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651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具备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和配套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增大设置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锁定部件的锁定部的突出量,并能够确保锁定部彼此的稳定的锁定状态。锁定部件(30)被收纳于外壳(10)的收纳部,锁定部(35A、35B)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该锁定位置是锁定部(35A、35B)朝接受部(16)突出而与配套连接器(2)的被锁定部卡止的位置,该锁定解除位置是锁定部(35A、35B)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另一方的端壁(15)侧移动而能够将锁定解除的位置,弹性变形部(40)对锁定部件(30)施加作用力而使锁定部件(30)朝锁定位置移动。
【专利说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该电连接器配置于 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且与以相对于该安装面成直角的方向为连接器插拔方向且位于上方 的配套连接器嵌合连接,该电连接器组装体具备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和配套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电连接器组装体。对于该专利文献1中的电连接 器组装体而言,插座连接器安装于一方的电路基板,而且,成为配套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安 装于另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在两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状态下,两连接器以相对 于该安装面成直角的方向为嵌合方向而嵌合连接。该专利文献1中,对于插座连接器的插 座侧(为了明确区别于插头连接器而附注了"插座侧"一词。插头连接器也一样。)外壳而言, 其俯视形状呈矩形,以其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对插座侧端子进行排列保持。上述插 座侧外壳具有:与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对置的底壁;朝向相对于上述安装面成直角的 上方而从上述底壁立起、且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突壁;以及以包围该突壁的方式形 成为框状、且从上述底壁朝上方立起的周壁,在该周壁与上述突壁之间朝上方开口的环状 的空间形成为用于接受作为配套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嵌合部的接受部。上述周壁具有: 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两个插座侧侧壁;以及沿相对于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 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插座侧侧壁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的插座侧 端壁。
[0003] 专利文献1的上述插座侧外壳,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位于端子排列范围以外 的两端部对插座侧锁定金属件进行保持。该插座侧锁定金属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切、且 使该金属板在板厚方向上弯曲而成,该插座侧锁定金属件具有舌片状的卡合片,该卡合片 从沿插座侧端壁的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壁面)延伸的带状部分的上缘在接 受部侧弯曲并朝下方延伸。该卡合片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即在该卡合片的板厚方向上进 行弹性变形,作为用于与插头连接器锁定的插座侧锁定部而发挥功能。
[0004] 另一方面,作为配套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侧外壳以其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 方向而对插头侧端子进行排列保持。上述插头侧外壳具有周壁,该周壁包括:沿与上述插座 侧侧壁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两个插头侧侧壁;以及沿与上述插座侧端壁的方向相同的 方向延伸、且将上述插头侧侧壁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的插头侧端壁,该 周壁形成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从上方进入到在上述插座侧外壳形成的环状的接受部内 的嵌合部。
[0005] 上述插头侧外壳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位于端子排列范围以外的两端部对插头侧 锁定金属件进行保持。该插头侧锁定金属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切、且使该金属板在板厚 方向上弯曲而成,该插头侧锁定金属件具有板状的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具有从插头侧端 壁的外侧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外侧伸出、且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板面。该卡合突起作为 用于在其突出侧前端相对于作为插座侧锁定部的上述卡合片的下缘而在连接器拔出方向 (上方)卡止并锁定的插头侧锁定部发挥功能。
[0006] 在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装体中,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插头侧锁定金属件的 卡止突起于下降时利用其前端朝端子排列方向外侧(板厚方向)对插座侧锁定金属件的卡 合片的板面进行按压而使该板面朝相同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上述卡止突起的进一 步的下降(嵌合的进行),若上述卡止突起到达比上述卡合片靠下方的位置而形成为连接器 嵌合状态,则上述卡合片恢复为自由状态,该卡合片的下缘位于上述卡止突起的上方。其结 果,当朝向上方(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时,上 述卡合突起相对于上述卡合片的下缘而朝上方卡止,由此维持连接器彼此的锁定状态。
[0007]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1-065861
[0008] 在专利文献1中,当作为意外的拔出力的朝向上方的外力作用于处于连接器嵌合 状态的插头连接器时,插座侧锁定金属件的卡合片在上述卡合片的下缘受到来自插头侧锁 定金属件的卡合突起的朝向上方的上述拔出力。然而,上述卡合片相对于上述卡止突起能 够卡止的部分的尺寸只能确保为与该卡合片的板厚尺寸相应的量,因此,若上述卡止突起 配置成相对于上述卡合片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错开上述与板厚尺寸相应的量,则无法实现 连接器彼此的锁定。另外,上述卡合片形成为插座侧锁定金属件的一部分,从而其厚度与其 它部分的厚度相同,因此,上述板厚尺寸是有限度的。
[0009] 因此,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方式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为了确保与配套连接 器的稳定的锁定状态,优选地,增大插座侧锁定部的突出量而使相对于插头侧锁定部能够 卡止的部分的范围形成为较大的范围,并且,使插座侧锁定部能够移动与上述范围对应的 距离,从而能够进行锁定以及锁定解除。


【发明内容】

[0010] 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 组装体,其中,对于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而言,通过增大设置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锁 定部件的锁定部的突出量而能够确保锁定部彼此的稳定的锁定状态,电连接器组装体具备 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配套连接器。
[0011] <第一发明>
[0012] 第一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且与以相对于该安 装面成直角的方向为连接器插拔方向且位于上方的配套连接器嵌合连接,上述电路基板用 电连接器具有:夕卜壳,该外壳以与上述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为长边方向而延 伸;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以上述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于该外壳;以及锁 定部件和弹性变形部,该锁定部件和弹性变形部被上述外壳保持,上述外壳具有:底壁,该 底壁与上述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对置;以及周壁,该周壁从该底壁朝上方立起,上述周 壁具有:两个侧壁,该两个侧壁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以及端壁,该端壁沿相对于上述 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侧壁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 彼此连结,被上述周壁包围的空间形成为用于接受配套连接器的接受部。
[0013] 在本发明中,上述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件具有:基 部,该基部具有在外壳的下部位置沿上述底壁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立起部, 该立起部在该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的范围内从上述基部的一部分朝上方立起;以及锁定 部,该锁定部自该立起部的上部起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朝一方的端壁侧突出、且与设置 于配套连接器的被锁定部卡止,从而能够阻止该被锁定部被朝上方拔出,上述锁定部件被 收纳于外壳的收纳部,上述锁定部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锁定位 置是上述锁定部朝上述接受部突出而与配套连接器的被锁定部卡止的位置,上述锁定解除 位置是上述锁定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另一方的端壁侧移动而能够将锁定解除的位置,弹 性变形部对锁定部件施加作用力而使该锁定部件朝锁定位置移动。
