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130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一壳体;第二连接器,设有第二端子及第二壳体;第一加强配件,包括沿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舌片部,该舌片部为沿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板部件;第二加强配件,包括沿第二壳体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接合板部件和形成在其上的沿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沟部;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时,舌片部接合沟部,同时舌片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与沟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相对。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当舌片部与沟部接合时,第一加强配件和第二加强配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且防止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由此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牢固保持在对接状态并提高了稳定性。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将一对平行的电路板电连接,使用诸如基板对基板连接器(board-to-board)之类的连接器。这些连接器安装在所述一对电路板的相对表面上,且彼此对接以建立一电连接(例如参见专利文件I)。
[0003]图10为示出对接之前的现有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0004]在该图中,801是第一连接器或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其中之一,其安装在一第一基板(图中未示出)的表面上。此外,901是第二连接器或所述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另外一个,其安装在一第二基板(图中未示出)的表面上。第一连接器801具有一第一壳体811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811上的多个第一端子861。第二连接器901具有一第二壳体911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911上的多个第二端子961。
[0005]第一壳体811具有一环绕的凹部812,且一第一凸部813形成在凹部812内。侧壁部814形成在第一凸部813的两侧。第一突出端部821设置于第一壳体811的纵向两端,且一突出端凹部822作为凹部812的一部分形成。一连接凸部822a形成于突出端凹部822内,以将第一凸部813连接于第一突出端部821。
[0006]第二壳体911具有一凹沟部913以及一形成在凹沟部913的两侧的第二凸部912。各第二突出端部922设置在第二壳体911的纵向两端,且一凹陷部922a形成于相应第二突出端部922。
[0007]当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901对接时,相应的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彼此接触且使第一基板电连接于第二基板。在该图中,第一连接器801或第二连接器901中之一具有朝上的对接表面。但是,任何一个对接表面在对接过程中可朝上或朝下。所述的对接表面必须彼此相对。当所述的对接表面彼此相对时,第一连接器801和/或第二连接器901在对接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当第一壳体811的第一凸部813和连接凸部822a进入第二壳体911的凹沟部913和凹陷部922a时,第二壳体911的第二凸部912和第二突出端部922进入第一壳体811的凹部812和突出端凹部822,从而使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901对接。
[0008]专利文献1:特许公开2008-305603
[0009]但是,因为现有的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901常常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斜,因而仅用一比较弱的拔出力即可使所述两个连接器脱开。
[0010]此外,当这两个连接器的端子成排设置时,为了使所述两个连接器脱开,这两个连接器的取向(orientation)必须保持为使所述对接表面彼此平行。以平行的方式拉开或拆开它们需要较大的力。因为所有的成排的端子必须同时脱开,脱开所需的力中包含使各接合的端子脱开所需的力的总和。
[0011]然而,当所述两个对接表面偏斜时,即所述两个连接器其中之一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另一个连接器偏斜时,分离和拆开所述两个连接器所需的力的总和相对较小。因为一排中的端子在另一排中的端子脱开之前已脱开,使各接合的端子脱开需要的力的总和大致减半。
[0012]因此,当相对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器801的第一基板或者安装有第二连接器901的第二基板倾斜地施加力时,现有的第一连接器801和第二连接器901可能被无意地或非期望地拆开。
实用新型内容
[001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一第一加强配件的一舌片部的两侧缘和一第二加强配件的一沟部的两侧缘彼此相对,以在所述舌片部和所述沟部接合时防止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且防止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在对接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由此可靠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对接状态。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设置有一第一端子以及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一第一对接引导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设置有接触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且与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接合的一第二对接引导部;一第一加强配件以及一第二加强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舌片部,所述舌片部为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板部件,所述第二加强配件包括:一接合板部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一沟部,形成于所述接合板部件中且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已对接时,所述舌片部接合所述沟部,所述舌片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与所述沟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相对。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已对接时,所述舌片部的两表面和所述接合板部件的两表面彼此齐平。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舌片部包括一狭部、一宽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狭部和所述宽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一肩部;以及所述沟部包括分别与所述舌片部的狭部、宽部以及肩部接合的一狭部、一宽部以及一肩部。