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及后端固定块。后端固定块装设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端固定块包含基座及填胶通道,基座之前侧对应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基座之宽度大于绝缘主体之宽度,基座之周围区域突出于绝缘主体之外围,填胶通道形成于基座之周围区域,填胶通道由基座之前侧贯穿至基座之后侧。
【专利说明】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各式电子产品愈渐多功能,提供无限的方便及高度便利性,一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0003]现有USB插头电连接器包含有绝缘座体、复数端子及后端座体,将绝缘座体内部组装复数端子后再与后端座体组装,让复数端子的接脚穿出后端座体的后侧来焊接在电路板上。
[0004]一般针对成型USB插头电连接器的塑胶外壳时,会为了防止填入塑胶材料时,造成USB插头电连接器内部电路板上的零件受到冲击力所发生移位或变形的问题。因此,会先在电路板上成型一层防护覆体,以作为防护电路板上零件的功能。然而,一般防护覆盖仅是覆盖在电路板外围,也就是说,防护覆盖并无法同时覆盖在电路板以及电路板前方之屏蔽外壳外围的作用,以致于无法提升USB插头电连接器整体的强度。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主体、复数上排弹性端子、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及后端固定块。屏蔽壳体包含容置空间。绝缘主体位于容置空间,绝缘主体包含上板体、下板体及插置空间,插置空间位于上板体及下板体之间,插置空间形成于绝缘主体之前侧。复数上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上排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上板体之下表面。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下排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主体并位于下板体之上表面。后端固定块装设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后端固定块包含基座及填胶通道,基座之前侧对应于绝缘主体之后侧,基座之宽度大于绝缘主体之宽度,基座之周围区域突出于绝缘主体之外围,填胶通道形成于基座之周围区域,填胶通道由基座之前侧贯穿至基座之后侧。
[0006]综上所述,本发明由后端固定块之基座上形成有填胶通道,成型胶料由基座之后侧从填胶通道溢入至屏蔽壳体后侧的外部,使成型胶料定型后形成一覆盖件而包覆住屏蔽壳体、后端固定块及电路板,覆盖件用以保护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及复数下排焊接段,避免在成型绝缘外壳时造成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或复数下排焊接段受到冲击而发生偏斜、移位或变形的问题。另外,由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呈上下颠倒,复数上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下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接触段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下排接触段亦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插头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与插座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分解示意图(一)。
[0008]图1A为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分解示意图(二)。
[0009]图1B为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剖面示意图。
[0010]图1C为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之端子脚位定义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之绝缘主体与后端固定块之背面分解示意图。
[0012]图3A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3]图3B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0014]图3C为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0015]图3D为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之绝缘主体与后端固定块之正面分解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发明之结合电路板之外观示意图。
[0018]符号说明
100插头电连接器 11绝缘主体 111上板体 1111下表面 112下板体 1121上表面 113插置空间 115后端对接部 116突块 12屏蔽壳体 12a容置空间 121扣环 13电路板 131接地接点 14接地端子 15插头端子 151上排弹性端子
1511上排弹性讯号端子
1512上排弹性电源端子
1513上排弹性接地端子
1514上排接触段
1515上排连接段
1516上排焊接段 152下排弹性端子
1521下排弹性讯号端子
1522下排弹性电源端子
1523下排弹性接地端子
1524下排接触段
1525下排连接段
1526下排焊接段 2 后端固定块
21 基座 21a顶部表面 21b底部表面 21c左侧侧壁 21d右侧侧壁 211周围区域 212贯穿孔 214卡扣块 22卡扣部 221凹槽 24填胶通道 241沟槽结构 242穿孔结构 31覆盖件 41绝缘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的实施例,图1为分解示意图,图2为俯视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为俯视剖面组合示意图。插头电连接器100为USB Type-C连接介面规格。本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100包含有绝缘主体11、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屏蔽壳体12及基座21。此外,插头电连接器100具有电路板13、线材、覆盖件31与绝缘外壳41。
[0020]参照图4及图5,绝缘主体11为一扁长型板体,绝缘主体11包括有上板体111、下板体112、插置空间113及后端对接部115。在此,以嵌入成型(insert — molding)的方式形成有上板体111及下板体112,插置空间113位于绝缘主体11之前侧。在下述之绝缘主体11之前侧为形成插接侧,所述插接侧为与插座电连接器对接的前方位置,并且,绝缘主体11之后侧形成有固定侧,固定侧为相反该前侧之另一端,以下所述后端固定块21之前侧的面对方向为相同绝缘主体11之前侧的面对方向,后端固定块21之后侧的面对方向为相同绝缘主体11之后侧的面对方向。此外,插置空间113位于上板体111及下板体112之间。在此,后端对接部115形成于该绝缘主体11之后侧,后端对接部115为一突块116结构,突块116结构由绝缘主体11之后侧朝外延伸,突块116结构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上板体111具有下表面1111,下板体112具有上表面1121,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对应于下板体112之上表面1121。。
