包含三个端子。另一方面,该至少一电源端子较佳进一步朝第一端子组200的方向延伸;传输线700则可对应第一端子组200设置且与电源端子、信号端子220,以及接地连接件600的至少部分如第二接触部640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端子组450包含延长部455,其延伸至接地连接件600形成有第二接触部640的近处,而成为电源端子的连接部;延长部455较佳呈扁平条状,且其片延伸方向大致与第二侧F2的该表面平行。此外,延长部455亦可形成有固定部4551,其可嵌入嵌槽163。传输线700于绝缘本体100第二侧F2的含有电源端子连接部、信号端子220的连接部209a,以及第二接触部640的区域与第一端子组200及第二端子组400电性连接。
[0041]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实施例较佳依图5A-5C的顺序组成电连接器10a。如图5A所示,第一端子组200的第一接地端子210及第二端子组400的第二接地端子420先分别组装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一容置区Zl与第二容置区Z2,其中连接部209、409包含片体部211、421,且片体部211、421裸露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再如图5A-5B所示,接地连接件600接着以其本体部610的延伸方向与绝缘本体100的长边一致,且第二接触部640可对应于第一端子组200的方位组装于绝缘本体100。绝缘本体100与接地连接件600的榫卯结构可协助两者间的定位及装设;或者,当接地连接件600相对于绝缘本体100的位置大致正确时,其上的第二接触部640与第三接触部650能够顺利嵌入凹槽161与嵌槽162。此外,当接地连接件600与绝缘本体100适当连结时,第一接触部620得以搭设于端子的片体部211与421上。
[0042]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端子220于接地端子及接地连接件之后组设于绝缘本体100。如前述,绝缘本体100上可形成浅槽。由于绝缘本体100上可形成相对于第二侧F2的表面凹陷的结构,当接地连接件600设置其中时,本体部610相对裸露的连接部209或209a内缩(请参考图4B ;即朝第一侧Fl方向缩入);连接部209a可延伸越过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 (请参考图4C)。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亦可通过连接部209a嵌设于凹槽161内确保信号端子220适当组设于绝缘本体100。再如图5B-5C所示,电源端子组450接着组装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容置区Z2 ;延长部455露出于第二侧F2且延伸至第一端子组200,途中并由固定部4551与嵌槽163的嵌合定位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此夕卜,较佳而言,延长部455较佳高于(即由第一侧Fl朝第二侧F2方向高起)接地连接件600的本体部610,并且大致与接地连接件600的第二接触部640,以及信号端子220的连接部209a共平面。如图5C所示,传输线700贴于第二侧F2包含延长部455、第二接触部640,以及连接部209a的一区域而与第一端子组200及第二端子组400电连接,且该区域分布有延长部455、第二接触部640、以及连接部209a。电连接器IOa较佳再包含盖体800,于第二侧F2与绝缘本体100结合,并遮盖于第二侧F2裸露的端子部分。盖体800上对应传输线700的位置可形成有孔810,供传输线700伸出。
[0043]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IOb实施例,延长部455b为一独立元件,在装设于绝缘本体100上的后才与电源端子组450b相连。相较于电源端子450与延长部一件式、呈L形的设计,图6所示实施例可再减少材料的浪费。
[0044]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如图7A-7B所示的电连接器IOc实施例,接地连接件600c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且包含本体部610c、多个第一接触部620c,以及第二接触部640c。本体部610c较佳呈扁平条状,第一接触部620c与第二接触部640c则分别突伸于本体部610c的相异侧;接地连接件600c的本体部610c并沿绝缘本体100的长边延伸,本体部610c的长度较佳大于第一端子组200与第二端子组400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总长度,且第一接触部620c与第一接地端子210及第二接地端子420接触。
[0045]详细来说,接地连接件600c位于第一接地端子210或第二接地端子420的固定部208(408)与连接部209 (409)的间弯折部206 (406)的外侧,且扁平本体部610c的片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侧Fl与第二侧F2的排列方向。在本实施例大致具有扁平长方体轮廓的绝缘本体100中,其进一步包含如图7A-7B所示的顶侧F3及底侧F4。顶侧F3及底侧F4的相对两端缘分别与第一侧Fl及第二侧F2连接,接地连接件600c即接近顶侧F3而设置于第二侧F2 ;其中接地连接件600c的本体部610c大致与顶侧F 3的一表面平行。需注意的是,顶侧F3及底侧F4的名称不限制电连接器IOc设置的方向性,例如当设置电连接器IOc于电子装置上时,顶侧F3亦可位于底侧F4的下方。
[0046]再者,接地连接件600c的第一接触部620c可形成于本体部610c的长边侧,且形如臂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臂状第一接触部620c较佳自本体部610c面向绝缘本体100的该长边侧大致沿扁平本体部610c的片延伸方向朝内延伸;臂状第一接触部620c的延伸方向可进一步与本体部610c沿绝缘本体100长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总而言之,接地连接件600c的本体部610c靠近第一接地端子210或第二接地端子420的弯折部206 (406),且位于弯折部206(406)的外侧;其第一接触部620c则朝向弯折部206(406)伸出,且抵触弯折部206(406),或抵触第一接地端子210及第二接地端子420自弯折处离开绝缘本体100的第二侧F2延伸的部分;换句话说,接地连接件600c部分伸入第一容置区Zl与第二容置区Z2。
[0047]在本实施例中,接地连接件600c进一步包含延伸部660c。延伸部660c与第一接触部620c位于本体部610c的相异侧,且实质平行绝缘本体100第二侧F2的表面延伸经过片体部211 (421),并可遮盖端子裸露于第二侧F2的至少部分。前述的第二接触部640c较佳突出于延伸部660c与本体部610c连接的相对侧。
[0048]如前述实施例,第二侧F2亦可配合接地连接件600c形成凹槽,如凹槽161c供接地连接件600c的延伸部660c及/或第二接触部640c嵌设其内。盖体800朝向绝缘本体100的一侧可形成有容置槽(图未示),在盖体800与绝缘本体100组合时收纳接地连接件600c的本体部610c。
