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触头的磨耗以及破损的连接器。在将贯穿引导连接器(3)的触头插入孔(3A)以及基板(110)的触头(120)插入母框体(10)内,使触头(120)和母触头(20)电连接的状态下,若压下滑动器(1),则推杆(5)按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由此,第一可动体(50)的下段(50L)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下段(60L)不再接触限制梁(84、85)。结果是弹簧(142)伸长,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远离触头(120)。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将触头引入形成在基板上的触头插入孔的框 体。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搭载在机动车辆等上的连接器,众所周知的是从下方将贯穿了基板的相对 (counterpart)侧触头插入安装在基板上的连接器内。相对侧触头通过形成在基板上的触 头插入孔而被插入连接器内。在此,当由于制造时的公差等造成相对侧触头与触头插入孔 之间的位置产生错位时,相对侧触头则不能被顺利插入触头插入孔。这样的问题在相对侧 触头的数目越多的情况下,越发显著。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相对侧触头引入触头插入孔的引导框 体。在引导框体上形成有能够将相对侧触头插入的引导孔(贯穿孔)。若将引导框体配置 在基板下方,则引导孔被配置在触头插入孔的下方,这些孔连通。引导孔形成为随着远离触 头插入孔而直径变大的漏斗状,引导孔下端的直径大于触头插入孔的直径。因此,即使由于 制造时的公差等造成相对侧触头与触头插入孔之间的位置产生错位,仍然能够将相对侧触 头插入引导孔,其后,能够将相对侧触头从引导孔导入触头插入孔。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6873号公报
[0005] 在上述那样的引导框体中,引导孔的上端与相对侧触头的直径大致相同。由此,插 入到引导孔的相对侧触头能够很容易地导入触头插入孔。并且,在相对侧触头插入引导孔 内的状态下,相对侧触头与划定引导孔的引导框体的内周面接近。
[0006] 不过,在搭载有连接器的机动车辆的电源、动力源(发动机等)附近很容易产生振 动。引导框体随之产生振动时,引导框体的内周面接近相对侧触头,会造成相对侧触头发生 磨耗。并且,在不仅仅是引导框体发生振动,基板也发生振动而产生共振时,由于传递到相 对侧触头的负荷变大,结果可能会造成相对侧触头破损。
【发明内容】
[0007]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相对侧触头的磨耗以及破损 的连接器。
[0008] 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夹着基板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 连接器、和按压部件。
[0009]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框体和施加势能部件,所述第一框体用于收纳夹着在与 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触头而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 可动体,所述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 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
[0010] 收纳在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 部件施加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第一框体限制了朝向彼此隔离的方向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 移到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比所述接近状态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且因所述施加势能部 件所施加的势能而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更加彼此远 离的状态。
[0011]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中具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一 触头的直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0012] 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框体,在所述第二框体安装有与贯穿所述触头插入孔以及所 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触头电连接的第二触头。
[0013] 在所述第一触头贯穿所述触头插入孔以及所述基板而与所述第二触头电连接的 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按压部件按压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中的至少一方而 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
[0014]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在第一触头以及第二触头电连接的状态下,按压第一可动 体以及第二可动体的至少一方,从而使两个可动体远离第一触头。这样一来,即使第一框体 振动、基板振动而引起共振,仍然能够防止第一触头发生磨耗以及破损。
[0015]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 可动体之间的限制肋,优选所述限制肋在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 处于始终被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夹着的状态。
[0016]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在接触限制肋的同时旋转移动, 因此能够抑制旋转角度。这样一来,即使可动体在按压前旋转移动,但由于不会产生较大的 位置偏离,因此仍然能够确实地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
[0017] 并且,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所述限制肋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根据本结 构,能够确实地抑制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在按压前旋转移动。
[0018] 另外,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与所述限制肋 相对的面,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通过使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与限制肋 的对峙面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能够确实地限制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的旋转 移动。
[0019] 并且,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能够相对所述限 制肋滑动,且在它们之间没有设置间隙。通过使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与限制肋接触, 能够确实地限制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的旋转移动。
[0020] 并且,优选所述限制肋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确实地 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
[0021] 并且,作为另一种代替,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可动体设置有第一 支撑面和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且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 形成空间的第二支撑面,在所述第二可动体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可动体突出且在所述接近 状态下被配置在所述空间的突出部。
[0022]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二可动体的突出部被第一可动体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第 二支撑面支撑,来限制第一可动体、第二可动体的旋转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在按压 前产生位置偏离,因此能够确实地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
[0023] 并且,在所述结构中,在所述隔离状态下,优选所述突出部没有被配置在所述空 间。由于两个可动体在隔离状态下互不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振动从一个可动体传递到另一 个可动体。
[0024] 并且,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面分别是划定形成在所 述第一可动体的孔的环状面的一部分。通过在第一可动体的孔内配置第二可动体的突出部 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限制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的旋转移动。
[0025]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对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 可动体的对峙面,与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分界面的交叉线即所述第一可 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边界线的至少一部分,偏离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 体的相对移动方向的中心。因此,即使按压部件的固定位置偏离中心,由于能够按压两个可 动体,仍然能够将这些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
