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704302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包括:具有活性物质的罐;泵,其联接至罐以便活性物质通过该泵被输送;温度控制单元,其联接至泵并配置为控制通过泵被输送的活性物质的温度的加热或冷却。温度控制单元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联接至温度控制单元的涂敷单元以及包括集流体的卷轴,该卷轴配置为将集流体输送通过涂敷单元,以便集流体被通过温度控制单元输送的并从涂敷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涂敷。
【专利说明】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21日递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编号为10-2013-007195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4]与不能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被放电和再充电。二次电池广泛用作诸如数码相机、蜂窝电话和计算机之类的移动电子设备的能量源。
[0005]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还将二次电池用作混合电动车辆的能量源,作为对使用化工燃料的传统汽油和柴油内引擎的替代。此外,二次电池还常常用作家用或工业用能量存储系统。
[0006]二次电池包括具有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介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通过在导电金属板上涂敷活性物质形成。在将活性物质涂敷到导电金属板上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导致边界不清楚的细丝现象和/或落斑现象。在活性物质向导电金属板的不应被放置涂层的区域扩散时出现细丝现象。在活性物质以斑或点图案被涂敷在导电金属板的不应被放置涂层的区域上时出现落斑现象。细丝现象和/或落斑现象的出现常常与增大的涂敷速度有关。也可能出现其它问题,例如涂敷在导电金属板上的活性物质的厚度不均匀,和/或导电金属板上的装载量有偏差。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0008]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地给出,并将部分地从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呈现的实施例而获知。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该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包括:罐,其具有活性物质;泵,其联接至所述罐以便所述活性物质通过该泵被输送;温度控制单元,其联接到所述泵,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泵被输送的活性物质的温度的加热或冷却,并且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涂敷单元,其联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卷轴,其包括集流体,其中所述卷轴配置为将所述集流体输送通过所述涂敷单元,以便所述集流体被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输送的并从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涂敷。
[0010]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涂敷单元可进一步包括隔热单元和喷射单元,其中所述隔热单元配置为将通过所述喷射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维持在恒定的温度。
[0011]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可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和所述隔热单元,以便由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加热或冷却的活性物质的温度高于由所述隔热单元维持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恒定温度。
[0012]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可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能够维持在大约30°C到大约50°C的温度。
[0013]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被维持在大约35°C到大约45°C的温度。
[0014]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入口和出口,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可包括分别提供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上的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并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出口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
[0015]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阀,该阀联接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与所述涂敷单元之间,该阀可配置为控制输送到所述涂敷单元的所述活性物质。
[0016]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阀可包括第一供给管道,该第一供给管道联接所述阀与所述涂敷单元,以便所述阀可将所述活性物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供给管道供给所述涂敷单元,并且所述阀还可包括第二供给管道,该第二供给管道联接所述阀与所述罐,以便所述阀可将所述活性物质的未被供给所述涂敷单元的剩余部分通过所述第二供给管道供给所述罐。
[0017]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涂敷单元可包括具有狭缝形状的喷射单元。
[0018]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喷射单元的长度可小于所述卷轴的宽度,以便所述活性物质被涂敷到由所述卷轴输送的所述集流体的区域上。
[0019]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涂敷单元并以所述喷射单元为中心的隔热单元。
[0020]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在所述泵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之间的过滤器,该过滤器配置为去除所述活性物质中的杂质。
