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及其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092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及其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及其氢氧混合引排装置,包括排气管和离心通风机,还包括与排气管的排气口连通且直径逐渐变化的导气管,导气管包括与排气管连通处的中间管和分别与中间管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端管,两个端管的直径均大于中间管的直径。由于导气管的两个端管的直径大于中间管的直径,在向导气管中通气时,中间管处会形成负压,而中间管与排气管连通,因此会在负压作用下将排气管中的气体吸出。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即使在离心通风机断电或因故障停止后,操作者也可通过向导气管中充气而将残留在排气管中的气体吸出,避免了气体的积存,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通过增加导气管还可提高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排气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及其氢氧混合物弓I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及其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国内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0003]目前,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内化成工序,充电过程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氢原子与电子,又发生副反应形成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氢氧混合物,通过密闭的排气管道排到外界。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密闭排气管道01加离心通风机02的结构,将氢氧混合物收集到密闭封排气管道01内再排到外界。其中,排气管道01为S型,且该排气管道01的进气口 011朝下,出气口 012朝上,整体排气管道01的走向是从进气口 011逐渐上升到顶部后再逐渐下沉到底部离心机02处,再通过出气口 012排出。现有装置中的动力仅仅为离心通风机02,这使得一旦离心通风机02断电或者设备故障停止运转后,无法为氢氧混合物提供动力后,氢氧混合物会涡流在密闭封排气管道01中,由于混合物中氢气比与氧气密度低,氢原子会上升存留在排气管道01顶部,而氧原子会下沉到排气管道01的底部,随着时间推移,当积存的氢氧混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若遇明火(充电时电池极柱与电源线连接时若操作不当极易产生明火),极易发生气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串
■/Q1、O
[0004]因此,如何及时排除排气管道内的氢氧混合物,以降低排除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及时排出除排气管道内蓄电池内化成工序中散逸的氢氧混合物,以降低排除安全隐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蓄电池内化成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包括排气管和离心通风机,其还包括:
[0008]与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连通,且直径逐渐变化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处的中间管和分别与所述中间管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端管,且两个所述端管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中间管的直径。
[0009]优选地,上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中,两个所述端管关于所述中间管对称。
[0010]优选地,上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中,所述导气管水平放置,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导气管的下方。
[0011]优选地,上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中,所述排气管包括与所述导气管的轴线垂直相连的竖直管和与所述竖直管相连的倾斜管,且所述倾斜管倾斜向上并与所述竖直管连通,所述离心通风机设置在所述倾斜管内。
[0012]优选地,上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中,所述导气管为不锈钢管。
[0013]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包括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为如上述任一项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
[001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引排装置,包括排气管和离心通风机,其还包括与排气管的排气口连通且直径逐渐变化的导气管,该导气管包括与排气管连通处的中间管和分别与中间管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端管,且两个端管的直径均大于中间管的直径。工作时,由于导气管的两个端管的直径大于中间管的直径,在向导气管中通气时,中间管处会形成负压,而该中间管与排气管连通,因此会在负压作用下将排气管中的气体吸出。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即使在离心通风机断电或因故障停止后,操作者也可通过向导气管中充气而将残留在排气管中的气体吸出,避免了气体的积存,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0015]此外,通过设置导气管还可提高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排气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及时排除排气管道内的氢氧混合物,以降低安全隐患。本发明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弓I排装置的蓄电池内化成装置。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引排装置,包括排气管1和离心通风机2,其还包括与排气管1的排气口连通且直径逐渐变化的导气管3,该导气管3包括与排气管1连通处的中间管和分别与中间管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端管,且两个端管的直径均大于中间管的直径。工作时,由于导气管3的两个端管的直径大于中间管的直径,在向导气管3中通气时,中间管处会形成负压,而该中间管与排气管1连通,因此会在负压作用下将排气管1中的气体吸出。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即使在离心通风机2断电或因故障停止后,导气管3在外界空气流动过程中,使排气管1处形成负压而将残留在排气管1中的气体吸出,避免了气体的积存,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0022]此外,通过增加导气管3还可提高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排气效率。
[0023]具体的,该导气管3是由不锈钢引流板形成,并由不锈钢角柱支撑。
[0024]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端管关于中间管对称,即该导气管3的母线为弧线,优选地,为圆弧线。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通过该导气管3的气体的流速稳定。在实际中还可将导气管3的母线设置为折线,即该导气管3为锥筒结构。
[0025]在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正常放置时,上述的导气管3水平放置,即导气管3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并将上述的排气管1设置在导气管3的下方。由于氢气的质量密度较小会沉积在上升到排气管1的顶部,当氢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若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鉴于此,优选的将导气管3设置在排气管1上方,在通过向导气管3内吹气或外界流动风能流经引流板时,优先的将排气管1内的氢气吸出,防止氢气在排气管1内的沉积,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本申请只是公开了一种具体的放置方式,在实际中还可将排气管1设置在导气管3的上方,首先排除排气管1中的氧气以消除氢气爆炸时对氧气的要求。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公开的排气管1具体包括:与导气管3的轴线垂直相连的竖直管11和与竖直管11相连的倾斜管12。其中,该竖直管11的轴线与导气管3的轴线平行,且同时该导气管3位于排气管1的上方,因此,竖直管11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以进一步保证氢气能够聚集在竖直管11的顶部便于被导气管3中的气体带走。为了防止气体沉积在离心通风机2处,将排气管1的倾斜管12设置为倾斜向上的布置形式,以保证排气管1内的气流自动平稳上升,并在离心通风机2和外界风力的吸力下,排气管1内部的气流排放顺畅无阻力,提高车间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并且安全。
[0027]具体的实施例中,将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导气管3设置为不锈钢管。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材质,但是本申请并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其他材料的导气管3也在保护范围内。
[0028]使用本申请装置的优点:在外界大自然风力的作用下,导气管3内形成负压使排气管1内形成一股向上的升力,一方面降低了离心通风机2的压力,排气量平均每分钟增大4倍,电量消耗降低1/2,外界风力越大,排气量越高,电量消耗越低,当风力超过6级以上时,离心通风机2关闭电源,即可完成清排;另一方面假如在离心通风机2故障或停电状态下,本引排装置将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循环自动完成氢氧混合物的清排,彻底消除了爆炸安全隐患。
[0029]除了改进排气管1的整体走向和增加弧形导气管3外,还可拓宽部分排气管1的直径(通风排气室:72111长X 1.5111宽X 2.5111高)等一系列措施,以外界平均风速1.8111/秒计算,使用本引排装置后,装置排气量增加4倍,电量消耗降低1/2,装置技术性能改善,运行效果稳定可靠。
[003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包括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中,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因此,具有该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的蓄电池内化成装置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3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包括排气管(I)和离心通风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排气管(I)的排气口连通,且直径逐渐变化的导气管(3),所述导气管(3)包括与所述排气管(I)连通处的中间管和分别与所述中间管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端管,且两个所述端管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中间管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管关于所述中间管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水平放置,所述排气管(I)位于所述导气管(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I)包括与所述导气管(3)的轴线垂直相连的竖直管(11)和与所述竖直管(11)相连的倾斜管(12),且所述倾斜管(12)倾斜向上并与所述竖直管(11)连通,所述离心通风机(2)设置在所述倾斜管(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为不锈钢管。
6.一种蓄电池内化成装置,包括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蓄电池内化成氢氧混合物引排装置。
【文档编号】H01M10/12GK104409782SQ20141057219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赵恒祥 申请人: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