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锗硅源漏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场效应晶体管尺寸越来越小,半导体制造中引入了应力技术来改变沟道中的晶格结构,从而提高沟道中的载流子的迁移率;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在沟道上施加拉应力能提高电子的迁移率,而施加压应力则能提高空穴的迁移率。嵌入式sige(锗硅)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pmos(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嵌入式sige技术通过在pmos晶体管源区和漏区嵌入sige材料,能够向沟道区施加压应力,使得pmos晶体管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现有嵌入式锗硅工艺中,由于现有工艺中为防止介质层上生成颗粒缺陷,种子层与主体层的生长都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得整个工艺时间较长,机台的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锗硅源漏极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锗硅工艺的生长速率,提高机台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锗硅源漏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半导体基体,在所述半导体基体上制备好栅极及掩膜层;
步骤2、图案化蚀刻所述半导体基体形成向内凹的结构;所述向内凹的结构为σ型结构;
步骤3、在低选择性条件下,在所述向内凹的结构内生长锗硅种子层和主体层;其中,
步骤4、在高温下通过蚀刻去除掩膜层上的颗粒缺陷;
步骤5、在所述主体层上生长盖帽层。
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锗硅工艺的生长速率,提升机台的产能。现有工艺产能每个腔体,每小时跑1.5~2片产品,采用新的工艺后,每个腔体,每小时跑>3片,改善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制备栅极和掩模层示意图;
图2是刻蚀半导体基体形成向内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生长锗硅种子层和主体层示意图;
图4是去除颗粒缺陷示意图;
图5是生长盖帽层示意图;
图6是所述锗硅源漏极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6所示,所述锗硅源漏极的制备方法,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步骤1、参见图1,提供一半导体基体1,在所述半导体基体1上制备好栅极3及掩膜层2。
步骤2、参见图2,图案化蚀刻所述半导体基体1,在该半导体基体1的上端形成向内凹的结构。所述向内凹的结构为σ型结构。
步骤3、参见图3,在低选择性条件下,在所述σ型结构内生长锗硅种子层和主体层5。在低选择性条件下生长锗硅种子层和主体层5时,会在掩膜层2的表面生长一些颗粒缺陷7。
步骤4、参见图4,在盖帽层生长前,在高温下通过蚀刻去除掩模层2上的颗粒缺陷7。
步骤5、参见图5,在所述主体层上生长盖帽层6。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