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舌片部相对所述沟部移动且被插入到所述沟部内,使得所述狭部与前端相对,所述宽部与后端相对,且所述舌片部自所述沟部的宽部朝向所述狭部插入。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舌片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的内侧面延伸,而所述接合板部件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的外侧面延伸。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舌片部的前端部插入且接合于形成在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的一凹部内,且所述接合板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收容于形成在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中的一凹部内。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加强配件还包括:一对第一臂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延伸;以及一第一加强配件固定部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延伸的一对第二臂部,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二臂部的侧表面接合所述舌片部及所述沟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一第一加强配件的一舌片部的两侧缘和一第二加强配件的一沟部的两侧缘彼此相对,这样能够防止当所述舌片部和所述沟部接合时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且防止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在对接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因此可靠地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对接状态且提高了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0023]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彼此对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0024]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一安装表面侧看到的一立体图。
[002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一对接表面侧看到的一立体图。
[0026]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配件以及第二加强配件的多个视图,其中(a)至(C)为从各方向观察到的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而(d)为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对接前的一立体图。
[0027]图6为部分切除的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过程中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8]图7为部分切除的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9]图8为沿图2的A-A线截取的一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030]图9为一剖视图,示出当倾斜的外力施加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的连接器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031]图10为现有的连接器在对接前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0032]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3]1,801:第一连接器
[0034]11,811:第一壳体
[0035]12、22a、812:凹部
[0036]12a、113、913:凹沟部
[0037]13,813:第一凸部
[0038]14,814:侧壁部
[0039]15a: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
[0040]15b: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
[0041]21,821:第一突出端部
[0042]21a、122a:上表面[0043]21b:侧壁延长部
[0044]21c:内侧面
[0045]21d:凸部
[0046]2Ie:壁部件
[0047]22、822:突出端凹部
[0048]26:第一配件保持凹部
[0049]26a:第一臂部收容部
[0050]26b:连接部收容开口
[0051]51:第一加强配件
[0052]52:第一本体部
[0053]54:舌片部
[0054]54a、154a:狭部
[0055]54b、154b:宽部
[0056]54c、154c:肩部
[0057]55:夹片
[0058]56:第一基板连接部
[0059]57:第一臂部
[0060]57a:第一锁定部
[0061]58:接触片
[0062]58a:接触凸部
[0063]61、861:第一端子
[0064]62、162:尾部
[0065]63、163:被保持部
[0066]64:下侧连接部
[0067]65、165:第一接触部
[0068]65a:第一接触凸部
[0069]66、166:第二接触凸部
[0070]67:上侧连接部
[0071]101,901:第二连接器
[0072]111,911:第二壳体
[0073]112、912:第二凸部
[0074]115:第二端子收容腔
[0075]122,922:第二突出端部
[0076]122b:外侧面
[0077]126a:第二配件保持侧面凹部
[0078]126b:第二配件保持端面凹部
[0079]126c:第二配件保持上表面凹部
[0080]151:第二加强配件
[0081]152:第二本体部[0082]153:外板部
[0083]154:沟部
[0084]155:中央臂部
[0085]157:第二臂部
[0086]161,961:第二端子
[0087]164:连接部
[0088]166a:第二接触凸部
[0089]822a:连接凸部
[0090]922a: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91]以下为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009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彼此对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0093]在图中,附图标记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连接器或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其中之一。该连接器是一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作为一被安装部件安装在一第一基板(图中未示出)的表面上。此外,附图标记10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或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该连接器是一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作为一被安装部件安装在一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图中未示出)。
[009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是典型的用于将一第一基板电连接于一第二基板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可为任何类型的电子装置使用的电路板,诸如一印刷电路板、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FPC)板。
