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接地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848发布日期:2020-06-26 21:5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铁路专用接地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供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接触网钢轨接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道主要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牵引供电装置一般分为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接触网的功用是通过接触悬挂与电力机车受电弓的直接接触,将接触网上的高压电传给电力机车,然后通过轮子与铁轨的接触传递到铁轨上,最后再由回流线流到变电所。电气化铁路的地线就是铁轨,一般情况下铁轨是不带电的,但当站内采用集中连锁设备和区间采用自动闭塞时,全轨道都是带电的。另外在需检修时,因环境寄存电容储电、临近线路供电感应生电,铁轨有可能带电,为了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必须要将铁轨可靠接地。现在接触网钢轨接地用的是市面上常见的供电金具接地线夹。

供电金具所用的接地线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其主要用于夹持截面为圆形的导线,若直接用于钢轨则两者接触面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易发热甚至烧毁接地线夹;

2.其结构高度较高,不易安装在铁轨下方,需清理掉铁轨下方石渣,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接触面积小,易发热甚至烧毁接地线夹,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有第一档块,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档块,所述本体上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档块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顶紧螺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滑块与所述顶紧螺杆之间设有压块。

更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固定板用螺钉与所述滑槽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档块的上端设有勾头。

进一步:所述螺钉为沉头螺钉。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225平方毫米,工作电流为600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有两端都有档块的本体,通过采用档块卡到铁轨上然后把接地线连接端子插入顶紧螺杆与滑块的压合处,旋紧顶紧螺杆,即能使接地线可靠接触,因此,使接触面大大增加了,可以保证接地夹通过大电流时不会积热烧毁接地线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府视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包括本体1,为了使本体1的工作电流能达到600安,故本体1的横截面设计为225平方毫米,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档块9,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档块8,所本体上设有滑块2,第一档块9设有通孔,通孔设有穿过通孔的顶紧螺杆6;在滑块2与顶紧螺杆6之间设有压块3。本体1上设有滑槽7,滑槽7延伸到本体1两端的档块处,一是为了减轻产品的重量,二是为适应更多规格的钢轨,以达到通用的目的;滑块2通过固定板4用螺钉10与滑槽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档块8的上端设有勾头,螺钉为沉头螺钉。

使用时,先将钢轨表面铁锈清理干净(有条件的最好在工作处涂抹导电脂),然后将本体1卡在钢轨上,将滑块2滑动卡住钢轨,再把接地线连接端子(线鼻子)卡至压块3和滑块2之间,最后将顶紧螺杆6旋紧,卡紧钢轨。

本实用新型能使接地线与铁轨的接触面大大增加,可保证接地线夹通过大电流时不会积热烧毁接地线夹;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在使用时,只需清理铁轨表面后直接将本体的两端的档块卡到铁轨上,然后把接地线连接端子插入压块3与滑块2的压合处,旋紧顶紧螺杆6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有第一档块,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档块,所述本体上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档块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顶紧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与所述顶紧螺杆之间设有压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固定板用螺钉与所述滑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档块的上端设有勾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为沉头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专用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225平方毫米,工作电流为600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专用接地线夹,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供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有第一档块,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档块,所述本体上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档块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顶紧螺杆。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接触面积小,易发热甚至烧毁接地线夹,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栋;黄镇城;温剑;何莹;苟财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桂通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