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插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330发布日期:2020-05-20 02: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插头插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头插入机。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自动化技术就是探索和研究实现自动化过程的方法和技术。它是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机器视觉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工业革命是自动化技术的助产士。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技术才冲破了卵壳,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工业自动化,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1)半自动化。即部分采用自动控制和自动装置,而另一部分则由人工操作机器进行生产。(2)全自动化。指生产过程中全部工序,包括上料、下料、装卸等,都不需要人直接进行生产操作(人只是间接地看管和监督机器运转),而由机器连续地、重复地自动生产出一个或一批产品。

在传统的插头与插线结合工作操作中,多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化操作,这样情况下,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不利于我国早日实现全面4.0工业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插头插入机,能实现插头和插线自动化供料和连接自动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能够在插头与插线连接时实现多步递进连接,提升了连接质量,在插头与插线连接时还能进行产品的自我检测。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插入机,包括插头供料装置、捕捉插入装置和线材供料装置,所述捕捉插入装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插头供料装置和所述线材供料装置之间,所述捕捉插入装置包括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的第一滑动机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的第二滑动机构和第四滑动机构,以及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上的转动机构;

所述转动机构上转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机构,所述第三滑动机构上滑动地设置有捕捉机构;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机构;

所述捕捉机构包括能自转的捕捉头和设置于所述捕捉头上的夹持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能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三滑动机构以及捕捉机构一起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捉机构能沿所述第三滑动机构的轨道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捉头的自转角度不小于9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捉插入装置中还设置有插入力检测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爪设置数量为2的倍数,任一所述夹持爪至少与另一所述夹持爪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捉插入装置和所述线材供料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插头定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定位机构包括两个能聚合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定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定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插头和插线均由单独的供料机构上料,捕捉插入装置能从插头供料装置上抓取插头,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插线上,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捕捉插入装置由多个滑动机构组成,在进行插头和插线结合操作时能采用多步骤伸缩完成,使插头和插线的结合达到最佳效果,插头供料装置中的插入力检测机构能够在插头与插线连接时进行产品的自我检测,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质量,捕捉插入装置中的捕捉头能够自我旋转,可以满足上料和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中,不同插头和插线的结合需求,提升生产自动化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整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捕捉插入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材供料装置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插头供料装置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捕捉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插头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图1-6中:

1插头供料装置;2捕捉插入装置;3线材供料装置;4工作平台;5第一滑动机构;6第二滑动机构;7转动机构;8第三滑动机构;9捕捉机构;10捕捉头;11夹持爪;12插入力检测机构;13插头定位机构;14定位架;15定位凹槽,16第四滑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头插入机,包括插头供料装置1、捕捉插入装置2和线材供料装置3,插头供料装置1活动地设置于捕捉插入装置2和线材供料装置3之间,捕捉插入装置2包括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平台4上的第一滑动机构5,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5上的第二滑动机构6和第四滑动机构16,以及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滑动机构6上的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上转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机构8,第三滑动机构8上滑动地设置有捕捉机构9;第二滑动机构6滑动地设置于第四滑动机构16;捕捉机构9包括能自转的捕捉头10和设置于捕捉头10上的夹持爪11。插头和插线均由单独的供料机构上料,捕捉插入装置2能从插头供料装置1上抓取插头,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线材供料装置3的插线上,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捕捉插入装置2由多个滑动机构组成,在进行插头和插线结合操作时能采用多步骤伸缩完成,使插头和插线的结合达到最佳效果,捕捉头10能够自我旋转,可以满足上料和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中,不同插头和插线的结合需求,提升生产自动化效率。

其中,捕捉头10完成夹持取料后前进至预插位置,到预插位置后捕捉头10继续向前插入,当捕捉头10插入力感应至10n时,再向前插入1mm感应此时插入力,若未超过32n再以3n力回拉,当回拉完成后测试回拉距离,若回拉距离小于0.5mm,继续向前插入直至捕捉头10插入力到达3n,停止插入,捕捉头10回到原点完成一个插入过程。捕捉头10由直线电机控制插入,相较于其它插入方式,具有插入可控性可检性,插入稳定性高,插头对插线的包容性好。

进一步的,第二滑动机构6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机构5的滑动方向垂直,,第四滑动机构16的滑动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二滑动机构6的滑动方向和第一滑动机构5的滑动方向。第一滑动机构5和第二滑动机构机构6的组合能使得抓取插入的动作在水平工作平面中灵活地移动,第四滑动机构16的设置,能使第二滑动机构6在垂直于第一滑动机构5和第二滑动机构机构6滑动平面的方向上移动,三者相互结合,使抓取插入的动作在立体三维空间中实现,第二滑动机构6在第一滑动机构5上的移动,使捕捉插入装置2能从插头供料装置1上抓取插头,第四滑动机构16调整第二滑动机构6的抓取插入高度,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插线上,并将多者结合,能适应不同的抓取距离和抓取高度,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进一步的,转动机构7能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三滑动机构8以及捕捉机构9一起转动。实现第三滑动机构8和捕捉机构9跟随转动机构7转动,使捕捉插入装置2能从插头供料装置1上抓取插头,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插线上,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进一步的,捕捉机构9能沿第三滑动机构8的轨道滑动。实现捕捉机构9在第三滑动机构8上的移动,使捕捉插入装置2能从插头供料装置1上抓取插头,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插线上,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捕捉插入装置2的插入动作的驱动由多个滑动机构相互配合组成,在装置进行插头和插线结合操作时能采用多步骤伸缩完成,使插头和插线的结合达到最佳效果。

进一步的,捕捉头10的自转角度不小于90°。捕捉插入装置2中的捕捉头10能够自我旋转,可以满足上料和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中,不同插头和插线的结合需求,提升生产自动化效率。

进一步的,捕捉插入装置2还设置有插入力检测机构12。捕捉插入装置2中的插入力检测机构12能够在插头与插线连接时进行产品的自我检测,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夹持爪11设置数量为2的倍数,任一夹持爪11至少与另一夹持爪11对向设置。每一个夹持爪11均有另一个夹持爪11与其相对设置,这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夹持爪11在抓取、夹持和移动的过程中,能牢固地将插头坚持住,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进一步的,捕捉插入装置2和线材供料装置3之间还设置有插头定位机构13。插头定位机构13对捕捉插入装置2上夹持的插头进行插入结合前的预定位,校正插头与插线正式结合前的位置,提升插头与插线结合的效果,保证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插头定位机构13包括两个能聚合的定位架14,定位架14上设置有定位凹槽15。合拢的两个定位架14组成一个完整的定位凹槽15,预定位时合拢对插头进行位置校正,校正结束后分来,保证后面插头与插线之间没有结合障碍。

进一步的,插头定位机构13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机构5上。将插头与插线定位位置固定,保证了预定位的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插头和插线均由单独的供料机构上料,捕捉插入装置能从插头供料装置上抓取插头,然后将捕捉到的插头转移到捕捉插入装置供应的插线上,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捕捉插入装置由多个滑动机构组成,在进行插头和插线结合操作时能采用多步骤伸缩完成,使插头和插线的结合达到最佳效果,插头供料装置中的插入力检测机构能够在插头与插线连接时进行产品的自我检测,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质量,插头供料装置中的捕捉头能够自我旋转,可以满足上料和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中,不同插头和插线的结合需求,提升生产自动化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