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9880发布日期:2018-12-11 22:5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尤其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evf系列铅酸蓄电池在注液生产加酸时,采用常规的加酸方法,如附图1所示,常规加酸装置由注液口1、托架2、工作台4组成,工作台上有电池定位的挡块3,铅酸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注作业时,将电池5放入工作台4上的定位挡块3内,托架2向下移动,带动注液口1与电池注液孔相连接,达到图2状态,注液口1上端与注液设备的真空站和电解液储罐相连接,连接完成后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到设定数值时,接口由真空站切换到电解液储罐,开始注液加酸。

目前方案的缺点是当抽真空注液时,由于电池内部气压低于电池壳外部的气压,电池外壳会向内收缩变形,这种现象会使电池内部空间减小,同时极板组中的隔板被压缩得更紧,这会影响注液的顺畅性,使电解液在极群中的分布不均匀,尤其在需要反复多次抽真作业时,影响更加明显。同时真空度过大时,这种向内的收缩力,还会损伤隔板,使其失去一部分弹力,这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托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注液口、放置蓄电池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与所述工作台形成密封空间,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注液口的一部分注液口与所述蓄电池的加酸口连接,所述注液口的另一部分注液口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移动罩,所述移动罩的底部形成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密封橡胶垫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底部形成有密封橡胶垫,所述工作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密封橡胶垫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上的凹槽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口的数量大于所述加酸口的数量。

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可以保证电池内外部真空度合适,保证注液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的装配图;

图4是图3中d-d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3、4所示,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托架7、注液口6、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有电池定位挡板9和用来加强密封效果的凹槽10。注液口6安装在托架7上,托架7包括移动罩,移动罩的下端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垫8。此电池真空注液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电池5放入工作台11的电池定位挡板9内,启动注液程序,移动罩向下移动,达到图3状态,移动罩上的密封橡胶垫8与工作台11上的凹槽10紧密接触,将电池12整体密封起来,托架7与工作台11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蓄电池5位于密封空间内,托架7上的注液接口6一部分与蓄电池5的加酸口连接,另一部分注液口6a位于密封空间内。

托架7与工作台11达到密封状态的同时,对应的注液接口6与电池5上的注液孔接通,注液接口6同时与注液设备的真空站和电解液储罐相连接,注液口6a只与真空站相连接,如图4;完成密封状态后,注液设备开始抽真空作业,这时电池内部和外部的真空度同时上升,且最终真空度一致,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与电池注液孔相连的注液接口6切换到与电解液储罐相连,电解液开始注入电池,而与内部空间联通的注液口6a保持与真空站接通,在注液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池内部、外部合适的真空度,使液体注入更顺畅。本发明注液接口6的数量最好多于电池5上的注液孔数量。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相比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托架7没有移动罩,直接在托架7的底部形成有密封橡胶垫,工作台包括箱体12,箱体12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凹槽,托架7底部的密封橡胶垫与箱体12端面上的凹槽密封配合,其它与实施例1一样。此电池真空注液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电池5放入工作台11的电池定位挡板9内,启动注液程序,托架7向下移动,此时将整个电池和托架7一起向下移动进入箱体12内,托架7的密封橡胶垫与箱体12上的凹槽10紧密接触,将电池12整体密封起来,托架7与工作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蓄电池5位于密封空间内,托架7上的注液接口6一部分与蓄电池5的加酸口连接,另一部分注液口6a位于密封空间内。

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可以保证电池内外部真空度合适,保证注液顺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托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注液口、放置蓄电池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托架与工作台形成密封空间,蓄电池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注液口的一部分注液口与蓄电池的加酸口连接,注液口的另一部分注液口位于密封空间内。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注液装置,可以保证电池内外部真空度合适,保证注液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德;马永泉;付兰章;张崇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7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