[0026] 并且,在所述结构中,优选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与基板正交的 方向上局部重叠,以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边界面的与所述施加势能部 件交叉的交叉区域位于所述相对移动方向的中心。由于两个边界面在围绕施加势能部件的 部分中位于中心,因此能够用两个可动体稳定地保持施加势能部件。并且,由于能够使施加 势能部件在两个可动体的相对移动方向上均匀地伸长,因此能够确实地使两个可动体转移 到隔离状态。
[0027] 或者,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与基板正交的方 向上局部重叠。通过用按压部件按压两个可动体的重叠部分,即使仅按压其中一个可动体, 仍然能够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此时,即使让按压部件的固定位置偏离两个可动 体的边界线,也能够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按压部件的固定位置的 自由度。
[0028] 再者,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框体、施加势能部件和限制肋,所述框体用于收纳夹着 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触头而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 体,所述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 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所述限制肋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体与所 述第二可动体之间,
[0029] 收纳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 施加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框体限制了所述第一可动体和所述第二可动体朝向相互隔离的 方向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 可动体因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所施加的势能而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更加彼此远离的状态,
[0030]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中具有大于等于所述触头 的直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0031] 所述限制肋在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处于始终被所述第 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夹着的状态。
[0032]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通过限制肋限制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旋转 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在按压前产生错位。从而,能够使两个可动体确实地转移到隔离 状态。
[0033] 并且,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框体和施加势能部件,所述框体用于收纳夹着在与基 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触头而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所述 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 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
[0034] 收纳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 施加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框体限制了所述第一可动体和所述第二可动体朝向相互隔离的 方向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使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 可动体因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所施加的而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更加彼此远离的状态,
[0035]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下,具有大于等于所述触头 的直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0036] 在所述第一可动体设置有第一支撑面和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 支撑面相对且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形成空间的第二支撑面,
[0037] 在所述第二可动体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可动体突出且在所述接近状态下被配置 在所述空间的突出部。
[0038]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二可动体的突出部被第一可动体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第 二支撑面支撑,来限制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的旋转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在按 压前产生位置偏离,能够确实地使两个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
[0039](发明的效果)
[0040]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在第一触头贯穿第一框体的触头插入孔以及基板之后,使划 定触头插入孔的两个可动体远离第一触头。因此,即使第一框体振动并且基板振动从而引 起共振,仍然能够防止第一触头产生磨耗以及破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42] 图2(a)是滑动器的剖面图(沿图1的IIA-IIA线的图),图2(b)是母连接器的 剖面图(沿图1的IIB-IIB线的图),图2(c)是基板以及引导连接器的剖面图(沿图1的 IIC-IIC线的图)。
[0043] 图3是引导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44] 图4(a)是引导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b)是引导连接器的仰视图。
[0045] 图5是引导连接器的立体图以及剖面图,图5(a)示出了接近状态,图5(b)示出了 隔离状态。
[0046] 图6是引导连接器的其它立体图以及剖面图,图6(a)示出了接近状态,图6(b)示 出了隔离状态。
[0047] 图7是依次示出了引导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48] 图8是依次示出了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剖面图。
[0049] 图9(a)是第一可动体旋转移动时的引导连接器的剖面图,图9(b)是第二可动体 旋转移动时的引导连接器的剖面图。
[0050]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a)是从正面 来看的立体图,图10(b)是从底面来看的立体图。
[0051] 图11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52] 图12是图10所示的第一以及第二可动体的立体图,图12(a)示出了两个可动体 隔离的状态,图12(b)示出了接近状态。
[0053] 图13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3(a)示出了接近状态,图13(b)示 出了隔离状态。
[0054] 图14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立体图以及剖面图,图14(a)示出了接近状态, 图14(b)示出了隔离状态。
[0055] 图15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其它立体图以及剖面图,图15(a)示出了接近 状态,图15(b)示出了隔离状态。
[0056] 图16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其它立体图以及剖面图,示出了接近状态。
[0057] 图17是依次示出了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0058] 图18是图10所示的引导连接器的侧面图,图18(a)示出了接近状态,图18(b)示 出了隔离状态。
[0059] 图19依次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剖面图。
[0060] 图20(a)是变形例的引导连接器的剖面图,图20(b)是其它变形例的引导连接器 的剖面图。
[0061] (符号说明)
[0062] 1 :滑动器
[0063] 2 :母连接器(第二连接器)
[0064] 3、203 :引导连接器(第一连接器)
[0065] 3A、3B、3C、3D、3E、303A、303B、303C、303D、303E :触头插入孔
[0066] 4、5:推杆(按压部件)
[0067] 10 :母框体(第二框体)
[0068] 20 :母触头(第二触头)
[0069] 50、250 :第一可动体
[0070] 60、260 :第二可动体
[0071] 70、270 :框体(第一框体)
[0072] 141、142 :弹簧(施加势能部件)
[0073] 100 :连接器
[0074] 110:基板
[0075] 110a :插入孔(触头插入孔)
[0076] 12〇 :触头(第一触头)
[0077] 131、132:加强片
[0078] 182、183:限制肋
[0079] 54、64 :对峙面
[0080] 250h、250i、250j、250k :凸起部(突出部)
[0081] 260h、260i、260j、260k :孔
[0082] 261u :上壁部(第一支撑面)
[0083] 2611 :下壁部(第二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84](第一实施方式)