[0014] 在本发明中,锁定部件的锁定部从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的范围内的立起部 的上部朝一方的端壁侧突出。对于外壳而言,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是该外壳的长边方向,在本 发明中,利用该延伸得较长的范围,使锁定部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因 此,不使连接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变得大型化而能够使上述锁定部移动。在本发明中,在 连接器嵌合过程中,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的锁定部与从上方到达的配套连接器的被锁 定部抵接,上述锁定部因该被锁定部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受到朝向另一方的端壁侧的按压 力,从而使得上述锁定部到达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弹性变形部经由上述锁定部受到上述按 压力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由此允许立起部以及锁定部朝向上述另一方的端 壁侧的移动。而且,该锁定部从干扰上述被锁定部的上下动作的锁定位置朝锁定解除位置 后退,因此,允许上述被锁定部朝向下方的移动。其结果,若被锁定部到达比锁定部靠下方 的位置,则上述弹性变形部减小其弹性变形量以使上述锁定部朝使得该锁定部恢复到锁定 位置的方向、亦即朝一方的端壁侧移动,锁定部朝被锁定部的上方位置突出,从而形成为被 锁定部相对于锁定部能够朝上方卡止的状态、亦即锁定状态。
[0015] 在上述这样的本发明中,立起部以及锁定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的范围内移 动。如上所述,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是外壳的长边方向,所以,即使确保了锁定部的较大的突 出量,也能够在上述外壳的范围内容易地确保用于允许该锁定部以及立起部的在端子排列 方向上移动的空间,从而能够确保稳定的锁定状态。
[0016] 在本发明中,锁定部件具有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具有朝外壳以外 露出的部分,能够利用该部分克服弹性变形部的作用力而进行对该锁定部件朝锁定解除位 置按压的操作。
[0017] 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设置于锁定部件,由此,在拔出连接器时,若该锁定解除操 作部受到作为操作力的按压力,则锁定部件的立起部以及锁定部在端子排列方向朝外壳的 另一方的端壁侧移动,所以锁定状态被解除,能够容易地将配套连接器朝上方拔出。
[0018] 在本发明中,可以形成为:锁定部件具有:倒L字形的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从基 部立起、且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外壳的一方的端壁侧弯曲的方式而形成;以及突起状的 被限制部,该被限制部从上述基部立起,在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上述被支承部与外壳 的对应部卡止从而阻止锁定部件在相对于外壳的底壁成直角的方向上从外壳脱落,利用上 述被限制部对锁定部件朝上述一方的端壁侧的最大移动量进行限制。
[0019] 这样,将上述被支承部设置于锁定部件,由此使该被支承部与外壳的对应部卡止 而防止锁定部件从该外壳脱落。另外,将上述被限制部设置于锁定部件,由此利用上述被限 制部而对锁定部件朝上述一方的端壁侧的最大移动量进行限制,从而对锁定部的相对于配 套连接器的被锁定部的锁定量的最大值。因此,能够防止因该锁定量过大引起如下情况:在 连接器嵌合过程中,当上述被锁定部从上方与上述锁定部抵接时,导致该锁定部受损。
[0020] 弹性变形部可以位于锁定部件的立起部或者被支承部与外壳之间、且产生端子排 列方向上的作用力。
[0021] 弹性变形部可以与锁定部件一体形成。这样,使弹性变形部与锁定部件一体形成, 由此与将两者作为分体部件而制作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022] 可以形成为:外壳具有突壁部,该突壁部在接受部内呈岛状地从底壁突出、且沿端 子排列方向延伸,在该外壳的突壁部以及端壁分别形成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一条直线 上的槽部,在端壁的槽部和突壁部的槽部形成有作为用于锁定部件的收纳部的收纳槽。
[0023] 这样,外壳的突壁部以及端壁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的范围内,所以,即使利 用上述突壁部以及上述端壁形成用于锁定部件的收纳槽,也不会使连接器在端子排列方向 上变得大型化。
[0024] <第二发明>
[0025] 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以及与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配套连接器,该配套连接器具有被锁定部,该被 锁定部能够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相对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锁定部件的锁定部而朝阻 止连接器被拔出的方向卡止。
[0026]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锁定部件的立起部以及锁定部沿端子排列方向、亦即外壳 的长边方向而在该外壳的范围内移动。因此,即使确保了锁定部的较大的突出量,不论是否 配置有锁定部件,也都能够容易地确保用于在所存在的上述外壳的范围内允许该锁定部以 及立起部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的空间,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不会使连接器变得 大型化,能够稳定地得到可靠的锁定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以及从上方与该插座连接器嵌合 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
[0028] 图2是将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上下反转而示出的立体图,且是以 使得插头连接器从下方嵌合的姿势而示出的立体图。
[0029] 图3是以将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的锁定金属件和弹性变形部件保持于图1中的插 座连接器的姿势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 (A)示出了锁定金属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的双方,图 3 (B)仅示出了锁定金属件,图3 (C)仅示出了弹性变形部件。
[0030] 图4是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的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视图。
[0031] 图5是示出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的锁定金属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的安装工序的、 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视立体图,图5 (A)示出了锁定金属件以及弹性变 形部件安装之前的状况,图5 (B)示出了该锁定金属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安装之后的状况。
[0032] 图6是处于嵌合状态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的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 直角的面的剖视图,示出了锁定金属件移动的状态。
[0033] 图7是示出在图6中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的图,图 7 (A)是立体图,图7 (B)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8是示出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时的插座连接器的锁定金属件及屏蔽部件、和插 头连接器的配套锁定金属件的立体图。
[0035] 图9 (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金属件的立体图,图9 (B)是示出第 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锁定金属件的立体图。
[0036] 图10 (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0 (B) 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相对于连接 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截面。
[0037]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8] 1…插座连接器;32A…第一立起部;2…插头连接器(配套连接器);32B···第二立 起部;10…插座侧外壳;33A…第一被支承部;11···底壁;33B…第二被支承部;12…突壁部; 34A…第一被限制部;13…周壁;34B…第二被限制部;14…侧壁;35A…第一锁定部;15…端 壁;35B…第二锁定部;18…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收纳部);36…锁定解除操作部;20…端 子;40…弹性变形部件(弹性变形部);30…锁定金属件(锁定部件);82D-1···内侧被锁定部; 31…基部;83D-1…外侧被锁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 <第一实施方式>
[0041]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1以及从上方与该插座连接器1嵌合的插 头连接器2的立体图,示出了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2是将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1以及 插头连接器2上下反转而示出的立体图,且是以使得插头连接器2从下方嵌合的姿势而示 出的立体图。
[0042] 本实施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1以及该插座连接器1的配套连接器插头连接器2,是 分别配置于不同的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构成了以相对于 各电路基板的面成直角的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为插拔方向的连接器组装体。
[0043] 如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1具有:插座侧外壳10,该插座侧外壳10呈近似长方体 外形;多个端子20,该多个端子20以该插座侧外壳10的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被该 插座侧外壳10排列保持为两列;作为锁定部件的锁定金属件30和作为弹性变形部的弹性 变形部件40 (参照图2),该锁定金属件30和弹性变形部件40被保持于上述长边方向上的 上述插座侧外壳10 ;以及屏蔽(shield)部件50,该屏蔽部件50以将插座侧外壳10的周壁 覆盖的方式而安装于该插座侧外壳10。该插座连接器1以图1所示的姿势而配置安装于电 路基板上。
