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35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外壳在使用时,为便于变压器的热量散出,常在外壳上设有百叶窗,百叶窗在使用时,不能有效地阻止灰尘与雨水的进入,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包括壳体、挡罩、隔板和导板,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风孔、排水槽和安装槽,若干个第一通风孔分层设置,排水槽置于第一通风孔的下方,安装槽置于壳体的内侧,且安装槽与第一通风孔以及排水槽相贯通;所述挡罩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且挡罩将安装槽封闭,两隔板相隔一定间隙地设于挡罩内,且两隔板平行且交错设置,导板倾斜设于挡罩内,且导板的一端与内侧的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罩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槽的底端设有锥形槽,该锥形槽与排水槽相贯通;所述挡罩上设有第二通风孔;

所述隔板上包裹有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挡罩的侧壁顶端向外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折弯连接边,在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部,折弯连接边通过螺钉固定于定位台阶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倾斜设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便于壳体内部的热量散出,挡罩内的隔板组成迷宫式的阻挡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挡灰尘进入壳体内;在雨天季节,若有雨水通过第一通风孔打入安装槽内,则雨水会被隔板挡住,不会进入壳体内,被挡住的雨水通过导板排至锥形槽内,并通过排水槽排出壳体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包括壳体1、挡罩2、隔板3和导板4,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风孔11、排水槽12和安装槽13,若干个第一通风孔11分层设置,且第一通风孔11倾斜设置,排水槽12置于第一通风孔11的下方,安装槽13置于壳体1的内侧,且安装槽13与第一通风孔11以及排水槽12相贯通。挡罩2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上,且挡罩2将安装槽13封闭,两隔板3相隔一定间隙地设于挡罩2内,且两隔板3平行且交错设置,导板4倾斜设于挡罩2内,且导板4的顶端与内侧的隔板3固定连接,底端与挡罩2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安装槽13的底端设有锥形槽130,该锥形槽130与排水槽12相贯通。

在挡罩2上设有第二通风孔20。隔板3上包裹有海绵。

本发明中的挡罩2的侧壁顶端向外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折弯连接边21,在安装槽13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部,折弯连接边21通过螺钉固定于定位台阶部上。

使用时,第一通风孔11和第二通风孔20形成对流,便于壳体内部的热量散出。挡罩2内设置两根隔板3,两隔板3平行且错开设置并形成迷宫式的阻挡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挡灰尘进入壳体内。

在隔板3上包裹有海绵,在使用时,可在海绵上喷洒少许的水,潮湿的海绵能够吸附灰尘,避免挡罩2内积聚的灰尘在风吹的情况下出现扬尘的情况。

在雨天季节,若有雨水通过第一通风孔11打入安装槽13内,则雨水会被隔板3挡住,不会进入壳体内,被挡住的雨水通过导板4排至锥形槽130内,并通过排水槽12排出壳体外。锥形槽130为锥形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灰尘从排水槽12进入安装槽13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外壳的防水挡灰结构,包括壳体、挡罩、隔板和导板,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风孔、排水槽和安装槽,若干个第一通风孔分层设置,排水槽置于第一通风孔的下方,安装槽置于壳体的内侧,且安装槽与第一通风孔以及排水槽相贯通;所述挡罩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且挡罩将安装槽封闭,两隔板相隔一定间隙地设于挡罩内,且两隔板平行且交错设置,导板倾斜设于挡罩内,且导板的一端与内侧的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便于壳体内部的热量散出,在雨天季节,雨水不会进入壳体内,被挡住的雨水通过导板排至锥形槽内,并通过排水槽排出壳体外。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容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