[0085]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6] 如图1所示,连接器100包括配置在基板110的上方的滑动器1以及母连接器 (第二连接器)2和配置在基板110的下方的引导连接器(第一连接器)3。触头(第一触 头)120从下方插入到引导连接器3。并且,在滑动器1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在上下方向上 延伸的推杆(按压部件)4、5。
[0087] 在基板110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大致为矩形的插入孔110a。在插入孔110a 配置引导连接器3的上端部(参照图2(c))。
[0088] (滑动器)
[0089] 如图1所示,滑动器1具有用绝缘性树脂形成的大致箱状的框体6。在框体6的左 右两端部安装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推杆(按压部件)4、5。推杆4、5从框体6的下端朝下 方延伸。并且,在框体6的内侧形成有可收纳母连接器2的空间(参照图2(a))。
[0090] 如图2 (a)所示,在框体6上安装有长尺形销7。销7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被插入母 连接器2内。
[0091](母连接器)
[0092] 如图1以及图2 (b)所示,母连接器2具有用绝缘性树脂形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 母框体(第二框体)10和安装在母框体10上的5个母触头(第二触头)20。
[0093] (母框体)
[0094] 如图1所示,在母框体10上以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可收纳母触头20的5 个空间(收纳室)11。
[0095] 并且,如图2(b)所示,在母框体10的底壁1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 12a。贯穿孔12a形成在各个收纳室11的下方,与收纳室11连通。贯穿了基板110的触头 120从下方通过贯穿孔12a而被插入收纳室11。
[0096] 贯穿孔12a具有直径一定的上区域和直径变化的下区域。下区域形成为越远离上 区域直径越大的锥形。这样的结构使得触头120很容易地被插入收纳室11内。
[0097] (母触头)
[0098] 如图1以及图2(b)所示,母触头20具有上端以及下端开口的角筒部21、在角筒部 21内弯折了一周的曲折部22、在上下方向等弹性变位的弹性部23和配置在收纳室11外的 固定部24以及安装部25 (参照图2(b))。固定部24从弹性部23的下端开始在下方向上 延伸,固定在母框体10的底壁12上。并且,安装部25从固定部24的途中开始朝斜下方延 伸,被焊接在基板110上。
[0099] 如图2(b)所示,角筒部21具有在前后方向相对的前壁部31以及后壁部32。在前 壁部31以及后壁部32分别形成有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突出的突部。
[0100] 曲折部22具有从前壁部31的下端朝着下方弯曲成凸状的下弯曲部41、从下弯曲 部41开始向上方延伸的直线部42和从直线部42朝向前壁部31突出为凸状的突出部43。 滑动器1的销7插入前壁部31的突部与突出部43之间(参照图8 (c))。并且,触头120插 入后壁部32的突部与直线部42之间(参照图8(b))。
[0101](引导连接器)
[0102] 如图2 (c)以及图3所示,引导连接器3具有在前后方向相对的第一可动体50 (后 方的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60 (前方的可动体)和收纳它们的大致箱状的框体(第一框 体)70。如图3所示,框体70可在上下方向上分离为上端部开口的箱体(第一收纳体)80 和以堵塞箱体80的开口的方式所配置的盖体(第二收纳体)90。并且,在框体70的左右两 端部,跨越箱体80以及盖体90形成有狭缝S1、S2。加强片131、132插入到狭缝S1、S2(参 照图1)。第一可动体50、第二可动体60、框体70以及加强片131U3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
[0103] 并且,如图3所示,两个弹簧(施压部件)141、142被配置在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 二可动体60之间。一个弹簧(施压部件)141被配置在两个可动体50、60的右端部,另一 个弹簧(施压部件)142被配置在两个可动体50、60的左端部。
[0104] 由于弹簧141U42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在使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 60彼此隔离的方向上对它们施加势能。由此,虽然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欲朝 向彼此隔离的方向移动,但是在框体70内,仍然能够在其移动受到框体70的限制的接近状 态(参照图5(a)、图6(a)、图9(a)、(b))与相比于接近状态更加彼此隔离的隔离状态(图 5 (b)、图6 (b)、图9 (c))之间转移。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彼此 相对地接触(参照图5 (a)、图9 (a)、图9 (b))。另一方面,在隔离状态下,弹簧141与接近状 态相比在前后方向上更加伸长,因此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隔离(参照图5 (b)、 图9(c))。另外,在图5(b)以及图6(b)中,省略了推杆4、5。
[0105] 如图3所示,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与彼此相对的面相反一侧的侧 部成为3级的台阶状(第一可动体50的上段50T、中段50M、下段50L、第二可动体60的上 段60T、中段60M、下段60L)。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除了左右两端部之外的结 构大致相同。如图4(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可动体50、60的右端部的区域称为 右端区域&,将左端部的区域称为左端区域Q,将右端区域&与左端区域U之间的区域称 为中央区域q。中央区域q形成为上段、中段以及下段这样的3级形状,右端区域&以及 左端区域U是中段以及下段这样的2级形状(参照图3)。并且,推杆4、5被配置在右端区 域札以及左端区域1^的上方。
[0106] (中央区域C)
[0107] 如图3所示,在第一可动体50的与第二可动体60相对的面上,以左右方向排列的 方式形成有5个凹部50a、50b、50c、50d、50e。并且,在第二可动体60的与第一可动体50相 对的面上,以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5个凹部60a、60b、60c、60d、60e。第一可动体50 的凹部和第二可动体60的凹部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在接近状态下,通过在前后 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可动体的凹部和第二可动体的凹部(例如,第一可动体50的凹部50a和 第二可动体60的凹部60a),来形成一个触头插入孔(触头插入孔3A)(参照图1、4)。从而, 使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对峙面划定5个触头插入孔3A、3B、3C、3D、3E(参照 图1)。
[0108] 从下方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触头120插入触头插入孔3A、3B、3C、3D、3E (参照图 1以及图2(c))。在插入触头120的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夹着触头 120,彼此配置在相反一侧(参照图6(b))。
[0109] 如图2 (c)所示,触头插入孔3A具有直径一定的上端区域3u和在其下方直径变为 锥形的锥形区域3t。锥形区域3t的直径随着接近上端区域3u而变小。并且,上端区域3u 以及锥形区域3t的上端是触头插入孔3A的最小直径,其大小大于等于触头120的直径。 [0110] 并且,如图2(c)所示,在中央区域Q中,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可动体60的分界 面,从上端到下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大致中心位置(参照图4)。这里的"前后方向"是指 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可动体60通过弹簧141、142而相对移动的方向。
[0111] (右端区域札、左端区域U)
[0112] 如图3所示,在右端区域凡中,在第一可动体50的中段50M设置有朝向第二可动 体60突出的突出部51。而在第二可动体60的中段60M形成有可收纳突出部51的凹部61。 如图5 (a)所示,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中段50M、60M中,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 可动体60的分界面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另一方面,在下段50L、60L中,第一可动 体50和第二可动体60的分界面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并且,第一可动体50的突 出部51与第二可动体60的下段60L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0113] 弹簧141被收纳在下段50L、60L中,下段50L、60L成为两个可动体50、60的分界 面与弹簧141交叉的区域。弹簧141被配置在第一可动体50的孔52以及第二可动体60 的孔62。孔52、6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且大小大致相同。因此,在接近状态下,弹簧141 后方的一半被配置在孔52,弹簧141前方的一半被配置在孔62。故而,弹簧141由第一可 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以大致相同的力保持着。从而,当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 体60的限制被解除时,如图5(b)所示,弹簧141在前方以及后方均等伸长。
[0114] 并且,如图4(a)所示,在接近状态下,在右端区域&形成有朝着框体70的右端开 口的凹部151。如图6(a)所示,凹部151从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上端延伸 到下端。
