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8888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基础地桩、支撑架、悬挑支撑桁架和反射网,基础地桩包括一根中心地桩和八根呈矩形排布的外围地桩;支撑架包括立柱和水平支撑梁,所述水平梁与立柱之间还设有斜撑,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支撑梁架中的支撑钢梁呈井字形排布形成格状支撑面,相应反射网的基础网片中,除边缘位置网片外,中间部位网片均为尺寸相等的矩形网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解决传统全向信标反射网地桩占地面积大及定位困难的问题,还解决由于基础网片形状不规则导致的制作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以及支撑架整体刚度偏弱稳定性低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机场导航用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DVOR全向信标反射网,是民航系统中与发射设备配套必不可少的接收并反射飞机信号的天线装置,一般建设在机场跑道外侧附近和飞行航路上的各导航台,间距300公里左右,给起飞时及航路上的飞机提供精确位置的导航信息。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各种工业建筑及居民楼房对信号的阻挡日益严重,目前民航系统使用的DVOR全向信标反射网的高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增加反射网结构的高度,以解决信号阻挡的问题。
[0003]传统的DVOR全向信标反射网设施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基础地桩:传统地网25根钢柱,每根钢柱对应一个基础,基础成圆形分布,分中心柱基础I个、内圈基础8个、外圈基础16个;支撑架:为避免周围阻挡物及地形对信号产生影响,基于网片下部要安装通信机房的考虑,应将网片提升到一定高度,通过钢结构支架和顶部钢梁来支撑网片及整套天线系统,现有技术方案一般采用I根中心柱、8根内圈柱和16根外圈柱,共计25根柱作支撑;反射网:直径26 πΓ40 m的钢结构网片,由若干块长约2 m宽约I m的小网片组合而成,小网片采用带钢及扭绞方钢组合而成,类似于钢格网。根据设计要求,反射网直径可以按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天线阵子:位于网片上方,与天线轨道相连,包括在圆周上均布的48颗和圆心位置的I颗共计49颗天线阵子,用于导航信号的接收和发射,一般直接从海外专业公司采购;通信机房:机房位于支撑架中心附近位置,用于安放通讯设备,一般采用砼机房,天线阵子通过馈线将信号传送到通信机房,由于信号在通过馈线传递时有衰减,因此对馈线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应保证机房顶与反射网距离不大于1.2米。因此随着反射网高度提升,机房需要一并提升。
[0004]现在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影响了全向信标反射网的生产和安装:
[0005]I)基础地桩的数量过多,一般反射网的基础地桩有25个,呈圆形布置,在实际施工时,不仅占地面积大,且由于基础地桩数量多,角度各不相同,定位比较困难,导致极易出现定位偏差,给后续地网支柱安装带来困难,严重影响后续钢梁和基础网片的安装精度;
[0006]2 )用于承载基础网片的支撑梁架内,水平面上的支撑钢梁一般排布方式为放射状分布,造成上部反射网的基础网片为不规则扇形,给基础网片的加工制作增加了困难,且施工时需要先分类再对应安装,工序复杂,费时费力;
[0007]3)现有技术中呈双层圆形布置的支撑架难以形成有效的隔面支撑,整体刚度偏弱,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解决传统DVOR全向信标反射网建设中由于基础地桩的数量过多、不仅占地面积大且由于基础地桩数量多、角度各不相同、定位比较困难、导致极易出现定位偏差,给后续地网支柱安装带来困难严重影响后续钢梁和基础网片的安装精度的问题;还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承载基础网片的支撑梁架内的钢梁一般排布方式为从内到外呈放射状分布、造成上部反射网的基础网片大部分为不规则形、给基础网片的加工制作增加了困难、施工时需要先分类再对应安装、工序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此外,也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架难以形成有效的隔面支撑、整体刚度偏弱、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从下而上包括基础地桩、支撑架、悬挑钢桁架、和反射网,所述支撑架中设有通讯机房和步梯,所述悬挑钢桁架与反射网之间设有用于承载反射网基础网片的支撑梁架,所述反射网的顶面上分布有天线阵子,其特征在于:
[0011]所述基础地桩包括一个中心地桩和八个外围地桩,所述外围地桩排布成矩形,分别位于矩形的顶点和各边中点;