[0095]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方向(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的用辞用于解释各连接器及其构件的构造及操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些用辞取决于在附图中所示的各连接器的或其构件的取向,而且当连接器或其构件的取向改变时,对它们的解释也会改变。
[0096]第一连接器I具有一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为由绝缘性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连接器主体部。如图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一大体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且一长方形的凹部12环绕对接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该对接表面为收容第二连接器101的表面。第一连接器I具有约10.0mm的长度、约2.5mm的宽度、以及约1.0mm的厚度,但是这些尺寸可根据需要改变。一岛形的第一凸部13在凹部12内与第一壳体11 一体成型,且平行于第一凸部13延伸的侧壁部14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与第一壳体11 一体成型。
[0097]第一凸部13和侧壁部14自凹部12的底表面向上突出且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沿第一壳体I的纵向延伸的细长凹沟部12a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形成于第一凸部13和侧壁部14之间。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部13为一个,但是该第一凸部可为任意数量。第一凸部13的宽度约为0.6_,但是这可根据需要改变。
[0098]在此,一凹沟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同样,一凹沟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形成于侧壁部14的内侧面。凹沟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不仅形成于侧壁部14的内侧面,而且它也跨越和连接侧壁部14的上表面和侧壁部14的外侧面。因为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与凹沟部12a的底表面连接且一体成型,所以在说明中将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简称为第一端子收容腔15。
[0099]10个第一端子收容腔15以一约0.4mm的间距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10个收容于相应第一端子收容腔15的第一端子61也以一约0.4mm的间距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第一端子收容腔15的间距和数量可根据需要改变。
[0100]第一端子61为通过冲压一导电金属板形成的一体成型部件,且具有:一被保持部63 ;一尾部62,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下端;一上侧连接部67,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上端;一第二接触凸部或第二接触部66,形成于上侧连接部67的内端附近;一下侧连接部64,连接于第二接触凸部66 ;—第一接触部65,形成于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附近;以及一第一接触凸部65a,形成于第一接触部65。
[0101 ] 第一端子61自对接表面侧插入到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被保持部63收容于在侧壁部14的外侧面形成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一部分中,上侧连接部67收容于在侧壁部14的上表面形成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一部分中,而在上侧连接部67的内端附近将下侧连接部64连接的部分收容于在侧壁部14的内侧面形成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一部分中且固定于第一壳体11。当一第一端子61已置于第一壳体11中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凸部66位于凹沟部12a的左右两侧从而彼此相对。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凸部66之间的间隔可弹性地变化。换句话说,当第二连接器101上的第二端子161插入到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凸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凸部66之间的间隔弹性地扩大。尾部62通过焊接(solder)连接于一端子连接垫。所述端子连接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一导电迹线。
[0102]作为第一对接引导部的一第一突出端部21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两端。一突出端凹部22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于各第一突出端部21。突出端凹部22为一长方形的凹部且与各凹沟部12a的纵向两端连接。突出端凹部22起到一插入凹部的作用,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下面所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所述插入凹部中。
[0103]第一突出端部21具有一侧壁延长部21b,侧壁延长部21b自侧壁部14的纵向两端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上延伸。各第一突出端部21形成一连续的C形侧壁,其限定长方形的突出端凹部22的三个侧。
[0104]一第一加强配件51附接于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加强配件51设置为覆盖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 (即对接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收容并保持于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侧壁延长部21b形成的第一配件保持凹部26中。
[010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配件51是通过冲压和弯折一金属(具有一定厚度,例如
0.1mm)形成的一体成型部件,且包括:一第一本体部52,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一第一臂部57,弯折且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两端,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和纵向延伸,且作为一被保持部由第一壳体11保持;一第一基板连接部56,连接于第一臂部57的下端;以及一舌片部或接合舌片件54,自第一本体部52的中央以90度向下弯折且朝向安装表面延伸。
[0106]第一本体部52通常设置为覆盖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的大约一半,但可设置为覆盖上表面21a的任何范围。
[0107]舌片部54的上端弯折且连接于上表面21a,沿第一突出端部21的内侧面(朝向第一壳体11纵向上的中心的表面)在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舌片部54沿起到一支持凸部作用的一凸部21d的表面延伸。该凸部继而形成在起到一舌片后侧支持部作用的内侧面21c上。舌片部54的前端部形成为插入且接合于在突出端凹部22形成且作为一舌片前端支持部的凹部22a。凸部21d和凹部22a根据需要可省略。
