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及其圆棒式上、下触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充气柜由于其体积小巧和免维护的特点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市场上充气柜负荷开关的触头结构多是由矩形铜排折弯形成L形状,L型触头的一端作为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用,另一端与主母排搭接。然而,现有的L型触头结构具有以下不足之处:首先,主母排搭接在L型触头上,导致A、B、C三相导电件的电气距离偏小;其次,由于L型触头是由铜排折弯而成,所制作的零件直角偏多,导致触头四周电场分布不均匀,在高电压下容易造成击穿,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充气柜负荷开关及其圆棒式上、下触头方案,通过优化了触头结构,增大三相导电件电气距离和优化了电场分布,使充气柜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充气柜负荷开关包括圆棒式上触头、主母排、限位片、安装支架、绝缘子、动触头和圆棒式下触头,根据充气柜负荷开关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直径的圆铜棒,即圆棒式上触头和圆棒式下触头;所述圆棒式上触头的上端与主母排相连,其下端呈刀口状以与所述动触头配合接触,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通过绝缘子一与所述圆棒式上触头固接,其下端通过绝缘子二与所述圆棒式下触头固接,所述圆棒式下触头的上端通过螺杆与所述动触头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动触头绕所述螺杆旋转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圆棒式上触头的下端。所述圆棒式上触头的下端设有防过冲限位片,以防止合闸过程中出现的过冲情形。所述圆棒式下触头的上端呈刀口状以与保证与动触头合闸时有效接触。所述圆棒式上触头和圆棒式下触头各自的加工边缘部分倒角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相同的截面积下,圆棒式的上触头和下触头体积更小;在相同尺寸的气箱体积下,圆棒式的上触头和下触头相间的电气间隙更大;同时,圆棒式的上触头和下触头加工边缘部分倒角为圆弧状、形状更加圆润小巧,可以有效改善电场的分布,无尖端毛刺,电场分布合理,降低了击穿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柜负荷开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上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上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上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下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下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棒式下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1至7,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充气柜负荷开关包括:圆棒式上触头1、主母排2、限位片3、安装支架4、绝缘子、动触头6和圆棒式下触头7,所述圆棒式上触头1的上端11具有螺纹沉孔10,通过螺钉与所述主母排2相连,其下端12呈刀口状以与所述动触头6配合接触,所述安装支架4的上端通过绝缘子一51与所述圆棒式上触头 1固接,其下端通过绝缘子二52与所述圆棒式下触头7固接,所述圆棒式下触头7的上端71通过螺杆8与所述动触头6一端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圆棒式下触头7的上端71呈刀口状以与保证与动触头6合闸时有效接触,所述动触头6绕所述螺杆8旋转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圆棒式上触头1的下端12。所述圆棒式上触头1的下端12具有安装孔120,通过该安装孔120与螺钉固定有防过冲限位片9,以防止合闸过程中出现的过冲情形。所述圆棒式上触头1和圆棒式下触7的中段分别内陷形成有相互平行的、用于绝缘子与触头1、7的装配的平面一和平面二,具体是:圆棒式上触头1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一A和平面二B,圆棒式下触头7具有相互平行的平面一C和平面二D,平面一A、C与平面二B、D之间设有若干穿孔100,通过螺钉与绝缘子固定。所述圆棒式上触头1和圆棒式下触头7各自的加工边缘部分倒角为圆弧状,例如标注E、F 所示,形状更加圆润小巧,可以有效改善电场的分布,无尖端毛刺,电场分布合理,降低了击穿的概率。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