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5585发布日期:2020-06-30 20: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用于固定线缆尾端的连接器,尤其是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连接较大型线缆的连接器大部分都需要对线缆尾端进行固定,防止线缆在外力作用下从连接器的接线端子内脱出,导致连接失效,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固定线缆大多采用两片式的夹片结构,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固定,此类结构固定线缆具有额外的夹持件,且夹持件与连接器壳体之间又存在二次固定的问题,存在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繁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本发明采用上壳体及下壳体替代连接器的插头壳体或插座壳体,在下壳体上设置了“u”形的线缆座,在线缆座上设置了线夹滑槽及锯齿卡口,在线夹两侧的弹性臂上设置了棘齿,将线夹设于下壳体上线缆座的线夹滑槽内,通过弹性臂的棘齿与锯齿卡口卡接,将线缆夹紧在线夹的圆弧面与下壳体的“u”形线缆座之间,完成对线缆尾端的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且接线安全可靠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点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线夹、线缆及接线端子组件,

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为相互扣合的矩形半壳体件,上壳体1的前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尾端设有限位凸台及线缆过孔,下壳体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限位槽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尾端设有“u”形的线缆座,线缆座的两侧壁对称设有线夹滑槽,线夹滑槽的顶部设有倒角、倒角的下方设有锯齿卡口;

所述线夹为“w”形的弹片,弹片的中部设有圆弧面、两侧对称设有弹性臂,圆弧面上设有突出的凸筋,弹性臂上设有棘齿;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上设有端子接口及锁紧螺栓;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之间;

所述线缆设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线缆过孔及“u”形线缆座之间,线夹两侧的弹性臂设于下壳体上线缆座的线夹滑槽内,线夹的圆弧面及凸筋与线缆触及,弹性臂的棘齿与锯齿卡口卡接,上壳体的限位凸台设于线夹两侧的弹性臂之间。

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经螺钉连接。

所述线缆的线芯与接线端子组件的端子接口连接。

所述锁紧螺栓将接线端子组件连同上壳体及下壳体与对接端固连。

本发明采用上壳体及下壳体替代了连接器的插头壳体或插座壳体,在下壳体上设置了“u”形的线缆座,在线缆座上设置了线夹滑槽及锯齿卡口,在线夹两侧的弹性臂上设置了棘齿,将线夹设于下壳体上线缆座的线夹滑槽内,通过弹性臂的棘齿与锯齿卡口卡接,将线缆夹紧在线夹的圆弧面与下壳体的“u”形线缆座之间,完成对线缆尾端的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且接线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壳体与线夹、线缆及接线端子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线缆夹持安装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5为夹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线夹3、线缆4及接线端子组件5;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为相互扣合的矩形半壳体件,上壳体1的前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尾端设有限位凸台13及线缆过孔12。

参阅图2、图3、图4,下壳体2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1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1,尾端设有“u”形的线缆座22,线缆座22的两侧壁对称设有线夹滑槽,线夹滑槽的顶部设有倒角222、倒角222的下方设有锯齿卡口221。

参阅图2、图3、图5,所述线夹3为“w”形的弹片,弹片的中部设有圆弧面33、两侧对称设有弹性臂31,圆弧面33上设有突出的凸筋34,弹性臂31上设有棘齿32。

参阅图1、图2,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上设有端子接口51及锁紧螺栓52。

参阅图1、图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设于上壳体1及下壳体2的第一限位槽11及第二限位槽21之间。

参阅图2、图3、图4,所述线缆4设于上壳体1及下壳体2的线缆过孔12及“u”形线缆座22之间,线夹3两侧的弹性臂31设于下壳体2上线缆座22的线夹滑槽内,线夹3的圆弧面33及凸筋34与线缆4触及,弹性臂31的棘齿32与锯齿卡口221卡接,上壳体1的限位凸台13设于线夹3两侧的弹性臂31之间。