[0115] 在凹部151配置框体70的限制肋182。限制肋182被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可动 体60在前后方向上夹着。与限制肋182相对的第一可动体50的对峙面54 (在前后方向相 对的面)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对峙面64(在前后方向相对的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0116] 并且,如图4(b)所示,在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底部形成有在前后 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凹部55、65。凹部55、65与配置弹簧141的孔52、62连通。通过在接近 状态下,两个凹部55、65连通,来形成可看到孔52、62内的弹簧141的窗部153,从而能够从 引导连接器3的背面确认是否有弹簧141。并且,俯视时,凹部55为四边形,凹部65为半椭 圆形。能够通过改变凹部55的形状和凹部65的形状,来确认一方为第一可动体50,另一方 为第二可动体60。
[0117] 并且,左端区域U与右端区域&的结构大致相同。如图5(a)所示,即使在左端区 域!^中,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可动体60的分界面在中段中从前后方向的中 心偏向前方,在下段中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并且,两个可动体50、60在上下方向上局 部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杆5被固定在重叠部分的上方(参照图4)。并且,如图4(a) 所示,在左端区域U形成有朝向框体70的左端开口的凹部152。在凹部152内配置限制肋 183。并且,与限制肋183相对的第一可动体50的对峙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面)以及 第二可动体60的对峙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且,如图4(b) 所示,在左端区域U的底部形成有可看到弹簧142的窗部154。
[0118] 这里,返回到图4 (a),在引导连接器3的上表面,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和 第二可动体60的分界线在中央区域q中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在右端区域札以 及左端区域U中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
[0119] (框体)
[0120] 〈箱体〉
[0121] 如图3所示,框体70的箱体80具有底壁81、右壁82、左壁83、从右壁82的上端延 伸到左壁83的上端的两个限制梁84、85。在底壁81与限制梁84、85之间形成有空间。并 且,在箱体80的上端部形成有被右壁82、左壁83以及限制梁84、85包围的开口 80a。开口 80a形成为可同时从上方配置接近状态的两个可动体50、60的下段50L、60L的大小(参照 图 7(a))。
[0122] 在底壁81的侧部形成有凹部81p、81q。很容易通过凹部81p、81q在前后方向上夹 持底壁81。因此,能够很容易地让引导连接器3在基板110的下方移动。并且,在底壁81 形成有开口 81a。如图2(c)所示,开口 81a随着接近于上端而变小。
[0123] 返回到图3,在右壁82以及左壁83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狭缝82S、83S。加强 片131、132插入到狭缝82S、83S。
[0124] 并且,在右壁82的中央附近(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设置有朝向左壁83突出的 限制肋182。并且,在左壁83的中央附近也设置有朝向右壁82突出的限制肋183。
[0125] 限制肋182U83在上下方向上从右壁82以及左壁83的上端延伸到下端(参照图 6 (a)、图6 (b))。并且,在从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限制肋182、183始终被第一 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夹着,能够相对两个可动体50、60的对峙面54、64滑动。并 且,在接近状态下,限制肋182、183与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接触,在它们之间 几乎没有设置间隙(参照图6(a))。
[0126] 图3所示的箱体80的限制梁84、85限制两个可动体50、60朝向相互隔离的方向 移动(参照图5)。如图5(a)所示,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的下段50L以及第二可动 体60的下段60L分别接触到限制梁84、85。另一方面,如图5 (b)所示,在隔离状态下,第一 可动体50的中段50M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中段60M分别接触到限制梁84、85。
[0127] 并且,如图3所示,在限制梁84的上表面(与盖体90相对的面)的左右两端部设 置有凸起部(凸部)84a、84b。并且,在限制梁85的上表面(与盖体90相对的面)的左右 两端部也设置有凸起部(凸部)85a、85b。凸起部84a、84b、85a、85b嵌入形成在盖体90的 底面的4个孔中。
[0128] 〈盖体〉
[0129] 如图3所示,在盖体90形成有开口 90a。开口 90a小于箱体80的开口 80a,被形 成为在接近状态下可看到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上段以及中段的大小(参照 图4(a))。并且,在开口 90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可插入加强片131、132的加强片开口 90b、 90c〇
[0130] 加强片开口 90b在形成箱体80的狭缝82S的同时,形成框体70的狭缝Si (参照 图1)。并且,加强片开口 90c在形成箱体80的狭缝83S的同时,形成框体70的狭缝S2。
[0131] 返回到图3,在盖体90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部91、92。凸起部91、92嵌入形成在 基板110的底面的孔(省略图示)中(参照图5)。这里,两个凸起部91、92的形状分别不 同,其所嵌入的孔的形状也不相同。因此,当配置引导连接器3的朝向错误时(例如,左右 方向相反地配置),凸起部91、92不能嵌入基板110的孔中。从而,能够防止引导连接器3 被配置成朝向错误的情况。
[0132] 〈加强片〉
[0133] 如图3所示,加强片131U32为大致四边形的板状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 平板部131AU32A和从平板部131AU32A的上端开始向远离框体70的方向延伸的水平部 131BU32B。在平板部131A的中央附近形成有长孔状的贯穿孔131a、132a。水平部131B、 132B焊接在基板110的下表面,能够提高引导连接器3与基板110的连接强度。
[0134] 其次,参照图7对组装引导连接器3的方法进行说明。
[0135] 如图7 (a)所示,首先,使第一可动体50和第二可动体60夹着弹簧141、142 (省略 图示)接近。然后,在维持该状态的情况下,将两个可动体50、60从箱体80的上端部的开 口 80a收纳到箱体80内。此时,通过使第一可动体50的下段50L的侧面以及第二可动体 60的下段60L的侧面抵接箱体80的限制梁84、85,来将两个可动体50、60保持为接近状态 (参照图7(b))。
[0136] 其次,将盖体90安装在箱体80的上端(参照图7(b)、(c))。然后,将加强片131、 132插入到框体70的狭缝Sp S2 (参照图7 (c)、(d))。
[0137] 接着,参照图8对使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从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 态的过程进行说明。图8是沿着图1的IIA-IIA线、IIB-IIB线以及IIC-IIC线的剖面图。
[0138] 如图8(a)所示,首先,将母连接器2焊接在基板110的上表面。此时,滑动器1被 配置为覆盖母连接器2的上部,销7没有被插入母触头20的前壁部31的突部与突出部43 之间(半嵌合)。并且,引导连接器3被固定在基板110的下表面,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 可动体60处于接近状态。
[0139] 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的下段50L的外侧面和第二可动体60的下段60L 的外侧面抵接引导连接器3的限制梁84、85。并且,母连接器2位于比基板110靠上方的位 置。推杆5在第一可动体50的中段50M与第二可动体60的中段60M的上方被配置在从引 导连接器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的位置(参照图5(a)的推杆4、5)。
[0140] 其次,从下方将触头120插入引导连接器3内(参照图8(b))。触头120通过引导 连接器3的触头插入孔3A而贯穿基板110之后,被插入母触头20的后壁部32的突部与直 线部42之间。然后,通过触头120接触到后壁部32以及直线部42的至少一方,而达成它 们的电连接。
[0141] 当从该状态压下滑动器1 (完全嵌合),推杆5也向下方移动,从而压下第一可动 体50的中段50M和第二可动体60的中段60M(参照图5(a)的推杆4、5)。因此,两个可动 体50、60被压下,远离母连接器2。并且,第一可动体50的下段50L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 下段60L向下方移动,使得下段50L、60L的外侧面不接触限制梁84、85 (参照图5 (b))。因 此,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限制被解除,结果是弹簧142伸长,第一可动体50 以及第二可动体60向彼此隔离的方向移动而远离触头120 (参照图8 (c))。然后,通过第一 可动体50的中段50M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中段60M接触限制梁84、85,同时,第一可动体 50的上段50T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上段60T接触盖体90 (参照图8 (c)),由此限制第一可 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移动。
[0142] 另外,图5、6、8示出了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彼此相对的面在上下 方向(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上延伸的状态下压下推杆4、5的情况。但是,由于第 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处于仅是下段50L、60L被限制梁84、85保持的不稳定状态 (参照图5 (a)),因此在压下推杆4、5之前的阶段,例如,在将引导连接器3搬送到基板110 的下方的过程中产生摇动等时,第一可动体50以及/或者第二可动体60有可能旋转移动。
[0143] 当在压下推杆4、5之前可动体50、60旋转过多时,不能用推杆4、5充分地按压可 动体50、60。并且,当旋转量过多时,有可能不能按压可动体50、60。由于没有被充分按压的 可动体不会转移到隔离状态,因此接近于触头120。于是,由于接触到触头120,使触头120 产生磨耗、破损。