[0021]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可以是热电器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可配置为通过控制供给所述热电器件的电流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0022]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可以是热声器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可配置为通过控制热声波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0023]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可以是温水和冷水的热交换器,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可配置为通过控制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的温水或冷水的流动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00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泵将存储在罐中的活性物质供给温度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温度控制单元将所述活性物质冷却或加热到第一温度来控制供给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将处于所述第一温度的所述活性物质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供给至涂敷单元;使用围绕所述涂敷单元的隔热单元将所述活性物质维持在恒定温度,以便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具有第二温度;以及将具有所述第二温度的所述活性物质涂敷到通过卷轴供给的集流体上,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物质的所述第二温度在大约30°C到大约50°C被维持恒定。
[0026]所述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可包括入口和出口,并且控制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可包括:基于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入口处测得的温度和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出口处测得的温度,确定对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进行冷却或加热。
[0027]将所述活性物质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活性物质的一部分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以及将所述活性物质的未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的剩余部分供回给所述罐。
[0028]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用过滤器去除所述活性物质中的杂质。
[0029]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使细丝和落斑距离最小化,增大了涂敷速度,并且以均匀的厚度在集流体上形成活性物质涂层,最小化了其装载量的偏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明显和更易于理解,附图中:
[003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32]图2是图1的温度控制单元的剖视图;
[0033]图3是图1的涂敷单元和卷轴单元的透视图;
[0034]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涂敷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的示例的照片图像;
[0035]图5是例示随活性物质的温度升高,从涂敷的集流体的涂敷区域产生的落斑的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
[0036]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在涂敷单元上的喷射单元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上涂敷了通过图6A的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电极板的上表面的示意性正视图;并且
[0037]图7A至图7C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图3所示的涂敷单元和卷轴涂敷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的厚度与集流体的沿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宽度相比较的图。图7A示出当从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为30°C时活性物质的厚度,图7B示出当从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为40°C时活性物质的厚度,并且图7C示出当从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为50 V时活性物质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8]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例示,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进行多种修改并有多种替代形式,这里的实施例仅以示例方式在附图中示出,而不应被解读为限于本文给出的描述。这里将详细描述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这些实施例意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所有的修改、等同和替代。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过程中,当关于相关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实际描述会不必要地使得本发明的范围不清楚时,将省略其描述。将理解,尽管这里可能使用词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个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词语限制。这些词语仅用于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这里使用的词语仅出于描述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在限制示例性实施例。在这里使用时,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给出了其它指示。还会进一步理解,词语“包括”、“包含”和/或“含有”等,当在这里使用时,规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同时,符号“/”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可解释为“和”或“或”。
[003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2是图1的温度控制单元的剖视图。
[0040]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用于二次电池,并且包括供给集流体I以进行涂敷的卷轴80、存储活性物质的罐10、泵20、过滤器30、冷却或加热活性物质的温度控制单元40、将活性物质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涂敷单元60、围绕涂敷单元60的隔热单元70、以及控制单元100。
[0041]在本实施例中,罐10中存储的活性物质通过管道11、21和31流向温度控制单元40,分别经过泵20、过滤器20和温度控制单元40。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物质经过温度控制单元40,然后通过供给管道41和第一供给管道51流向涂敷单元60。随后,使用涂敷单元60将活性物质涂敷在由卷轴80供给的集流体I上,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例示。罐10中存储的活性物质可以是正活性物质或负活性物质。