[0044] 上述插座侧外壳10例如由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成,且以平行于电路基板的安装 面的一个方向为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而延伸。该插座侧外壳10具有:平行于上述安装 面的底壁11 (参照图2);在图1中从该底壁11朝上方立起、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突壁 部12 ;以及从上述底壁11朝上方立起、且将上述突壁部12包围的框状的周壁13。该周壁 13具有: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14 ;以及沿相对于该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 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一对侧壁14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对端壁15。在上述突壁部 12与周壁13之间朝上方开口的环状空间形成为用于接受插头连接器2的作为嵌合部的周 壁63的接受部16。
[0045] 在上述插座侧外壳10,用于保持端子20的端子收纳部17形成为相对于突壁部12 的长边方向中心线而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对称的两列,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而形成。各端子收纳部17具有:从突壁部12的侧面凹陷、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槽部17A (参照图1);沿上下方向将底壁11贯通、且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槽部17B(参照图2); 以及在侧壁14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端子保持孔部17C (参照图1)。
[0046] 在插座侧外壳10的侧壁14的外侧面以及位于该外侧面的延长面上的端壁15的 外侧面,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以外的多处位置形成有用于对后述的屏蔽部件 50的被保持侧板部52进行压入保持的屏蔽部件保持槽14A,该屏蔽部件保持槽14A形成为 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地扩展、且朝上方开口的狭缝状的槽部。另外,在侧壁14的 外侧面、且在相邻的屏蔽部件保持槽14A彼此之间,用于收纳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宽幅屏 蔽脚部56的脚部收纳槽14B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另外,在侧壁14的内侧面、 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以外的位置,用于收纳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 片55的舌片收纳槽14C在侧壁14的上表面以及内侧面的整个范围上形成。该舌片收纳槽 14C具有从侧壁14的上表面凹陷的横槽部、以及从侧壁14的内侧面凹陷的纵槽部。
[0047] 上述插座侧外壳10形成为对锁定金属件30、弹性变形部件40以及屏蔽部件50进 行保持的形态,为了理解该形态,在进一步说明插座侧外壳10之前,首先对锁定金属件30、 弹性变形部40以及屏蔽部件50进行说明。
[0048] 图3是将图1中的插座连接器1的锁定金属件30和弹性变形部件40以保持于图 1的插座侧外壳10的姿势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 (A)示出了锁定金属件30以及弹性变形部 件40双方,图3 (B)仅示出了锁定金属件30,图3 (C)仅示出了弹性变形部件40。该图3 (A)?图3 (C)以与图1 一致的方向进行表不。
[0049] 如图3 (A)、图3 (B)所示,锁定金属件30在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不变的状态下 将该金属板冲切为规定的形状而制成。锁定金属件30具有:沿端子排列方向呈笔直状地延 伸的基部31 ;从该基部31的一部分朝上方立起的两个立起部32 ;两个被支承部33和两个 被限制部34 ;自各立起部32的上部起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锁定金属件30的一端侧(图3 (A)、图3 (B)中的左斜下方)突出的锁定部35 ;以及形成于上述基部31的一端的锁定解除 操作部36。
[0050] 如图3 (A)、图3 (B)所示,立起部32、被支承部33以及被限制部34在比基部31 的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靠一端侧的范围(图3 (A)、图3 (B)中的左下半 部分的范围)、以及靠另一端侧的范围(图3 (A)、图3 (B)中的右上半部分的范围)分别一 个一个地设置。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对于立起部32、被支承部33以及被限制部34,将位于 上述一端侧的范围的各部分分别称为"第一立起部32A"、"第一被支承部33A"、"第一被限 制部34A",另外,将位于上述另一端侧的范围的各部分分别称为"第二立起部32B"、"第二 被支承部33B"、"第二被限制部34B"。如图3 (A)、图3 (B)所示,在上述一端侧的范围,从 基部3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按照第一被限制部34A、第一立起部32A、第一被支承部33A的顺 序设置。另外,在上述另一端侧的范围,从基部3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按照"第二被支承部 33B"、"第二被限制部34B"、"第二立起部32B"的顺序设置。另外,该第二立起部32B位于 基部31的另一端,在该第二立起部32B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缘,在上端位置以及下端位 置形成有上侧突部32B-1以及下侧突部32B-2。
[0051] 如上所述,在立起部32A、32B各自的上部形成有在基部31的长边方向(端子排列 方向)上朝向一端侧突出的锁定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从第一立起部 32A突出的锁定部称为"第一锁定部35A",将从第二立起部32B突出的锁定部称为"第二锁 定部35B"。对于锁定部35A、35B而言,其上缘形成为随着趋向上述一端侧而朝下方倾斜的 斜缘,其下缘沿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从而使得锁定部35A、 35B形成为钩状(也可参照图5 (A)、图5 (B))。如后所述,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该锁定部 35A、35B能够相对于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后述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被锁定部82D-1、 83D-1而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卡止(参照图6)。另外,如后所述,立起部32A、32B分别与第 一突壁槽部18D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的上侧内壁面(后述的限制面18D-2U8C-2)抵接, 由此使得立起部32A、32B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0052] 被支承部33A、33B是用于通过相对于插座侧外壳10的对应部(后述的第一端支承 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朝下方卡止而防止锁定金属件30从插座侧外壳10 朝下方脱落的部分(参照图5 (B)),该被支承部33A、33B形成为从基部31立起并在端子排 列方向上朝一端侧弯曲的倒L字形。如后所述,被支承部33A、33B的倒L字形部分中的沿 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部,作为用于通过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 限制面12B-2AU2A-2A (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端面)抵接来限制锁定金属件30的 朝向一端侧的端壁15侧的最大移动量的部分而发挥功能(参照图5 (B))。
[0053] 另外,如后所述,被限制部34A、34B是用于通过与插座侧外壳10的限制面18B-1、 18E-1 (后述的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各自的内壁面)抵接来限制锁定金 属件30的朝向一端侧的端壁15侧的最大移动量的部分,它们从基部31朝上方呈笔直状地 立起。另外,如后所述,被限制部34A、34B的朝向上方的移动分别被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 第二突壁槽部18E的上侧内壁面(后述的限制面18B-2U8E-2)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 于第一被限制部34A而言,形成为其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被限制部34B的端子 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参照图5 (A)、图5 (B)),从而其强度得以提高。其原因在于,收纳第一 被限制部34A的第一端壁槽部18B与收纳第二被限制部34B的第二突壁槽部18E相比形成 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更大。
[0054] 锁定解除操作部36形成为上下方向尺寸在基部31的一端大于基部31的上下方 向尺寸。如图1、2所示,锁定解除操作部36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插座侧外壳10的外侧露 出。如后所述,该锁定解除操作部36接受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用于解除锁定的按压操作。
[0055] 如图3 (A)、(C)所示,弹性变形部件40通过使带状的金属板部件以在该金属板部 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两处位置沿板厚方向折返的方式弯曲而制成,其整体形成为沿连接器宽 度方向(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环状。以被折返而相互接近的方 式延伸的两个弹性臂部41、42,形成为宽度随着趋向自由端而缩窄的尖头的悬臂梁状,从上 方观察时,上述弹性臂部41、42的前端(自由端)彼此交叉(也可参照图4)。另外,该弹性臂 部41、42形成为以弹性变形部件40的长边方向上的各端部、亦即各折返部分为支点而能够 在其板厚方向、亦即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的悬臂梁状。在锁定金属件30以及弹 性变形部件40被保持于插座侧外壳10的状态下,弹性变形部件40的上述弹性臂部41、42 彼此的交叉部分与锁定金属件30的第二立起部32B的侧缘抵接,从而对该锁定金属件30 施加朝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图3 (A)中的左斜下方,图4中的左方)的作用力。
[0056] 如图1所示,屏蔽部件50通过在将金属板冲切为规定的形状以后再使该金属板在 板厚方向上弯曲而制成(也可参照图8)。如图1所示,屏蔽部件50具有:上板部51,该上板 部51将插座侧外壳10的两端壁15的上表面覆盖;,该被保持侧板部52在连接器宽度方 向上的该上板部51的两端缘朝下方成直角地弯曲并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从而在端子排 列范围以外将侧壁14覆盖,并且该被保持侧板部52被保持于插座侧外壳10 ;端板部53,该 端板部53在该被保持侧板部52的侧端缘朝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弯曲而将两端壁15 的端壁面覆盖;以及侧板部54,该侧板部54从被保持侧板部52连续并沿侧壁14在端子排 列方向上延伸而在端子排列范围将侧壁14覆盖。
