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843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可靠地遮挡中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分,并且,能够容易地调整端子彼此的接触部分的阻抗,能够实现稳定的信号传送。2个接地板由第一接地板(50)和第二接地板(60)构成,其中第一接地板被设置为位于接触部(31A、32A)的接触面侧,第二接地板被设置为位于与该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第一接地板位于与端子(30)的连结部(33)对应的范围,在板片(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与接地端子(30G)对应的位置与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第二接地板位于与端子的接触部以及连结部(32A)对应的范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与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
【专利说明】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与作为对象连接体的对象连接器或电路基板连接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具备该中继电连接器以及上述对象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0002]这种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安装于形成为水平面的电路基板上,并且,从侧方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从而使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电连接的中继电连接器。其中,上述对象连接器为安装于其它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0003]上述中继电连接器具有:与上述对象连接器以及上述电路基板分别电连接的板状的多个板片、以及将上述多个板片以其板厚方向作为排列方向排列保持的壳体。上述板片构成为保持有利用板状的基件在相对于该基件的板面平行的面内排列的多个信号端子、以及与上述信号端子的端子排列范围对应地与上述基件的板面平行地扩展的接地板。
[0004]信号端子形成为在板片的侧端和下端之间被弯曲的形状,在板片的侧端侧形成有用于与对象连接器接触的信号接触部,并且在该板片的下端侧形成有用于与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信号连接部,在与上述基件的板面平行的面内,在上述信号接触部与上述信号连接部之间弯曲地延伸,并利用连结部将两者连结。上述信号接触部以及上述信号连接部设置为分别从基件的侧端以及下端突出。
[0005]上述接地板设置为覆盖上述多个信号端子的连结部的范围。另外,上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以及信号连接部不被上述接地板覆盖。上述接地板具有在与上述信号接触部相邻的位置从该接地板的侧端向侧方延伸出的可挠的接地接触部。
[0006]对象连接器具有:朝向侧方呈直线地延伸且与上述板片的信号端子对应地排列的多个对象信号端子、与该对象信号端子的端子排列范围对应地设置的对象接地板、以及保持该对象信号端子以及该对象接地板的壳体。
[0007]对于对象信号端子而言,与上述中继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连接的对象信号接触部形成于一端侧,并且与上述其它的电路基板的信号电路部连接的对象信号连接部形成于另一端侧,上述对象信号接触部与上述对象信号连接部被对象连结部连结。
[0008]对象接地板以覆盖设置于对象信号端子的对象信号接触部以及对象连结部的范围的方式设置。另外,对于对象接地板而言,在与各对象信号端子相邻的位置,与中继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接地接触部接触的对象接地接触部,成为从上述对象接地板的板面突出的肋状而形成。
[0009]在该专利文献I中,在对象连接器从侧方与中继连接器嵌合连接时,设置于中继电连接器的各板片的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以及接地端子的接地接触部、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信号端子的对象信号接触部以及对象接地端子的对象接地接触部,相互间通过接触压而接触,从而电导通。
[0010]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214343号
[0011]在专利文献I中,中继电连接器的接地板覆盖多个信号端子的连结部的范围,但不覆盖上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的范围。因此,在连接器连接状态下,上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与对象信号端子的对象信号接触部的接触部分不被上述接地板遮挡,因此,存在上述接触部分的信号传送受到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的顾虑。
[0012]另外,优选信号端子与对象信号端子在上述接触部分能够实现彼此阻抗整合。在专利文献I中,上述那样该接触部分不被接地板覆盖。即便使覆盖上述连接部分的遮挡部形成于上述接地板且对该遮挡部的形状进行设计,由此调整为两信号彼此之间的优选的阻抗,也由于必须使形成于上述接地板的侧端的接地接触部具有挠性,而在上述遮挡部的形状设计上产生制约,因此不容易设计能够调整为优选的阻抗的遮挡部。因此,专利文献I中难以进行稳定的信号传送。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可靠地遮挡中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分,并且,能够容易地调整端子彼此的接触部分的阻抗,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信号传送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0014](第一发明)
[0015]第一发明的中继电连接器具备中继连接体,该中继连接体具有多个带片状的端子被保持于基件而形成的板状的板片,构成对象连接器或电路基板的对象连接体从上述端子的一端部侧以及另一端部侧与上述中继连接体连接。
[0016]对于这样的中继电连接器,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端子由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这两种端子构成,并且以上述端子的板面相对于上述板片的板面平行的方式沿该板片的宽度方向排列,对于上述端子而言,在该端子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用于与对象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该对象连接器与上述一端部侧以及上述另一端部侧中的的至少一方连接,并且上述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被连结部连结在一起,上述板片具有:在该板片的板厚方向位于上述端子的两侧、并且在该板片的宽度方向遍及端子排列范围而延伸的2个接地板,2个上述接地板由第一接地板和第二接地板构成,其中上述第一接地板被设置成在带片状的上述端子的构成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位于上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侧,上述第二接地板被设置成位于与该接触面相反的一侧,上述第一接地板位于与上述端子的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与上述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上述第二接地板位于与上述端子的接触部以及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
[0017]在第一发明中,设置于中继连接器的板片的第一接地板以及第二接地板中,第二接地板从与接触部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不仅遮挡与端子的连结部对应的范围,还遮挡与接触部对应的范围。因此,以往的对象连接器那样,形成于对象端子的对象接触部被对象接地板从与该对象接触部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遮挡的情况下,在第一发明中,连接器连接状态下,上述接触部与上述对象接触部的接触部分被上述第二接地板以及上述对象接地板从板片的板厚方向的两侧遮挡。结果,在上述接触部分信号不受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而被传送。
[0018]另外,在第一发明中,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作为不同的部件设置,该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换句话说,无需在第二接地板形成以往那样具有挠性的接地接触部。因此,设计第二接地板时,与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对应的部分的形状不受制约,因此能够自由地设计该部分的形状。结果,能够将与上述信号接触部对应的部分的形状形成为能够整合信号端子彼此的接触部分的良好的阻抗的形状,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阻抗。