[0108]一夹片55以及一接触片58朝向安装表面向下弯折180度且连接于第一臂部57的上端。夹片55起到一第一加强配件固定部件的作用,以用于将第一加强配件51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且与第一臂部57 —同起作用以在第一配件保持凹部26内从两侧夹持侧壁延长部21b的一壁部件21e。接触片58为起到一端子作用的部件。当第一加强配件51电连接于第一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时,接触片58接触第二连接器101的与第二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电连接的一部件,因此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连接。
[0109]第一配件保持凹部26具有:一沟状的第一臂部收容部26a,在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和纵向上延伸;以及一连接部收容开口 26b,连接于第一臂部收容部26a且向侧壁延长部21b的外表面开口。第一加强配件51的第一臂部57收容且保持于第一臂部收容部26a。第一基板连接部56具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侧弯折且连接于第一臂部57的下端。第一基板连接部56起到第一加强配件51的一焊接尾部的作用,且所述自由端的底表面形成为平行于第一壳体11的安装表面,且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基板上的一固定垫。
[0110]以下是第二连接器101构造的说明。
[0111]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一安装表面侧看到的一立体图,而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从一对接表面侧看到的一立体图。
[0112]第二连接器101具有一第二壳体111,第二壳体111为一由绝缘性材料(如一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连接器主体部。如图所示,第二壳体111具有一大体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第二连接器具有约8.0Omm的长度、约1.5mm的宽度以及约0.8mm的厚度,但是这些尺寸可根据需要改变。在插入第一连接器I的一侧(即在对接表面(图4中示出的面)),第二壳体111具有:一体成型的细长凹沟部113,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以及一第二凸部112,限定凹沟部113的外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第二凸部112沿凹沟部113的两侧以及第二壳体111的两侧形成。第二端子161设置于各第二凸部112。
[0113]如图所示,凹沟部113在安装于第二基板的那侧(即安装表面(图3所示出的表面))的底部上闭止(close off)。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凸部112为两个,但是可仅为一个或多于两个。凹沟部113的宽度约为0.7_,但是该尺寸可根据需要改变。
[0114]各第二端子161是通过冲压一导电金属板形成的一体成型部件,且具有:一被保持部163 ;—尾部162,连接于被保持部163的下端;一连接部164,连接于被保持部163的上端;一第一接触部165,连接于连接部164的内端;以及一第二接触部166,形成于被保持部163的外侧表面。一第二接触凸部166a形成于第二接触部166的上方,以与一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凸部66接合。
[0115]第二端子161自对接表面侧插入到一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内,被保持部163收容在第二端子收容腔115的形成有第二凸部112的部分中,且通过在两侧上受侧壁的夹持而固定于第二壳体111。当第二端子161已置于壳体111内时,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连接部164的表面以及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露出于第二凸部112的各侧面和对接表面。尾部162自第二壳体111向外延伸且焊接于一端子连接垫,所述端子连接垫连接于第二基板上的一导电迹线。10个第二端子161以约0.4mm的间距形成于左右两侧上。第二端子161的间距和数量可根据需要改变。
[0116]作为一第二对接引导部的一第二突出端部122形成于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两端。各第二突出端部122为一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厚部件,两端连接于各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各第二突出端部122起到一插入凸部的作用,以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突出端凹部22中。
[0117]作为一加强配件的第二加强配件151安装在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第二加强配件151设置为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作为一对接侧面的上表面122a的至少一部分,且收容于并保持于作为凹部形成于第二突出端部122内的第二配件保持侧面凹部126a、第二配件保持端面凹部126b以及第二配件保持上表面凹部126内。
[011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配件151是通过冲压和弯折一金属(具有一定厚度,例如
0.1mm)形成的一体成型部件,且包括:一第二本体部152,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一第二臂部157,弯折且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两端、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和纵向延伸、且作为一被保持部由第二壳体111保持;一中央臂部155,作为一被保持部,且自第二本体部152的处于凹沟部113附近的端部的中央朝向安装表面以90度向下弯折;以及一外板部153,其自第二本体部152的处于凹沟部113附近的另一端部的中央朝向安装表面以90度向下弯折。
[0119]第二本体部152通常设置为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大约一半,但可设置为覆盖上表面122a的任何范围。
[0120]外板部153的上端弯折且连接于上表面122a、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且沿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 (面向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两端外侧的表面)延伸。外板部153为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板部件,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收容且保持于第二配件保持端面凹部126b内。一沟部154形成于外板部153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在下端开口且自下端向上端延伸以作为一宽沟状的接合凹部。露出于沟部154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起到沟部154的底表面的作用。同时,外板部153被沟部154分割为左右两部分。
[0121]外板部153的下端向第二壳体111的安装表面突出且起到用于第二加强配件151的一焊接尾部的作用。所述下端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基板上的一固定垫。第二臂部157收容且保持于在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侧面形成的第二配件保持侧面凹部126a内,以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和纵向延伸。中央臂部155插入且保持于第二配件保持上表面凹部126c,第二配件保持上表面凹部126c向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开口。第二臂部157可接触第一加强配件51的接触片58。当第二加强配件151电连接于第二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且第一加强配件51电连接于第一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电源线或接地线连接。
