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175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生产加工过程包括电池底盖与电芯粘合工序,通常采用双面胶将电池底盖与电芯粘合,传统粘合工序采用人工将双面胶逐个撕下,逐个完成电池底盖和电芯的粘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底盖与电芯粘合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提高电池底盖与电芯的粘合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包括底离型层、若干个胶层及若干个上离型层;

若干个胶层间距设置并粘附在底离型层,若干个胶层沿底离型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一个上离型层粘附在一个胶层,所述底离型层的宽度大于胶层的长度;

每个所述上离型层包括本体及活动部,所述本体粘附在胶层,所述活动部设置在本体的端部并位于本体远离胶层的一侧,所述活动部的长度小于本体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离型层的厚度大于上离型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离型层还包括折叠部,所述本体和活动部通过折叠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活动部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上离型层设置成本体及活动部的结构,方便上离型层与胶层的脱离,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离型层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底离型层2—胶层3—上离型层

31—本体32—活动部321—通孔

33—折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包括底离型层1、若干个胶层2及若干个上离型层3;

若干个胶层2间距设置并粘附在底离型层1,若干个胶层2沿底离型层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一个上离型层3粘附在一个胶层2,所述底离型层1的宽度大于胶层2的长度;

每个所述上离型层3包括本体31及活动部32,所述本体31粘附在胶层2,所述活动部32设置在本体31的端部并位于本体31远离胶层2的一侧,所述活动部32的长度小于本体31的长度。

所述底离型层的厚度大于上离型层的厚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底离型层1采用一整张离型纸,在底离型层1粘附两排胶层组,每排胶层组包括10个胶层2,一个上离型层3粘附在一个胶层2,每个上离型层3包括本体31及活动部32,本体31粘附在胶层2用于保护胶层2,本体31的大小与胶层2的大小一致,在本体31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活动部32,活动部32位于本体31的顶面用于增加本体31的端部厚度,使用时,方便捏住活动部32向远离胶层2的方向撕开,或者使用时,将底离型层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两侧弯折,使得活动部32与靠近活动部32的本体3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胶层2与本体31分离,即10个一排的胶层2同时与各自的本体31分离,缩短本体31与胶层2分离的时间,将该10个胶层2同时粘附在10个电芯上,节约组装时间。

通过将上离型层3设置成本体31及活动部32的结构,增加上离型层3端部的厚度,方便上离型层3与胶层2的脱离,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上离型层3还包括折叠部33,所述本体31和活动部32通过折叠部33连接,活动部32与本体31一体成型,活动部32通过折叠部33与本体31呈叠放状态,方便生产加工。

所述活动部32设有通孔321,所述通孔321贯穿活动部32的厚度,通孔321的设置,方便抠住活动部32连同本体31一起与胶层2脱离。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离型层(1)、若干个胶层(2)及若干个上离型层(3);

若干个胶层(2)间距设置并粘附在底离型层(1),若干个胶层(2)沿底离型层(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一个上离型层(3)粘附在一个胶层(2),所述底离型层(1)的宽度大于胶层(2)的长度;

每个所述上离型层(3)包括本体(31)及活动部(32),所述本体(31)粘附在胶层(2),所述活动部(32)设置在本体(31)的端部并位于本体(31)远离胶层(2)的一侧,所述活动部(32)的长度小于本体(31)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离型层的厚度大于上离型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离型层(3)还包括折叠部(33),所述本体(31)和活动部(32)通过折叠部(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设有通孔(321),所述通孔(321)贯穿活动部(32)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双面胶结构,包括底离型层、若干个胶层及若干个上离型层;若干个胶层间距设置并粘附在底离型层,若干个胶层沿底离型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一个上离型层粘附在一个胶层,所述底离型层的宽度大于胶层的长度;每个所述上离型层包括本体及活动部,所述本体粘附在胶层,所述活动部设置在本体的端部并位于本体远离胶层的一侧,所述活动部的长度小于本体的长度。通过将上离型层设置成本体及活动部的结构,方便上离型层与胶层的脱离,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甬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