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线静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9863发布日期:2020-06-30 20: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线静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柜设备,特别是一种出线静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出线静插座存在多种问题,接电缆通常需要压接线耳连接,现场施工工艺复杂,耗费时间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另外,在插入动插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导致静插座与动插座的连接不稳定而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出线静插座,解决了与电缆以及动插座的接触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线静插座,包括底座、外壳、紫铜片和端子组件;所述紫铜片和所述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间,所述紫铜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接动插座的弯折部、连接部和用于接电缆线的接线部,所述外壳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弯折部穿过所述条形孔并插在两侧的所述固定件间;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设有穿孔的口型框和穿过所述穿孔的锁紧螺丝,所述接线部插入至所述口型框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间形成供电缆线插入的插入口。

进一步,所述紫铜片有多片,多片所述紫铜片首尾对齐地平行排列。

进一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成直角。

进一步,所述弯折部为双折边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线部的宽度比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窄。

进一步,所述口型框的底部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外壳对应所述锁紧螺丝的位置开有供螺丝刀插入以调节所述锁紧螺丝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均由阻燃尼龙材料制成。

上述出线静插座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由口型框和锁紧螺丝组成的端子组件与紫铜片的接线部配合,实现无需压接线耳即可与电缆线连接;通过固定件将弯折部固定,使弯折部更容易插入至动插座中,不容易发生偏差而产生接触不良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出线静插座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出线静插座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线静插座,包括底座100、外壳200、紫铜片300和端子组件400;紫铜片300和端子组件400设置在底座100和外壳200间,紫铜片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接动插座的弯折部310、连接部320和用于接电缆线的接线部330,外壳200设有条形孔230,条形孔230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件210,弯折部310穿过条形孔230并插在两侧的固定件210间;端子组件400包括设有穿孔的口型框410和穿过穿孔的锁紧螺丝420,接线部330插入至口型框410中;底座100与外壳200间形成供电缆线插入的插入口11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由口型框410和锁紧螺丝420组成的端子组件400与紫铜片300的接线部330配合,实现无需压接线耳即可与电缆线连接;通过固定件210将弯折部310固定,使弯折部310更容易插入至动插座中,不容易发生偏差而产生接触不良现象。

从插入口110将前端剥线的电缆线插入至接线部330与口型框410之间,然后旋进锁紧螺丝420,压向紫铜片300,从而使紫铜片300和口型框410将电缆线夹住。通过弯折部310实现静插座与动插座的连接。

进一步,紫铜片300有多片,多片紫铜片300首尾对齐地平行排列。同样地,每片紫铜片300的接线部330均设有端子组件400。具体地,紫铜片300有三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照实际需求,紫铜片300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目,例如两片。具体地,紫铜片300的厚度为3mm。

进一步,弯折部310与连接部320成直角,直角角度更便于紫铜片300的弯折部310与动插座连接。

进一步,弯折部310为双折边结构,加固弯折部310,避免弯折部310在插入动插座的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接线部330的宽度比连接部320的宽度窄,接线部330的宽度与口型框410的宽度相同,便于接线部330插入至口型框410中。

进一步,口型框410的底部为弧形,贴合电缆线的形状,便于插入和压紧圆柱状的电缆线。

进一步,外壳200对应锁紧螺丝420的位置开有通孔220。工程师使用螺丝刀从通孔220插入,并旋进锁紧螺丝420以使接线部330压住电缆线。对比压接线耳的方式,更方便快捷。

具体地,底座100和外壳200均由阻燃尼龙材料制成,能有效抵抗高温,避免高温对内部的紫铜片300和端子组件400造成损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工艺和成本需求,底座100和外壳200也可以采用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紫铜片和端子组件;所述紫铜片和所述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间,所述紫铜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接动插座的弯折部、连接部和用于接电缆线的接线部,所述外壳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弯折部穿过所述条形孔并插在两侧的所述固定件间;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设有穿孔的口型框和穿过所述穿孔的锁紧螺丝,所述接线部插入至所述口型框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间形成供电缆线插入的插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片有多片,多片所述紫铜片首尾对齐地平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成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为双折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的宽度比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框的底部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对应所述锁紧螺丝的位置开有供螺丝刀插入以调节所述锁紧螺丝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静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均由阻燃尼龙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线静插座,包括底座、外壳、紫铜片和端子组件;紫铜片和端子组件设置在底座和外壳间,紫铜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折部、连接部和接线部,外壳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件,弯折部穿过条形孔并插在两侧的固定件间;端子组件包括口型框和锁紧螺丝,接线部插入至口型框中;底座与外壳间形成插入口。其通过端子组件与紫铜片的接线部配合,实现无需压接线耳即可与电缆线连接;通过固定件将弯折部固定,使弯折部更容易插入至动插座中,不容易发生偏差而产生接触不良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伍红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金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