[0019]在第一发明中,第二接地板在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对应的范围形成有相对于该接触部以非接触状态向板片的板厚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根据上述接触部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端子的接触部分的所希望的阻抗,设定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0020]若这样在第二接地板形成突出部,则能够根据突出部的突出量调整该突出部与上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二接地板的设计阶段,通过根据上述接触部分的所希望的阻抗调整上述突出部的突出量设定上述距离,由此能够容易制造能够实现上述所希望的阻抗的第二接地板。
[0021](第二发明)
[0022]第二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具备第一发明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与该中继电连接器连接的作为对象连接体的对象连接器。
[0023]对于这样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对象连接器设置为与中继电连接器的中继连接体对应地安装于电路基板上,具有:多个带片状的对象端子,它们被设置为与中继连接体的多个端子对应地连接;对象接地板,其在板片的宽度方向遍及多个上述对象端子的排列范围而延伸;以及保持上述对象端子以及上述对象接地板的壳体,上述对象端子由对象信号端子以及对象接地端子这两种端子构成,并且以上述对象端子的板面相对于上述板片的板面平行的方式沿该板片的宽度方向排列,在与上述中继连接体的端子连接的上述对象端子的一端部形成对象接触部,并且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上述对象端子的另一端部形成对象连接部,并且上述对象接触部与上述对象连接部被对象连结部连结在一起,上述对象接地板被设置成在上述对象端子的构成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位于与上述对象接触部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位于与上述对象端子的对象接触部以及对象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并且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对象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对象接地端子的对象连结部接触。
[0024]在第二发明中,与上述的第一发明相同,在连接器连接状态下,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与对象信号端子的对象接触部的接触部分,被第二接地板以及对象接地板在板片的板厚方向从两侧遮挡,因此,在上述接触部分,信号不受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而被传送。另外,与第一发明相同,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作为不同的部件被设置,因此,对于接地板而言,通过使与上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对应的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优选的形状,能够容易调整阻抗。
[0025]在第二发明中,对象连接器被设置为与沿板片的板厚方向排列有多个中继连接体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各个中继连接体对应地排列有多个,多个对象连接器通过沿上述多个对象连接器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联接部件而被彼此联接,上述联接部件为与多个对象接地板连接的托架,该联接部件不从该对象接地板切断,而是经由分别保持于各对象连接器的壳体的上述对象接地板将上述多个对象连接器联接在一起。
[0026]在这样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如上述那样,多个对象连接器被联接部件连结在一起,该联接部件与分别被保持于各对象连接器的壳体的上述对象接地板连接。因此,各接地板彼此被电连接,因此能够使接地效果提高。另外,通过使多个对象连接器被联接部件联接,容易维持对象连接器彼此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因此能够将中继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可靠地连接。并且,托架通常具有比较大的宽度且强度大,因此作为联接部件是优选的,另夕卜,不是将该托架从接地板切掉并丢弃,而是作为联接部件被有效利用,由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0027]以上那样,在本发明中,利用中继电连接器的第二接地板和对象连接器的对象接地板,能够从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遮挡中继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分,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接触部分受到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另外,上述第二接地板与接地端子为不同的部件,对于该第二接地板而言,能够自由地设计与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对应的范围的部分的形状,因此,通过设计为能够整合信号端子彼此的接触部分的阻抗的形状,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阻抗。结果,能够实现稳定的信号传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继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
[0029]图2是示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连接器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3是示出I个中继连接体的立体图,图3(A)示出完成后的状态,图3(B)示出将各部件分离后的状态。
[0031]图4是示出I个板片的立体图,图4(A)示出从内侧接地板侧观察的状态,图4(B)示出从外侧接地板侧观察的状态。
[0032]图5是示出从I个板片取下内侧接地板以及外侧接地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3]图6是I个中继连接体的沿相对于上下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剖视图。
[0034]图7是I个中继连接体的沿相对于板片宽度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剖视图,图7(A)示出接地端子位置的剖面,图7 (B)示出信号端子位置的剖面。
[0035]图8是示出板片制造时的端子的排列工序的立体图,图8(A)示出一侧的端子群,图8(B)示出另一侧的端子群,图8(C)示出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端子群重叠的状态。
[0036]图9(A)至图9(D)是示出中继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0037]图10是沿相对于中继电连接器的排列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剖视图,示出内侧接地板的板面位置的剖面。
[0038]图11是沿相对于板片宽度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l(A)示出处于正规位置的状态的中继电连接器在支承体的板面位置的剖面,图1l(B)示出处于摇动状态的中继电连接器在支承体的板面的位置的剖面。
[0039]图12是I个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0040]图13(A)是一侧的对象接地板的立体图,图13(B)是另一侧的对象接地板的立体图,图13(C)是一侧以及另一侧的对象接地板和多个对象端子的立体图。
[0041]图14(A)是沿相对于上下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对象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4(B)、图14(C)是沿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对象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4(B)示出对象接地端子处的剖面,图14(C)示出对象信号端子位置的剖面。
[0042]图15(A)至图15(D)是示出与托架连接的多个对象接地板的加工工序的立体图。