[0144]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可动体50与第二可动体60之间始终配置有限 制肋182、183 (参照图6 (a)),因此能够限制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旋转移动。
[0145] 例如,如图9(a)所示,由于第一可动体50在滑动接触到限制肋182的同时旋转移 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可动体50的旋转量。并且,如图9 (b)所示,由于第二可动体60也在 滑动接触到限制肋182的同时旋转移动,因此也能够抑制旋转量。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与没有设置限制肋182U83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旋 转。从而,能够利用推杆4、5充分地按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结果是如图 8(c)所示,由于能够使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转移到隔离状态,因此能够使两个 可动体50、60远离触头120。
[0146]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在触头120和母触头 20电连接的状态下,利用推杆4、5按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能够使两个可动 体50、60远离触头120。因此,即使框体70、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振动,并且 基板110振动而产生共振,仍然能够对触头120不造成影响。从而,能够防止触头120的磨 耗以及破损。
[0147] 并且,由于在第一可动体50与第二可动体60之间配置限制肋182、183,在从接近 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使限制肋182、183为始终被两个可动体50、60夹着的 状态,因此第一可动体50、第二可动体60在接触到限制肋182、183的同时旋转移动,从而能 够减少旋转量。故而,能够抑制用推杆4、5按压之前第一可动体50、第二可动体60产生位 置偏离。这样一来,由于能够确实地按压两个可动体50、60,因此能够确实地使两个可动体 50、60远离触头120。
[0148] 并且,限制肋182、183在上下方向(与基板110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同时,与限 制肋182、183相对的对峙面54、64也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确实地限制第一可动 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旋转移动。
[0149] 另外,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和限制肋182、183能够滑动,同时,在接 近状态下在它们之间没有设置间隙。因此,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 60与限制肋182、183接触,从而能够确实地限制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旋转 移动。
[0150] 并且,通过在框体70的箱体80设置限制肋182、183,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限制两 个可动体50、60的旋转移动。
[015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杆4、5的固定位置处于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但 是,在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中,无论是在推杆4、5被配置在上方的右端区域札 还是左端区域U,上表面的边界线均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因此,能够用推杆4、5按 压两个可动体50、60,从而使两个可动体50、60远离触头120。
[0152] 而且,由于在右端区域札以及左端区域U中,收纳有弹簧141、142的下段50L、60L 的边界面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心,因此弹簧141U42被两个可动体50、60均等保持。故而,弹 簧141、142在前后方向上平衡伸长,能够使得两个可动体50、60远离触头120。
[0153] (第二实施方式)
[0154] 其次,参照图10?图1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 一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引导连接器的结构。另外,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标注相同符号,对其说明加以适当省略。并且,在图14(b)以及图15(b)中,省略了推杆4、 5 〇
[0155] (引导连接器)
[0156] 如图10、11所示,引导连接器203具有第一可动体250 (后方的可动体)以及第二 可动体260(前方的可动体)和收纳它们的大致箱状的框体(第一框体)270。在框体270 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加强片131、132。第一可动体250、第二可动体260、框体270以及加强 片131、132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并且,在两个可动体250、260之间,如图11所示,在左右两 端部配置弹簧(施加势能部件)141、142。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 260的对峙面接触。在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右端区域R 2、左端区域L2的 上方配置推杆4、5(参照图13(a))。
[0157] (第一可动体、第二可动体)
[0158] 〈中央区域C2〉
[0159] 如图11所示,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中央区域C2形成为上段、中 段以及下段这样的3段形状。如图11所示,在第一可动体250的与第二可动体260相对的 面上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有5个凹部250a、250b、250c、250d、250e。并且,在第 二可动体260的与第一可动体250相对的面上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有5个凹部 260a、260b、260c、260d、260e。第一可动体250的凹部和第二可动体260的凹部形成在前后 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例如,第一可动体250的凹部250a和第二可动体260的凹部260a)。 在接近状态下,通过相对的两个凹部(例如,凹部250a和凹部260a)形成一个触头插入孔 (触头插入孔203A)(参照图10 (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 动体260的对峙面划定出5个触头插入孔203A、203B、203C、203D、203E。
[0160] 触头插入孔203A、203B、203C、203D、203E具有直径一定的上端区域203u和在其下 方随着接近上端区域203u而直径变小的锥形区域203t (参照图19 (a))。上端区域203u以 及锥形区域203t的上端为触头插入孔203A的最小直径,其大小大于等于触头120的直径。
[0161] 并且,如图12(a)所示,在第一可动体250的相邻两个凹部之间以在左右方向上 排列的方式形成有朝向第二可动体260突出的圆柱形凸起部(突出部)250h、250i、250j、 250k。4个凸起部中左右两端的两个凸起部250h、250k比中央的两个凸起部250i、250j长。
[0162] 并且,在第二可动体260的相邻两个凹部之间(例如,凹部260a与凹部260b之 间)形成有贯穿前后方向的圆筒状孔(空间)26011、260丨、260」、26(^。孔26011、260丨、260」、 260k形成在与第一可动体250的凸起部250h、250i、250 j、250k相对应的位置。
[0163] 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的凸起部250h、250i、250j、250k分别被插入第二 可动体260的孔260h、260i、260j、260k。此时,如图12(b)所示,两端的两个凸起部250h、 250k贯穿第二可动体260,从第二可动体260突出(参照图13(a))。
[0164] 如图14(a)所示,在此状态下,由划定孔260h的环状面中的上壁部(第一支撑 面)261u和下壁部(第二支撑面)2611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凸起部250h。在被夹着的部分, 凸起部250h和第二可动体260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0165] 这里,当第一可动体250欲旋转时,通过凸起部250h接触到下壁部2611,能够抑制 旋转。并且,当第二可动体260欲旋转时,通过上壁部261u接触到凸起部250h,能够抑制旋 转。
[0166] 并且,如图13、14所示,当从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时,能够通过凸起部250h、 250i、250j、250k在前后方向上引导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
[0167] 如图14(a)所示,在中央区域C2中,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和第二可动体 260的边界面除凸起部250h以及孔260h之外,从上端到下端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 置。另外,配置有凸起部25011、250丨、250」、2501^以及孔26011、260丨、260」、26(^的区域也同 样,除了凸起部以及孔之外,从上端到下端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
[0168] 另一方面,如图13(b)以及图14(b)所示,在隔离状态下,所有的凸起部250h、 250i、250j、250k被配置在孔260h、260i、260j、260k之外,不与第二可动体260接触(参照 图 15(b))。
[0169] 〈右端区域R2、左端区域L2〉
[0170] 如图11所示,在右端区域R2中,在第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设置有朝向第二可 动体260突出的突出部251。另一方面,在第二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形成有可收纳突出 部251的凹部261。在接近状态下,突出部251被收纳在凹部261中。因此,如图15(a)所 示,第一可动体250和第二可动体260之间的边界面在中段250M、260M中从前后方向的中 心偏向前方,在下段250L、260L中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并且,第一可动体250的 突出部251与第二可动体260的下段260L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在重叠部分的上方配置有 推杆4。
