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9936发布日期:2018-06-23 01: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防误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插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各种电器或终端设备均需要大多需要通过传输线连接起来,传输线在与不同的电器设备或终端设备相接处配置不同的连接器插头。由于不同类型的电器设备或终端设备适配的连接器插头的外在结构和形状非常类似,这就容易造成不同电器设备或终端设备的连接器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误插,误插不仅会早晨连接器插头本身的损失,还可能造成其它不可估量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避免插头与插座插配过程中误插可能产生的短路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插连接器,包括适于配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设于所述插座壳体内腔的插座胶芯和插座封线体,以及所述插座封线体抵顶于所述插座胶芯尾部;所述插座胶芯内插设有插针;

所述插座壳体前端的内腔壁间隔设有若干条大小不都相同的导向槽;以及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和插头胶芯组件;

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外壳体和与插头外壳体的一端相连的尾部连接件,所述插头外壳体和尾部连接件相接后共同形成一内部收容腔;所述插头外壳体适于与插座相接的前端部外侧壁间隔设有若干条适于与若干条导向槽适配的导向条;

插头胶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部收容腔中的相抵的插头胶芯和插头封线体,以及设于所述插头胶芯内腔的插头外联件;

所述插座壳体前端与所述插头外壳体的前端对应卡接,且所述插针的前端对应插入所述插头外联件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封线体内腔设有若干与所述插针对应的适于导线穿过的孔腔;以及

所述插针上套设有适于卡接于插头胶芯内腔的倒刺体。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封线体内腔设有若干与所述插针对应的适于导线穿过的孔腔;以及

所述插针上套设有适于卡接于插头胶芯内腔的倒刺体。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封线体的底部抵顶于所述尾部连接件的底部开口端;以及

所述插头封线体与所述尾部连接件的内壁之间设有一套环。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外壳体的内腔壁设有一圈凸台,所述插头胶芯的外侧壁设有适于抵顶所述凸台底端面的凸出部;以及

所述插头封线体适于与所述插头胶芯抵顶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插头外壳体底部的内腔壁设有适于与所述插头封线体的外螺纹配接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导向条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

所述第一导向条的宽度大于第二导向条的宽度;以及

对应的,若干所述导向槽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导向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胶芯的内腔设有适于插头外联件插入的孔槽;所述孔槽的内腔壁设有一圈凸环,所述插头外联件的外侧壁设有一圈适于抵顶所述凸环的一端面的凸块;以及

所述插头外联件的外侧壁上位于凸块的上方设有一环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套装有一塑料卡爪,该塑料卡爪上均匀设有若干外翻的适于抵顶所述凸环的另一端面的卡片,即通过所述凸块和卡片分别抵顶于凸环的两个端面实现将插头外联件固定于所述插头胶芯内腔的孔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还包括一套装于所述插头外壳体外侧壁的锁紧组件,适于与插座相对锁紧;

所述插头外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第一卡环和内嵌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嵌设有相抵的平垫片和卡圈;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连接环和设于所述连接环内腔壁和所述插头外壳体的外侧壁之间的波型圈;

所述连接环的内腔壁设有第一凸起环和第二凸起环;所述第一凸起环的侧端壁适于抵顶于所述插头外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凸起环的底端部适于抵顶于平垫片;所述第二凸起环的外侧壁适于抵顶于所述第一卡环的外侧壁;以及

所述波型圈位于所述第一凸起环与第二凸起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的内腔壁上位于第二凸起环的前端开设有若干条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槽口朝向插头胶芯的前端,以及所述螺旋凹槽的槽尾部开设有用于与插座配接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封线体内腔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头外联件对应的适于导线穿过的孔腔。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外壳体和尾部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插头外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以及在尾部连接件的内腔壁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误插连接器在插头外壳体前端部的外周间隔设有的若干条导向条和在插座外壳前端设置的导向槽,使得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当插头外壳体的外周设置的导向条没有准确对准插座上设计的导向槽时,插头无法插入插座中,即插头外联件与插座的插针无法装配,不会出现误插而短路。

