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4260发布日期:2020-06-09 20: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制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控类铝电解电容器在变频器中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家用电器、风力发电、自动化等重要设备;在销往欧美国际市场的工业控制变频器必须符合ul801标准,其中要求,301-660v的电容,其爬电距离必须大于1/2英寸(即12.7mm)。而国内生产的φ51电容,由于产品直径较小的限制,正负极之间的爬电距离为11.8mm,电极与铝壳之间的爬电距离为6.6mm,都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包括铝壳、电容芯子、电极和盖板,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铝壳内部,电容芯子与铝壳内部之间填充有绝缘胶;所述盖板设置于铝壳顶部,盖板通过铝壳顶部上下设置的内翻边和束腰槽进行限位;所述电极沿铝壳中轴线对称设置于电容芯子上端,所述电极上端连接有螺柱电极,所述螺柱电极穿过盖板的外圆面上包裹有绝缘层;所述螺柱电极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一爬电距离,所述第一爬电距离为25-26.2mm;所述螺柱电极与铝壳内翻边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二爬电距离,所述第二爬电距离为13.2-1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爬电距离优选为25.8mm;所述第二爬电距离优选为13.6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盖板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绝缘层与盖板材质均为环氧树脂。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台阶式,所述盖板的上台阶外圆面套接有密封橡胶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极螺柱下端与盖板卡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在不改变电容器直径的情况下,只需要在螺柱电极的外圆面上覆盖绝缘层,就能使得两个偏小的爬电距离分别增大至25.8mm和13.6mm;通过此结构不仅能够满足ul801标准要求,而且相对于企业来说,改进成本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铝壳,2、电容芯子,3、电极,4、盖板,5、绝缘胶,6、螺柱电极,7、绝缘层,8、密封橡胶圈,11、内翻边,12、束腰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包括铝壳1、电容芯子2、电极3和盖板4,所述电容芯子2设置于铝壳1内部,电容芯子2与铝壳2内部之间填充有绝缘胶5;所述盖板4设置于铝壳1顶部,盖板4通过铝壳1顶部上下设置的内翻边11和束腰槽12进行限位;所述电极3沿铝壳1中轴线对称设置于电容芯子2上端,所述电极3上端连接有螺柱电极6,所述螺柱电极6穿过盖板4的外圆面上包裹有绝缘层7;所述螺柱电极6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一爬电距离,所述第一爬电距离为25-26.2mm;所述螺柱电极6与铝壳1内翻边11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二爬电距离,所述第二爬电距离为13.2-14mm。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柱电极6上端伸出盖板4的距离b为7mm,所述螺柱电极6之间裸露导体的直线距离d为11.8mm,所述第一爬电距离n至m点为d+2b是25.8mm;所述螺柱电极6与铝壳1内翻边11的直线距离a为6.6mm,所述第二爬电距离e至f点为a+b是13.6mm;通过在螺柱电极6外圆面覆盖绝缘层7,使得所述第一爬电距离和第二爬电距离均能满足ul801标准。

作为优选的,为了使电容安装方便,所述绝缘层7与盖板4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绝缘层7与盖板4材质均为环氧树脂。

作为优选的,为了保证电容内部的密封性,所述盖板4为台阶式,所述盖板4的上台阶外圆面套接有密封橡胶圈8。

作为优选的,为了保证电极螺柱6连接牢靠,所述电极螺柱6下端与盖板4卡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包括铝壳、电容芯子、电极和盖板,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铝壳内部,电容芯子与铝壳内部之间填充有绝缘胶;所述盖板设置于铝壳顶部,盖板通过铝壳顶部上下设置的内翻边和束腰槽进行限位;所述电极沿铝壳中轴线对称设置于电容芯子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上端连接有螺柱电极,所述螺柱电极穿过盖板的外圆面上包裹有绝缘层;所述螺柱电极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一爬电距离,所述第一爬电距离为25-26.2mm;所述螺柱电极与铝壳内翻边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二爬电距离,所述第二爬电距离为13.2-1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爬电距离为25.8mm;所述第二爬电距离为13.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盖板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绝缘层与盖板材质均为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台阶式,所述盖板的上台阶外圆面套接有密封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螺柱下端与盖板卡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直径大爬电距离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包括铝壳、电容芯子和盖板,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铝壳内部;所述盖板设置于铝壳顶部,盖板通过铝壳顶部上下设置的内翻边和束腰槽进行限位;所述电容芯子上端依次连接有电极和螺柱电极,所述螺柱电极穿过盖板的外圆面上包裹有绝缘层;所述螺柱电极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一爬电距离是25‑26.2mm;所述螺柱电极与铝壳内翻边之间最近裸露导体距离为第二爬电距离是13.2‑14mm。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柱电极的外圆面上覆盖绝缘层,使得爬电距离分别增大至25.8mm和13.6mm,能够满足UL801标准要求,改进成本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元;罗志旗;江力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一品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