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5463发布日期:2020-07-14 17:1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容器对较大容量电容器内芯支撑下定位套用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现有使用在对较大容量电容器中需要使用到电容器封装外壳对电容器进行封装并安装在使用位置上,而电容器封装通常包括壳体、导电片和填充油料,电容器芯子设于壳体的内腔中;而现有电容器封装时存在着电容器内芯定位不够准确,容易产生封装偏移,不能对电容器内芯进行有效精准定位,也可能存在着封装料包裹不均匀现象,导致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产品档次低等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电容器封装时存在着电容器内芯定位不够准确,容易产生封装偏移,不能对电容器内芯进行有效精准定位,也可能存在着封装料包裹不均匀现象,导致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产品档次低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对电容器内芯封装定位精准有效性,提高电容器封装包裹均匀有效性,提高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产品档次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位套本体,下定位套本体包括圆形底板和环形立壁,环形立壁向上设于圆形底板外周边上,圆形底板中心向上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电容器内芯芯棒底端的中心定位立柱,中心定位立柱高度尺寸低于环形立壁高度尺寸,环形立壁上端头处设有一个三角形缺口,三角形缺口尖端向下朝向环形立壁底端。电容器内芯的芯棒底端通道通过插在中心定位立柱上获得对电容器内芯的封装精准定位有效性,三角形缺口与内芯端面焊接铜箔正中对齐,获得更准确有效的焊接点位置对准。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对电容器内芯封装定位精准有效性,提高电容器封装包裹均匀有效性,提高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产品档次。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底板上在与环形立壁结合处均匀分布设有3~5个向上凸起的扇形凸台,扇形凸台高出于圆形底板内底面上方,扇形凸台的凸起高度尺寸小于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电容器内芯底端面在扇形凸台的支撑作用下与圆形底板之间具有一定高度间隙空间,可使电容器获得更全面的封装包裹性,也可获得电容器内芯底端面焊接高度的封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角形缺口的缺口高度为4~8mm。提高焊接对位观察有效性与。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立壁在外立壁面上设有多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多道外凸立筋体均匀分布于环形立壁的外立壁面上。提高电容器内芯封装与外封装铝壳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空间,从而更好获得电容器内芯封装的正中对位性与封装包裹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立壁在外立壁面上设有6~12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提高电容器内芯封装与外封装铝壳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空间,从而更好获得电容器内芯封装的正中对位性与封装包裹有效性。使芯子位置居中,保障芯子与圆形铝壳之间的距离相等,减少电晕。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为8~12mm。提高电容器内芯底端的封装精准定位与底部支撑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扇形凸台的高度尺寸为3~6mm。提高电容器内芯底端的底部支撑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定位套本体整体采用绝缘材质结构。提高电容器内芯与外封装铝可之间的封装绝缘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获得电容器内芯底端面焊接高度的封装空间,又可获得对电容器内芯底端的有效支撑,电容器内芯底端面在扇形凸台的支撑作用下与圆形底板之间具有一定高度间隙空间,可使电容器获得更全面的封装包裹性,获得对电容器内芯的封装精准有效定位,三角形缺口与内芯端面焊接铜箔正中对齐,获得更准确有效的焊接点位置对准。使芯子位置居中,保障芯子与圆形铝壳之间的距离相等,减少电晕。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对电容器内芯封装定位精准有效性,提高电容器封装包裹均匀有效性,提高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产品档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的俯视观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的侧视观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包括下定位套本体,下定位套本体包括圆形底板10和环形立壁20,环形立壁向上环形连接于圆形底板10外周边上,圆形底板10中心向上连接有用于支撑定位电容器内芯芯棒底端的中心定位立柱30,中心定位立柱30高度尺寸低于环形立壁20高度尺寸,环形立壁20上端头处开有一个三角形缺口21,三角形缺口尖端211向下朝向环形立壁底端。三角形缺口21为等腰三角形状缺口。圆形底板10上在与环形立壁20结合处均匀分布连接有3~5个向上凸起的扇形凸台40,扇形凸台40高出于圆形底板10内底面上方,扇形凸台40的凸起高度尺寸小于中心定位立柱30的高度尺寸。三角形缺口21(见图1、图3)的缺口高度h为5mm。当然也可以是三角形缺口21的缺口高度为4~8mm。环形立壁20在外立壁面上连接有多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22,多道外凸立筋体22均匀分布于环形立壁20的外立壁面上。环形立壁20在外立壁面上连接有8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环形立壁20在外立壁面上连接有6~12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为9mm。当然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也可以为8~12mm。扇形凸台的高度尺寸为4mm。当然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扇形凸台的高度尺寸为3~6mm。下定位套本体整体采用绝缘材质结构。

使用时,将电容器内芯的芯棒底端通道通过插在中心定位立柱30上,使电容器内芯内底端面支撑在扇形凸台上方,既可获得电容器内芯底端面焊接高度的封装空间,又可获得对电容器内芯底端的有效支撑,电容器内芯底端面在扇形凸台的支撑作用下与圆形底板之间具有一定高度间隙空间,可使电容器获得更全面的封装包裹性,获得对电容器内芯的封装精准有效定位,三角形缺口与内芯端面焊接铜箔正中对齐,获得更准确有效的焊接点位置对准。

在本实用新型位置关系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位套本体,下定位套本体包括圆形底板和环形立壁,环形立壁向上设于圆形底板外周边上,圆形底板中心向上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电容器内芯芯棒底端的中心定位立柱,中心定位立柱高度尺寸低于环形立壁高度尺寸,环形立壁上端头处设有一个三角形缺口,三角形缺口尖端向下朝向环形立壁底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底板上在与环形立壁结合处均匀分布设有3~5个向上凸起的扇形凸台,扇形凸台高出于圆形底板内底面上方,扇形凸台的凸起高度尺寸小于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缺口的缺口高度为4~8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立壁在外立壁面上设有多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多道外凸立筋体均匀分布于环形立壁的外立壁面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立壁在外立壁面上设有6~12道竖向的外凸立筋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定位立柱的高度尺寸为8~12mm。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凸台的高度尺寸为3~6m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定位套本体整体采用绝缘材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下支撑定位套结构,括下定位套本体,下定位套本体包括圆形底板和环形立壁,环形立壁向上设于圆形底板外周边上,圆形底板中心向上设有用于支撑定位电容器内芯芯棒底端的中心定位立柱,中心定位立柱高度尺寸低于环形立壁高度尺寸,环形立壁上端头处设有一个三角形缺口,三角形缺口尖端向下朝向环形立壁底端。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对电容器内芯封装定位精准有效性,提高电容器封装包裹均匀有效性,提高整个电容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产品档次。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娜;邵智金;贾德星;金子正;金剑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