[0043]图16是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嵌合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6(A)示出接地端子位置的沿相对于板片宽度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剖面,图16(B)示出信号端子位置的沿相对于板片宽度方向呈直角的面剖开的剖面。
[0044]附图标记
[0045]I…中继连接器(中继电连接器);60…外侧接地板(第二接地板);2、3…对象连接器(对象连接体);66…突面部(突出部);10…中继连接体;90…壳体;20…板片;100...对象端子;30...端子;100S…对象信号端子;30S…信号端子;100G…对象接地端子;30G…接地端子;101…对象接触部;31…上侧接触部;102…对象连接部;32…下侧接触部;103...对象连结部;33…连结部;110…对象接地板;40…基件;120…联接部件;50…内侧接地板(第一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7](第一实施方式)
[0048]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另外,图2是示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连接器嵌合状态的立体图。作为对象连接体的多个对象连接器2、3,分别从上方以及下方与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连接器I (以下简称为“中继连接器I”)连接,将两连接器彼此中继连接。上述对象连接器2、3彼此为相同形状,是分别与不同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1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配置于I个电路基板的5个对象连接器2与配置于另I个电路基板的5个对象连接器3,经由后述的具有5个中继连接体10的I个中继连接器I连接的方式进行说明。
[0049]图1所示的中继连接器I具有:与对象连接器2、3连接的多个中继连接体10 ;以及将上述多个中继连接体10排列开并且一并支承的金属板制的2个支承体80。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连接体10与多个对象连接器2、3对应地分别设置5个。上述5个中继连接体10在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上以彼此接近的方式等间隔地排列。
[0050]从图3(B)可以看出,各中继连接体10通过利用后述的板片保持体70收容并保持成对的2个板片(blade) 20而形成,这两个板片20彼此形成相同形状并且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上对称的方式对置配置(同时参照图6以及图7(A)、图7(B))。在中继连接体10的上部且在板片20彼此之间朝向上方开口的空间,作为用于从上方接收后述的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壁部92的上侧接收部11 (参照图7(A)、图7(B))而形成。另一方面,在中继连接体10的下部且在板片20彼此之间朝向下方开口的空间,作为用于从下方接收后述的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壁部92的下侧接收部12 (参照图7 (A)、图7 (B))而发挥作用。
[0051]从图4(A)、图4(B)可以看出,板片20具有:多个端子30,它们在相对于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呈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与板片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树脂制的基件40,其通过一体注塑成形而保持上述多个端子30 ;安装于该基件40的一板面侧(与后述的“内侧”对应)的第一接地板50以及安装于另一板面侧(与后述的“外侧”对应)的第二接地板60(参照图7(A)、图7(B))。以下,成对的两个板片20中将彼此对置的面侧称为“内侧”,其相反的面侧称为“外侧”。另外,以下,将位于板片20的内侧的第一接地板50称为“内侧接地板50”,位于板片20的外侧的第二接地板60称为“外侧接地板60”。
[0052]从图4(A)可以看出,多个端子30由信号端子30S和接地端子30G构成。在板片20中,端子30排列为接地端子30G夹持彼此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参照图8(C))。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传送彼此成对的高速差动信号。以下,无需特别区分信号端子30S和接地端子30G的情况下,作为“端子30”进行说明。
[0053]端子30通过将沿连接器嵌合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片状的金属部件进行部分弯曲而制成。该端子30具有从基件40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突出的上侧弹性臂部31、从该基件40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突出的下侧弹性臂部32、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将上侧弹性臂部31和该下侧弹性臂部32连结起来的连结部33 (参照图7(A)、图7(B)、图8(C))。以下,对于端子30的各部分,在需要区分信号端子30S、接地端子30G的情况下,分别对各部的附图标记添加“S”或者“G”进行说明。
[0054]上侧弹性臂部31以及下侧弹性臂部32能够分别向板厚方向弹性位移。该上侧弹性臂部31的上端侧以及该下侧弹性臂部32的下端侧,作为在上述板厚方向上以朝向内侧(图4(A)的前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上侧接触部31以及下侧接触部32而形成,上侧接触部31A以及下侧接触部32A分别与对象连接器2、3的端子100 (后述的“对象端子100”)弹性接触。
[0055]从图7(A)、图7(B)以及图8 (C)可以看出,连结部33通过将上侧弹性臂部31和下侧弹性臂部32连结而间接地将上侧接触部31A和下侧接触部32A连结。从图8 (C)可以看出,对信号端子30S的连结部33S而言,在大致上半部呈直线形延伸的上侧连结部33AS和在大致下半部呈直线形地延伸的下侧连结部33BS,通过在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实施弯曲而成的中央连结部33CS而连结在一起。由彼此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构成的多个对,由中央连结部33CS彼此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彼此交叉的交叉对;以及连结部33CS彼此在上述中间位置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弯曲,并且从信号端子30S的板厚方向观察时疑似交叉的直线对构成。上述交叉对和直线对在端子排列方向以夹持接地端子30G的方式交替地配置,实现相邻的对彼此之间的串扰(cross talk)的减少。由于各对的形状为公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0056]从图8 (C)可以看出,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形成为比信号端子30S的连结部33S的宽度大,整体上呈直线状地延伸。在该连结部33G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部33DG。如后述那样,接地板50、60的突起52A、62A插入该贯通孔部33DG内,由此能够实现内侧接地板50与外侧接地板60的接触以及电导通。
[0057]从图5可以看出,基件40在端子排列方向(板片宽度方向)上在包含端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内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形成为在遍及连结部33的范围延伸的四边板形(参照图7(A)、图7(B))。在基件40的两侧的板面(相对于基件40的板厚方向呈直角的面),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与接地端子30G对应的位置,上下方向的上端位置、下端位置以及它们的中间位置,用于保持接地板50、60的保持突起部41从基件40的板面突出地形成(参照图4 (A)、图4 (B))。另外,在与接地端子30G对应的位置,在除上下方向的多个保持突起部41以外的区域,该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板面露出。此外,图5所示的保持突起部41从基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四边形,但这是上述接地板50、60通过超声波熔接而被安装于基件40时,保持突起部41被熔融而变形后的形状(参照图4(A)、图4(B))。在超声波熔接前,保持突起部41作为圆筒状的突起而形成。
[0058]如上述那样,内侧接地板50设置为位于基件40的内侧面,即形成端子30的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的端子30的接触部31A、32A的接触面侧,即突出面侧(参照图4(A))。内侧接地板50通过对金属板部件实施弯曲加工以及冲压加工而制成,具有四边板形的内侧接地主体部51、以及在端子排列方向(板片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两外侧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该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中间,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片部55。
