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814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连接器部件,尤其是新型电端子。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连接器一般包括护套和电端子。电端子压接导线后用于连接汽车的电动设备组件;护套具有外壳和若干排在一起并彼此靠近的空腔,所述空腔分别容纳电端子;护套的空腔中一般还设置可以弹性变形弹舌,其通过锁定电端子上的凸出部位来锁定电端子,从而牢固地把电端子固定在护套中,防止其从外壳中被拉出;通常还可设置所谓的次级锁定装置,即使有拉力作用在与各个电端子连接的电缆上,也可以进一步让电端子牢固地保持在连接器外壳内。
[0003]电端子通常设有弹性接触片,通过弹性接触片和下顶壁上的凸起夹持公端子,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然而,通常的电端子中,仅有单个用于电流传导的接触点,这导致了较小的接触面积以及因此导致低效率的电流传到,进一步地,公端子与弹性接触片之间的较差接触可能导致在组件上产生热量并且损失能量。
[0004]电端子一般由金属薄板彼此弯曲形成底壁、左右侧壁和顶壁,通常顶壁分为上顶壁和下顶壁,上下顶壁彼此叠在一起;由于上下顶壁之间彼此叠在一起,在公端子插入后会把上下顶壁撑开,使电端子中的弹性接触片正压力不足,而业界也有采用另外一种不锈钢的罩来固定上下顶壁,使其牢固;然而,所述罩的制造工艺繁琐,并且需要弯曲制造工序及焊接制造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电端子,电端子的弹性接触片上有多个接触点,由于增加了接触点,使得公端子与弹性接触片之间电流的传导可能变得更加高效。该电端子还在上顶壁和下顶壁上设置了结合装置,能使上顶壁下顶壁有效且牢固的贴合在一起,而且所述结合装置比较容易制造。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包括电端子主体,所述电端子主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所述前部区域包括底壁、左侧壁、右侧壁、上顶壁、下顶壁和弹性接触片,底壁、左侧壁、右侧壁、上顶壁和下顶壁组成箱体结构,弹性接触片置于箱体结构内;所述后部区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接翼片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接翼片,第二压接翼片设置在第一压接翼片后部。
[0008]进一步的,在弹性接触片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一,下顶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二,球形凸起一和球形凸起二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在上顶壁和下顶壁上设置有结合装置,所述结合装置包括突出机构和凹槽,所述突出机构设置于下顶壁的延伸端,凹槽设置于上顶壁与左侧壁的连接处,同时突出机构贴合地固定于凹槽内。
[0010]进一步的,在弹性接触片上设置有第一悬臂,在底壁上设有第二悬臂,第一悬臂的头部与第二悬臂相接触。
[0011]进一步的,在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弹性接触片下方。
[0012]进一步的,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观察孔A和观察孔B。
[0013]进一步的,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防错凸起。
[0014]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优点是,能使得公端子与弹性接触片之间电流的传导变得更加高效;能使上顶壁下顶壁有效且牢固的贴合在一起,而且所述结合装置比较容易制造。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主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左侧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右侧视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后视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的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端子,包括电端子主体,所述电端子主体分为前部区域2和后部区域3。
[0023]后部区域3是由金属薄板弯曲制造而来的,其中金属薄板材料具有导电性,诸如铜或铜合金。所述后部区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接翼片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接翼片5,第二压接翼片5设置在第一压接翼片4后部,其用于压接至具有导体的电缆的绝缘部。
[0024]所述前部区域2包括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下顶壁9和弹性接触片15,所述左侧壁7L由底壁6左侧向上弯曲而成,右侧壁7R由底壁6向上弯曲而成;上顶壁8由左侧壁7L向右弯曲而成;下顶壁9由右侧壁7R向左弯曲而成。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和下顶壁9共同组成箱体结构,弹性接触片15置于箱体结构内。同时前部区域2也可以理解为由底壁6向前延伸并弯曲后形成弹性接触片15,二者结构相同,仅在表达方式上不同。此外,弹性接触片(15)的反转域(13)的顶边(14)底于侧壁的端面,以防止外来的冲击或破坏。