参阅图1、图2,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经螺钉14连接。

参阅图1、图2,所述线缆4的线芯与接线端子组件5的端子接口51连接。

参阅图1、图2,所述锁紧螺栓52将接线端子组件5连同上壳体1及下壳体2与对接端固连。

实施例

参阅图2、图3、图4,本发明线缆的装配过程如下:剥出线缆4的线芯,并将线缆4的线芯与接线端子组件5的端子接口51连接,将接线端子组件5装于下壳体2经第二限位槽21定位,并使线缆4置于下壳体2的“u”形线缆座22内,将线夹3设于下壳体2上线缆座22的线夹滑槽内并下压,通过线夹滑槽上倒角222的引导,使线夹3上弹性臂31的棘齿32与锯齿卡口221卡接,将线缆4夹紧在线夹3的圆弧面33与下壳体2的“u”形线缆座22之间;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使接线端子组件5设于上壳体1的第一限位槽11内,用螺钉14固连上壳体1及下壳体2,最后调节锁紧螺栓52将接线端子组件5与上壳体1及下壳体2锁紧,本发明线缆的装配过程完成。

线缆装配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栓52将接线端子组件5连同上壳体1及下壳体2与对接端固连。

参阅图3、图4、图5,为保证线夹3与下壳体2的“u”形线缆座22对线缆4的夹持力,本发明在线夹3的圆弧面33上设置了突出的凸筋34,以增强凸筋34对线缆4的压应力。

参阅图3、图4、图5,本发明在下壳体2上线缆座22的两侧壁对称设有线夹滑槽,线夹滑槽的顶部设有倒角222、倒角222的下方设有锯齿卡口221;线夹滑槽及倒角222的设置,利于线夹3设置时的引导及入位,便于调节线夹3的棘齿32与锯齿卡口221的卡接位置,以满足对不同外径的线缆4实施夹紧。

参阅图3、图4,为防止在外力干扰下线夹3的棘齿32与锯齿卡口221脱位,本发明在上壳体1上设置了限位凸台13,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后,上壳体1的限位凸台13位于线夹3两侧的弹性臂31之间,设了线夹3上弹性臂31的回弹空间,保证在外力干扰或振动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

参阅图、图2,本发明采用上壳体1及下壳体2替代连接器的插头壳体,在下壳体2上设置了“u”形的线缆座22,采用线夹3与下壳体2的“u”形线缆座22对线缆4进行夹持,将线缆的夹持结构植入到上壳体1及下壳体2内,完成插头壳体与线缆尾端的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且接线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线夹(3)、线缆(4)及接线端子组件(5);

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为相互扣合的矩形半壳体件,上壳体(1)的前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尾端设有限位凸台(13)及线缆过孔(12),下壳体(2)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1)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1),尾端设有“u”形的线缆座(22),线缆座(22)的两侧壁对称设有线夹滑槽,线夹滑槽的顶部设有倒角(222)、倒角(222)的下方设有锯齿卡口(221);

所述线夹(3)为“w”形的弹片,弹片的中部设有圆弧面(33)、两侧对称设有弹性臂(31),圆弧面(33)上设有突出的凸筋(34),弹性臂(31)上设有棘齿(32);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上设有端子接口(51)及锁紧螺栓(52);

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设于上壳体(1)及下壳体(2)的第一限位槽(11)及第二限位槽(21)之间;

所述线缆(4)设于上壳体(1)及下壳体(2)的线缆过孔(12)及“u”形线缆座(22)之间,线夹(3)两侧的弹性臂(31)设于下壳体(2)上线缆座(22)的线夹滑槽内,线夹(3)的圆弧面(33)及凸筋(34)与线缆(4)触及,弹性臂(31)的棘齿(32)与锯齿卡口(221)卡接,上壳体(1)的限位凸台(13)设于线夹(3)两侧的弹性臂(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经螺钉(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4)的线芯与接线端子组件(5)的端子接口(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锁紧螺栓(52)将接线端子组件(5)连同上壳体(1)及下壳体(2)与对接端固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线缆夹持机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线夹、线缆及接线端子组件;本发明采用上壳体及下壳体替代连接器的插头壳体或插座壳体,在下壳体上设置了“U”形的线缆座,在线缆座上设置了线夹滑槽及锯齿卡口,在线夹两侧的弹性臂上设置了棘齿,将线夹设于下壳体上线缆座的线夹滑槽内,通过弹性臂的棘齿与锯齿卡口卡接,将线缆夹紧在线夹的圆弧面与下壳体的“U”形线缆座之间,完成对线缆尾端的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且接线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