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558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和从本体上伸出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插接腿,插接腿靠近末端都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并且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接台,插接腿之间能够相向弹性变形。连接器组件包括所述连接端子以及与该连接端子连接的电学器件,电学器件包括主体,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通孔,连接端子的一对插接腿对应插入在端子接收通孔中,每条插接腿都与端子接收通孔的孔壁抵接,卡接台与电学器件主体的下表面抵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能够直接与电学器件进行固定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连接端子进行固定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牢固。
【专利说明】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连接端子与印刷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时,通常都预先将连接端子固定到一壳体中,然后再与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壳体要占据印刷电路板较大的空间,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其无需壳体进行固定就能够与电学器件进行直接连接。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和从本体上伸出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插接腿,插接腿靠近末端都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并且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接台,插接腿之间能够相向弹性变形。
[0005]优选地,每条插接腿的卡接台到末端之间的外侧壁上具有导向斜面。
[0006]优选地,还包括从本体上伸出的一对支撑腿,支撑腿分别弯折至垂直于插入方向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支撑面,支撑面与卡接台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进一步优选情况下,两条支撑腿沿相反方向延伸。更优选情况下,两条支撑腿分别位于一对插接腿的外侧。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支撑腿与插接腿的卡接台垂直延伸。
[0007]优选地,本体上伸出有两对插接腿,两对插接腿均沿插入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本体上伸出有与两对插接腿相对应的两对支撑腿。
[0008]优选地,连接端子为一体冲压形成件。
[0009]优选情况下,上述的连接端子还包括从本体上伸出的连接端,连接端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情况下,连接端呈分叉形。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连接端子能够直接与电学器件进行连接固定。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任一连接端子以及与该连接端子连接的电学器件,电学器件包括主体,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通孔,连接端子的一对插接腿对应插入在端子接收通孔中,每条插接腿都与端子接收通孔的孔壁抵接,卡接台与电学器件主体的下表面抵接。
[0012]优选地,每对插接腿还与对应的端子接收通孔的孔壁通过焊接固定。
[0013]优选地,电学器件为印刷电路板。
[001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与电学器件特定的结构配合,能够使连接端子直接与电学器件进行固定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连接端子进行固定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牢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示出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示出的连接端子的侧向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20]图6为图5中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22]参见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包括本体11和从本体11上伸出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插接腿12。插接腿12用来与电学器件进行电连接,本体11上还具有另一连接端18,连接端18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用来与另一电学器件电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端子10的电连接功能。连接端子10通常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金属件,从而可以低成本成批生产多个相同的连接端子10。
[0023]一对中的两条捅接腿12具有对称结构。插接腿12靠近末端13处都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并且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接台14。一对插接腿1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能够相向弹性变形。每条插接腿12的卡接台14到末端13之间的外侧壁上具有导向斜面15。
[0024]从本体11上还延伸有一对支撑腿16,两条支撑腿16分别弯折至垂直于插入方向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支撑面17,支撑面17与卡接台14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h。两条支撑腿16沿相反方向延伸,一对支撑腿16分别位于两条插接腿12的外侧,支撑腿16与插接腿12的卡接台14垂直延伸。
[0025]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0的本体11上伸出有两对相同的插接腿12,两对插接腿12均沿插入方向延伸并且二者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相应地,本体11上也延伸出两对支撑腿16。通过两对连接腿12和两对支撑腿16与电学器件进行连接,能够使连接更加稳固。
[0026]参见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上文中所述的连接端子10以及与连接端子10连接的电学器件20,电学器件20上可以与多个连接端子10进行连接。电学器件20的一个具体例子为印刷电路板。电学器件20包括主体21,主体21上具有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通孔22,用来接收连接端子10。在组装时,连接端子10的每对插接腿12从主体21的上表面23通过末端13的导向斜面15引导并经过弹性变形后,插入到端子接收通孔22中。当卡接台14越过端子接收通孔22之后,插接腿12的末端13向外弹出,使卡接台14与电学器件20的下表面24抵接;此时,每条插接腿12都与端子接收通孔22的孔壁弹性偏置抵接,使连接端子10与电学器件20固定到位。通常端子接收孔22的孔壁具有导电体,插接腿12与导电体接触形成电连接。
[0027]为了增强连接端子10与电学器件20之间的稳固连接,连接端子10的本体11上还设计有上文所述的支撑腿16。在设计连接端子10上的支撑腿16时,根据具体所要连接的电学器件20主体21的厚度,使支撑面17与卡接台14之间的预定间隔h等于端子接收通孔22周围的主体21的厚度。从而在组装时,当卡接台14与主体21的下表面24抵接时,支撑面17正好与主体21的上表面23抵接,防止插接腿12在端子接收通孔22中上下活动。同时,由于支撑面17与主体21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并且两条支撑腿16沿相反方向延伸而且还与插接腿12的卡接台14垂直延伸,从而形成稳固的几何结构,也防止了连接端子10左右和前后的活动,从而使连接端子10与电学器件20锁固连接。特别是当连接端子10上具有两对以上的插接腿12时,连接更加牢靠。
[0028]为了增强连接端子10与电学器件20之间的电接触,通常还在插接腿12与端子接收通孔22的孔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0029]连接端18在图4中示出的为弹片型,在图5-6中示出的为分叉型,但不限于以上示出的类型,也可以为其它类型。
[003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与电学器件20特定的结构配合,能够使连接端子10直接与电学器件20进行固定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连接端子10进行固定的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牢固。
[0031]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形状和构造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型,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从本体上伸出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插接腿,插接腿靠近末端都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并且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卡接台,插接腿之间能够相向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每条插接腿的卡接台到末端之间的外侧壁上具有导向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本体上伸出的一对支撑腿,支撑腿分别弯折至垂直于插入方向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支撑面,支撑面与卡接台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条支撑腿沿相反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条支撑腿分别位于一对插接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支撑腿与插接腿的卡接台垂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本体上伸出有两对插接腿,两对插接腿均沿插入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本体上伸出有与两对插接腿相对应的两对支撑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子为一体冲压形成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本体上伸出的连接端,连接端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连接端呈分叉形。
1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以及与该连接端子连接的电学器件,其特征在于, 电学器件包括主体,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通孔,连接端子的一对插接腿对应插入在端子接收通孔中,每条插接腿都与端子接收通孔的孔壁抵接,卡接台与电学器件主体的下表面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对插接腿还与对应的端子接收通孔的孔壁通过焊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学器件为印刷电路板。
【文档编号】H01R12/58GK203983542SQ20142043824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5日
【发明者】姜开轩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