[0122]以下是对第一加强配件51和第二加强配件151的详细说明。[0123]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第一加强配件以及一第二加强配件的多个视图,其中(a)至(C)为从各方向观察到的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而(d)为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对接前的一立体图。
[0124]如图所示,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具有作为一引导部的一狭部54a、作为一接合主体部的一宽部54b以及形成在狭部54a和宽部54b之间的边界处的一肩部54c。第二加强配件151的沟部154具有作为一接合主体部的一宽部154b、一狭部154a以及形成在狭部154a和宽部154之间的边界处的一肩部154c。
[0125]舌片部54的狭部54a包括一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部分,该部分为以一 90度角弯折的部分。该弯折部分的外侧曲面起到一光滑引导面的作用,用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进入突出端凹部22和第二加强配件151的第二本体部152内,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它们摩擦该曲面。因为狭部54a比沟部154的宽部154b窄,所以狭部54a的两侧缘起到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引导舌片部54容易地插入到沟部154内的作用。
[0126]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且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突出端凹部22内时,舌片部54的狭部54a自宽部154b的处于第二本体部152附近的部分插入且沿狭部154a的方向移动进入沟部154内。换句话说,舌片部54移动且插入到沟部154内,从而狭部54a与前端相对且宽部54b与后端相对,且由此舌片部54自沟部154的宽部154b向狭部154a移动。当舌片部54的狭部54a比沟部154的宽部154b窄时,舌片部54可容易地插入到沟部154内。
[0127]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后,舌片部54与沟部154接合,且舌片部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面向沟部1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更具体而言,如图5 (a)至(c)所示,舌片部54的狭部54a收容于沟部154的狭部154a内,舌片部54的宽部54b收容于沟部154的宽部154b内,且舌片部54的肩部54c接合沟部154的肩部154c。舌片部54的狭部54a、宽部54b以及肩部54c分别接合沟部154的狭部154a、宽部154b以及肩部154c。此时,舌片部54的两表面和外板部153的两表面齐平。
[0128]一不规则形状的第一锁定部57a形成于第一加强配件51的第一臂部57的前端且锁定并牢固地保持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臂部收容部26a内。一接触凸部58a形成于与第一臂部57连接的接触片58且能够例如保持第二加强配件151和第二臂部157之间的可靠地接触。
[0129]以下是使具有所述构造的第一连接器I以及第二连接器101进行对接的操作的说明。
[0130]图6为部分切除的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过程中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7为一部分切除的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8为沿图2的A-A线作出的一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对接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131]在此,通过将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焊接于与第一基板(未示出)的导电迹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以及通过将第一加强配件51的第一基板连接部56焊接于第一基板上的固定垫,将第一连接器I安装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0132]同样地,通过将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焊接于与第二基板(未示出)的导电迹线连接的端子连接垫,以及通过将第二加强配件151的外板部153的下端焊接于第二基板上的固定垫,将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
[0133]首先,操作者将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表面彼此对准、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的位置和与第二连接器101对应的凹沟部12a的位置对准、然后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I的突出端凹部22的位置对准,从而完成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准。
[0134]第一连接器I和/或第二连接器101被朝向彼此靠近,也就是说,沿对接方向被移动,且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和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凹沟部12a和突出端凹部22内。
[0135]图6示出当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突出端凹部22内时的状态。如前所述,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的狭部54a包括一弯折部分,且所述弯折部分的外侧曲面顺畅地引导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滑动插入到突出端凹部22和第二加强配件151的第二本体部152内。因为狭部54a比沟部154的宽部154b窄,所以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且舌片部54插入到沟部154中时,狭部54a的两侧缘容易插入。第一加强配件51的夹片55和接触片58弯折且连接于第一臂部57的上端且向下延伸。由此,所述弯折部分的外侧曲面顺畅地引导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122a和第二加强配件151的第二臂部157滑动插入到突出端凹部22内。
[0136]当第一连接器I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对接方向朝向彼此移动靠近且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建立一电连接。
[0137]图7示出当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到突出端凹部22后的状态。如前所述,舌片部54的狭部54a收容于沟部154的狭部154a内,舌片部54的宽部54b收容于沟部154的宽部154b内,且舌片部54的肩部54c接合沟部154的肩部154c。换句话说,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的狭部54a、宽部54b以及肩部54c分别接合第二加强配件151的沟部154的狭部154a、宽部154b以及肩部154c。第一加强配件51的夹片55和接触片58接合第二加强配件151的第二臂部157的侧面。