[0042]二次电池中包括的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介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各自根据实施例通过在集流体I上涂敷活性物质而形成,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极性根据所使用的活性物质的类型而改变。
[0043]例如,正电极板可通过向由例如铝形成的正集流体I的表面上涂敷正活性物质,并让涂层干燥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正活性物质存储在罐10中并被供给至涂敷单元60。正活性物质可以是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例如,LiCo02、LiNi02、LiMn02或LiMn04,或者是锂硫族化合物,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004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负电极板可通过在由例如铜形成的负集流体I的表面上涂敷负活性物质,并让涂层干燥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负活性物质存储在罐10中并被供给至涂敷单元60。负活性物质可以是例如碳物质,例如结晶碳、非结晶碳、碳复合物或碳纤维;锂金属;或者锂合金,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0045]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罐10中存储的活性物质通过泵20被供给温度控制单元40。过滤器30可以位于泵20与温度控制单元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30去除活性物质中包括的杂质。可替代地,如果在将活性物质存储在罐10中之前去除活性物质中的杂质,则可以在从泵20到温度控制单元40的活性物质移动路径中省略过滤器30。
[0046]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经过过滤器30的活性物质流进温度控制单元40。温度控制单元40可冷却或加热供给至温度控制单元40的活性物质。
[0047]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单元40控制活性物质的温度,以保证要通过涂敷单元60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涂敷质量。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绘,温度控制单元40绕包括入口 42a和出口 42b的内管43而形成,以控制流经内管43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例如,温度控制单元40可以是热电器件、热声器件或温水和冷水的热交换器。在这些实施例中,热电器件和热声器件是经济型温度控制单元40,这是由于它们不需要使用冷水或温水,因此是环保省钱的器件。
[0048]在这些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单元40预先对活性物质进行加热或冷却,以便通过涂敷单元60涂敷的活性物质具有预定的温度。在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中,在活性物质的流通路径上,温度控制单元40位于阀50和涂敷单元60之前,以便要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活性物质具有用于涂敷的合适温度,并且该处理使热损耗最小化。
[0049]由温度控制单元40加热和冷却的活性物质可具有第一温度。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尽管是小的距离,但具有第一温度的活性物质在其通过阀50和第一供给管道51向涂敷单元60的流通路径期间可能经历热损耗。因此,为了防止热损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可被设定为比供给涂敷单元60并从涂敷单元60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下文称为“第二温度”)高。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可比第二温度高大约3-4°C。
[0050]在流进温度控制单元40的活性物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单元40将活性物质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而在流进温度控制单元40的活性物质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的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单元40将活性物质冷却到合适的温度。
[0051]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具有由温度控制单元40设置的预定温度的活性物质通过阀50被供给涂敷单元60。阀50可以控制流进涂敷单元60的活性物质的量。例如,阀50可以将活性物质的一部分通过将温度控制单元40连接至涂敷单元60的第一供给管道51供给涂敷单元60,并且活性物质的未被供给涂敷单元60的剩余部分可以通过第二供给管道52返回给罐10。在一个实施例中,阀可以包括第一供给管道和第二供给管道。
[0052]现在参照图3以及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涂敷单元60包括用于将活性物质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喷射单元61。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物质由喷射单元61涂敷到集流体I上,并且可以设置隔热单元70以维持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恒定温度。
[0053]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单元70可以围绕涂敷单元60,喷射单元61在隔热单元70的中心。在一个实施例中,涂敷单元可以包括隔热单元。通过本实施例的隔热单元70,经由温度控制单元40处的加热或冷却而具有第一温度的活性物质维持恒定的温度(第二温度),直至通过喷射单元61被喷射前即刻。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可以在大约30°C到大约50°C的范围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可以在大约35°C到大约45°C的范围内。
[0054]控制单元100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阀50和隔热单元70,使得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即第二温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大约30°C到大约50°C的特定范围内,或在另一实施例中,处于大约35°C到大约45 °C的特定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可以包括控制单元。
[0055]控制单元100可以通过分别位于温度控制单元40的入口 42a侧和出口 42b侧的入口温度传感器91和出口温度传感器92来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的温度。例如,控制单元100可以通过检测位于温度控制单元40的入口 42a侧的入口温度传感器91与位于温度控制单元40的出口 42b侧的出口温度传感器92之间的温度差来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的加热或冷却程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