[0057] 被保持侧板部52具有:屏蔽舌片55,该屏蔽舌片55在其上缘处且在连接器宽度 方向内侧朝下方弯曲、并朝接受部16内延伸;以及宽幅屏蔽脚部56,该宽幅屏蔽脚部56在 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比该屏蔽舌片55靠外侧的位置且在被保持侧板部52的下缘成直角地弯 曲、并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该屏蔽舌片55的基部(与被保持侧板部52的上缘连结 的一侧的部分)被收纳于插座侧外壳10的舌片收纳槽14C的横槽部,该屏蔽舌片55的自由 端侧(下端侧)部分位于舌片收纳槽14C的纵槽部以外、且朝接受部16内伸出。该自由端侧 部分能够在其板厚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以接触 压力而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2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接触。另外,因舌片 收纳槽14C的纵槽部而允许上述自由端侧部分的弹性变形。
[0058] 侧板部5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处位置具有窄幅屏蔽脚部57,该窄幅屏蔽脚部 57在该侧板部54的下缘成直角地弯曲并朝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该窄幅屏蔽脚 部57的宽度小于上述宽幅屏蔽脚部56的宽度。宽幅屏蔽脚部56以及窄幅屏蔽脚部57与 电路基板的接地电路部钎焊连接。
[0059] 从插座侧外壳10的上方将屏蔽部件50的被保持侧板部52压入到屏蔽部件保持 槽14A,由此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屏蔽部件50进行保持。在屏蔽部件50的安装结束的状态 下,如图1所示,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的基部被收纳于舌片收纳槽14C的横槽部,并 且,屏蔽舌片55的自由端侧部分朝接受部16内伸出。另外,屏蔽部件50的宽幅屏蔽脚部 56被收纳于脚部收纳槽14B内,并且窄幅屏蔽脚部57位于后述的端子20的连接部23彼此 之间。
[0060] 返回到对插座侧外壳10的说明。对于插座侧外壳10而言,用于收纳锁定金属件 30的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形成为相对于该连接器宽度 方向成直角地扩展的狭缝状,该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插座 侧外壳10的整个区域延伸。如图5 (A)所示,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相对于连接 器宽度方向中心线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0061] 如图5 (A)所示,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用于分别收纳锁定金属件30的 基部31、立起部32A、32B、被支承部33A、33B以及被限制部34A、34B的槽部或孔部连通。具 体而言,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具有:用于收纳锁定金属件30的基部31的底槽部18A ;用 于收纳第一被限制部34A的第一端壁槽部18B ;用于收纳第二立起部32B的第二端壁槽部 18C ;用于收纳第一立起部32A的第一突壁槽部18D ;用于收纳第二被限制部34B的第二突 壁槽部18E ;用于收纳第一被支承部33A的第一突壁孔部18F ;以及用于收纳第二被支承部 33B的第二突壁孔部18G。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端壁槽部18C、第一突壁槽部18D、第二 突壁槽部18E、第一突壁孔部18F、第二突壁孔部18G在端子排列方向位于一条直线上。在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插座侧外壳10的范围内的突壁部12以及端壁 15而形成用于收纳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金属件收纳槽18,由此实现防止端子排列方向上 的插座连接器1的大型化。
[0062] 如图5 (A)所示,底槽部18A沿底壁11以遍及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并在相 同的端子排列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延伸。另外,该底槽部18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与接受部 16对应的范围、亦即在突壁部12与端壁15之间的范围沿上下方向贯通并与接受部16连 通。第一端壁槽部18B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图5 (A)中的左端侧)的一方的端 壁15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即接受部16侧开口而形成,另外,第二端壁 槽部18C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图5 (A)中的右端侧)的另一方的端壁沿上下 方向延伸、且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即接受部16侧开口而形成。如后所述,端壁槽部18B、18C 的上侧内壁面(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分别作为通过与锁定金属件30的第一被限制 部34A的上缘以及第二立起部32B的上缘抵接来限制锁定金属件30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的 限制面18B-2U8C-2而发挥功能。
[0063] 第一突壁槽部18D在突壁部12的一端侧(图5 (A)中的左端侧)沿上下方向延伸、 并且朝端子排列方向外侧即接受部16侧开口而形成,另外,第二突壁槽部18E在突壁部12 的另一端侧(图5 (A)中的右端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朝端子排列方向外侧即接受部16 侧开口而形成。第一突壁孔部18F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比突壁部12的中央位置靠一端侧 的位置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部,另外,第二突壁孔部18G在比突壁部12的中央位置 靠另一端侧的位置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部。
[0064] 如图5 (A)所示,在突壁部12以岛状形成有:中央隔壁部12A,其在端子排列方向 上的中央位置将第一突壁孔部18F与第二突壁孔部18G隔开;第一端隔壁部12B,其在相同 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靠近一端(左端)的位置将第一突壁槽部18D与第一突壁孔部18F隔 开;以及第二端隔壁部12C,其在相同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靠近另一端(右端)的位置将第二 突壁槽部18E与第二突壁孔部18G隔开。
[0065] 中央隔壁部12A在下部具有分别朝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突出的第一中央支承部 12A-1和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该中央隔壁部12A的截面形状整体呈倒T字形。另外,第 一端隔壁部12B具有:在上部朝向一端侧延伸、且将第一突壁槽部18D的上端封闭的上壁 部12B-1 ;以及在下部朝向另一端侧突出的第一端支承部12B-2,该第一端隔壁部12B的截 面形状整体呈曲柄状。另外,第二端隔壁部12C具有:在上部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将第 二突壁槽部18E的上端封闭的上壁部12C-1 ;以及在下部朝向一端侧突出的第二端支承部 12C-2,该第二端隔壁部12C的截面形状整体形成为将第一端隔壁部12B的截面形状左右反 转而成的曲柄状。对于上壁部12B-1U2C-1的下表面(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 突壁槽部18D、18E的上侧内壁面而言,如后所述,分别作为通过与锁定金属件30的第一立 起部32A的上缘以及第二被限制部34B的上缘抵接来限制锁定金属件30的朝向上方的移 动的限制面18D-2U8E-2而发挥功能。
[0066] 第一突壁孔部18F的下部因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接近并突出的第一中央支承 部12A-1以及第一端支承部12B-2而变窄,该第一突壁孔部18F整体形成为T字形。另外, 第二突壁孔部18G的下部因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接近并突出的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以 及第二端支承部12C-2而变窄,该第二突壁孔部18G整体形成为倒T字形。
[0067] 如图5 (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端支承部12B-2与锁定金属件30的第 一被支承部33A卡止、且使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与锁定金属件30的第二被支承部33B卡 止,由此作为用于阻止锁定金属件30从插座侧外壳10朝下方脱落的支承部而发挥功能。 艮P,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中央支承部12A-1以及第二端支承部12C-2不被用作支承部。
[0068] 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各自的端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 向成直角的面)作为通过与锁定金属件30的被支承部33A、33B的纵部抵接来限制锁定金属 件3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一端侧移动的限制面12B-2AU2A-2A而发挥功能。
[0069] 另外,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的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 内壁面分别作为通过与锁定金属件30的被限制部34A、34B抵接来限制锁定金属件30在端 子排列方向上朝一端侧移动的限制面18B-1U8E-1而发挥功能。