[0138]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后,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第二凸部112插入到第一连接器I的左右凹部12a内。第二连接器101的各第二端子161插入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凸部66之间,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接触,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凸部66和第二端子161的接触部166接触。
[0139]由此,与第一基板的端子连接垫连接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二基板的端子连接垫连接的导电迹线之间建立一电连接,其中,第一基板连接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且第二基板连接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
[0140]各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凸部66也接合相应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触凸部166a。由此,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被锁定。因为甚至当外力施加在脱离方向上时,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也不容易脱离,也可防止这两个连接器被无意或非期望地分离。
[0141]但是,如在本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所解决的问题中所说明的,当力以一倾斜角度施加于已安装有所述连接器其中之一的一基体时,现有的两个连接器常常会无意地或非期望地脱离。
[014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受到一倾斜角度力时不会无意地或非期望地脱离,这是因为第一加强配件51和第二加强配件151接合。
[0143]图9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已接合且外力通过安装有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施加,以使第二连接器10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但是,因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已接合第二加强配件151的沟部154,所以第二连接器101仅会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I稍偏斜,如图9所示。由此,所述两个连接器不会无意地或非期望地脱离。
[0144]舌片部54为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和纵向延伸的一板部件。如图7所示,宽部54b的两侧缘相对沟部154的宽部154b的两侧缘的移位被限制。更具体而言位于宽部54b的侧缘的上端的肩部54c与位于宽部154b的侧缘的上端的肩部154c相对,且宽部54b的在侧缘的下端附近的部分与沟部154的宽部154b的在侧缘附近的下端相对。
[0145]即使当施加外力使第二连接器10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时,也就是说,即使当施加外力使沟部154绕舌片部54转动时,如图7所示,位于沟部154的宽部154b和另一侧缘上的下端的对角线上的肩部154c的转动位移由对应的舌片部54的肩部54c和宽部54b的侧缘来阻止。防止在转动方向上移位的力为与从转动中心到施力作用点的距离成反比的力矩。因此,用于防止由位于宽部154b的对角线上的舌片部54的肩部54c和宽部54b的侧缘所导致的转动位移的力较大。这样,即使当施加足以使第二连接器10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的力时,也能够阻止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I变得偏斜。
[0146]沟部154比宽部154b窄,但是狭部154a的侧缘的位移也由舌片部54的狭部54a的侧缘来阻止。这样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47]因为沟部154的肩部154c接合舌片部54的肩部54c,所以沟部154相对舌片部54的位移能够被有效地阻止。这样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48]即使当第一加强配件51的夹片55使第二加强配件151的第二臂部157的侧面接合舌片部54和沟部154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第二加强配件151相对第一加强配件51的转动位移也能够被阻止。这样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49]此外,第二加强配件151的外板部153朝向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延伸且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收容且保持于第二配件保持端面凹部126b内。由此,在板厚方向(即在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上的位移也被阻止。因此,形成于外板部153的沟部154的各个部分都不会相对第二壳体111的纵向移动。
[0150]舌片部54的前端部插入且接合于突出端凹部22的凹部22a内,且表面(第一连接器I的纵向外侧的表面)沿突出端凹部22的内侧面21c移动,更具体而言为沿形成于内侧面21c的凸部21d的表面移动。这防止了在所述厚度方向(即相对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上的位移。因为舌片部54的另一表面(第一连接器I的纵向上的内侧的表面)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相对,即与沟部154的底表面相对,当舌片部54已插入到沟部154中时,相对第一壳体11的纵向的位移被阻止。因此,舌片部54的各个部分都不会在第一壳体11的纵向上移动。
[0151]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的各个部分和第二加强配件151的沟部154的各个部分都不会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当施加外力时,第一加强配件51的舌片部54的狭部54a、宽部54b以及肩部54c与第二加强配件151的舌片部154的狭部154a、宽部154b以及肩部154c不会脱离,且第二连接器101不会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52]在上述实施例中,舌片部54具有一狭部54a、一宽部54b以及一肩部54c,而沟部154具有一狭部154a、一宽部154b以及一肩部154c。但是,舌片部54和沟部154可为任何形状,例如具有一致宽度的一形状,只要当接合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彼此相对即可。
[01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器为一第一连接器I以及一第二连接器101,第一连接器I具有第一端子61以及一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第一突出端部21,第二连接器101具有与第一端子61对接的第二端子161以及一第二壳体111,第二壳体111包括与第一突出端部21对接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第一加强配件51安装在第一突出端部21而第二加强配件151安装在第二突出端部122上,第一加强配件51包括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舌片部54,舌片部54为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板部件,第二加强配件151包括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外板部153以及形成在外板部153上的沿第二壳体1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沟部154,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舌片部54接合沟部154且舌片部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与沟部1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相对。