[0059]内侧接地主体部51在端子排列方向(板片宽度方向)形成为与基件40几乎相同的尺寸,在包含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遍及连结部33的范围而延伸(参照图7(A)、图7(B))。另外,从图5可以看出,该内侧接地主体部51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与接地端子30G对应的位置,并且在与接地端子30G的从基件40露出的连结部33G的露出面对应的范围内,形成有以在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板厚方向朝该露出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侧接触突条部52 (参照图6)。
[0060]从图5可以看出,内侧接触突条部52通过在与上述露出面对应的范围切割内侧接地主体部51并立起而形成,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部(板厚面)与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板面接触(参照图6)。另外,该内侧接触突条部52针对每个接地端子30G的各露出面而分别设有2个,上述2个内侧接触突条部52以在板面彼此相邻的位置对置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
[0061]从图5可以看出,内侧接触突条部52在与接地端子30G的贯通孔部33DG对应的位置形成内侧突起52A,内侧接地板50安装于基件40的一侧的板面(内表面)时,该内侧突起52A插入对应的贯通孔部33DG,并且,在另一板面(外表面)侧与外侧接地板60的外侧接触突条部62的边缘部(板厚面)抵接。
[0062]对内侧接地主体部51而言,在端子排列方向的与接地端子30G对应的位置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朝向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露出面突出的内侧接触突起部53,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内侧接触突起部53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弯曲成梯形,利用其突出顶面与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板面接触。
[0063]另外,从图5可以看出,在端子排列方向的接地端子30G的位置,靠近上端位置、靠近下端位置以及在上下方向上的内侧接触突条部52彼此之间的位置,换言之,与基件40的保持突起部41对应的位置,贯通板厚方向而形成有用于使保持突起部41插入的内侧保持孔部54。
[0064]从图4(A)以及图5可以看出,侧片部55具有与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板面平行的板面,在侧片部55的侧缘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与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侧缘连结。侧片部55以上端部朝向下方且下端部朝向上方被折回的方式在板厚方向被弯曲,形成安装于后述的板片保持体70的上侧安装部55A以及下侧安装部52B。另外,在侧片部55的外侧边缘部(不与内侧接地主体部51连结的一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向板片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压接突起部55C。如后述那样,压接突起部55C利用其前端压接于支承体80的内侧面(参照图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压接突起部作为接地板的一部分而形成,但该压接突起部也可以作为接地板以外的部件形成。例如,可以使压接突起部作为从板片的基件的侧面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形成。
[0065]如上述那样,外侧接地板60被设置为位于基件40的外侧面,即形成端子30的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的与端子30的接触部31A、32A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参照图4(B)以及图7 (A)、图7 (B))。外侧接地板60通过对金属板部件进行弯曲加工以及冲压加工而制成,具有四边板形的外侧接地主体部61、以及位于内侧接地主体部的端子排列方向(板片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片部65。
[0066]从图4(B)可以看出,外侧接地主体部61在板片宽度方向形成与内侧接地主体部51相同的尺寸并在包含端子排列范围在内的范围内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形成为比内侧接地主体部51大的尺寸,与端子30的整个区域对应地延伸。换句话说,外侧接地主体部61在上下方向不仅与端子30的连结部33对置,还与上侧弹性臂部31以及下侧弹性臂部32对置(参照图7(A))。
[0067]从图5可以看出,外侧接地主体部61与上述的内侧接地主体部51的内侧接地突条部52、内侧突起52A、内侧接触突起部53、内侧保持孔部54相同地形成有外侧接地突条部62、外侧突起62A、外侧接触突起部63、外侧保持孔部64。上述外侧接触突起部63在上下方向延伸到外侧接地主体部61的端部,即延伸到与接地端子30G的上侧弹性臂部31G以及下侧弹性臂部32G对置的范围,这一点看,与内侧接触突起部53不同。另外,外侧接地板60的侧片部65为与内侧接地板50的侧片部55相同的形状,从图4可以看出,被设置为在板片20的板厚方向与侧片部55对称。
[0068]另外,从图5可以看出,外侧接地主体部61在与彼此相邻的信号端子30S的弹性臂部31S、32S对应的范围,形成有在外侧接地主体部61的板厚方向朝该弹性臂部31S、32S侧突出的突出部即突面部66,从这一点看,与内侧接地主体部51不同。该突面部66通过例如冲压加工而形成,从上述板厚方向观察时呈四边形,相对于弹性臂部31S、32S以非接触状态突出(参照图7(B))。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面部66具有将弹性臂部31S、32S的接触部31AS、32AS与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接触部1lS的接触部分的阻抗,调整为所希望的值的功能(参照图16(B))。具体而言,根据上述接触部分的所希望的阻抗,设定突面部66的突出量,换言之设定该突面部66的突出顶面与弹性臂部31S、32S的接触部31AS、32AS之间的距离。
[0069]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突面部66的突出量调整该突面部66与上述接触部31AS、32AS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二接地板60的设计阶段根据上述接触部分的所希望的阻抗调整上述突面部的突出量设定上述距离,由此,能够容易制造能够实现上述所希望的阻抗的第二接地板60。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面部66以接近弹性臂部31S、32S侧的方式突出,但为了得到所希望的阻抗的值,能够形成为向离开弹性臂部31S、32S的方向突出。
[0070]接地板50、60通过以下的要领安装于基件40。首先,使基件40的保持突起部41 (此刻呈圆筒状)插入接地板50、60的接地主体部51、61的保持孔部54、64,并且,使接地板50、60分别与对应的基件40的板面接触(参照图5的箭头)。在该状态下,接地板50、60的接触突条部52、62的边缘部以及接触突起部53、63的突出顶面,分别与对应的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板面接触。另外,内侧接触突条部52的内侧突起52A以及外侧接触突条部62的外侧突起62A,从彼此相反的一侧向连结部33G的贯通孔部33DG插入,并且,与外侧接触突条部62的边缘部以及内侧接触突条部52的边缘部抵接。
[0071]接下来,维持使接地板50、60与基件40接触的状态,实施超声波熔接。结果,圆筒状的保持突起部41被熔融,从基件40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变形为四边形并固化,由此,该保持突起部41与接地板50、60卡定并保持该接地板50、60(参照图6)。另外,内侧突起52A与外侧接触突条部62的边缘部的抵接部分、以及外侧突起62A与内侧接触突条部52的边缘部的抵接部分,通过熔融并固化而一体化,从而内侧接地板50与外侧接地板60电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实施上述保持突起部41的超声波熔接、以及突起52A、62A与接触突条部62、52的抵接部分的超声波熔接,但并非一定在双方都进行超声波熔接,也可以仅在任一方进行。