[0049]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IOd实施例,接地连接件600d的延伸部660d可进一步形成为片体状。片体状延伸部660d与第一端子组200裸露于第二侧F2的部分大致对应,并于接地连接件600d设置于绝缘本体100后,可遮蔽第一端子组200内端子裸露于第二侧F2的主要部分,藉此而降低/避免电磁干扰。
·[0050]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51]【符号说明】
[0052]10a、10b、10c、IOd 电连接器
[0053]100绝缘本体
[0054]Zl第一容置区
[0055]Z2第二容置区
[0056]150连接埠
[0057]151 凹槽
[0058]160 开口
[0059]161、161c 凹槽
[0060]162、163 嵌槽
[0061]200第一端子组
[0062]207接触部
[0063]208固定部[0064]209、209a 连接部
[0065]210第一接地端子
[0066]211片体部
[0067]220信号端子
[0068]400第二端子组
[0069]407接触部
[0070]408固定部
[0071]409连接部
[0072]420第二接地端子
[0073]421片体部
[0074]450、450b电源端子组
[0075]455,455b 延长部
[0076]4551 固定部
[0077]600、600c、600d 接地连接件
[0078]610、610c、610d 本体部
[0079]620、620c、620d 第一接触部
[0080]640、640c、640d 第二接触部
[0081]650第三接触部
[0082]660c、660d 延伸部
[0083]700传输线
[0084]800 盖体
[0085]810 孔
[0086]Fl 第一侧
[0087]F2 第二侧
[0088]F3 顶侧
[0089]F4 底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本体; 一第一端子组,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 一第二端子组,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并与该第一端子组间隔排列,且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 一接地连接件,其包含一本体部、一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二接触部,且于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经过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其中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接触部自该本体部突出,且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接触;以及 一传输线,该传输线与该接地连接件的该第二接触部接触,并与该第一端子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区以及一第二容置区,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区及该第二容置区,且部分裸露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该侧包含一表面,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分别包含一片体部实质平行于该表面,并与该接地连接件接触;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 接地端子并部分相对于该片体部弯折,且离开该绝缘本体的该侧的表面朝该绝缘本体的内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呈扁平条状,且该扁平条状的本体部的片延伸方向实质平行于该表面;其中该第一接触部突出于该扁平条状的本体部的一长边侧,且抵触于该片体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长边的相对两侧,且该片体部位于该本体部的具有该些第一接触部的该长边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连接件进一步位于该第一接地端子与该第二接地端子的该弯折部的外侧;其中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呈条状,该些第一接触部突出于该条状的本体部的一长边侧,且抵触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自该弯折处离开该绝缘本体的该侧延伸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异侧,且该第二接触部实质平行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延伸经过该片体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连接件进一步包含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异侧,且实质平行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延伸经过该片体部,遮盖该第一端子组裸露于该绝缘本体的该侧的至少部分;该第二接触部突出于该延伸部与该本体部连接的相对侧。
9.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一端子组对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与该传输线接触的信号端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信号端子部分弯折,且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的表面延伸越过该接地连接件的该本体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与该传输线接触的电源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组包含三个与该传输线接触的电源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源端子具有一延长部,该延长部朝该第一端子组的方向 延伸,且与该传输线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04GK203406446SQ20132050289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苏愉胜 申请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