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435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内腔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冷水器,所述箱体的外壁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贯穿箱体的右壁与冷水器连接,所述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器。该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安装有冷水器和鼓风机可以有效防止电池使用过长导致的过热所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且还安装有热电转换器,可以把电池所产生的热给利用起来,进一步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得到提升,整个装置,散热效果好,对热有很好的利用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汽车技术不断进步,并已应用在短途低速、城市公交及旅游区交通等特定场合。而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源,其使用性能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电动汽车距离质量稳定、符合标准地大批量生产,依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0003]电动汽车电池所使用的电池可以是铅酸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池的电压和容量较高,单体电池需要成百上千只串联使用方能达到使用要求;而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温度过高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冷水器,所述箱体的外壁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进气口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贯穿箱体的右壁与冷水器连接,所述箱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器,储能电源电连接该控制器,且控制器位于出水口的上方,所述进气口贯穿右壁与隔板上的通孔连通且进气口通过连接器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箱体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箱体的左壁上方设置有转轴,且箱体通过转轴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槽,且盖板通过槽与吸热杆连接,所述吸热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热传导管,所述第一热传导管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热传导管连接,所述箱体的外壁另一侧设置有热电转换器,且第二热传导管的底端与热电转换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均电连接冷水器、温度感应器、鼓风机和热电转换器。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数量均为四个,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等距排列。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传导管为L形,第一热传导管位于盖板的顶端和盖板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上的槽与吸热杆相适配,槽与吸热杆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槽与吸热杆均等距排列。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四个接口,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接口,且连接器一端的四个接口与四个进气口相适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安装有冷水器和鼓风机可以自动有效的防止电池使用过长导致的过热所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且还安装有热电转换器,可以把电池所产生的热给利用起来,进一步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得到提升,整个装置,散热效果好,对热有很好的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冷水器示意图。
[0013]图中:I箱体、2隔板、3冷水器、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气口、7连接器、8鼓风机、9出气口、10盖板、11吸热杆、12第一热传导管、13第二热传导管、14热电转换器、15温度感应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I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I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5,且箱体I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通孔,且进气口 6与通孔连通,所述隔板2与箱体I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冷水器3,有效防止电池使用过长导致的过热所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所述箱体I的外壁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 4、进气口 6和出水口 5,进气口 6位于进水口 4和出水口 5之间,且进水4口和出水口 5均贯穿箱体的右壁与冷水器3连接,所述箱体I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6,储能电源电连接该控制器16,且控制器16位于出水口 5的上方,所述进气口 6贯穿右壁与隔板2上的通孔连通,所述进气口 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的一端设置有四个接口,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接口,且连接器7—端的四个接口与四个进气口6相适配,且进气口 6通过连接器7与鼓风机8连接,有效防止电池使用过长导致的过热所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所述箱体I远离进气口 6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9,所述进气口 6和出气口 9数量均为四个,且进气口6和出气口9均等距排列,所述箱体I的左壁上方设置有转轴,且箱体I通过转轴与盖板1连接,所述盖板1的一侧设置有槽,且盖板1通过槽与吸热杆11连接,所述盖板1上的槽与吸热杆11相适配,槽与吸热杆11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槽与吸热杆11均等距排列,所述吸热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热传导管12,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2为L形,第一热传导管12位于盖板10的顶端和盖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热传导管13连接,所述箱体I的外壁另一侧设置有热电转换器14,且第二热传导管13的底端与热电转换器14连接,所述控制器16均电连接冷水器3、温度感应器17、鼓风机8和热电转换器14,吸热杆11吸收的热通过第一热传导管12和第二热传导管13传递到热电转换器14,可以进一步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得到提升。
[0016]工作原理:该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电池产生了热,吸热杆11对热进行吸收,吸热杆11的热通过第一热传导管12和第二热传导管13传递到热电转换器14,在所产生的温度太高,转换的速率不够时,通过温度感应器15把过热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把信号传递给鼓风机8和冷水器3,鼓风机8和冷水器3工作,把鼓风机8所产生的风通过连接器7、进气口 6和隔板2上的通孔传递到箱体I的电池安装处,进而把热从出气口 9的吹散,防止温度过高时对电池箱产生损害,通过冷水器3进而有效快速的对电池箱降温。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包括箱体(I),箱体(I)的内部设有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I)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5),且箱体(I)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通孔,且隔板(2)与箱体(I)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冷水器(3),所述箱体(I)的外壁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4)、进气口(6)和出水口(5),进气口(6)位于进水口(4)和出水口(5)之间,且进水口(4)和出水口(5)均贯穿箱体(I)的右壁与冷水器(3)连接,所述箱体(I)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6),储能电源电连接该控制器(16),且控制器(16)位于出水口(5)的上方,所述进气口(6)贯穿箱体(I)的右壁与隔板(2)上的通孔连通,且进气口(6)通过连接器(7)与鼓风机(8)连接,所述箱体(I)远离进气口(6)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9),所述箱体(I)的左壁上方设置有转轴,且箱体(I)通过转轴与盖板(10)连接,所述盖板(10)的一侧设置有槽,且盖板(10)通过槽与吸热杆(11)连接,所述吸热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热传导管(12),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热传导管(13)连接,所述箱体(I)的外壁另一侧设置有热电转换器(14),且第二热传导管(13)的底端与热电转换器(14)连接,所述控制器(16)均电连接冷水器(3)、温度感应器(15)、鼓风机(8)和热电转换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和出气口(9)数量均为四个,且进气口(6)和出气口(9)均等距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导管(12)为L形,第一热传导管(12)位于盖板(10)的顶端和盖板(10)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上的槽与吸热杆(11)相适配,槽与吸热杆(11)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槽与吸热杆(11)均等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电转化的电动汽车散热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的一端设置有四个接口,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接口,且连接器(7)—端的四个接口与四个进气口(6)相适配。
【文档编号】H01M10/6567GK205723707SQ20162040729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7日
【发明人】姜玉春
【申请人】姜玉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