[007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接地板50、60的接触突条部52、62的边缘部分别与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的两侧的板面抵接,另外,接地板50、60的突起52A、62A分别与接地板60、50的接触突条部62、52的边缘部熔接。因此,从图6可以看出,由彼此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构成的各对的连结部33S,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被接地板50、60以及2个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包围,从外部被遮挡。结果,对于各对而言,能够可靠地防止对彼此之间的串扰,并且能够不受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可靠地传送信号。
[0073]另外,与端子30的上下方向的的弹性臂部31、32对应的范围内,接地端子30G的弹性臂部31G、32G的一板面(外侧接地板60侧的板面)与外侧接地板60的接触突起部63接触。因此,由彼此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构成的各对的弹性臂部31S、32S,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上述一板面侧从外部被遮挡。结果,如后述那样,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与对象连接器2、3的对象接地板110对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遮挡(参照图14(A))相辅,能够可靠地从外部遮挡信号端子30SU00S彼此的接触部分。
[0074]板片保持体70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从图1可以看出,具有彼此形成相同形状的上型保持体70A和下侧保持体70B。该板片保持体70在2个板片10的内侧面彼此对置的状态下,利用上侧保持体70A收容并保持两板片10的大致上半部,并且利用下侧保持体70B收容并保持两板片10的大致下半部(参照图3 (B)、图7 (A)、图7 (B))。从图1可以看出,上侧保持体70A与下侧保持体70B配置为在上下方向存在间隔。因此,板片2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在该间隔的范围露出,接地板50、60的压接突起部55C、65C的前端,向比后述的板片保持体70的端壁72A、72B的外表面更靠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突出(参照图3 (A)、图10)。
[0075]以下,以下侧保持体70B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上侧保持体70A,将下侧保持体70B的各部分的附图标记中的“B”替换为“A”并省略说明。从图3(B)可以看出,该下侧保持体70B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板片宽度方向)延伸的2个长壁71B、以及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延伸且将上述长壁71B的端部彼此连结的2个短壁72B,作为整体大致为长方体外形。另外,在下型保持体70B的上述排列方向的中央位置,形成有在2个长壁7IB彼此之间沿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将2个端壁72B的内壁面彼此连结起来的I个隔壁73B。由该长壁71B、短壁72B以及隔壁73B包围的沿上下方向贯通的2个空间,形成分别用于收容板片20的板片收容孔部74B。
[0076]对长壁71B而言,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靠近两端的位置以及在上下方向的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在壁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与设置于板片20的外侧接地板60的下侧安装部65B卡定的下侧安装孔部75B。另外,在隔壁73B上且在与下侧安装孔部75B对置的位置,以在壁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与内侧接地板50的下侧安装部55B卡定的下侧安装部(未图示)。
[0077]在下侧保持体70B的侧面部(具有短壁72B的外表面的部分),形成有从短壁72B的下部的外表面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被后述的支承体80的下侧支承部83支承的下侧被支承部76B。该下侧被支承部76B形成有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地扩展,并且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狭缝状的下侧被支承孔部77B,利用该下侧被支承孔部77B从上方接收并收容支承体80的下侧支承部83。
[0078]在下侧保持体70B的下部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靠近两端位置(与下侧被支承部76B相邻的内侧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狭缝状的端槽部78B。从图2可以看出,该端槽部78B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接收后述的对象连接器3的联接部件120的上部。
[0079]支承体80以维持金属板部件的平坦面的方式对该金属板部件进行冲切而制成。从图1可以看出,支承体80形成为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支承体80在上述排列方向遍及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范围而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以比中继连接体10稍小的尺寸遍及该中继连接体10的几乎整个区域而延伸,与该中继连接体10的各侧面对置(参照图10)。这样通过使支承体80覆盖中继连接体10的各侧面的几乎整个区域而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0080]从图1可以看出,支承体80具有:主体部81,在上述排列方向连续地延伸且支承中继连接体10的状态下其板面露出;从该主体部81的上缘向上方延伸的上侧支承部82(参照图9(B)以及图10);以及从主体部81的下缘向下方延伸的下侧支承部83(参照图10)。主体部81具有:与上述排列方向上的各中继连接体10对应地配置并覆盖上述中继连接体10的侧面的带板部81A,以及与在上述排列方向相邻的中继连接体彼此之间的部分对应地配置、并且将上述带板部81A的对置边缘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部)彼此连结起来的中继部81B。该中继部81B在上下方向的带板部81A的中央区域形成为从该带板部81A的侧缘向上述排列方向突出。从图1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5个带板部81A被中继部8IB连结,在上述排列方向连续。
[0081]从图9(B)可以看出,上侧支承部82形成为从带板部81A的上缘向上方延伸的带片,并且在上述排列方向的尺寸比带板部81A以及中继连接体10的上侧被支承孔部77A小。因此,板片保持体70的上侧保持体70A的上侧被支承孔部77A内收容上侧支承部82时,从图1l(A)可以看出,在上述排列方向的上侧被支承孔部77A的对置内壁面(相对于上述排列方向呈直角的内壁面)与上侧支承部82的侧缘之间形成间隙。如后述那样,利用该间隙允许中继连接体10的倾斜的移动。
[0082]下侧支承部83为与上述上侧支承部82相同的构成,形成为使该上侧支承部82上下反转而成的形状。对于下侧支承部83而言,对与上侧支承部82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附图标记,添加“ I ”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83]从图10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板50、60的压接突起部55C、65C的前端,位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比板片保持体70的短壁72A、72B的外表面更向外侧突出的位置,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压接于支承体80的内表面。因此,支承体80的上侧以及下侧支承部82、83将支承孔部76A、76B的外侧内壁面(上侧以及下侧支承部82、83的外侧的板面所压接的面)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施力。结果,各板片保持体70与支承体80之间不产生连接器宽度方向的松动,板片保持体7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被可靠地维持在正规位置,因此容易将中继连接器I与对象连接体2、3连接。另外,通过将压接突起部55C、65C压接于支承体80的内表面,作为金属部件的支承体80与接地板50、60电导通,因此能够提高接地效果O
[0084]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体80构成为由带板部81A、上侧支承部82以及下侧支承部83构成的部分(称为“纵长板部”)彼此被中继部81B连结而作为整体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反复连续的结构。因此,事先准备多个纵长板部被中继部81B连结而成的金属板部件,按照与中继连接体10的数量对应的适当的长度(上述排列方向尺寸)将该金属板部件切断,由此能够可靠地获得支承体80。结果,由于设计的巧妙,即使中继连接体10的数量和中继连接体10彼此的间隔有所增减,通过根据中继连接体10的数量和间隔切断上述金属板部件,能够由一种金属板部件制作所希望的长度的支承体80,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金属板部件制作支承体,但支承体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树脂制作。