[0056]例如,在温度控制单元40是热电器件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可通过控制供给热电器件(即温度控制单元40)的电流的方向来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在温度控制单元40是热声器件的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可通过控制进入热声器件(即温度控制单元40)的热声波的方向来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可替代地,在温度控制单元40是温水和冷水的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可通过控制进入热交换器(即温度控制单元40)的温水或冷水的量、温度和流速来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
[0057]在温度控制单元40是热电器件或热声器件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可只需要分别控制电流或热声波的方向。因此,与温度控制单元40包括其它器件时相比,在温度控制单元40是热电器件或热声器件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更容易地控制温度控制单元40。
[0058]如上所述,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40、隔热单元70和控制单元100被操作使得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处于大约30°C到大约50°C的范围内。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使得活性物质的温度处于大约35°C到大约45°C的范围内。第二温度,即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9]图3是图1的涂敷单元和卷轴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涂敷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的示例的照片图像。图5是例示随活性物质的温度升高,从涂敷的集流体(即电极板)的涂敷区域产生的落斑的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在图5中,d2表示落斑的距离,并且是从电极板I’的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Ib之间的边界测量的最长距离。在图3中,为便于解释,从图中省略了隔热单元70。
[0060]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涂敷单元60包括具有狭缝形状的喷射单元61。在本实施例中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由卷轴80供给的集流体I上。喷射单元61在第一方向Dl上的长度可以小于卷轴80在Dl方向上的宽度,并可以小于集流体I在Dl方向上的宽度。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区域上,形成电极板的涂敷区域la。在本实施例中,集流体I的没有涂敷活性物质的剩余区域形成电极板I’的非涂敷区域lb。
[0061]参照图4所示实施例,根据是否涂覆了活性物质,在电极板I’上形成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lb,形成电极板I’的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Ib之间的边界。理想情况下,电极板I’的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Ib之间的边界可以是清楚的。然而,根据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即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第二温度,可能出现细丝现象和落斑现象,这些现象导致边界不清楚。活性物质从电极板I’的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Ib之间的边界向非涂敷区域Ib扩散时出现细丝现象。活性物质以点或斑的方式涂敷电极板I’的非涂敷区域Ib的部分时出现落斑现象。细丝现象和落斑现象二者都与黏弹性比有关(黏弹性比是活性物质的黏性与弹性的比),并且受温度,即从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第二温度影响。
[0062]图5所示实施例是示出落斑的距离d2和细纹的距离dl (图4中示出)依据与活性物质的温度的关系的图。
[0063]如图5所示实施例所例示,随着第二温度升高,落斑的距离d2减小。特别是,在第二温度处于大约30°C到大约50°C的范围内的实施例中,落斑的距离d2大大减小。如图5的实施例所示,当第二温度低于30°C时,落斑的距离d2大大增大,但当第二温度高于50°C时,落斑的距离d2不减小。落斑的距离d2的减小使得细丝的距离dl (参照图4)减小,并且细丝的距离dl和落斑的距离d2的减小分别表示电极板I’的质量改善。而且,由于在这些实施例中,细丝的距离dl和落斑的距离d2被最小化,因此活性物质的涂敷速度可被提高。
[0064]如参照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为了制造高质量的电极板I’,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可以处于大约30°C到大约50°C的范围内。更特别地,在考虑涂敷到集流体I上的活性物质的厚度均匀性的实施例中,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可以处于大约35°C到大约45°C的范围内。以下将参照图6A至图7C更详细的描述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
[0065]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在涂敷单元上的喷射单元的示意性平面图。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上涂敷了通过图6A的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电极板的上表面的示意性正视图。图7A至图7C是例示使用图3所示的涂敷单元和卷轴涂敷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的厚度与集流体的沿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宽度相比较的图。
[0066]参照图6A所示实施例,涂敷单元60的喷射单元61具有狭缝形状,在该形状中,喷射单元61从其中心c向边缘e延伸。如以上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所描述的,从具有狭缝形状的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集流体I上,并且形成电极板I’的涂敷区域Ia和非涂敷区域lb。在本实施例中,从喷射单元61的中心c喷射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涂敷区域Ia的中心区域CA上,如图6B所示,并且从喷射单元61的边缘e喷射的活性物质被涂敷到涂敷区域Ia的边缘区域EA上,如图6B所示。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涂敷区域Ia的区域EA和CA中每一个中的活性物质的厚度。
[0067]参照图7A所示实施例,当活性物质的第二温度为大约30°C时,中心区域CA中的涂层的厚度小于涂敷区域Ia的边缘区域EA的厚度。参照图7C所示实施例,当活性物质的第二温度为大约50°C时,中心区域CA中的涂层的厚度大于涂敷区域Ia的边缘区域EA的厚度。然而,当活性物质的第二温度为大约40°C时,如图7B的实施例所示,中心区域CA中的涂层与边缘区域EA的涂层之间的涂层厚度偏差为大约2?3微米(μπι)。在本实施例中,涂层沿集流体I的宽度的厚度分布根据活性物质的温度而改变,这是由于活性物质的剪切变稀特性使得活性物质的流动与其剪切率和黏性有关。
[0068]通过将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控制为落入大约30°C到大约50°C的范围内,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中细丝和落斑的出现可被最小化。更特别地,通过将通过喷射单元61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控制为落入大约35°C到大约45°C的范围内,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可以最小化细丝和落斑的出现,同时可以保证活性物质涂层的厚度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装载量的偏差,即装载到集流体I上的活性物质的量的偏差可被最小化。