[0012]所述支撑架包括底部与基础地桩连接的立柱和设于立柱之间的水平支撑梁,所述立柱包括一根中心立柱和八根外围立柱;所述水平支撑梁包括设在相邻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外围横梁、矩形各边中点的四根外围立柱之间的加强横梁以及中心立柱与矩形中点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十字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中间与矩形顶点处的外围立柱之间还连接有辐向梁;所述外围横梁与相邻两外围立柱之间设有斜撑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斜撑的一头连接外围横梁的中点,另一头连接在外围立柱上;
[0013]所述水平支撑梁形成一个一个的水平支撑面,所述水平支撑面之一上铺设有支撑板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通讯机房;
[0014]所述工作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爬梯,所述工作平台与反射网之间设有直梯;
[0015]所述支撑梁架中的支撑钢梁在水平面上呈井字形排布,形成格状支撑面,对应的,所述反射网的基础网片中,除边缘位置的基础网片外,中间部位的基础网片为尺寸相等的矩形片。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撑为支撑杆或钢支撑桁架。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围地桩的排布呈正方形。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机房是底部与工作平台连接固定的钢结构方舱。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0020]本实用新型采用九桩结构,地网排布简单,占地面积小,且施工过程中定位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础地桩的数量过多、不仅占地面积大且由于基础地桩数量多、角度各不相同、定位比较困难、导致极易出现定位偏差,给后续地网支柱安装带来困难严重影响后续钢梁和基础网片的安装精度的问题;采用井字架,其八根外围立柱中相邻立柱之间由横梁连接,位于矩形各边中点位置的四根立柱通过隔面斜撑顺次连接,在隔面上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增大了支撑架的强度,增强了架体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架难以形成有效的隔面支撑、整体刚度偏弱、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支撑梁架中的钢梁呈井字形排布,相应所述反射网的基础网片中除边缘位置的边缘网片外的中心网片均为尺寸相等的矩形网片,制作简单,无需标号对应安装,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基础地桩I的排布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撑架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网5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_基础地桩、1.1-外围地桩、1.2-中心地桩、2-支撑架、2.1-立柱、
2.11-中心立柱、2.12-外围立柱、2.2-水平支撑梁、2.21-外围横梁、2.22-加强横梁、
2.23-十字横梁、2.24-辐向梁、2.3-斜撑、3-悬挑钢桁架、4-支撑梁架、5-反射网、6-天线阵子、7-通讯机房、8-步梯、8.1-爬梯、8.2-直梯、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飞所示,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从下而上包括基础地桩1、支撑架
2、悬挑钢桁架3、和反射网5,所述支撑架2中设有通讯机房7和步梯8,所述悬挑钢桁架2.2与反射网5之间设有用于承载反射网基础网片的支撑梁架2.3,所述反射网5的顶面上分布有天线阵子6,其特征在于:
[0028]如图3所示,所述基础地桩I包括一个中心地桩1.2和八个外围地桩1.1,所述外围地桩1.1排布成矩形,分别位于矩形的顶点和各边中点;本实施例中的外围地桩1.1的排布呈15*15m的正方形,地桩数量减少,且成正方形布置,便于定位施工,整体占地面积小于传统地网基础占地,空间利用更有效率。
[0029]如图2和图4所述,所述支撑架2包括底部与基础地桩连接的立柱2.1和设于立柱之间的水平支撑梁2.2,所述立柱2.1包括一根中心立柱2.11和八根外围立柱2.12 ;所述水平支撑梁2.2包括设在相邻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外围横梁2.21、矩形各边中点的四根外围立柱之间的加强横梁2.22以及中心立柱与矩形中点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十字横梁2.23 ;所述加强横梁2.22的中间与矩形顶点处的外围立柱2.12之间还连接有辐向梁2.24 ;所述外围横梁2.21与相邻两外围立柱2.12之间设有斜撑2.3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斜撑2.3的一头连接外围横梁2.21的中点,另一头连接在外围立柱2.12上;所述斜撑
