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380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包括:进风道、分风道、右转换风道、左转换风道和出风道;所述分风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分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右出风口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左出风口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右转换风道和所述左转换风道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回风口,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出风道和大气连通。该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制造成本低,冷却效果好,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更加均匀。
【专利说明】—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伴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电动汽车研发已经成为全球车企发展的重要趋势。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模组通常采用水冷或者风冷进行散热。采用水冷散热,冷却效果好,电池模组温差小,但是成本高,从而导致动力电池系统成本上升,不利于产业化;采用风冷散热,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风道通常采用串联风道,风道长度较长,从而使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差较大,影响动力电池模组的性能及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散热效果好,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较为均匀。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包括:进风道、分风道、右转换风道、左转换风道和出风道;所述分风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分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右出风口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左出风口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右转换风道和所述左转换风道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回风口,所述左转换风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出风道和大气连通。
[0007]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道末端的风机。
[0008]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分风道并行排布的模组冷却风道,所述模组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二出风口相连,所述模组冷却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右转换风道上的回风口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的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左转换风道上的回风口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的两侧。
[0011]优选地,所述分风道包括:连接风道、左风道和右风道,所述连接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风道、所述右风道相连,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右风道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风道内部设置有分风板,所述分风板将所述连接风道分隔为左连接风道和右连接风道,所述左连接风道和所述左风道相连,所述右连接风道和所述右风道相连。
[0013]优选地,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
[0014]优选地,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进风道的出口风的宽度。
[0015]优选地,所述进风道、所述分风道和所述出风道上都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通过分风道将进风道中的风分为两股,分别向左、右两侧流动,通过两端的左转换风道和右转换风道的风向转换流过动力电池模组后,经出风道排出,在分风道的作用下,使风并行向左、右两侧流动,风流动的路径较短,冷却效果大大提升,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更加均匀,有效提升动力电池模组的寿命和性能,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他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右转换风道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的左转换风道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的进风道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中的分风道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中的模组冷却风道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1中的风机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1中的出风道的示意图。
[0026]【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27]1-进风道;2-分风道;3-出风道;4-风机;5-右转换风道;
[0028]6-左转换风道;7-模组冷却风道;8-连接风道;9-左风道;
[0029]10-右风道;11-进风格栅;12-加强筋;13-第一进风口;
[0030]14-第二进风口; 15-第一出风口; 16-第二出风口; 17-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至图8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进风道1、分风道2、右转换风道5、左转换风道6和出风道3 ;其中,分风道2上设置有进风口、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分风道2的进风口和进风道I的出风口相连,分风道2的右出风口和右转换风道5的第一进风口 13相连,分风道2的左出风口和左转换风道6的第一进风口 13相连,右转换风道5和左转换风道6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 15和至少一个回风口 17,左转换风道6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16,第二出风口 16通过出风道3和大气连通。该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在分风道2的作用下,使风并行向左、右两侧流动,风流动的路径较短,冷却效果大大提升,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更加均匀,有效提升动力电池模组的寿命和性能,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0033]为了保证风在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的流动速度,可以在出风道3的末端设置风机4,风机4启动后快速抽取气体,从而能够保证热交换速度,使动力电池模组快速得到冷却。
[0034]上述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与分风道2并行排布的模组冷却风道7,模组冷却风道7的进风口和右转换风道5的第二出风口 16相连,模组冷却风道7的出风口和左转换风道6的第二进风口 14相连。通过分风道2和模组冷却风道7的共同冷却降温,能够加快冷却速度,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0035]上述右转换风道5上的回风口 17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右转换风道5的第一出风口 15的两侧。同理,左转换风道6上的回风口 17也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左转换风道6的第一出风口 15的两侧。具体可以将右转换风道5的第一出风口 15设置在右转换风道5的中间位置,而将两个回风口 17设置在右转换风道5的两端;左转换风道6的第一出风口 15也设置在左转换风道6的中间位置,而将两个回风口 17设置在左转换风道6的两端。优选将动力电池模组设置为四个,平行、对称排布在分风道2和模组冷却风道7上部,相邻的动力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形成风道,右转换风道5和左转换风道6中的风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 15流出后,通过动力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流过,遇到阻挡后分别向动力电池模组两侧流动,然后沿动力电池模组边缘与箱体外壳之间形成的风道进行流动,分别经过动力电池模组两侧的回风口 17分别流回右转换风道5和左转换风道6,其中,右转换风道5中的风再经过模组冷却风道7流入左转换风道6,然后经过出风道3排入大气中。
[0036]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右转换风道5和左转换风道6都设计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例如可以将右转换风道5设计为包括第一转换风道和第二转换风道的结构,其中,第一转换风道和第二转换风道相互独立,两者可以通过组装卡合为一体。具体可以将右转换风道5的第一进风口 13和第一出风口 15设置在第一转换风道上,而将第二出风口16和两个回风口 17设置在第二转换风道上,以便于加工成型。同理,也可以将左转换风道6设计为包括第三转换风道和第四转换风道的结构,其中,第三转换风道和第四转换风道相互独立,两者通过组装卡合在一体。具体可以将左转换风道6的第一进风口 13和第一出风口 15设置在第三转换风道上,而将第二进风口 14和两个回风口 17设置在第四转换风道上,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加工成型。
[0037]上述分风道2可以包括:连接风道8、左风道9和右风道10,其中,连接风道8的一端与进风道I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左风道9、右风道10相连,左风道9和左转换风道6的第一进风口 13相连,右风道10和右转换风道5的第一进风口 13相连。其中,连接风道8可以直接插入进风道1,两者之间通过间隙配合,外部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能够保证风在流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风现象,保证冷却效果。
[0038]上述连接风道8内部设置有分风板,分风板将连接风道8分隔为左连接风道和右连接风道,其中,左连接风道和左风道9相连,右连接风道和右风道10相连。通过分风板能够使风量分配更加均匀,保证动力电池模组冷却后的温度更加均匀。
[0039]上述进风道I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1,能够防止金属颗粒、灰尘等杂物进入进风道1,满足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
[0040]其中,进风道I的进风口的宽度可以大于进风道I的出口风的宽度,在保证进风量充足的情况下,形成一定的差压,使得风流动速度更快,进一步加快冷却速度。
[0041]上述进风道1、分风道2和出风道3上都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2,从而有效提高风道的可靠性。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通过分风道将进风道中的风分为两股,分别向左、右两侧流动,通过两端的左转换风道和右转换风道的风向转换流过动力电池模组后,经出风道排出,在分风道的作用下,使风并行向左、右两侧流动,风流动的路径较短,冷却效果大大提升,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更加均匀,有效提升动力电池模组的寿命和性能,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道、分风道、右转换风道、左转换风道和出风道;所述分风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分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右出风口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分风道的左出风口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右转换风道和所述左转换风道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回风口,所述左转换风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所述出风道和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道末端的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分风道并行排布的模组冷却风道,所述模组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二出风口相连,所述模组冷却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转换风道上的回风口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换风道上的回风口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出风口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道包括:连接风道、左风道和右风道,所述连接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道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风道、所述右风道相连,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左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右风道和所述右转换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风道内部设置有分风板,所述分风板将所述连接风道分隔为左连接风道和右连接风道,所述左连接风道和所述左风道相连,所述右连接风道和所述右风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进风道的出口风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所述分风道和所述出风道上都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文档编号】H01M10/6556GK204130663SQ20142064536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宋军, 夏顺礼, 赵久志, 张宝鑫, 阳斌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