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6152发布日期:2020-07-29 02:4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



背景技术:

离子束薄膜沉积和离子束材料改性技术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离子束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离子源是对薄膜进行离子束轰击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为:首先由阴极在离子源内腔产生等离子体,然后由两层或三层阳极栅格将离子从等离子腔体中抽取出来,这种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方向性强,离子能量带宽集中,可广泛应用于真空镀膜中。但是,离子源的阴极电流波动大,输出不稳定,不易控制。

阳极一般采用镍铬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圆柱状,而不锈钢圆柱中心开有锥形通孔,而锥形通孔的表面为阳极的工作面,该阳极的工作面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容易氧化形成致密的绝缘层,需要经常性的维护,维护间期短,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装置的工作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包括六硼化镧阴极、套杯和阳极,所述六硼化镧阴极安装在所述套杯内中心处,所述套杯前端套设有中心开设有锥形通孔的阳极,所述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三棱锥,所述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层,所述阳极上非接触固定有栅极。

所述套杯为六硼化镧材料制成。

所述栅极采用金属栅网结构。

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阳极上非接触固定有栅极,使得阴极电流输出稳定,波动小,且大小可控,这个结构特征增加了电流密度,同时提高了电子发射的稳定性。

2.采用在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钨层,金属钨可耐高温且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不牢靠不致密,在有氧气的条件下,无法形成致密的绝缘层;而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微的三棱锥,进一大的降低了绝缘层的致密性,延长了维护周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中:1.六硼化镧阴极;2.套杯;3.阳极;4.金属层;5.三棱锥;6.栅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包括六硼化镧阴极1、套杯2和阳极3,六硼化镧阴极1安装在套杯2内中心处,套杯2前端套设有中心开设有锥形通孔的阳极3,阳极3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三棱锥5,阳极3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层4,阳极3上非接触固定有栅极6。

套杯2为六硼化镧材料制成。

栅极6采用金属栅网结构。

金属层4为金属钨层。

工作时,六硼化镧阴极1发射电子,电子束由栅极6控制其束流大小,阳极3的作用是引流,由于栅极6采用金属栅网结构且非接触固定在六硼化镧阴极1的上方(栅极6与六硼化镧阴极1不接触),降低了六硼化镧阴极1开启电压和功率,提高了电流的稳定性,改变了电子束无序乱飞的束流状态;

金属钨可耐高温且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不牢靠不致密,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阳极3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钨层,使得锥形通孔的表面无法形成致密的绝缘层,而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微的三棱锥,三棱锥使得锥形通孔的表面粗糙,使得锥形通孔表面的氧化物凹凸不平整,进一步降低了绝缘层的致密性,延长了维护周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硼化镧阴极(1)、套杯(2)和阳极(3),所述六硼化镧阴极(1)安装在所述套杯(2)内中心处,所述套杯(2)前端套设有中心开设有锥形通孔的阳极(3),所述阳极(3)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三棱锥(5),所述阳极(3)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层(4),所述阳极(3)上非接触固定有栅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杯(2)为六硼化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6)采用金属栅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4)为金属钨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源新型阴极结构,包括六硼化镧阴极、套杯和阳极,六硼化镧阴极安装在套杯内中心处,套杯前端套设有中心开设有锥形通孔的阳极,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三棱锥,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涂有一层金属层,阳极上非接触固定有栅极。本实用新型使得阴极电流输出稳定,波动小,且大小可控,阳极锥形通孔的表面无法形成致密的绝缘层,延长了维护周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安建昊;唐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普拉斯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