[0154]这样,舌片部54和沟部154在接合使能防止第一加强配件51和第二加强配件151在宽度方向上偏斜。这也能防止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彼此对接时在宽度方向上偏斜。因此,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保持牢固的对接,且可靠性能够得以提高。
[0155]当第一连接器I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舌片部54的两表面和外板部153的两表面彼此齐平。因为相对的侧缘阻止沟部154相对舌片部54转动位移,所以可以产生足够的力以阻止舌片部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相对沟部15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移动。
[0156]舌片部54包括一狭部54a、一宽部54b、以及一形成于狭部54a和宽部54b之间边界处的肩部54c,且沟部154包括分别接合舌片部54的狭部54a、宽部54b以及肩部54c的一狭部154a、一宽部154b以及一肩部154c。因此,沟部154相对舌片部54的位移能被有效地阻止,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57]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舌片部54插入到沟部154内,从而狭部54a与前端相对,而宽部54b与后端相对;且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舌片部54自沟部154的宽部154b向狭部154a插入。这样,因为舌片部54的狭部54a起到一引导件的作用,所以舌片部54能够更容易地插入到沟部154中。
[0158]舌片部54朝向第一突出端部21的内侧面21c延伸,而外板部153朝向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外侧面122b延伸。这样,因为舌片部54和沟部154在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上的位移被阻止,所以舌片部54和沟部154不会脱离。
[0159]舌片部54的前端部插入且接合于在第一突出端部21形成的凹部22a内,且外板部153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收容且保持于在第二突出端部122形成的第二配件保持端面凹部126b内。因而,因为舌片部54和沟部154在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11的纵向上的位移被可靠地阻止,所以可靠地防止了舌片部54与沟部154发生脱离。
[0160]第一加强配件51包括:一对第一臂部57,沿第一壳体11的纵向延伸;以及一夹片55,连接于各第一臂部57且沿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而第二加强配件151包括沿第二壳体111的纵向延伸的一对第二臂部157。当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夹片55与处于舌片部54及沟部154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第二臂部157的侧面接合。因此,更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接器10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I偏斜。
[0161]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各种变形都是可能的,且这些变形不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
[0162]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一连接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设置有一第一端子以及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一第一对接引导部; 一第二连接器,设置有接触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且与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接合的一第二对接引导部; 一第一加强配件以及一第二加强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 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舌片部,所述舌片部为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板部件; 所述第二加强配件包括:一接合板部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一沟部,形成于所述接合板部件中且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已对接时,所述舌片部接合所述沟部,所述舌片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与所述沟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已对接时,所述舌片部的两表面和所述接合板部件的两表面彼此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包括一狭部、一宽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狭部和所述宽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一肩部;以及 所述沟部包括分别与所述舌片部的狭部、宽部以及肩部接合的一狭部、一宽部以及一肩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包括一狭部、一宽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狭部和所述宽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一肩部;以及 所述沟部包括分别与所述舌片部的狭部、宽部以及肩部接合的一狭部、一宽部以及一肩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舌片部相对所述沟部移动且被插入到所述沟部内,使得所述狭部与前端相对,所述宽部与后端相对,且所述舌片部自所述沟部的宽部朝向所述狭部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舌片部相对所述沟部移动且被插入到所述沟部内,使得所述狭部与前端相对,所述宽部与后端相对,且所述舌片部自所述沟部的宽部朝向所述狭部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的内侧面延伸,而所述接合板部件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的外侧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的前端部插入且接合于形成在所述第一对接引导部的一凹部内,且所述接合板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收容于形成在所述第二对接引导部中的一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包括:一对第一臂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延伸;以及一第一加强配件固定部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第二加强配件包括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延伸的一对第二臂部,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加强配件固定部件使所述第二臂部的侧面接合所述舌片部及所述沟部在宽 度方向上的外侧。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3521677SQ20132050305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染谷敏行, 田中孝一郎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