进一步的,设计的插头外联件与插头胶芯之间通过塑料卡爪和凸环实现装配固定,避免使用螺母,不仅简化了安装程序,提高装配效率,也使得整体结构相比外加的螺母固定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3的A向示意图。

图中:插座壳体1、插座胶芯2、插座封线体3、插针4、第一导向槽5、第二导向槽6、倒刺体7、孔腔8、法兰垫片9、卡钉10、O型配合端平垫片11、开口卡圈12、插头外壳体100、凸台103、弹性圈105、第一导向条106、第二导向条108、第一卡环110、平垫片113、卡圈115、弹性圈117、尾部连接件200、插头胶芯300、凸出部302、孔槽305、凸环307、插头封线体400、孔腔403、插头外联件500、塑料卡爪503、卡片505、内凹部507、凸块510、套环600、连接环700、波型圈703、第一凸起环705、第二凸起环707、螺旋凹槽709、通孔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插连接器,包括适于配接的插头和插座。

请参阅图1和图2,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设于插座壳体1内腔的插座胶芯2和插座封线体3,插座封线体3抵顶于插座胶芯2的尾部;插座胶芯2内插设有插针4;插座壳1体前端的内腔壁间隔设有若干条大小不都相同的导向槽。

具体的,插座封线体3内腔设有若干与插针4对应的适于导线穿过的孔腔8;以及插针4上套设有适于卡接于插头胶芯2内腔的倒刺体7。在插头胶芯2内腔中设适于与倒刺体7配合的凸圈,在插针4插入插头胶芯2内腔的过程中,倒刺体7适于撑开以顶住凸圈固定。

为了实现插头和插座装配过程中连接端的平整性,在插座壳体1内腔的插座胶芯2的前端面还设有一O型配合端平垫片11。

为了便于实现插头和插座装配时候的精配固定,在插座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于与插头装配的卡钉10。

插座胶芯2的外侧壁与插座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一开口卡圈12,以提高插座胶芯2与插座壳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本实施例的插座与其它设备的装配,插座壳体1还装配有一法兰垫片9。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和插头胶芯组件。

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外壳体100和与插头外壳体100的一端相连的尾部连接件200,插头外壳体100和尾部连接件200相接后共同形成一内部收容腔;插头外壳体100适于与插座相接的前端部外侧壁间隔设有若干条导向条,且若干导向条的宽度不都相同。

插头胶芯组件,包括设于内部收容腔中的相抵的插头胶芯300和插头封线体400,以及设于插头胶芯300内腔的插头外联件500。

插头封线体400内腔设有若干与插头外联件500对应的适于导线穿过的孔腔403。插头封线体400的底部抵顶于尾部连接件200的底部开口端;以及插头封线体400与尾部连接件200的内壁之间设有一套环600。通过套环600的设计提高了插头封线体400装配于内部收容腔中的紧凑性。

插头外壳体100的内腔壁设有一圈凸台103,插头胶芯300的外侧壁设有适于抵顶凸台103底端面的凸出部302;以及插头封线体400适于与插头胶芯300抵顶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插头外壳体100底部的内腔壁设有适于与插头封线体400的外螺纹配接的内螺纹。

可选的,在插头外壳体100的内腔壁还嵌设有一适于抵顶插头胶芯300外侧壁的凸出部302底部的弹性圈117,当插头胶芯300从插头外壳的底部开口装入时,插头胶芯300外侧壁的凸出部302挤压弹性圈117,当凸出部302的顶部抵顶插头外壳体100内腔的凸台103后,凸出部302的底部正好抵顶弹性圈117的顶部,通过设置的弹性圈117进一步提高了插头胶芯300与插头外壳体100装配的紧凑性。

