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9246发布日期:2020-06-17 00:0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紧缺及环保标准的严格,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然而,新能源汽车受制于充电技术的制约,使得推广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而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上,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后,尤其是放置电池的汽车后端发生碰撞后,碰撞力会作用在电池上,造成电池严重损坏,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后,尤其是放置电池的汽车后端发生碰撞后,碰撞力会作用在电池上,造成电池严重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中,具体包括: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架,外框架为多个连接板组成的矩形框架,外框架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可与汽车横梁进行固定连接,外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框板,外框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表面两侧开设有散热口,缓冲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缓冲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设置有两条,位于缓冲板的底端两边,为软性塑胶条。

进一步,限位框设置有两个,位于外框架的两侧底面,限位框设置为三角框。

进一步,内部设置有多个供内框板嵌入的内腔,通过限位框达到贴合电池箱体边缘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

进一步,内框板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板,与限位框的内侧端角处存有空隙,无接触,两端通过弹簧嵌入与限位框连接,与限位框之间存有空隙。

进一步,缓冲板设置有三个,呈竖向排列,缓冲板的内侧嵌入有多层外凸弧形板,每层弧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通过限位框达到贴合电池箱体边缘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与限位框之间存有空隙,在内框板受到外力的时候留有缓冲的空间,从而通过弧形设置的内框板达到缓冲电池箱体受到的外力的效果,通过缓冲板在使用的时候与电池箱体四面接触,受到震动时达到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板结构侧视图;

在图1至图4,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电池箱体-1,外框架-2,连接板-3,限位框-4,缓冲板-5,散热口-6,内框板-7,固定条-8,防护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包括:电池箱体1,电池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外框架2为多个连接板组成的矩形框架,外框架2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可与汽车横梁进行固定连接,外框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4,限位框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框板7,外框架2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缓冲板5的表面两侧开设有散热口6,缓冲板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8,缓冲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9,防护板9设置有两条,位于缓冲板5的底端两边,为软性塑胶条。

其中,限位框4设置有两个,位于外框架2的两侧底面,限位框4设置为三角框。

其中,内部设置有多个供内框板7嵌入的内腔,通过限位框4达到贴合电池箱体1边缘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

其中,内框板7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板,与限位框4的内侧端角处存有空隙,无接触,两端通过弹簧嵌入与限位框4连接,与限位框4之间存有空隙,在内框板7受到外力的时候留有缓冲的空间,从而通过弧形设置的内框板7达到缓冲电池箱体1受到的外力的效果。

其中,缓冲板5设置有三个,呈竖向排列,缓冲板5的内侧嵌入有多层外凸弧形板,每层弧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通过缓冲板5在使用的时候与电池箱体1四面接触,受到震动时达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人员将多个本装置安装于电池箱体1的四面,使连接板3与横梁固定,使限位框4复合电池箱体1的边缘固定,使缓冲板5与电池箱体1的外表面接触,在使用时,内框板7与电池箱体1边缘接触,受到外力时利用内框板7与限位框4之间的空隙缓冲,缓冲板5对电池箱体1的表面进行大面积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包括:电池箱体(1),其特征在于:电池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外框架(2)为多个连接板组成的矩形框架,外框架(2)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可与汽车横梁进行固定连接,外框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4),限位框(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框板(7),外框架(2)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缓冲板(5)的表面两侧开设有散热口(6),缓冲板(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8),缓冲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9),防护板(9)设置有两条,位于缓冲板(5)的底端两边,为软性塑胶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4)设置有两个,位于外框架(2)的两侧底面,限位框(4)设置为三角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板(7)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板,与限位框(4)的内侧端角处存有空隙,无接触,两端通过弹簧嵌入与限位框(4)连接,与限位框(4)之间存有空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5)设置有三个,呈竖向排列,缓冲板(5)的内侧嵌入有多层外凸弧形板,每层弧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电池箱体,电池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架,外框架为多个连接板组成的矩形框架,外框架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可与汽车横梁进行固定连接,外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框板,外框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通过限位框达到贴合电池箱体边缘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与限位框之间存有空隙,在内框板受到外力的时候留有缓冲的空间,从而通过弧形设置的内框板达到缓冲电池箱体受到的外力的效果,通过缓冲板在使用的时候与电池箱体四面接触,受到震动时达到减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简荣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业保(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