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9239发布日期:2020-06-02 20: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叠片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片式电池组。



背景技术:

移动储能的电池是电子产品外出工作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现在使用率很高,一般的电池组包括框架以及多个插设在该框架内的电池箱,多个电池箱从上到下叠层设置。电池箱中的电池芯体是储能电池柜的核心部件,电池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使用,这样的方式除了散热效率低外,成本也比较高,因固定电池的辅助件较多,所以密封性过高,电池的热量就很难排出,安装或拆卸效率也过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式电池组,拆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叠片式电池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片式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箱和支撑件,所述每个电池箱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每个电池箱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柱配合的第一支撑孔,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柱配合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插入第二支撑孔使支撑件固定于电池箱的下表面,所述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上层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孔与下层的电池箱的第一支撑柱配合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为同轴线的盲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孔深大于第一支撑柱的长度,所述第二支撑孔的孔深大于第二支撑柱的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外侧呈正多边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分布于电池箱上表面的四个角落,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布于电池箱下表面的四个角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二支撑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二支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叠片式电池组的有益效果是:每个电池箱的下表面都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有支撑件,使最底部的电池箱有支撑件进行支撑,并且下表面具有散热的空间。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上层电池箱下表面固定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孔与下层的电池箱的第一支撑柱配合,使两个电池箱之间进行连接、固定,电池箱之间堆叠简单,方便组装和拆卸,同时通过支撑件间隔开两个电池箱,使两个电池箱之间有间隙,方便电池箱的散热。并且通过支撑件对电池箱进行的叠放进行导向、固定,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片式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叠片式电池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叠片式电池组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叠片式电池组的支撑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叠片式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箱10和支撑件20,每个电池箱10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11,每个电池箱10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12,支撑件20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柱11配合的第一支撑孔22,支撑件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柱12配合的第二支撑孔21,第二支撑柱12插入第二支撑孔21使支撑件20固定于电池箱10的下表面,两个电池箱10之间通过上层的支撑件20的第一支撑孔22与下层的电池箱10的第一支撑柱11配合进行固定。电池箱10之间通过支撑件20进行固定、支撑、连接,结构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组装和拆卸更方便。

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支撑孔22和第二支撑孔21为同轴线的盲孔,第一支撑孔22的孔深大于第一支撑柱11的长度,第二支撑孔21的孔深大于第二支撑柱12的长度,通过支撑件20主体对上方的电池箱10进行支撑,避免因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进行作为主支撑点而断裂。支撑件20设有防滑部23,防滑部23外侧呈正多边形,方便支撑件20进行位置的调整和取放。

第一支撑柱11分布于电池箱10上表面的四个角落,第二支撑柱12分布于电池箱10下表面的四个角落。使电池箱10的受力更为均衡,同时可在电池箱10上表面的几何中心点增设第一支撑柱11,电池箱10下表面的几何中心点增设第二支撑柱12,使电池箱10受力更为均匀。

第一支撑柱11和第一支撑孔22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二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孔2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电池箱10之间固定更为牢固。

第一支撑柱11和第一支撑孔22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孔21之间为间隙配合,使电池箱10之间组装和拆卸更为方便。

上述方案中,每个电池箱10的下表面都通过第二支撑柱12固定有支撑件20,使最底部的电池箱10有支撑件20进行支撑,并且下表面具有散热的空间。两个电池箱10之间通过上层电池箱10下表面固定的支撑件20的第一支撑孔22与下层的电池箱10的第一支撑柱11配合,使两个电池箱10之间进行连接、固定,电池箱10之间堆叠简单,方便组装和拆卸,同时通过支撑件20间隔开两个电池箱10,使两个电池箱10之间有间隙,方便电池箱10的散热。并且通过支撑件20对电池箱10进行的叠放进行导向、固定,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叠片式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每个电池箱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每个电池箱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柱配合的第一支撑孔,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柱配合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插入第二支撑孔使支撑件固定于电池箱的下表面,所述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上层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孔与下层的电池箱的第一支撑柱配合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为同轴线的盲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孔深大于第一支撑柱的长度,所述第二支撑孔的孔深大于第二支撑柱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外侧呈正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分布于电池箱上表面的四个角落,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布于电池箱下表面的四个角落。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二支撑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片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二支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片式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箱和支撑件,所述每个电池箱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每个电池箱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柱配合的第一支撑孔,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柱配合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插入第二支撑孔使支撑件固定于电池箱的下表面,所述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上层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孔与下层的电池箱的第一支撑柱配合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片式电池组,拆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明;郭家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拓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