[0085]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连接器I利用以下的要领被制造。首先对板片2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将设置于I个板片20的多个端子30被分为2个群的两种端子群(分别如图8(A)、图8(B)所示)重叠,从图8(C)可以看出,形成设置于I个板片20的端子列。
[0086]接下来,在基件40的成型用的模具(未图示)内配置上述端子列后,使熔融的树脂流入该模具内并固化,从而一体注塑成型上述端子列和基件40。接下来,在基件40的2个板面中,在内侧面(端子30的接触部31、32的接触面所在的一侧的板面)通过上述那样的超声波熔接而安装内侧接地板50,在外侧面(位于与端子30的接触部31、32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板面)通过上述超声波熔接而安装外侧接地板60,从而完成板片20的制造(参照图5)。
[0087]接下来,对中继连接器I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从图9(A)可以看出,将多个下侧保持体70B沿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排列,从图9(B)可以看出,将对应的支承体80的下侧支承部83,从上方分别插入各下侧保持体70B的两侧的面部的下侧被支承孔部77B内。
[0088]接下来,从图9 (C)可以看出,以使分别被各下侧保持体70B保持的2个板片20的内侧面彼此对置的方式,将各板片20的下部从上方收容于下侧保持体70B的板片收容孔部74B内。此时,向下侧型保持体70B的长壁71B的下侧安装孔部75B以及隔壁73B的下侧安装孔部(未图示),收容板片20的外侧接地板60的下侧安装部65B以及内侧接地板50的下侧安装部55B,并与上述下侧安装孔部卡定。结果,能够防止板片20从下侧保持体70B向上方脱离。
[0089]接下来,从图9(D)可以看出,将上侧保持体70A以相对下侧保持体70B上下反转的姿势从上方组装于各自对应的板片20。该组装的要领与将板片20向下侧保持体70B组装的要领相同。这样,中继连接器I的组装完成。
[0090]接下来,对对象连接器2、3的构成进行说明。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与中继连接体10数量相同的对象连接器2、3沿与该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所有的对象连接器2、3被后述的联接部件120联接。对象连接器2、3为完全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以对向连接器3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对象连接器2标注与对象连接器3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91]从图12可以看出,对象连接器3具有: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与中继连接器I的连接器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延伸的电绝缘材料制的壳体90、被该壳体90排列保持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多个端子100(以下称为“对象端子100”)、以及被壳体90保持的2个对象接地板110 (参照图13至图16)。
[0092]从图1可以看出,壳体90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延伸,在该长边方向形成为与中继连接器I几乎相同的尺寸。从图12可以看出,壳体90具有形成为该壳体90的下部的基部91、以及从该基部91向上方直立的嵌合壁部92。该嵌合壁部92作为向中继连接体10的下侧接收部12嵌入的嵌合部形成。
[0093]另外,对于壳体90而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端子收容部93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并利用该端子收容部93保持对象端子100。端子收容部93在上下方向的嵌合壁部92的范围内,作为槽部形成于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该嵌合壁部92的两侧的壁面(相对于对象连接器3的排列方向呈直角的面),在上下方向的基部91的范围内,作为与上述槽部连通并贯通该基部91的孔部而形成。另外,收容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端子收容部93,在其槽底(相对于上述排列方向呈直角的内壁面)形成有在上述排列方向朝内侧开口的开口部(参照图14 (A)、图14 (B)),后述的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对象接触部1lG以及对象连结部103G从上述开口部露出。结果,如后述那样,对象接地板110的接地接触部IllA能够与后述的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对象接触部1lG以及对象连结部103G接触(参照图14(B))。
[0094]从图12可以看出,壳体90的两侧的侧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的面)的下半部被凹陷而形成凹陷部94。该凹陷部94仅凹陷与后述的联接部件120的板厚对应的量,联接部件120位于该凹陷部94内。
[0095]从图13(C)可以看出,对象端子100通过对金属板部件向板厚方向冲切而制成,整体形状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片状,从图12可以看出,从下方被压入壳体90的端子收容部93而被保持,沿连接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对象端子100作为信号端子100S (以下称为“对象信号端子100S”)或者接地端子100G(以下称为“对象接地端子100G”)而被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端子100与设置于中继连接体10的板片20的信号端子30S以及接地端子30G的排列对应地排列。具体而言,从图13(C)以及图14(A)可以看出,对象端子100以对象接地端子100G夹持彼此相邻的2个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方式排列。以下,无需特别区分对象信号端子100S和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情况下,仅作为“对象端子100”说明构成。另外,图14(A)是从下方观察的、对象连接器3在上下方向的对象端子100的连结部103位置的剖视图。
[0096]从图14(A)可以看出,对象端子100设置于壳体90的嵌合壁部92的两侧的板面侦牝设置为在该嵌合壁部92的壁厚方向(对象连接器3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该嵌合壁部92对称地形成两列。从图14(B)、图14(C)可以看出,对象端子100具有形成于上端侧的对象接触部101、形成于下端侧的对象连接部102、以及将对象接触部101与对象连接部102连结起来的对象连结部103。从图13(C)可以看出,在对象连结部103,用于向端子收容部93压入的压入突起部103A从对象连结部103的两侧边缘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
[0097]对象接触部101利用从嵌合壁部92露出的板面而与中继连接器I的端子30的下侧接触部32A接触(参照图16(A)、图16(B))。具体而言,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对象接触部1lS与信号端子30S的下侧接触部32AS接触,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对象接触部1lG与接地端子30G的下侧接触部32AG接触。另外,从图14(B)、图14(C)可以看出,连接部102从壳体90的基部91的底面突出,供焊接球B安装。该连接部102能够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未图示)焊接连接。具体而言,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连接部102S与信号电路部连接,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连接部102G与接地电路部连接。
[0098]对象接地板110通过对金属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制成。从图13(A)?(C)可以看出,对象接地板110具有:对象接地主体部111,其具有相对于对象连接器3的排列方向呈直角的板面,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遍及对象连接器3的几乎整个区域而延伸;以及接地脚部112,其从该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下缘向下方延伸突出。另外,对象接地板110还具有后述的连结片部113,利用该连结片部113将对象接地主体部111与后述的联接部件120连结。