[0070] 另外,如图2、图4所示,对于插座侧外壳10而言,用于收纳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 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分别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以朝上方(图1、图5 (A)、图5 (B) 中的下方)开口的方式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图2、图4、图5 (A)、图5 (B)中的右端侧)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收纳弹性变形部 件4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设置于一端侧(图2、图4、图5 (A)、图5 (B)中的左端 侦D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如图2、图4所示,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弹性变形部件收纳 凹部19以适合弹性变形部件40的方式而形成为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如图 5 (A)所示,该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沿上下方向从端壁15的中间位置延伸到底壁11 的底面、且朝下方开口。另外,如图2、图4所示,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相对于锁定金属 件收纳槽部18交叉,并与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的底槽部18A、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第 二端壁槽部18C连通。
[0071] 接下来,结合图5 (A)、图5 (B),对朝向插座侧外壳10的锁定金属件30以及弹性 变形部件40的安装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 (A)所示,以使锁定金属件30的被支承部33A、 33B分别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处于与插座侧外壳10的突壁孔部18F、18G相同的位置的方式, 使锁定金属件30位于插座侧外壳10的下方。而且,使锁定金属件30朝上方移动(箭头P1 ), 使被支承部33A、33B分别进入到突壁孔部18F、18G,并使被支承部33A、33B各自的横部到达 比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靠上方的位置。此时,锁定金属件30的 基部31、第一立起部32A、第二立起部32B、第一被限制部34A以及第二被限制部34B分别进 入到插座侧外壳10的底槽部18A、第一突壁槽部18D、第二端壁槽部18C、第一端壁槽部18B 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另外,锁定解除操作部36在插座侧外壳10的一端侧(左端侧)位 于该插座侧外壳10外。
[0072] 接下来,使锁定金属件30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移动(箭头P2),使被支承部 33A、33B各自的横部到达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的正上方。其结 果,各横部被支承为相对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能够朝下方卡 止,从而阻止锁定金属件30从插座侧外壳10脱落。此时,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 分别朝插座侧外壳10的第一突壁槽部18D以外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外突出、且位于接 受部16内。另外,被支承部33A、33B的纵部的侧缘(左缘)以及被限制部34A、34B的侧缘 (左缘)分别位于接近第一端支承部12B-2的限制面12B-2A、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限制 面12A-2A、第一端壁槽部18B的限制面18B-1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的限制面18E-1而能 够与它们抵接的位置(参照图5 (B))。
[0073] 接下来,如图5 (A)所示,从下方朝另一端侧(图5 (A)中的右侧)的弹性变形部件 收纳凹部19对弹性变形部件40进行安装(箭头P3)。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被收纳于锁定 金属件收纳槽部18的锁定金属件30的第二立起部32B与第二端壁槽部18C的内壁面(相 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之间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弹性变形部件40的端子 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弹性变形部件40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被压缩的方式、即在该弹 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臂部41、42朝另一端侧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被收纳于弹性变形部 件收纳凹部19。在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内,弹性变形部件4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 立起部32B的上侧突部32B-1与下侧突部32B-2之间、且被上述突部限制了上下方向上的 位置。
[0074] 另外,弹性变形部件40在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内借助其复原力而对锁定金 属件30朝向一端侧施力。其结果,维持了锁定金属件30的被支承部33A、33B各自的横部 相对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能够朝下方卡止的状态,从而将锁 定金属件30保持于插座侧外壳10。另外,维持了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分别朝 插座侧外壳10的第一突壁槽部18D以外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外突出的状态。另外,使 被支承部33A、33B以及被限制部34A、34B分别与第一端支承部12B-2的限制面12B-2A、第 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限制面12A-2A、第一端壁槽部18B的限制面18B-1以及第二突壁槽 部18E的限制面18E-1抵接,从而限制锁定金属件30的朝向一端侧的最大移动量。以该方 式限制锁定金属件的最大移动量,由此限制锁定部35A、35B相对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2的 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被锁定部82D-U83D-1的锁定量的最大值。因此,能够防止因该锁定 量过大而引起的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当配套锁定金属件80从上方与锁定部35A、35B抵接 时导致该锁定部35A、35B受损的情况。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金属件30能够在"锁定位置"(图6中由实线示出)与"锁定 解除位置"(图6中由虚线示出)之间沿端子排列方向移动,上述"锁定位置"是锁定部35A、 35B因受到上述作用力而分别从第一突壁槽部18D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突出的位置,上述 "锁定解除位置"是使锁定部35A、35B克服上述作用力而分别被收纳于第一突壁槽部18D内 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内的位置。
[007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 (A)、图5 (B)所示,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左右 对称的形状,因此,即使锁定金属件30形成为将图5 (A)、图5 (B)所示的姿势左右反转而 得的姿势,也能够将该锁定金属件30收纳于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在以该方式使锁定金 属件30左右反转的情况下,该锁定金属件30的基部31、第一立起部32A、第二立起部32B、 第一被支承部33A、第二被支承部33B、第一被限制部34A以及第二被限制部34B分别被收 纳于锁定金属件收纳槽部18的底槽部18A、第二突壁槽部18E、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突壁 孔部18G、第一突壁孔部18F、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及第一突壁槽部18D。锁定解除操作部 36在插座侧外壳10的另一端侧(图5 (A)、图5 (B)中的右端)位于外壳以外。另外,弹性 变形部件40被收纳于一端侧(图5 (A)、图5 (B)中的左端)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 对锁定金属件朝另一端侧(图5 (A)、图5 (B)中的右方)施力。
[0077] 此时,被支承部33A、33B的横部分别与第二端支承部12C-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 12A-1卡止,由此防止锁定金属件30朝下方脱落。另外,被支承部33A、33B分别位于能够 与第二端支承部12C-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1的端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 面)、亦即限制面12C-2A、12A-1A (参照图5 (A)、图5 (B))抵接的位置。进而,被限制部 34A、34B分别位于能够与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及第一突壁槽部18D的内壁面(相对于端子排 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限制面18C-1U8D-1 (参照图5 (A)、图5 (B))抵接的位置。其结 果,利用上述限制面12C-2A、12A-1A、18C-1、18D-1而限制了锁定金属件30朝另一端侧(图 5 (A)、图5 (B)中的右方)的最大移动量。
[0078] 另外,此时,立起部32A、32B以及被限制部34A、34B各自的上缘位于能够与第二突 壁槽部18E、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及第一突壁槽部18D的上侧内壁面(相 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限制面18E-2、18B-2、18C-2、18D-2 (参照图5 (A))抵接的 位置,从而限制锁定金属件30的朝向上方的移动。
[0079] 如图1、2所示,端子20通过使对金属板进行冲切所得的带状片在板厚方向上弯曲 而制成。该端子20具有:在端子收纳部17的横槽部(形成于底壁11的槽部)内沿连接器宽 度方向延伸的基部21(参照图2);在该基部21的一端成直角地弯曲、且在端子收纳部17的 纵槽部(形成于突壁部12的槽部)内朝上方延伸的接触臂部22 (参照图4);与该接触臂部 22平行、且从基部21朝上方延伸的被保持臂部(未图示);以及从基部21的另一端朝插座侧 外壳10以外伸出的连接部23。接触臂部22能够在板厚方向、亦即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进行 弹性变形,在该接触臂部22的上端形成有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位于接受部16内 的接触突部22A。对于这样的结构的端子20而言,将端子20的上述被保持臂部从插座侧外 壳10的下方(底壁11侧)向形成于侧壁14的端子保持孔部17C压入,由此将端子20收纳 并保持于端子收纳部17内。