[0069]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仅以描述意义上来考虑而不用于限制目的。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或方面应当典型地看作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方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该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包括: 罐,其包括活性物质; 泵,其联接至所述罐以便所述活性物质通过该泵被输送; 温度控制单元,其联接到所述泵,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泵被输送的活性物质的温度的加热或冷却,并且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 涂敷单元,其联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及 卷轴,其包括集流体,其中所述卷轴配置为将所述集流体输送通过所述涂敷单元,以便所述集流体被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输送的并从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涂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涂敷单元进一步包括隔热单元和喷射单元,其中所述隔热单元配置为将通过所述喷射单元喷射的活性物质的温度维持在恒定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和所述隔热单元,以便由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加热或冷却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高于由所述隔热单元维持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恒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便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被维持在30°C到50°C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能够维持在35°C到45°C的范围内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入口和出口,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分别提供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上的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出口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进一步包括阀,该阀联接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与所述涂敷单元之间,该阀配置为控制输送到所述涂敷单元的所述活性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阀包括第一供给管道,该第一供给管道联接所述阀与所述涂敷单元,以便所述阀能够将所述活性物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供给管道供给所述涂敷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阀进一步包括第二供给管道,该第二供给管道联接所述阀与所述罐,以便所述阀能够将所述活性物质的未被供给所述涂敷单元的剩余部分通过所述第二供给管道供给所述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涂敷单元包括具有狭缝形状的喷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喷射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卷轴的宽度,以便所述活性物质被涂敷到由所述卷轴输送的所述集流体的区域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涂敷单元并以所述喷射单元为中心的隔热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进一步包括联接在所述泵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之间的过滤器,该过滤器配置为去除所述活性物质中的杂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是热电器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供给所述热电器件的电流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是热声器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热声波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涂敷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是温水和冷水的热交换器,并且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的温水或冷水的流动来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加热或冷却。
16.一种操作活性物质涂敷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泵将存储在罐中的活性物质供给温度控制单元; 通过使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将所述活性物质冷却或加热到第一温度来控制供给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 将处于所述第一温度的所述活性物质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供给至涂敷单元; 使用围绕所述涂敷单元的隔热单元将所述活性物质维持在恒定温度,以便通过所述涂敷单元喷射的所述活性物质具有第二温度;以及 将具有所述第二温度的所述活性物质涂敷到通过卷轴供给的集流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在30°C到50°C被维持恒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入口和出口,并且控制所述活性物质的温度包括:基于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入口处测得的温度和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所述出口处测得的温度,确定对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进行冷却或加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活性物质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活性物质的一部分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以及 将所述活性物质的未供给至所述涂敷单元的剩余部分供回给所述罐。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过滤器去除所述活性物质中的杂质。
【文档编号】H01M4/139GK104241600SQ20141007578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发明者】金泰成, 李虎燮, 咸雄植, 黄智祥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