优选的,若干导向条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导向条106和第二导向条108;第一导向条106的宽度大于第二导向条108的宽度,以及对应的,若干导向槽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导向槽6和第二导向槽7;第一导向槽6的宽度大于第二导向槽7的宽度。宽度不同的第一导向条106和第二导向条108可以用于精确地进行插头外壳体100与插座的装配,只有当宽度适配的导向条和导向槽对准时才能进行装配。

每相邻两个第二导向条108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导向条106和第二导向条108之间的间距不等。不等的间距进一步提高了导向条和插座导向槽的装配精准性,避免宽度相同的导向条之间也会出现混淆。

请参阅图图5和图6所示,插头胶芯300的内腔设有适于插头外联件500插入的孔槽305;孔槽305的内腔壁设有一圈凸环307,插头外联件500的外侧壁设有一圈适于抵顶凸环307的一端面的凸块510;以及插头外联件500的外侧壁上位于凸块510的上方设有一环内凹部507,内凹部507套装有一塑料卡爪503,该塑料卡爪503上均匀设有若干外翻的适于抵顶凸环307的另一端面的卡片505,即通过凸块510和卡片505分别抵顶于凸环307的两个端面实现将插头外联件500固定于插头胶芯300内腔的孔槽305中。

可选的,卡片505与内凹部507形成的夹角为110°~130°,塑料卡爪503具有弹性,在对塑料卡爪503的外侧壁施加压力的作用下,塑料卡爪503的卡片505可贴合于插头外联件500的外侧壁。当插头外联件500从孔槽305的底部插入时,卡片505受到孔槽305内壁的凸环307的挤压适于贴合于插头外联件500的环内凹部507上,随着插头外联件500逐渐深入孔槽305中,当卡片505离开凸环307的抵顶后,卡片505复位撑开,使卡片505抵顶于凸环307上。

插头还包括一套装于插头外壳体100外侧壁的锁紧组件,适于与插座相对锁紧;插头外壳体100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第一卡环110和内嵌的卡槽;卡槽内嵌设有相抵的平垫片113和卡圈115。平垫片113的作用,是在压缩波型圈703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卡圈115不受损坏。

锁紧组件包括连接环700和设于连接环700内腔壁和插头外壳体100的外侧壁之间的波型圈703。连接环700的内腔壁设有第一凸起环705和第二凸起环707;第一凸起环705的侧端壁适于抵顶于插头外壳体100的外侧壁,第一凸起环705的底端部适于抵顶于平垫片113;第二凸起环707的外侧壁适于抵顶于第一卡环110的外侧壁;以及波型圈703位于第一凸起环705与第二凸起环707之间。

连接环700的内腔壁上位于第二凸起环707的前端开设有若干条螺旋凹槽709;螺旋凹槽709的槽口朝向插头胶芯300的前端,以及螺旋凹槽709的槽尾部开设有用于与插座配接的通孔710。在将插头与插座进行插配的时候,旋转连接环700,使插座的卡钉10对准螺旋凹槽709,随着连接环700的旋转,当卡钉10卡入通孔710中后,插座与插头紧配固定。在此过程中,波型圈703被压缩。

插头外壳体100和尾部连接件2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插头外壳体100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以及在尾部连接件200的内腔壁设有内螺纹。

可选,插头胶芯300的前端不与插头外壳体100的前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还可选的,插头胶芯300的前端部内嵌于插头外壳体100的前端部内腔中。

通过上述设计可避免将插头胶芯300外露于插头外壳体100的端部,从而可以当插头与插座进行插装的过程中,当插头外壳体100的外周设置的导向条没有准确对准插座上设计的导向槽时,插头无法插入插座中,不会出现插头外联件500和插针的误插而短路。而现有设计中的连接器插头由于插头胶芯300外露于插头外壳体100的端部,虽然插头外壳体100的外周也设置有导向条,但当导向条还未与导向槽对装时,插针已经部分地插入了插头外联件500已内,还可能出现误差的情形,依然会产生短路现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