[0099]从图14(A)可以看出,对象接地主体部111在壳体90的嵌合壁部92的壁厚范围的中间位置,换言之,在对象端子100的端子列彼此之间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对象接地主体部111设置为位于形成对象端子100的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与对象接触部101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另外,从图14 (B)、图14(C)可以看出,对象接地主体部111位于在上下方向与对象端子100的对象接触部101以及对象连结部103对应的范围。
[0100]从图14(A)、图14(B)可以看出,对象接地主体部111在与对象端子100的排列方向上的对象接地端子100G相同的位置,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有,向该对象接地端子100G侧突出,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接地接触突起部111A(参照图13(A)?(C))。从图14(A)、图14(B)可以看出,该接地接触突起部IllA利用其突出顶部与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对象接触部1lG以及对象连结部103G的板面接触。
[010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接地接触突起部11IA与对象接触部1lG以及对象连结部103G的板面接触。因此,从图14㈧可以看出,由彼此相邻的2个信号端子30S构成的各对的对象接触部1lG以及对象连结部103G,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与对象接地板110对置的板面侧被从外部遮挡(图14(A)仅示出对象连结部103G的遮挡)。如上所述,在中继连接器I的中继连接体10中,分别成对的2个信号端子30S的弹性臂部32S在与外侧接地板60对置的板面侧被从外部遮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各对中的接触部32AS与对象接触部1lS的接触部分,被外侧接地板60、2个接地端子30G、对象接地板110以及2个对象接地端子100G包围,被从外部遮挡。结果,在上述接触部分,能够可靠地防止对彼此之间的串扰,并且,能够不受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而可靠地传送信号。在中继连接器I和对象连接器2的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也同样进行信号端子彼此的接触部分的遮挡。
[0102]从图13(C)以及图14(A)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对象接地板110被设置为在上述排列方向(嵌合壁部92的壁厚方向)以接地接触突起部IllA向彼此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方式对称的姿势,从图14(A)容易看出,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被壳体90保持。
[0103]从图13(A)?(C)可以看出,设置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一端侧(不与联接部件120连结的一侧)的第一接地脚部112A形成为,在对象端子100的排列范围之外的位置,从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带状片。另外,从图13(B)可以看出,设置于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另一端侧(与联接部件120连结的一侧)的第二接地脚部112B形成为,在对象端子100的排列范围之外的位置,从与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缘相同的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带状片。从图13(C)可以看出,对于接地脚部112AU12B而言,其下端位于比对象端子100的连接部102稍靠上方的位置,与电路基板的对应接地电路部(未图示)焊接连接。
[0104]另外,在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上述另一端侧,形成有将联接部件120与对象接地本体部111连结起来的连结片部113。从图13(A)、图13(B)可以看出,该连结片部113在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另一端侧部分(位于比接地脚部112B靠上述另一端侧的位置的部分)的上缘被弯曲成直角,并且,在其外侧缘向下方弯曲成直角,并与联接部件120的上缘连结。
[0105]图15(A)?(D)是示出与托架连接的多个对象接地板110的加工工序的立体图。首先,准备从图15(A)可以看出多个接地板110的两端分别连结于托架C(以后作为联接部件120使用)的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具有对象接地板110和托架C相互平行的板面,作为整体形成为I个板状。接下来,从图15(B)可以看出,将对象接地板110的一端部侧的托架C切去,并且将连结片部113与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的边界位置弯曲成直角,使各对象接地主体部111直立。而且,从图15(C)可以看出,准备2个图15⑶的状态的金属部件,使彼此成对的对象接地板110彼此在对象连接器3的排列方向(托架C的长边方向)上以对称的方式对置,将各金属板部件的对象接地板110在上述排列方向交替地配置。接下来,从图14(D)可以看出,在2个金属部件中的、连结片部113与托架C的边界位置使该托架C向下方弯曲成直角。结果,托架C的板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该托架C作为联接部件120使用。图14(D)的2个对象接地板110以维持该姿势的状态与壳体90 —体注塑成型。
[0106]在本实施方式中,联接部件120如上述那样原本是与多个对象接地板110连接的托架C,即便对象接地板110与壳体90 —体铸模成型后也不从该对象接地板110被切去,从图1可以看出,经由分别被各壳体90保持的对象接地板110将多个对象连接器3彼此连接并支承它们。该联接部件120以其板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式被弯曲,与各对象连接器3对应的部分位于壳体90的凹陷部94内。
[0107]多个对象连接器3被联接部件120连结,由此,容易维持对象连接器3彼此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中继连接器I与对象连接器3连接。另外,托架C通常具有比较大的宽度且强度大,因此作为联接部件120优选,另外,不将该托架C从对象接地板110切去并丢弃,而是作为联接部件120被有效利用,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0108]另外,各接地板彼此被联接部件120电连接,因此能够使接地效果提高。另外,对联接部件120而言,由于利用其板面覆盖对象连接器3的侧端面,因此还能够作为屏蔽板使用。
[0109]接下来,基于图1、图2对中继连接器I与对象连接器2、3的连接器嵌合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将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对象连接器2、3通过焊接连接而分别安装于不同电路基板(未图示)。接下来,将对象连接器3设为嵌合壁部92朝向上方直立的姿势(图1所示的姿势),使中继连接器I的各中继连接体10的下侧接收部12与各自对应的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壁部92对应,并使该中继连接器I位于对象连接器3的上方。
[0110]接下来,使中继连接器I向下方移动,使各中继连接体10从上方与各自对应的对象连接器3嵌合。此时,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壁部92进入中继连接体10的下侧接收部12。当中继连接器I与对象连接器3的嵌合结束时,设置于中继连接体的板片20上的端子30的下侧接触部32A,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3上的对象端子100的对象接触部101,通过接触压接触而电导通。具体而言,从图16(A)可以看出,信号端子30S的下侧接触部21AS与对象信号端子100S的对象接触部1lS接触,从图16(B)可以看出,接地端子30G的下侧接触部32GS与对象接地端子100G的对象接触部1lG接触。
[0111]接下来,使对象连接器2成为相对于对象连接器3上下反转的姿势(图1所示姿势)后,使其从上方与中继连接器I嵌合连接。由于该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的要领与对象连接器3的已述的要领相同,因此省略相关说明。而且,如图2所示,通过使对象连接器2和对象连接器3与中继连接器I嵌合连接,各自彼此对应的对象连接器2和对象连接器3经由各中继连接体10被电连接。
[01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连接器I的板片20的内侧接地板50以及外侧接地板60中的外侧接地板60,将与端子30的接触部31A、32A对应的范围,从与该接触部31A、32A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进行遮挡。另外,对于对象连接器2、3而言,对象接地板110将与对象端子100的对象接触部101对应的范围,从与该对象接触部101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进行遮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连接状态下,上述接触部31A、32A与上述对象接触部101的接触部分被外侧接地板60以及对象接地板110从板片20的板厚方向的两侧遮挡(关于中继连接器I与对象连接器3的连接部分的遮挡的方式,如图16(A)、图16(B)所示)。结果,在上述接触部分能够不受来自外部的噪声的影响而可靠地传送信号。