[0080] 接下来,结合图1、图2以及图6?8,对作为配套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2的结构 进行说明。插头连接器2具有:形成为近似长方体外形的插头侧外壳60 ;以该插头侧外壳 60的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借助该插头侧外壳60被排列保持为两列的多个配套端子 70 ;以及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插头侧外壳60的两端部(后述的端壁65)被保持的两个 配套锁定金属件80。该插头连接器2以图2所示的姿势被配置安装于电路基板上,如图1 所示那样以上下反转后的姿势与插座连接器1嵌合连接。
[0081] 上述插头侧外壳60例如由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成,且以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 行的一个方向为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而延伸。该插头侧外壳60具有:平行于上述安 装面的底壁61 (参照图1);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从该底壁61朝上方立起的作为框状的嵌 合部的周壁63。该周壁63具有: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64 ;以及沿相对于该 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一对侧壁64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 对端壁65。被该周壁63包围、且朝上方开口的空间形成为用于接受插座连接器1的突壁部 12的接受部66。
[0082] 上述插头侧外壳60形成为对配套锁定金属件80进行保持的形态,为了理解该形 态,在进一步说明插头侧外壳60之前,首先对配套锁定金属件80进行说明。
[0083] 配套锁定金属件80通过在将金属板冲切为规定的形状以后再对该金属板在板厚 方向上进行弯曲加工而制成。仔细观察图2可知,配套锁定金属件80具有:配置成以板面 而与插头侧外壳60的端壁65的上表面接触的基部81 ;从该基部81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 且沿端壁65的内外两侧的端壁面弯曲的两个被锁定脚部82、83 ;以及从基部81沿连接器 宽度方向延伸、且沿端壁65的双方的侧壁面弯曲的与插座连接器1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 舌片55接触的两个屏蔽连接部84。
[0084] 上述两个被锁定脚部82、83中,将位于端壁65的内侧的端壁面侧的被锁定脚部称 为"内侧被锁定脚部82",将位于端壁65的外侧的端壁面侧的被锁定脚部称为"外侧被锁定 脚部83"。图7是示出在图6中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左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 件80的图,图7 (A)是立体图,图7 (B)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这里,在图7 (B)中,与图 7 (A)不同,示出了插座连接器1的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卡止的状态。如图7 (A)、 图7 (B)所示,内侧被锁定脚部82具有:与基部81连结、且朝上方(图2中的下方)延伸的 内侧露出板部82A ;以及在形成该内侧露出板部82A的上缘的内侧折返缘部82B朝端子排 列方向外侧(图7 (A)、图7 (B)中的左侧)折返、且朝下方延伸的内侧被保持板部82C。另 夕卜,外侧被锁定脚部83具有:与基部81连结、且朝上方(图2中的下方)延伸的外侧露出板 部83A ;以及在形成该外侧露出板部83A的上缘的外侧折返缘部83B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 (图7 (A)、图7 (B)中的右侧)折返、且朝下方延伸的外侧被保持板部83C。
[0085] 在将配套锁定金属件80安装于插头侧外壳60的状态下,如图7 (B)所示,该配套 锁定金属件80的内侧露出板部82A以及外侧露出板部83A分别以与端壁65的内侧面以及 外侧面形成为共面的方式露出。另外,如图7 (A)所示,内侧被保持板部82C以及外侧被保 持板部83C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缘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在利用插头侧外壳60将 配套锁定金属件80压入时进行压入保持的压入突部82C-U83C-1。此外,压入突部除了设 置于被保持板部82C、83C之外,还可以设置于露出板部82A、83A。另外,也可以取代被保持 板部82C、83C而仅在露出板部82A、83A设置压入突部。
[0086] 仔细观察图7 (B)可知,内侧被锁定脚部82的内侧露出板部82A和内侧被保持板 部82C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对置,从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分别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孔 部82D形成于相同位置。上述内侧被锁定脚部82的两个孔部82D的缘部(图7 (A)、图7 (B)中的下缘)相互配合,从而具有作为用于与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卡止的内侧被 锁定部82D-1的功能。另外,与内侧被锁定脚部82相同,外侧被锁定脚部83的外侧露出板 部83A和外侧被保持板部83C也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对置,从端子排列方向观察时,分别 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孔部83D形成于相同位置。上述外侧被锁定脚部83的两个孔部83D 的缘部(图7 (A)、图7 (B)中的下缘)相互配合,从而具有作为用于与锁定金属件30的锁 定部卡止的外侧被锁定部83D-1的功能。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图6中的左端侧) 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内侧被锁定脚部82的内侧被锁定部82D-1、和设置于另一端侧(图 6中的右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外侧被锁定部83D-1,被用作与插座连接器1的锁定 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卡止的被锁定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一端侧的配套 锁定金属件80的外侧被锁定脚部83的外侧被锁定部83D-1、和设置于另一端侧(图6中的 右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内侧被锁定部82D-1不被用作被锁定部。即使在使插座连 接器1以将图5、图6所示的姿势左右反转而得的姿势与插头连接器1嵌合连接的情况下, 也能将一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外侧被锁定部83D-1以及另一端侧的内侧被锁定部 82D-1用作被锁定部。
[0088] 返回到对插头侧外壳60的说明。仔细观察图2可知,在端壁65的上表面(图1、图 6中的下表面),用于收纳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基部81的凹部65A形成为沿连接器宽度方 向延伸的槽部与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槽部交叉那样的十字形的凹部。在端壁65的内侧 的端壁面,用于收纳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内侧被锁定脚部82的内槽部65B (也可参照图7 (B))与上述凹部65A连续、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在端壁65的外侧的端壁面,用于收 纳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外侧被锁定脚部83的外槽部65C (也可参照图7 (B))与上述凹部 65A连续、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在端壁65的侧壁面、亦即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侧壁 64的外表面的延长线上的面,用于收纳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的侧槽部65D 与上述凹部65A连续、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
[0089] 将被锁定脚部82、83分别从图2中的上方压入到内槽部65B以及外槽部65C内,由 此将配套锁定金属件80安装于插头侧外壳60。在安装结束的状态下,配套锁定金属件80 的基部81、内侧被锁定脚部82、外侧被锁定脚部83以及屏蔽连接部84分别被收纳于插头 侧外壳60的凹部65A、内槽部65B、外槽部65C以及侧槽部65D内。另外,被保持板部82C、 83C的压入突部82C-U83C-1 (均参照图7 (A))夹入到内槽部65B以及外槽部65C的沿上 下方向延伸的两侧内缘,由此防止配套锁定金属件80脱落。
[0090] 配套端子70通过使对金属板进行冲切而得的带状片在板厚方向上弯曲而制成。 如图1、图2所示,对于该配套端子70而言,通过一体模塑成型的方式而被保持于插头侧外 壳60的各侧壁64,且在该侧壁64的长边方向上以相等间隔排列。该配套端子70具有:在 与插头侧外壳60的底壁61相比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从侧壁64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伸 出的笔直状的连接部71 ;以及与该连接部71连续并朝图2中的上方(图1中的下方)弯曲 而被埋设保持于上述侧壁64的接触臂部72。该接触臂部72沿上述侧壁64的内侧面延伸, 并以使该接触臂部72的板面与该侧壁64的内侧面形成为共面的方式朝接受部66露出。在 该接触臂部72的露出的板面,以从板面凹陷的方式形成有接触凹部72A,该接触凹部72A用 于接受插座连接器1的端子20的接触突部22A、且与该接触突部22A接触。
[0091] 接下来,结合图1以及图6,对插座连接器1和插头连接器2的连接器嵌合动作进 行说明。首先,通过钎焊连接的方式而将插座连接器1以及插头连接器2安装于各自对应 的电路基板。接下来,如图1所示,使插座连接器1形成为接受部16朝向上方的姿势,并 且,在该插座连接器1的上方,使插头连接器2的接受部66 (参照图2)形成为朝向下方的 姿势。
[0092] 接下来,维持图1的姿势不变地使插头连接器2下降,使插座连接器1的突壁部12 从下方朝插头连接器2的接受部66内进入,并且使插头连接器2的周壁63从上方朝插座 连接器1的接受部16内进入。其结果,使得插座连接器1的端子20的接触突部22A突出 进入到插头连接器2的配套端子70的接触凹部72A内,从而实现端子彼此的电接触。
[0093] 另外,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两个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下 端分别与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 (图6中由实线示出)的上缘(倾 斜缘)抵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以朝向另一端侧(图6中的右端侧)的按压力对该锁定部35A、 35B进行按压。对于锁定部35A、35B而言,若受到上述按压力,则如图6中虚线所示,与立起 部32A、32B-起朝另一端侧移动(后退),分别被收纳于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部 18C内并到达锁定解除位置。此时,锁定部35A、35B的移动因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变形 (压缩)、亦即弹性臂部41、42的朝向另一端侧的弹性变形而被允许。