[0021]参照图1A、图1B、图4及图5,复数插头端子15穿置位于上板体111及下板体112中,复数插头端子15包含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
[0022]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设置于绝缘主体11并位于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在此,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1511、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1512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1513,且各上排弹性端子151设置于绝缘主体11并位于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由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前视观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由右侧至左侧依序为上排弹性接地端子1513 (Gnd)、第一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11 (TX1+-)、第二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11 (D+-)、第三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11 (RX2+-),以及三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11之间的上排弹性电源端子1512 (Power /VBUS)、保留端子(RFU)及最左侧之上排弹性接地端子1513 (Gnd)。
[0023]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设置于绝缘主体11,各上排弹性端子151包含上排接触段1514、上排连接段1515及上排焊接段1516。上排连接段1515设置于该上板体111,该上排接触段1514自该上排连接段1515 —侧延伸而位于该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该上排焊接段1516自该上排连接段1515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11。复数上排弹片讯号端子1511延伸于插置空间113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即USB3.0讯号),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延伸于绝缘主体11的后侧,并且,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形成水平状使用(如图1A所示)。
[0024]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设置于该绝缘主体11并位于下板体112之上表面1121,在此,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为由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1521、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1522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1523,且各上排弹性端子152设置于绝缘主体11并位于下板体112之上表面1121。由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前视观之,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由左侧至右侧依序为下排弹性接地端子1523 (Gnd)、第一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21 (TX2+-)、第二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21 (D+-)、第三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21 (RXl+-),以及三对弹性差动讯号端子1521之间的下排弹性电源端子1522 (Power /VBUS)、保留端子(RFU)及最右侧之下排弹性接地端子1523 (Gnd)。
[0025]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设置于绝缘主体11,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一侧具有复数下排弹片型接触端1525,各下排弹性端子152包含下排接触段1524、下排连接段1525及下排焊接段1526。下排连接段1525设置于该下板体112,该下排接触段1524自该下排连接段1525 —侧延伸而位于该下板体112之下表面1111,该下排焊接段1526自该下排连接段1525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11。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1521延伸于插置空间113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即USB3.0讯号),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延伸于绝缘主体11的后侧,并且,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为形成水平状使用(如图1A所示)。
[0026]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本实施例中,由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的排列方式可知,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分别设置在上板体111之下表面1111及下板体112之上表面1121,并且,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以容置空间12a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所谓的点对称,是指根据该对称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而将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旋转180度后,旋转后的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完全重合,意即,旋转后的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为位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原本排列位置,而旋转后的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为位于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原本排列位置。