[0171] 在下段250L、260L收纳有弹簧141,下段250L、260L成为两个可动体250、260的 边界面与弹簧141交叉的区域。弹簧141被配置在第一可动体250的孔252以及第二可动 体260的孔262中。孔252、26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大小大致相同。因此,在接近状态 下,弹簧141的后方一半被配置在孔252,弹簧141的前方一半被配置在孔262。故而,弹簧 141由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以大致相同的力保持着。因此,当第一可动体 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限制被解除时,如图15(b)所示,弹簧141在前方以及后方均等 伸长。
[0172] 并且,左端区域L2的结构与右端区域R2的结构大致相同。在左端区域L 2中,也如 图15 (a)所示,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与第二可动体260的边界面在中段从前后方 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在下段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并且,两个可动体250、260在上下方 向上局部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杆5被固定在重叠部分的上方(参照图14)。
[0173] 返回到图13 (a),在接近状态下,在引导连接器203的上表面,第一可动体250与第 二可动体260的边界线在中央区域(:2位于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在右端区域R 2以及左 端区域L2中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
[0174] 〈框体〉
[0175] 如图11所示,框体270具有底壁271、右壁272、左壁273和上壁274。在它们的内 侧形成有可收纳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收纳空间S。并且,在框体270的左 右两端部形成有连通收纳空间S的孔270a、270b。孔270a、270b形成为可同时沿左右方向 插入接近状态下的两个可动体250、260的大小(参照图17(b))。
[0176] 在底壁271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有贯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5个 引导孔 271a、271b、271c、271d、271e。在引导孔 271a、271b、271c、271d、271e 的上方分别配 置触头插入孔 203A、203B、203C、203D、203E(参照图 19)。
[0177] 并且,在框体270的右壁272以及左壁273形成有可插入加强片131U32的狭缝 272s、273s。
[0178] 在上壁274形成有开口 274a。在前后方向上夹着开口 274a的上壁274的内壁面 中,前方侧的内壁面上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有4个凹部275&、27513、275(:、275(1。凸起 部250h、250k嵌入4个凹部中的中央两个凹部275b、275c(参照图13(a))。并且,如图11 所示,在上壁274的内壁面中后方侧的内壁面上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形成有两个凹部275e、 275f〇
[0179] 并且,如图11所示,在上壁27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部274b、274c。凸起部274b、 274c嵌入形成在基板110的底面的孔中(省略图示)(参照图14、15)。
[0180] 如图15(a)以及图16所示,在接近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以及第二 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接触到上壁274的内周面(没有形成凹部275a、275b、275c、275d、 275e、275f的部分)。并且,下段250L、260L接触到从上壁274的底面朝下方突出的部分 (图15 (a)以及图16的突出部276a、276b、图10的突出部276c、276d)。突出部276a、276b、 276c、276d分别划定形成在上壁274的内周面的凹部275a、275d、275e、275f (参照图11)。
[0181] 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在隔离状态下,第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以及第二 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接触到从上壁274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图15(b)所示的 突出部276a、276b以及图10所示的突出部276c、276d)。因此,限制了第一可动体250以及 第二可动体260彼此朝向隔离方向移动。
[0182] 其次,参照图17对组装引导连接器203的方法进行说明。
[0183] 如图17(a)所示,首先,使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夹着弹簧141、 142(省略图示)接近。然后,在维持该状态的情况下,将两个可动体250、260从框体270的 右端部的孔270a收纳到框体270内(参照图17(b))。
[0184] 然后,使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维持接近状态而将它们提起。使第 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以及下段250L和第二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以及下段260L抵 接框体270的上壁274的内周面(参照图16),因此,两个可动体250、260维持在接近状态 下。然后,将加强片131、132插入框体270的狭缝272 8、2738中(参照图17((:)、((1))。
[0185] 如图18(a)所示,在接近状态下,在形成在加强片131的贯穿孔131a的前部配置 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边界周边,弹簧141被配置在其前部(省略图示)。 即使异物从贯穿孔131a侵入到框体270内,仍然能够通过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 260抑制异物侵入到弹簧141的间隙中。
[0186] 如图18(b)所示,当从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时,能够从加强片131的贯穿孔 131a看到弹簧141。
[0187] 接着,参照图19对使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从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 状态的过程进行说明。图19是沿着图1的IIA-IIA线、IIB-IIB线以及图10的X-X线的 剖面图。
[0188] 如图19(a)所示,首先,将母连接器2焊接在基板110的上表面。此时,滑动器1 被配置为覆盖母连接器2的上部,销7没有被插入母触头20的前壁部31的突部与突出部 43之间(半嵌合)。并且,引导连接器203被固定在基板110的下表面,第一可动体250以 及第二可动体260处于接近状态。推杆5在第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的外侧面和第二 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的上方,被配置在从引导连接器20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的 位置(参照图16)。
[0189] 其次,从下方将触头120插入引导连接器203内(参照图19(b))。触头120通过 引导连接器3的触头插入孔203A而贯穿基板110之后,被插入母触头20的后壁部32的突 部与直线部42之间。并且,通过触头120接触到后壁部32以及直线部42中的至少一方, 来达成它们的电连接。
[0190] 当从该状态压下滑动器1(完全嵌合)时,推杆4也向下方移动,从而压下第一可 动体250的中段250M的外侧面和第二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由此,使得两个可动体250、 260被压下,远离母连接器2。并且,第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以及下段250L和第二可动 体260的中段260M以及下段260L不接触上壁274的内周面。因此,弹簧142因第一可动 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限制被解除而伸长。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因 弹簧142施加势能而向彼此隔离的方向移动,远离触头120 (参照图19(c))。然后,通过第 一可动体250的中段250M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中段260M接触到上壁274的内周面(图 10所示的突出部276c、276d以及图15所示的突出部276a、276b),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 二可动体260的移动被限制。
[0191] 并且,通过压下滑动器1,如图19 (c)所示,销7被配置在母触头20的前壁部31的 突部与突出部43之间。这样一来,由于突出部43朝着触头120位移,因此能够提高母触头 20与触头120之间的接触性。
[019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在触头120和母触头20 电连接的状态下,用推杆4、5压下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由此使两个可动体 250、260远离触头120。因此,即使框体270、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振动,且 基板110振动而引起共振,仍然能够不对触头120造成影响。从而,能够防止触头120的磨 耗以及破损。
[0193] 并且,推杆4、5的固定位置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在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 二可动体260中,对于在上方配置推杆4、5的右端区域R 2以及左端区域L2,上表面的边界 线都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因此,能够用推杆4、5压下两个可动体250、260,从而使 两个可动体250、260远离触头120。