[0094] 如上所述,使锁定部35A、35B到达锁定解除位置,由此允许插头连接器2进一步下 降。而且,如图6所示,若一端侧(图6中的左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内侧被锁定脚 部82的孔部82D、以及另一端侧(图6中的右端侧)的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外侧被锁定脚 部83的孔部83D到达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的位置,则该锁定部35A、35B被从 上述的按压力释放。其结果,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臂部41、42以减小弹性变形量的方式 朝一端侧复原而恢复至最初的锁定位置。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返回到锁定位置的锁定部 35A、35B分别朝上述孔部82D、83D内进入,相对于被锁定部82D-U83D-1 (参照图7 (A)、图 7 (B))、亦即孔部82D、83D的下缘位于能够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卡止的位置而形成为 锁定状态。
[0095] 另外,如图8所示,对分别对应的插座连接器1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朝连 接器宽度方向外侧进行按压而使它们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使得插头连接器2的配套锁定金 属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以接触压力与该屏蔽舌片55接触。
[0096] 这样,使端子20、50彼此相互连接,将锁定金属件30、80彼此锁定,使得屏蔽舌片 55与屏蔽连接部84相互连接,由此完成连接器嵌合动作。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即使意外 地将插头连接器2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提拉,由于立起部32A、32B以及被限制部34A、 34B各自的上缘与插座侧外壳10的限制面18D-2、18C-2、18B-2、18E-2抵接,所以也能限制 锁定金属件30的朝向上方的移动。其结果,能够维持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部35A、35B与 配套锁定金属件80的被锁定部82D-U83D-1的卡止状态,从而能够维持稳定的锁定状态。 [0097] 接下来,结合图6,对连接器拔出动作进行说明。在将处于相对于插座连接器1的 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2拔出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另一端侧(图6中的右方)按 压插座连接器1的锁定金属件30的锁定解除操作部36而进行解除操作。若锁定解除操作 部36受到作为解除操作力的朝向上述另一端侧的按压力,则弹性变形部件40在相同方向 上进行弹性变形。而且,与在上述的连接器嵌合过程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弹性变形部件40 以被压缩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使得锁定部35A、35B与立起部32A、32B -起朝上述另一端 侧移动。
[0098] 其结果,锁定部35A、35B被收纳于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部18C内而到 达锁定解除位置(参照图6中的虚线),该锁定部35A、35B与插头连接器2的配套锁定金属 件80的被锁定部82D-U83D-1 (参照图7 (A)、图7 (B))能够卡止的锁定状态被解除。而 且,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提拉插头连接器2,由此将该插头连接器2轻松地拔出,从而 完成了连接器拔出动作。
[0099] 对于锁定金属件30而言,立起部32A、32B位于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 部18C内,并且锁定部35A、35B从上述立起部32A、32B的上部突出而位于接受部16内。即, 立起部32A、32B以及锁定部35A、35B在端子排列方向、亦即插座侧外壳的长边方向上位于 该插座侧外壳10的范围内并在该范围内移动。因此,即使确保了锁定部35A、35B的较大的 突出量,不论是否配置了锁定金属件30,也都能够容易地确保用于在原本存在的上述范围 内允许该锁定部35A、35B以及立起部32A、32B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移动的空间,因此,能 够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进行弯曲加 工,而是维持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板面而制成锁定金属件30。因此,在该连接器 宽度方向上只要确保锁定金属件30的板厚的尺寸处于相同的连接器宽度方向方向上的侧 壁14彼此之间的范围即可,所以,即使是在相同的连接器宽度方向方向上也能够避免连接 器的大型化。
[0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变形而允许锁定金属件30在端 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这样,通过设置不同于锁定金属件30的弹性变形部件40则无需使 锁定部35A、35B本身具有弹性,因此,能够提高锁定部35A、35B本身的刚性以及强度,从而 能够得到稳定的锁定状态。另外,通过增大锁定部35A、35B的突出量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该 锁定部35A、35B的刚性以及强度,所以能够实现锁定状态的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0101] <第二实施方式>
[010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插座连接器1设置有锁定金属件30以及弹性变形部件40, 弹性变形部件40对锁定金属件30施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设置弹性变形部件,锁 定金属件本身具有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这一点与第一实施 方式不同。
[0103] 图9 (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金属件13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锁 定金属件130通过在将金属板冲切为规定的形状以后再使该金属板在板厚方向上弯曲而 制成。如图9(A)所示,锁定金属件130形成为,使两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锁定金属件30重 叠、且利用后述的弹性变形部137将它们的第二立起部132B的侧缘彼此连结而成的形状。 对于该锁定金属件130而言,利用两个金属板部件形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一个金属板部 件形成的锁定金属件30的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 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锁定金属件30对应的部分,标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图 标记的基础上加上" 100"而得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04]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金属件130是利用弹性变形部137将形成第二立起部132B的 两个金属板部分的侧缘彼此连结而形成的。弹性变形部137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 弹性变形部件40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臂部137AU37B在 相同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并未形成为尖头形状,这一点与弹性变形部件40不同。弹性臂部 137A、137B分别与形成第二立起部132B的两个金属板部分的侧缘连结。对于这样的形状的 锁定金属件130而言,因弹性臂部137AU37B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而允许锁定 部135A、135B沿相同的端子排列方向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0105] 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作为锁定金属件130的一部分而形成弹性变形部137,从而,与 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锁定金属件和弹性变形部件制作成独立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 少部件件数。另外,在图9 (A)的方式中,立起部132、被支承部133以及被限制部134分别 通过使两个板状部件重叠而形成,因此,与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利用一个板状部件形成各 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各部分的强度倍增。
[0106] 图9 (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锁定金属件130'的立体图。在图9 (B)中,对于与图9 (A)的方式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分别用带有"'"的附图标记表示。锁 定金属件130'形成为从图9 (A)中的锁定金属件130省略了弹性臂部137A、以及与该弹性 臂部137A连结的一个锁定金属件部分而得的形状。在即使不像图9 (A)的方式那样使分 别使两个立起部132、两个被支承部133以及两个被限制部134重叠也能够充分确保各部 分的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为图9 (B)那样的形状。与图9 (A)的方式相同,通过图9 (B)的方式也无需另外设置弹性变形部件,从而能够与之相应地削减部件件数。
[0107] <第三实施方式>
[010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带状的金属板部件弯曲而制成弹性变形部件40,但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件并非由这样的金属板部件构成,而是由螺旋弹簧构成,这一 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图10 (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201的一部分 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 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1对应的部分,标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加上"200"而得的附 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109] 图10 (A)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201的一端侧部分(与图5 (B) 中的左半部分对应的部分)。如图10 (A)所示,插座连接器201在插座侧外壳210的第一 突壁孔部218F内具有形成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部件240。该弹性变形部件240配置成能 够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被支承部233A与中央隔壁部212A之间、且在相同的端子排列 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部件240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图10 (A)中的左 方)对第一被支承部233A施力。
