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641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其作为新型的高能化学电源,在向着解决人类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最为巨大的挑战,即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会因过电流,内部枝晶导致内部短路或过充等滥用条件,导致内部的热积累,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引发电解液、正极及内部其他材料发生放热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锂电池发生热失控。

目前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使用维护或辅助管理来保证其安全性。如通过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防止锂离子电池短路、过充及超温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改善锂电池材料或优化设计来提高锂离子电池自身的安全性。如通过提高正极材料稳定性,在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及防过充等添加剂,采用新型隔膜(如陶瓷隔膜)等方式。然而上述方法因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该绝缘导热薄膜具有绝缘和导热的双重属性,该绝缘导热薄膜包覆电池本体表面,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该绝缘导热薄膜用于包覆电池本体表面,该绝缘导热薄膜由以下组分组成: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肌醇六磷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仲烷基磺酸钠,六偏磷酸钠,癸二酸二丁酯,聚四氟乙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绝缘导热薄膜由以下组分组成:

2.3份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

2.7份肌醇六磷酸酯,

3.4份二乙二醇单丁醚,

2.5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

1.6份仲烷基磺酸钠,

2.4份六偏磷酸钠,

3.5份癸二酸二丁酯,

5.7份聚四氟乙烯,

4.6份苯乙烯,

8.9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该绝缘导热薄膜具有绝缘和导热的双重属性,该绝缘导热薄膜包覆电池本体表面,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该绝缘导热薄膜用于包覆电池本体表面,按重量份计绝缘导热薄膜由以下组分组成:

2.3份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

2.7份肌醇六磷酸酯,

3.4份二乙二醇单丁醚,

2.5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

1.6份仲烷基磺酸钠,

2.4份六偏磷酸钠,

3.5份癸二酸二丁酯,

5.7份聚四氟乙烯,

4.6份苯乙烯,

8.9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绝缘导热薄膜,该绝缘导热薄膜用于包覆电池本体表面,该绝缘导热薄膜由以下组分组成: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肌醇六磷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仲烷基磺酸钠,六偏磷酸钠,癸二酸二丁酯,聚四氟乙烯,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本发明绝缘导热薄膜具有绝缘和导热的双重属性,该绝缘导热薄膜包覆电池本体表面,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余雁;吴曲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格瑞动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