2.3为支撑杆或钢支撑桁架,采用刚性连接,形成稳定三角桁架,横隔面连接也均形成稳定结构,有效减少构件长细比,且整体结构形式更加符合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要求,受力及位移计算更准确,能更好的控制材料的利用和结构的安全,整体刚度显著提升,结构稳定性增加,顶部天线水平位移减小,满足DVOR天线的工艺要求。
[0030]如图2所示,所述水平支撑梁2.2形成一个一个的水平支撑面,所述水平支撑面之一上铺设有支撑板10形成工作平台,所述支撑板选用花纹板,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通讯机房7 ;所述通讯机房7是底部与工作平台连接固定的、底面积小于钢结构平台面积的钢结构方舱;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工作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爬梯8.1,所述工作平台与反射网5之间设有直梯8.2 ;爬梯8.1和直梯8.2的拐点设于立柱上用于结构承重。
[0032]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梁架2.3中的支撑钢梁在水平面上呈井字形排布,形成格状支撑面,各部位受力均匀,提高钢梁材料利用率,对应的,所述反射网5的基础网片中,除边缘位置的基础网片外,中间部位的基础网片为尺寸相等的矩形片,反射网片布置更加合理,制作、安装更加便捷,各个网片通用设计,不用找对应网片。
[003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及通讯机房的全部构件均为工厂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有可靠保障,从而缩短整体建设周期;此外,全部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可拆可卸,方便进行迁移,且可重复利用,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从下而上包括基础地桩(I)、支撑架(2)、悬挑钢桁架(3)、和反射网(5),所述支撑架(2)中设有通讯机房(7)和步梯(8),所述悬挑钢桁架(2.2)与反射网(5)之间设有用于承载反射网基础网片的支撑梁架(4),所述反射网(5)的顶面上分布有天线阵子(6),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地桩(I)包括一个中心地桩(1.2)和八个外围地桩(1.1),所述外围地桩(1.1)排布成矩形,分别位于矩形的顶点和各边中点; 所述支撑架(2)包括底部与基础地桩连接的立柱(2.1)和设于立柱之间的水平支撑梁(2.2),所述立柱(2.1)包括一根中心立柱(2.11)和八根外围立柱(2.12);所述水平支撑梁(2.2)包括设在相邻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外围横梁(2.21)、矩形各边中点的四根外围立柱之间的加强横梁(2.22)以及中心立柱与矩形中点的外围立柱之间的十字横梁(2.23);所述加强横梁(2.22)的中间与矩形顶点处的外围立柱(2.12)之间还连接有辐向梁(2.24);所述外围横梁(2.21)与相邻两外围立柱(2.12)之间设有斜撑(2.3)在立面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斜撑(2.3)的一头连接外围横梁(2.21)的中点,另一头连接在外围立柱(2.12)上; 所述水平支撑梁(2.2)形成一个一个的水平支撑面,所述水平支撑面之一上铺设有支撑板(10 )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通讯机房(7 ); 所述工作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爬梯(8.1),所述工作平台与反射网(5)之间设有直梯(8.2); 所述支撑梁架(2.3)中的支撑钢梁在水平面上呈井字形排布,形成格状支撑面,对应的,所述反射网(5)的基础网片中,除边缘位置的基础网片外,中间部位的基础网片为尺寸相等的矩形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3)为支撑杆或钢支撑祐1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地桩(1.0的排布呈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向信标反射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机房(7)是底部与工作平台连接固定的钢结构方舱。
【文档编号】H01Q15/14GK204011737SQ20142029423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贾国栋 申请人:衡水通广塔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