[0194] 并且,在右端区域R2以及左端区域L2中,由于收纳有弹簧141U42的下段250L、 260L的边界面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心,因此弹簧141、142被两个可动体250、260均等保持。 因此,弹簧141、142在前后方向上平衡地伸长,能够使两个可动体250、260远离触头120。
[0195] 并且,能够通过划定第二可动体260的孔260h、260i、260j、260k的上壁部以及下 壁部(例如,上壁部261u以及下壁部2611),支撑第一可动体250的凸起部250h、250i、 250 j、250k (参照图14(a)),来限制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的旋转移动。因此, 能够抑制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260在用推杆4、5按压前发生错位,能够确实地 按压两个可动体250、260。
[0196] 并且,由于在隔离状态下,凸起部250h、250i、250j、250k没有配置在孔260h、 260丨、260」、2601^,因此两个可动体250、260互不接触(参照图13〇3))。从而,能够抑制振动 从一个可动体传递到另一个可动体。
[0197] 并且,能够通过用划定孔260的上壁部261u以及下壁部2611来支撑凸起部250h 这样的简单结构,来限制两个可动体250、260的旋转移动。
[0198] 另外,能够通过加长凸起部250h、250k,来引导第一可动体250以及第二可动体 260,直到转移到隔离状态之前。因此,能够在标准方向(前后方向)隔离两个可动体250、 260。
[0199]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 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取决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不取决于上述说明,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 围同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0200] 例如,滑动器1的结构、母连接器2的结构以及推杆4、5的结构(安装的位置、形 状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内容,能够改变。并且,推杆4、5也可以不被安装在滑 动器1。例如,按压部件既可以是仅由长尺形的棒构成的部件,也可以是安装在其它部件上 的部件。并且,也可以是不具有滑动器1的结构。
[0201]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触头120电连接到母触头20的状态下,使第一可动 体50、2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260从接近状态转移到了隔离状态(参照图8(c)以及图 19 (c)),但是使转移到隔离状态的时机并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只要是在将触头120插入 到引导连接器3、203的触头插入孔3A、202A之后,也可以在触头120电连接到母触头20的 同时,使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转移到隔离状态。此外,也可以在触头120电连接到母 触头20之前。
[0202]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推杆(按压部件)4、5按压第一可动体50、250以及 第二可动体60、26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只按压其中的任意一个可动体。例如,如图 20(a)所示,也可以是将推杆4配置在引导连接器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仅按压第一可动体 50的结构。此时,推杆4被配置在第一可动体50与第二可动体60重叠的部分的上方。由 于按压重叠部分,第二可动体60被间接按压,因此能够使两个可动体50、60转移到隔离状 态。
[0203] 并且,如图5(a)以及图15(a)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体50、250以及 第二可动体60、260在右端区域Rp R2以及左端区域Lp L2中局部重叠,但是两个可动体也 可以不重叠。并且,也可以是两个可动体在右端区域以及左端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中局 部重叠。
[0204]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右端区域札以及左端区域Q中使中段50M、60M的边 界面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参照图5(a)),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右端区域R 2以及左 端区域L2中使中段250M、260M的边界面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参照图15(a)),但是 也可以使下段5(^、6(^、25(^、26(^偏置。例如,如图20〇3)所示,也可以是接近状态下的第 一可动体550和第二可动体560的边界面在中段550M、560M中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心附近, 在下段50L、60L中从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此时,当使推杆的固定位置在引导连接器 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附近时,能够按压第一可动体550和第二可动体560。并且,也可以如 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使推杆的固定位置从引导连接器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偏向前方。此时, 虽然仅有第一可动体550被按压,但是由于两个可动体550、560的重叠部分被按压,因此第 二可动体560被间接按压。从而,能够使两个可动体550、560转移到隔离状态。
[0205]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加强片131U32插入框体70、170的左右两端部,但也 可以不插入加强片131、132。
[0206]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引导连接器3、203的第一可动体50、250以及第二可动 体60、260为同样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
[0207]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弹簧141、142用为施加势能部件,施加势能部件并不 被限于此,能够改变。例如,也可以将橡胶等弹性部件用为施加势能部件。
[0208] 并且,能够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限制肋182、183的结构进行如下变更。
[0209]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限制肋182、183配置在第一可动体50与第二可动体60 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不具有限制肋182U83的结构。
[0210]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限制肋182U83设置在框体7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限制肋182、183和框体70也可以不为一体。并且,限制肋182、183的形状、大小以及位 置等并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能够改变。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 6),限制肋182在上下方向上从右壁82的上端延伸到下端,但也可以不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仅设置在右壁的上端部。
[0211] 并且,如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与限 制肋182U83相对的对峙面54、64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但对峙面54、64也可以弯曲为朝向 限制肋182、183凸起的形状。
[0212]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接近状态下,在限制肋182、183与第一可动体50以及 第二可动体60的对峙面54、64之间几乎没有设置间隙,但也可以在它们之间设置间隙。
[0213]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底部设置有可看 到弹簧141的窗部153、154,但窗部也可以设置在引导框体的右侧部、左侧部。
[0214]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凸起部250h、250i、250j、250k以及孔260h、 260i、260j、260k的结构进行如下变更。
[0215] 如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可动体50以及第二可动体60的中央区 域C 21设置有凸起部250h、250i、250j、250k以及孔26011、260丨、260」、2601^,但也可以在右端 区域R 2以及/或者左端区域L2设置凸起部以及孔。
[0216]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可动体250的凸起部25011、250丨、250」、2501^插入 第二可动体260的孔26011、260丨、260」、2601^,如图14( &)所示,通过划定孔的、内壁中的上壁 部(第一支撑面)261u和下壁部(第二支撑面)2611来支撑凸起部250h,但支撑凸起部的 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第二可动体以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方式设置朝向 第一可动体突出的两个突出部A、B,在两个突出部A、B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配置第一可动体 的凸起部。由于能够通过突出部A、B从上下方向支撑凸起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可动体以 及第二可动体的旋转。并且,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左右方向上设置相对的面(右面、 左面等)。