换言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呈上下颠倒,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排列方式。其中,插头电连接器200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一讯号,亦可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200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用以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而一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一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具有不限制正向或反向插接于插头电连接器200于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内部进行传输的作用。
[0027]请再参考图1A、图1B及图1C,本实施例中,由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前视观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排列位置对应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排列位置。
[0028]参照图1、图1B及图3A,屏蔽壳体12为一中空壳体,屏蔽壳体12之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2a,屏蔽壳体12覆盖于绝缘主体11,亦即,绝缘主体11固定于容置空间12a内。本实施例中,屏蔽壳体12为多件式框架结构所组成,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屏蔽壳体12亦可一件式框架结构所弯折形成。
[0029]参照图1、图2、图3A、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该基座21装设于绝缘主体11之后侦牝基座21包含基座21、至少一填胶通道24、复数卡扣块214、复数贯穿孔212及卡扣部22。
[0030]基座21之前侧对应于绝缘主体11之后侧,基座21之宽度大于绝缘主体11之宽度,基座21之周围区域突出于绝缘主体11之外围。也就是说,基座21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大于屏蔽壳体12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并且,基座21的左侧面至右侧面的距离大于屏蔽壳体12的左侧面至右侧面的距离。
[0031]至少一填胶通道24形成于基座21之周围区域211,至少一填胶通道24由基座21之前侧贯穿至基座21之后侧。本实施例中,后端固定块2为包含复数填胶通道24,各填胶通道24形成于基座21之两侧侧壁上,并且,填胶通道24形成一沟槽结构241且分别形成于基座21之顶部表面21a的两侧以及底部表面21b的两侧(即对应两侧侧壁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基座21之顶部表面21a的两侧以及底部表面21b的两侧凹陷形成沟槽结构241。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复数填胶通道24可进一步分别形成于基座21之左侧侧壁及右侧侧壁(如图3D所示)。此外,填胶通道24亦可进一步形成一个以上穿孔结构242而贯穿于基座21 (如图3B、图3C所示),也就是说,可以穿孔结构242的设置替换沟槽结构241的设置,同样可提供成型胶料从穿孔结构242 —端溢入至另一端。
[0032]复数卡扣块214分别形成于该基座21之顶部的中央位置与底部的中央位置,卡扣块214为突块结构,而屏蔽壳体12进一步包含复数扣环121,各扣环121分别对应扣接与卡合于各卡扣块214,使屏蔽壳体12与基座21紧密固定。
[0033]复数贯穿孔212由基座21之前侧贯穿至基座21之后侧,前述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后侧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后侧为外露在绝缘主体11的后侧,并且,当基座21组装至绝缘主体11之后侧时,复数上排弹性端子151之后侧及复数下排弹性端子152之后侧各别穿过于复数贯穿孔212。
[0034]卡扣部22形成于基座21之前侧,卡扣部22与后端对接部115相配合且卡合固定。本实施例中,卡扣部22为一凹槽221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并且,前已述及之后端对接部115为一突块116,突块116卡合于凹槽221之内部。本实施例中,卡扣部22包含复数导引斜面,复数导引斜面形成于凹槽221之外缘而提供导引组装的作用。也就是说,当卡扣部22与后端对接部115相互装配时,利用导引斜面方便突块116组装入凹槽221的内部。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端对接部115亦可进一步设计成一扣槽结构,而卡扣部22进一步为一卡制块,卡制块的大小符合扣槽的大小而使卡制块卡合于扣槽之内部。也就是说,卡扣部22与后端对接部115可相互为凹槽或突块结构替换而达到凹凸相互组配使用的作用。此外,上述后端对接部115之宽度实质上等于卡扣部22之宽度,当卡扣部22与后端对接部115相互装配后,后端对接部115可与卡扣部22干涉配合而紧实固定。
[0035]参照图1及图5,电路板13位于基座21之后侧,电路板13具有复数接点131,而分别为复数接地接点131及复数端子接点132,复数接地接点131及复数端子接点132位于电路板13之一侧,复数接地接点131位于复数端子接点132的两侧。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与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各别焊接在复数端子接点132上。
[0036]参阅图1、图1B及图5,插头电连接器100更包含复数接地端子14,复数接地端子14各别设置于绝缘主体11之两侧。各接地端子14为下料成型制成,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接地端子14可以冲压成型制成。以下料成型之接地端子14的结构强度较冲压成型之接地端子14的结构强度良好。接地端子14设置于该绝缘主体11并与该屏蔽壳体12接触。接地端子14包含侧臂、勾部及接脚。侧臂为一狭长型端子,侧臂装入于绝缘主体11的侧壁的沟槽中。勾部由侧臂之前侧朝该插置空间113方向延伸,勾部延伸至插置空间113中。接脚由侧臂之后侧方向延伸。接脚穿出于沟槽之后端而外露绝缘主体11外部,接脚延伸至电路板13而焊接于接地接点131。
[0037]当插头电连接器100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100之接地端子14的复数勾部会扣住插座电连接器的扣钩,可避免插头电连接器100之复数勾部摩擦到插座电连接器的舌板之两侧而造成舌板的磨损。此外,藉由插座电连接器的端子接脚外露与其屏蔽外壳连接,提供插座电连接器本身的接地端子进行传导而接地的作用。