[0110] 在图10 (A)中,示出了设置于第一突壁孔部218F内的方式,但也可以取而代之 地将用于对第二被支承部233B (未图示)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施力的弹性变形部件 240设置于第二突壁孔部218G (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将弹性变形部件240设置于第一突 壁孔部218F以及第二突壁孔部218G的双方。
[0111] 另外,在图10 (A)的方式中,将一个锁定金属件230设置于插座侧外壳210,但也 可以取而代之地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插座侧外壳的两端侧分别设置一个锁定金属 件的方式。在该情况下,锁定金属件例如能够形成为将图10 (A)中的锁定金属件230的比 第一被支承部233A靠另一端侧(右端侧)的部分省略而得的形状。而且,两个锁定金属件在 插座侧外壳的两端侧分别设置一个、且设置成相对于该插座侧外壳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 中心线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对称。另外,这两个锁定金属件分别克服来自对应设置的弹性变 形部件(螺旋弹簧)的朝向端子排列方向外侧的作用力而在相同的端子排列方向上朝相互 接近的方向(端子排列方向内侧)接受用于进行锁定解除的按压操作,从而使得这两个锁定 金属件到达锁定解除位置。
[0112] 图10 (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20Γ的一部分的剖视 图,示出了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截面。在图10 (B)中,对于与图10 (A) 的方式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分别用带有"'"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0 (A)相同,图10 (B)也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20Γ的一端侧部分。在该变形例中,锁定金 属件230'形成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金属件30的比第一立起部32A靠另一端侧的部分 省略而得的形状,在插座连接器20Γ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锁定金属件 230',且该锁定金属件230'设置成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中心线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对 称。
[0113] 如图10 (B)所示,插座连接器20Γ在插座侧外壳210'的第一突壁槽部218D'内 具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弹性变形部件240'。该弹性变形部件240'在第一突壁槽部218D' 内的下部配置成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基部23Γ与隔壁部212B'之间、且在相同的端子 排列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并朝端子排列方向外侧、亦即图10 (B)中的左方对基部23Γ施 力。
[0114]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锁定金属件的锁定部的下缘相对于上下方向 大致成直角地延伸,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随着趋向前端而朝上方 倾斜的倾斜缘。在以该方式将倾斜缘设置于锁定部的情况下,在连接器拔出时,若以恒定 量以上的拔出力将插头连接器朝上方提拉,则上述被锁定部从下方与处于锁定位置的上述 锁定部的倾斜缘(下缘)抵接,从而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锁定解除位置按压该锁定部。其结 果,因弹性变形部件或者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而允许上述锁定部的朝向锁定解除位置的 移动,使得锁定状态被解除,所以,能够将插头连接器拔出。即,仅通过提拉插头连接器的操 作便能够拔出该插头连接器,所以无需在锁定金属件设置锁定解除操作部。这样的方式优 选应用于锁定强度不太大的连接器。另外,当取代锁定部的下缘而在被锁定部的上缘部、或 者在被锁定部的上缘部以及锁定部的下缘设置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随着趋向锁定部侧而朝 下方倾斜的倾斜缘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0115]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的被锁定部形成于配套锁定金属 件,但是,未必一定要形成于配套锁定金属件,例如也可以形成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侧外 壳。
[0116]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设为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但是,插头连接器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与线缆连接的线缆用电连接器。
[0117]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形成为金属件, 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例如由树脂形成锁定部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且 与以相对于该安装面成直角的方向为连接器插拔方向且位于上方的配套连接器嵌合连接, 上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外壳,该外壳以与上述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 方向为长边方向而延伸;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以上述长边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保 持于该外壳;以及锁定部件和弹性变形部,该锁定部件和弹性变形部被上述外壳保持,上述 外壳具有:底壁,该底壁与上述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对置;以及周壁,该周壁从该底壁 朝上方立起,上述周壁具有:两个侧壁,该两个侧壁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以及端壁, 该端壁沿相对于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侧壁的上述端 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被上述周壁包围的空间形成为用于接受配套连接器的接受 部, 上述锁定部件具有:基部,该基部具有在外壳的下部位置沿上述底壁在上述端子排列 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立起部,该立起部在该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外壳的范围内从上述基部的 一部分朝上方立起;以及锁定部,该锁定部自该立起部的上部起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朝 一方的端壁侧突出、且与设置于配套连接器的被锁定部卡止,从而能够阻止该被锁定部被 朝上方拔出,上述锁定部件被收纳于外壳的收纳部,上述锁定部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 除位置之间移动,上述锁定位置是上述锁定部朝上述接受部突出而与配套连接器的被锁定 部卡止的位置,上述锁定解除位置是上述锁定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另一方的端壁侧移动 而能够将锁定解除的位置,弹性变形部对锁定部件施加作用力而使该锁定部件朝锁定位置 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锁定部件具有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具有朝外壳以外露出的部分,能够 利用该部分克服弹性变形部的作用力而进行对该锁定部件朝锁定解除位置按压的操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锁定部件具有:倒L字形的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从基部立起、且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 朝外壳的一方的端壁侧弯曲的方式而形成;以及突起状的被限制部,该被限制部从上述基 部立起,在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上述被支承部与外壳的对应部卡止从而阻止锁定部 件在相对于外壳的底壁成直角的方向上从外壳脱落,利用上述被限制部对锁定部件朝上述 一方的端壁侧的最大移动量进行限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弹性变形部位于锁定部件的立起部或被支承部与外壳之间、且产生端子排列方向上的 作用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弹性变形部与锁定部件一体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外壳具有突壁部,该突壁部在接受部内呈岛状地从底壁突出、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 在该外壳的突壁部以及端壁分别形成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槽部,在端壁 的槽部和突壁部的槽部形成有作为用于锁定部件的收纳部的收纳槽。
7. -种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与该电路基板用电连 接器嵌合连接的配套连接器,该配套连接器具有被锁定部,该被锁定部能够在连接器嵌合 状态下相对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锁定部件的锁定部而朝阻止连接器被拔出的方向卡 止。
【文档编号】H01R24/00GK104112948SQ20141015298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绿川和弥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