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619发布日期:2020-07-29 02:4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通信设备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推杆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为当线圈引出脚两端加上电压或电流,线圈的激磁电流会产生磁通,磁通通过铁芯、衔铁、轭铁和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并在工作气隙产生电磁吸力。当激磁电流上升达到某一值时,电磁吸力矩将克服动簧的反力矩使衔铁转动,带动推动卡推动动簧,使动触点与常闭静触点断开,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闭合;当激磁电流减小到一定值时,动簧反力矩大于电磁吸力矩,衔铁回到初始状态,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断开,动触点与常闭静触点闭合。

推杆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衔铁是传动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件,衔铁会跟随继电器频繁开合而不断地上下摆动,继电器吸合时,衔铁面向铁芯方向运动,碰撞铁芯后停止,继电器断开后,衔铁因动簧反力作用退回复位,衔铁尾部在推动卡槽内来回自由摆动碰撞,最终静止。每一次衔铁碰撞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保障衔铁最终依然能够稳定的工作部件就是压簧。

在上述传统的继电器结构设计中,存在如下缺点:

1、压簧是铆接在轭铁上,无法实现继电器装配全程自动化,影响装配工作效率;

2、衔铁通过滑入的方式进行装配,装入的方向无法封闭,存在衔铁剧烈抖动后掉落的风险。

3、传统的继电器压簧与衔铁接触面积较大,压簧对衔铁的敏感程度较大,要么因压簧和衔铁配合压力过大造成簧片断裂,要么因压力过小,与衔铁配合松动造成衔铁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没有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坐落在底座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配合构成完整磁路的衔铁和轭铁,与衔铁配合可使衔铁复位的压簧、由衔铁驱动的推动卡、由推动卡推动的动簧,与动簧相对应的静簧,通过线圈通电或断电,使动簧、静簧上的触点接触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衔铁、底座三者之间为装配式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压簧插口,所述压簧的底端插入该插口内,在压簧的顶端向衔铁一侧延伸出一个弯折的舌片,所述衔铁上设有与该舌片适配的插孔,所述舌片插在该插孔内。

所述压簧的舌片具有两处弯折,第一处向衔铁一侧弯折90度,第二处向下弯折大于90度。

所述压簧的舌片前端双角均倒角成为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压簧不是铆接在轭铁上,而是装配在底座和衔铁上,可实现继电器装配全程自动化,提高装配工作效率;

2、由于压簧舌头紧扣衔铁插孔,衔铁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都无法脱离,没有掉落风险。

3、压簧与衔铁的接触面积小,既不会因压簧和衔铁配合压力过大造成簧片断裂,也不会因压力过小与衔铁配合松动造成衔铁脱落。

以上优点提高了产品动作的机械性能,能有效的提升继电器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的结构全图。

图2-1是衔铁立体图,

图2-2是衔铁侧视图,

图2-3是衔铁仰视图。

图3-1是压簧俯视图,

图3-2是压簧正视图,

图3-3是压簧侧视图。

图4-1是压簧和衔铁配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4-2是压簧和衔铁配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含义:

1-触点;2-推动卡;3-压簧;3.1-压簧舌片;4-衔铁;4.1-衔铁上的插孔;5-轭铁;6-铁芯;7-线圈;8-线圈引脚;9-底座;10-静簧;11-动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9,坐落在底座9上的线圈7,线圈引脚8从底座9的下方引出;位于线圈7中的铁芯6,与铁芯6配合构成完整磁路的衔铁4和轭铁5,与衔铁4配合可使衔铁复位的压簧3、由衔铁4驱动的推动卡2、由推动卡2推动的动簧11,与动簧11相对应的静簧10,通过线圈7通电或断电,使动簧11、静簧10上的触点1接触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压簧3、衔铁4、底座9三者之间为装配式结构,参见图2-1、图2-2、图2-3,图3-1、图3-2、图3-3,图4-1、图4-2,所述底座9上设有压簧插口,所述压簧3的底端插入该插口内(图中未示出),在压簧3的顶端向衔铁4一侧延伸出一个弯折的舌片(舌头)3.1,所述衔铁4上设有与该舌片3.1适配的插孔4.1,所述舌片3.1插在该插孔4.1内。

所述压簧3的舌片3.1具有两处弯折,第一处向衔铁一侧弯折90度,第二处向下弯折,弯折角度大于90度。

所述压簧3的舌片3.1前端双角均倒角成为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及其效果是:

1、为保障衔铁4与压簧3结构封闭,衔铁4中间进行开插孔,压簧3以从上往下装配的方式压入底座9,压簧舌片3.1紧扣衔铁4凹槽,衔铁4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都无法脱离。

2、压簧3为单独插入底座槽设计,这种方式便于自动化生产设备装配。

3、压簧舌片3.1为扣入式设计,舌片3.1两侧均有圆弧倒角,以防凹槽位置偏移出现侧面干涉,其次减小压簧3与衔铁凹槽接触面积,使衔铁4受力点在中间位置,避免出现衔铁4两侧受力不均匀的情况,防止衔铁4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扭力造成继电器动作不顺畅。

4、压簧舌片3.1有两处折弯,使簧片有较好的柔韧性,对衔铁4转动时震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既能保证压簧3给与衔铁4的压力不会太大,同时压簧3压力过小也不会造成压簧3掉落。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坐落在底座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配合构成完整磁路的衔铁和轭铁,与衔铁配合可使衔铁复位的压簧、由衔铁驱动的推动卡、由推动卡推动的动簧,与动簧相对应的静簧,通过线圈通电或断电,使动簧、静簧上的触点接触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衔铁、底座三者之间为装配式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压簧插口,所述压簧的底端插入该插口内,在压簧的顶端向衔铁一侧延伸出一个弯折的舌片,所述衔铁上设有与该舌片适配的插孔,所述舌片插在该插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舌片具有两处弯折,第一处向衔铁一侧弯折90度,第二处向下弯折大于9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舌片前端双角均倒角成为圆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坐落在底座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配合构成完整磁路的衔铁和轭铁,与衔铁配合可使衔铁复位的压簧、由衔铁驱动的推动卡、由推动卡推动的动簧,与动簧相对应的静簧,通过线圈通电或断电,使动簧、静簧上的触点接触或断开;所述压簧、衔铁、底座三者之间为装配式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压簧插口,所述压簧的底端插入该插口内,在压簧的顶端向衔铁一侧延伸出一个弯折的舌片,所述衔铁上设有与该舌片适配的插孔,所述舌片插在该插孔内。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动作的机械性能,能有效的提升继电器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荻文;徐勇;樊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