[0038]参阅图3A及图5,本发明之插头电连接器100更包含一覆盖件31,覆盖件31由基座21之后侧延伸自填胶通道24至屏蔽壳体12后侧的外部。覆盖件31覆盖于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及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在此,当电路板13上进行焊接复数线材后,可以点胶方式或包覆成型(over molding)方式结合覆盖件31,覆盖件31的成型方式为透过由基座21之后侧(也就是位于电路板13后侧位置)填入成型胶料,成型胶料使用材料为PE (聚乙烯)材质。当成型胶料从填胶通道24溢入至屏蔽壳体12后侧的外部,藉由治具限制灌胶后之成型胶体的大小以及位置,使成型胶料定型在电路板13的周围以及自填胶通道24至屏蔽壳体12后侧的外部,并且,使定型后之成型胶料(即覆盖件31)藉以保护焊接后的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及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此外,再以包覆成型(overmolding)方式成型绝缘外壳41于覆盖件31外部,绝缘外壳41使用材料为PVC (聚氯乙烯)材质。利用绝缘外壳41包覆覆盖件31,完成具有传输线材的插头电连接器100。当插头电连接器100加工包覆一个覆盖件31时,可藉由覆盖件31包覆住复数线材或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与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避免在成型绝缘外壳41时造成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1516或复数下排焊接段1526受到冲击而发生偏斜、移位或变形的问题。
[0039]本发明由后端固定块之基座上形成有填胶通道,成型胶料由基座之后侧从填胶通道溢入至屏蔽壳体后侧的外部,使成型胶料定型后形成一覆盖件而包覆住屏蔽壳体、后端固定块及电路板,覆盖件藉以保护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及复数下排焊接段,避免在成型绝缘外壳时造成复数线材、复数上排焊接段或复数下排焊接段受到冲击而发生偏斜、移位或变形的问题。
[0040]另外,由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弹性端子与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呈上下颠倒,复数上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左右相反于复数下排接触段之排列方式,提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接触段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而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之内部时,插头电连接器之复数下排接触段亦可与插座电连接器之复数上排端子对应连接,插头电连接器具有不限制与插座电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接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一绝缘主体、复数上排弹性端子、复数下排弹性端子及一后端固定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屏蔽壳体,包含一容置空间; 所述一绝缘主体,位于该容置空间,该绝缘主体包含一上板体、一下板体及一插置空间,该插置空间位于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之间,该插置空间形成于该绝缘主体之前侧; 所述复数上排弹性端子,该些上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上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上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上板体之下表面; 所述复数下排弹性端子,该些下排弹性端子包含复数下排弹性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弹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弹性接地端子,且各该下排弹性端子设置于该绝缘主体并位于该下板体之上表面; 所述一后端固定块,该后端固定块装设于该绝缘主体之后侧,该后端固定块包含: 一基座,该基座之前侧对应于该绝缘主体之后侧,该基座之宽度大于该绝缘主体之宽度,该基座之周围区域大于该绝缘主体之外围; 一填胶通道,形成于该基座之侧壁,该填胶通道由该基座之前侧贯穿至该基座之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胶通道形成一沟槽结构且设置于该基座之顶部表面的两侧壁以及底部表面的两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胶通道形成于该基座之左侧侧壁及右侧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胶通道形成一穿孔结构而贯穿于该基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固定块包含复数卡扣块,各该卡扣块分别形成于该基座之顶部与底部,该屏蔽壳体包含复数扣环,各该扣环分别对应卡合于各该卡扣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覆盖件,该覆盖件由该基座之后侧延伸自该至少一填胶通道至该屏蔽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装设于该后端固定块之后侧,该电路板包含复数接地接点,该些接地接点连接于该些该些上排弹性端子之后侧及该些下排弹性端子之后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弹性端子包含一上排接触段、一上排连接段及一上排焊接段,该上排连接段设置于该上板体,该上排接触段自该上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上板体之下表面,该上排焊接段自该上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弹性端子包含一下排接触段、一下排连接段及一下排焊接段,该下排连接段设置于该下板体,该下排接触段自该下排连接段一侧延伸而位于该下板体之上表面,该下排焊接段自该下排连接段另一侧延伸而穿出于该绝缘主体。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弹片讯号端子位于该上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该些下排弹片讯号端子位于该下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该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该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该些上排弹片端子与该些下排弹片端子以该容置空间之中心点为一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对应于该些下排弹性端子之排列位置。
【文档编号】H01R13/405GK104518321SQ20141069412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高雅芬, 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周杨杨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