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048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器连接元件,尤其涉及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插孔接触件与插针接触件是连接器上常用的部件,通过插孔与插针的配合实现线路的连接。目前,针对大电流的传输,常采用将插孔纵向分割成若干个片状,实现弹性接触。但是,对于一些需要电流更大的工作环境,该连接件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插孔接触件,以增大接触面积,实现大电流的传输。

双插孔接触件,括外插孔段和内插孔段,所述外插孔段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内插孔段设有盲孔,所述内插孔段的盲孔端插入所述外插孔段的通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所述内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

优选地,所述外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10片,所述内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4片。

所述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包括插孔接触件及固定该插孔接触件的绝缘体,所述插孔为双插孔,包括外插孔段和内插孔段,所述外插孔段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内插孔段设有盲孔,所述内插孔段的盲孔端插入所述外插孔段的通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所述内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

优选地,所述外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10片,所述内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4片。

本发明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采用双插孔的接触形式,增大接触件的接触面积,使承载电流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且接触电阻大幅度降低;2.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无断丝等质量风险,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插孔接触件外插孔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双插孔接触件内插孔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插孔段、2-内插孔段、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5所示,双插孔接触件,括外插孔段1和内插孔段2,所述外插孔段1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内插孔段2设有盲孔,所述内插孔段2的盲孔端插入所述外插孔段1的通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插孔段1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所述内插孔段2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

优选地,所述外插孔段1孔体纵向被分割成10片,所述内插孔段2孔体纵向被分割成4片。

如图6所示,所述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包括插孔接触件及固定该插孔接触件的绝缘体,所述插孔为双插孔,包括外插孔段1和内插孔段2,所述外插孔段1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内插孔段2设有盲孔,所述内插孔段2的盲孔端插入所述外插孔段1的通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插孔段1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所述内插孔段2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

优选地,所述外插孔段1孔体纵向被分割成10片,所述内插孔段2孔体纵向被分割成4片。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双插孔接触件括外插孔段和内插孔段,所述外插孔段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内插孔段设有盲孔,所述内插孔段的盲孔端插入所述外插孔段的通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所述内插孔段孔体纵向被分割成若干个片状。本发明通过对接触件的结构进行改进,打破常规接触原理及接触方式,增大接触件的接触面积,使承载电流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