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410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均匀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周包覆有纵包无纺布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该电缆可以有效降低消磁电缆在厚度上的占用空间,整体布置表面平整,利用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保证了电缆护套表面的低温升,利于环境热稳定。
【专利说明】—种舰船消磁扁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磁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地球磁场的存在,为了航行安全,舰船需要定期进行消磁,新建船舶一般在消磁站进行固定消磁,而对于远航船则一般通过船舶自身消磁系统进行消磁,消磁绕组电缆紧密排列环绕于舰船。
[0003]现有消磁电缆均为圆形,布置时相邻电缆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利于保持较低护套表面温度,但电缆占用的空间厚度为缆芯的直径,这样一方面使得电缆的占用空间大,造成舰船可有效利用的空间少,另一方面,消磁电缆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可以有效降低消磁电缆在厚度上的占用空间,整体布置表面平整,利用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保证了电缆护套表面的低温升,利于环境热稳定。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均匀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周包覆有纵包无纺布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
[000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外形成扁平状,布置时相邻电缆之间可以紧密排列,占用空间小,尤其可以降低消磁电缆的厚度,整体布置表面平整;绝缘线芯的外壁采用的是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可以降低电缆外壁的温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舰船消磁扁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绞合铜导体;2.乙丙橡胶绝缘层;3.纵包无纺布层;4.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一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舰船消磁扁电缆,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绞合铜导体I的外周均匀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2,在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外周包覆纵包无纺布层3构成绝缘线芯,将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最后在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绞合铜导体I为符合GJB 1916标准中的软结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0011]其中,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LEVAPREN 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0.6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0.2份;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0.2份;硬脂酸:0.5份;氢氧化铝:30份;气相法白炭黑:6份;N550炭黑:0.6份;聚乙烯蜡:
1.5份;烷基化二苯胺:0.2份;硼酸锌:2份;(2)先将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硬脂酸、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Ν550炭黑、聚乙烯蜡、烷基化二苯胺和硼酸锌投入密炼机,在20°C下混炼9分钟,接着将密炼机温度升至110°C,加入LEVAPREN 500HV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4045M继续混炼15分钟,然后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进行压片、冷却24小时;接着将密炼机温度控制在100°C,将上述胶料投入密炼机,并加入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混炼3分钟,再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打三角包或打卷7次,然后压片、冷却,在单螺杆造粒机上造粒备用。
[0012]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采用冷喂料方式从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螺杆的长径比为15:1,挤出时的机身温度为110°C,机头温度为115°C,挤橡机的螺杆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挤出后在160°C下进行交联。
[0013]实施例二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舰船消磁扁电缆,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绞合铜导体I的外周均匀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2,在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外周包覆纵包无纺布层3构成绝缘线芯,将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最后在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绞合铜导体I为符合GJB 1916标准中的软结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0015]其中,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LEVAPREN 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0.8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0.8份;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0.3份;硬脂酸:0.8份;氢氧化铝:32份;气相法白炭黑:8份;N550炭黑:0.8份;聚乙烯蜡:
2.0份;烷基化二苯胺:0.3份;硼酸锌:4份;(2)先将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硬脂酸、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Ν550炭黑、聚乙烯蜡、烷基化二苯胺和硼酸锌投入密炼机,在25°C下混炼10分钟,接着将密炼机温度升至115°C,加入LEVAPREN 500HV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4045M继续混炼16分钟,然后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进行压片、冷却30小时;接着将密炼机温度控制在105°C,将上述胶料投入密炼机,并加入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混炼3.5分钟,再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打三角包或打卷8次,然后压片、冷却,在单螺杆造粒机上造粒备用。
[0016]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采用冷喂料方式从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螺杆的长径比为18:1,挤出时的机身温度为115°C,机头温度为120°C,挤橡机的螺杆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挤出后在170°C下进行交联。
[0017]实施例三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舰船消磁扁电缆,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绞合铜导体I的外周均匀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2,在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外周包覆纵包无纺布层3构成绝缘线芯,将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最后在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4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绞合铜导体I为符合GJB 1916标准中的软结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0019]其中,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LEVAPREN 500HV橡胶:10份;三元乙丙橡胶4045M:10份;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0.4份;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0.5份;硬脂酸:1份;氢氧化铝:35份;气相法白炭黑:10份;N550炭黑:1份;聚乙烯蜡:2.5份;烷基化二苯胺:0.4份;硼酸锌:5份;(2)先将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硬脂酸、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Ν550炭黑、聚乙烯蜡、烷基化二苯胺和硼酸锌投入密炼机,在30°C下混炼10分钟,接着将密炼机温度升至120°C,加入LEVAPREN 500HV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4045M继续混炼18分钟,然后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进行压片、冷却36小时;接着将密炼机温度控制在110°C,将上述胶料投入密炼机,并加入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和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混炼4分钟,再将混炼胶移至开炼机打三角包或打卷8次,然后压片、冷却,在单螺杆造粒机上造粒备用。
[0020]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采用冷喂料方式从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螺杆的长径比为20:1,挤出时的机身温度为120°C,机头温度为125°C,挤橡机的螺杆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挤出后在180°C下进行交联。
[0021]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老化前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
[0022]表1
[0023]
【权利要求】
1.一种舰船消磁扁电缆,其特征在于:绞合铜导体的外周均匀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周包覆有纵包无纺布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所述绝缘线芯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各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周共同挤包有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所述高热阻系数化学交联聚烯烃外护套的截面呈矩形且较长的矩形边平行于各绝缘线芯中心线所在的平面。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3456134SQ20132056951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李永江, 陆云春 申请人: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