[0025]在弹性接触片1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一 16,下顶壁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二 10,球形凸起一 16和球形凸起二 10相配合。球形凸起一 16和球形凸起二 10共同夹持住公端子,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由于增加了接触点,使得公端子与弹性接触片之间电流的传导可能变得更加高效。
[0026]在上顶壁8和下顶壁9上设置有结合装置21,所述结合装置21包括突出机构22和凹槽23,所述突出机构22设置于下顶壁9的延伸端,凹槽23设置于上顶壁8与左侧壁7L的连接处,同时突出机构22贴合地固定于凹槽23内,使下顶壁9能有效的和上顶壁8贴合,在公端子插入后不至于被撑开而影响弹性接触片(15)的正压力。
[0027]在弹性接触片15上设置有第一悬臂11,在底壁6上设有第二悬臂12,第一悬臂11的头部与第二悬臂12相接触。根据该结构,当公端子插入时,第一悬臂11的变形为悬臂梁结构,公端子的插入阻力较小,随着公端子的插入,第一悬臂11的头部和第二悬臂12接触,这时的变形变为简支梁结构,可以增加弹性接触片15对公端子的正压力,从而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0028]在底壁6上设置有限位机构17,所述限位机构17位于弹性接触片15下方。
[0029]在左侧壁7L和右侧壁7R上设有观察孔A18和观察孔B19。观察孔A18用于观察生产时限位机构17和弹性接触片15的间隙;观察孔B19用于观察生产时第一悬臂11和第二悬臂12的间隙;通过上述观察孔A18和观察孔B19能监控电端子生产时的不良品。
[0030]在左侧壁7L和右侧壁7R上设有防错凸起20。防错凸起(20)可以使电端子装入护套的空腔时不会错误的安装,能防止错误的安装导致电端子在护套空腔中的拉力不够。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电端子,包括电端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端子主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所述前部区域(2)包括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下顶壁(9)和弹性接触片(15),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和下顶壁(9)组成箱体结构,弹性接触片(15)置于箱体结构内;所述后部区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接翼片(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接翼片(5),第二压接翼片(5)设置在第一压接翼片(4)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弹性接触片(1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一(16 ),下顶壁(9 )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球形凸起二( 1 ),球形凸起一(16 )和球形凸起二(10)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上顶壁(8)和下顶壁(9)上设置有结合装置(21),所述结合装置(21)包括突出机构(22)和凹槽(23),所述突出机构(22)设置于下顶壁(9)的延伸端,凹槽(23)设置于上顶壁(8)与左侧壁(7L)的连接处,同时突出机构(22)贴合地固定于凹槽(2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弹性接触片(15)上设置有第一悬臂(11),在底壁(6)上设有第二悬臂(12),第一悬臂(11)的头部与第二悬臂(12)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底壁(6)上设置有限位机构(17),所述限位机构(17)位于弹性接触片(15)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左侧壁(7L)和右侧壁(7R)上设有观察孔A( 18)和观察孔B( 1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左侧壁(7L)和右侧壁(7R)上设有防错凸起(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端子,包括电端子主体,所述电端子主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所述前部区域(2)包括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下顶壁(9)和弹性接触片(15),底壁(6)、左侧壁(7L)、右侧壁(7R)、上顶壁(8)和下顶壁(9)组成箱体结构,弹性接触片(15)置于箱体结构内;所述后部区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接翼片(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接翼片(5),第二压接翼片(5)设置在第一压接翼片(4)后部。本实用新型能使得公端子与弹性接触片之间电流的传导变得更加高效;能使上顶壁下顶壁有效且牢固的贴合在一起,而且所述结合装置比较容易制造。
【IPC分类】H01R13/11
【公开号】CN205385127
【申请号】CN201521115331
【发明人】王永安, 孙新普, 王荣喜, 王国堂, 李晓英, 金波涛, 王彦波, 王明亮
【申请人】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