[01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接地板60与接地端子30G作为不同的部件被设置,该外侧接地板60与接地端子30G的连结部33G接触。换句话说,在外侧接地板60无需形成以往那样具有挠性的的接地接触部。因此,设计外侧接地板60时,由于与信号端子30S的接触部31AS、32AS对应的部分的形状不受到制约,因此能够自由地设计该部分的形状。结果,通过使与接触部31AS、32AS对应的部分的形状设为能够在信号端子30S与对象信号端子100S彼此的接触部分实现良好的阻抗的整合的形状(例如上述的突面部66的形状),能够容易地调整阻抗。
[0114]接下来,基于图11⑶对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方向(图1l(B)的左右方向)上对象连接器2、3彼此之间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的摇动(floating)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对对象连接器2、3在上述排列方向上被施加相反方向的意外的外力,而在对象连接器2、3彼此之间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l(B)的例中,上述位置偏移是由于对象连接器3向右方且对象连接器2向左方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参照图1l(B)的各箭头)。
[0115]若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对象连接器2、3彼此之间产生位置偏移,则中继连接体10在中继连接体10的被支承孔部77A、77B的内壁面与支承体80的支承部82、83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倾斜,从而成为追随上述位置偏移的倾斜姿势。此时,上述中继连接体10维持上述被支承孔部77A、77B被上述支承部82、83稳定地支承的状态倾斜。
[01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连接体10不像以往那样被收容并支承于在壳体形成的狭缝状的收容槽,而是在该中继连接体的两侧的侧面部被板状的支承体80支承。因此,由于无需像以往那样在中继连接体彼此之间设置壳体的隔壁,因此能够与此相应地靠近中继连接体10设置,从而能够在上述排列方向小型化中继连接器I。另外,由于无需像以往那样在中继连接体10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位置设置壳体的端壁,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上述排列方向的中继连接器I的小型化。
[01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承体80为板状部件,因此,无需像以往的壳体和对象壳体那样,使并非那么大的槽宽度的收容槽和接收槽形成为多个且密集的位置,或者无需在上述接收槽内形成上述突起,不会成为复杂的形状。因此,能够简单地制造支承体80。
[011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中继连接体10设有2个板片20,但板片20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各中继连接体10设有I个板片20。这种情况下,在对象连接器2、3也仅设有与上述I个板片20对应的对象端子100以及对象接地板110。
[0119]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对象连接体均为对象连接器,但取而代之,对象连接体中的一个也可以为电路基板。这种情况下,中继连接体的端子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端部形成与该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
[0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继连接器设有多个中继连接体,但取而代之,也可以由I个中继连接体构成中继连接器。这种情况下,无需用于支承中继连接体的支承体。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继电连接器, 其具备中继连接体,该中继连接体具有多个带片状的端子被保持于基件而形成的板状的板片,构成对象连接器或电路基板的对象连接体从上述端子的一端部侧以及另一端部侧与上述中继连接体连接, 所述中继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端子由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这两种端子构成,并且以上述端子的板面相对于上述板片的板面平行的方式沿该板片的宽度方向排列, 对于上述端子而言,在该端子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用于与对象连接器连接的接触部,该对象连接器与上述一端部侧以及上述另一端部侧中的至少一方连接,并且上述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被连结部连结在一起, 上述板片具有:在该板片的板厚方向位于上述端子的两侧、并且在该板片的宽度方向遍及端子排列范围而延伸的2个接地板, 2个上述接地板由第一接地板和第二接地板构成,其中上述第一接地板被设置成在带片状的上述端子的构成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位于上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侧,上述第二接地板被设置成位于与该接触面相反的一侧, 上述第一接地板位于与上述端子的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 上述第二接地板位于与上述端子的接触部以及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接地端子的连结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接地板在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对应的范围形成有相对于该接触部以非接触状态向板片的板厚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接触部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端子的接触部分的所希望的阻抗,设定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3.—种电连接器组装体, 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与该中继电连接器连接的作为对象连接体的对象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 上述对象连接器设置为与中继电连接器的中继连接体对应地安装于电路基板上,具有:多个带片状的对象端子,它们被设置为与中继连接体的多个端子对应地连接;对象接地板,其在板片的宽度方向遍及多个上述对象端子的排列范围而延伸;以及保持上述对象端子以及上述对象接地板的壳体, 上述对象端子由对象信号端子以及对象接地端子这两种端子构成,并且以上述对象端子的板面相对于上述板片的板面平行的方式沿该板片的宽度方向排列,在与上述中继连接体的端子连接的上述对象端子的一端部形成有对象接触部,并且在与电路基板连接的上述对象端子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对象连接部,并且上述对象接触部与上述对象连接部被对象连结部连结在一起, 上述对象接地板被设置成在上述对象端子的构成表面及背面的2个板面中位于与上述对象接触部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位于与上述对象端子的对象接触部以及对象连结部对应的范围,并且在上述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与上述对象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与该对象接地端子的对象连结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对象连接器被设置为与沿板片的板厚方向排列有多个中继连接体的中继电连接器的各个中继连接体对应地排列有多个, 多个对象连接器通过沿上述多个对象连接器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联接部件而被彼此联接, 上述联接部件为与多个对象接地板连接的托架,该联接部件不从该对象接地板切断,而是经由分别保持于各对象连接器的壳体的上述对象接地板将上述多个对象连接器联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H01R13/648GK104466543SQ20141047515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玉井畅洋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