[0217]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隔离状态下(参照图13(b)),第一可动体250的凸起 部250h、250i、250j、250k不接触第二可动体260,但凸起部也可以接触第二可动体。
[0218]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可动体250设置有凸起部250h、250i、250j、 250k,在第二可动体260设置有孔260h、260i、260j、260k,但也可以在第一可动体设置孔, 在第二可动体设置凸起部。
[0219] 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可动体260设置有孔260h、260i、260j、2601dt 为配置凸起部250h、250i、250j、250k的空间,但也可以根据凸起部的长度设置凹部以代替 孔。
[0220] 并且,凸起部、孔的结构(位置、形状、长度等)并不限于第二实施方式,能够进行 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夹着基板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 连接器、和按压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框体和施加势能部件, 所述第一框体用于收纳夹着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触头而被配置在 彼此相反一侧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 所述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体 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 收纳在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 施加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第一框体限制了朝向彼此隔离的方向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移到 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比所述接近状态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器且因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所 施加的势能而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更加彼此远离的 状态,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下具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触头 的直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框体,在所述第二框体安装有与贯穿所述触头插入孔以及所 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触头电连接的第二触头, 在所述第一触头贯穿所述触头插入孔以及所述基板而与所述第二触头电连接的状态 下,能够通过所述按压部件按压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中的至少一方而使所 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之间的限制肋, 所述限制肋在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处于始终被所述第一可 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夹着的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肋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与所述限制肋相对的面,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 方向上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能够相对所述限制肋滑动,且在它们之间没有设 置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肋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可动体设置有第一支撑面和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 面相对且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形成空间的第二支撑面, 在所述第二可动体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可动体突出且在所述接近状态下被配置在所 述空间的突出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离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没有配置在所述空间。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面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面分别是划定形成在所述第一可动体的孔的环状 面的一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1?5、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对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对峙面,与所述第一可 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分界面的交差线即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边 界线的至少一部分,偏离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相对移动方向的中心。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局部重叠,以使所述第一 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的边界面的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交叉的交叉区域位于所述相 对移动方向的中心。
12. 根据权利要求1?5、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局部重叠。
13. -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框体、施加势能部件和限制肋, 所述框体用于收纳夹着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触头而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 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 所述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体 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 所述限制肋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体与所述第二可动体之间, 收纳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施加 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框体限制了所述第一可动体和所述第二可动体朝向相互隔离的方向 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因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所施加的势能而 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更加彼此远离的状态,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下,具有大于等于所述触头的直 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所述限制肋在从所述接近状态转移到所述隔离状态的过程中,处于始终被所述第一可 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夹着的状态。
14.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框体和施加势能部件, 所述框体用于收纳夹着在与基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触头而被配置在彼此相反一侧 的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 所述施加势能部件能够对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使所述第一可动体 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彼此隔离的方向上施加势能, 收纳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被从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施加 势能,且能够从被所述框体限制了所述第一可动体和所述第二可动体朝向彼此隔离的方向 的移动的接近状态转移到隔离状态,所述隔离状态是因所述施加势能部件所施加的势能而 与所述接近状态相比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更加彼此远离的状态, 所述第一可动体以及所述第二可动体在所述接近状态下,具有大于等于所述触头的直 径的最小直径,划定具有越接近所述基板直径越变小的区域的触头插入孔, 在所述第一可动体设置有第一支撑面和在与所述基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 面相对且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形成空间的第二支撑面, 在所述第二可动体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可动体突出且在所述接近状态下被配置在所 述空间的突出部。
【文档编号】H01R12/71GK104103922SQ201410144232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新堂悟, 田坂真司, 八木隆昌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