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5549发布日期:2018-12-19 05:5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微圆形电连接器领域,通常其安装要求狭小空间、高密度,但传统的旋转插合、锁紧套旋转锁紧均不利于其插拔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拔可靠、便捷,满足高密度、小体积、快速盲插插拔要求的多瓣自锁电连接器。

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头壳体、尾部附件、夹线体、衬套、插针、插针绝缘组件、头衬套、卡圈、锁紧套、铆环,插针经插针绝缘组件设置于头壳体插合端一侧内腔,弧形头衬套连接在插针绝缘组件或头壳体内壁上,头壳体另一侧内腔向外依次设置装配线缆用的衬套、夹线体和尾部附件,锁紧套经卡圈卡接在头壳体外圆上,锁紧套前部设有圆周方向的多瓣弹片,头壳体插合端外圆上铆接有限位锁紧套的铆环;所述插座包括座壳体、插孔、插孔绝缘组件、座衬套,插孔经插孔绝缘组件设置于座壳体内腔,弧形座衬套连接在插孔绝缘组件或座壳体内壁上,座壳体插合端一侧的内壁设有一圈对应多瓣弹片的凹槽;插针插合插孔,多瓣弹片卡接在凹槽内,弧形头衬套和弧形座衬套对应插合。

所述卡圈为弹簧卡圈。

所述锁紧套内壁设有卡圈槽,卡圈设置于卡圈槽内,卡圈槽槽宽大于卡圈厚度。

所述多瓣弹片经其上的弹片卡舌卡接在凹槽内。

所述座壳体内设有密封圈,铆环外圆周对应抵紧密封圈。

在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上头衬套与插座上的座衬套通过弧形角度插接形成一个整体,插头头壳体上带有多瓣弹片的锁紧套发生形变进入插座座壳体内,锁紧套上多瓣弹片嵌入头壳体内壁凹槽中,由此实现插头锁定在插座内,同时插针与插孔稳定插接。当拔动插头的尾部附件或拉电缆时,由于锁紧套上多瓣弹片卡在凹槽里,插头和插座无法脱落,形成自锁。当拔动插头锁紧套,锁紧套内壁卡槽宽度留有退让卡圈空间或压缩压缩卡圈,锁紧套后拉带动多瓣弹片从座壳体的凹槽中释放,头座分离,实现解锁。

锁紧套上多瓣弹片为特定环形均布结构,插拔寿命内能保证足够形变弹性,在与插座连接器插合到位情况下,多瓣弹片能恢复初始状态,达到锁紧防退状态,由于配合间隙极小,能够保证插合时的状态稳定性,由于该锁紧方式不需要旋合所需的空间,可以实现连接器产品小空间、高密度安装、使用。

该连接器具有快速插拔、高密度、小体积、盲插及耐环境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密度安装,相对狭小的空间安装及使用旋转方式插合分离困难的插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头插座插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头壳体1、插针2、插针绝缘组件3、弧形头衬套4、衬套5、夹线体6、尾部附件7、锁紧套8、弹片9、卡圈槽10、卡圈11、铆环12、座壳体13、插孔14、插孔绝缘组件15、弧形座衬套16、密封圈17、凹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3所示,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包括头壳体1、插针2、插针绝缘组件3、弧形头衬套4、衬套5、夹线体6、尾部附件7、锁紧套8、弹片9、卡圈11、铆环12、座壳体13、插孔14、插孔绝缘组件15、弧形座衬套16、密封圈17。插针2经插针绝缘组件3设置于头壳体1插合端一侧内腔,弧形头衬套4连接在插针绝缘组件或头壳体内壁上,头壳体1另一侧内腔向外依次设置装配线缆用的衬套5、夹线体6和尾部附件7,锁紧套8设置于头壳体1外圆上,锁紧套8内壁设有卡圈槽10,卡圈11设置于卡圈槽10内,卡圈槽槽宽大于卡圈厚度,锁紧套8经卡圈限位装配于头壳体1上,锁紧套8前部设有圆周方向的多瓣弹片9,头壳体插合端外圆上铆接有限位锁紧套的铆环12;插孔14经插孔绝缘组件15设置于座壳体13内腔,弧形座衬套16连接在插孔绝缘组件或座壳体内壁上,座壳体13插合端一侧的内壁设有一圈对应多瓣弹片的凹槽18和一密封圈17;插针插合插孔,多瓣弹片上设置卡舌卡接在凹槽内,弧形头衬套和弧形座衬套对应插合,铆环外圆周对应抵紧密封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插针经插针绝缘组件设置于头壳体插合端一侧内腔,弧形头衬套连接在插针绝缘组件或头壳体内壁上,头壳体另一侧内腔向外依次设置装配线缆用的衬套、夹线体和尾部附件,锁紧套经卡圈卡接在头壳体外圆上,锁紧套前部设有圆周方向的多瓣弹片,头壳体插合端外圆上铆接有限位锁紧套的铆环;弧形座衬套连接在插孔绝缘组件或座壳体内壁上,座壳体插合端一侧的内壁设有一圈对应多瓣弹片的凹槽;插针插合插孔,多瓣弹片卡接在凹槽内,弧形头衬套和弧形座衬套对应插合。该连接器插拔可靠、便捷,满足高密度、小体积、快速盲插插拔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俊;陈述;丁磊;戴君叶;常新峰;卢春兰;李竹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兵航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7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